- 年份
- 2024(3156)
- 2023(4962)
- 2022(4298)
- 2021(4161)
- 2020(3688)
- 2019(8385)
- 2018(8815)
- 2017(17580)
- 2016(9671)
- 2015(11222)
- 2014(11287)
- 2013(11268)
- 2012(10962)
- 2011(10017)
- 2010(10272)
- 2009(9768)
- 2008(10122)
- 2007(9353)
- 2006(8560)
- 2005(7928)
- 学科
- 济(39497)
- 经济(39451)
- 管理(27609)
- 业(24582)
- 方法(20326)
- 企(19332)
- 企业(19332)
- 数学(18107)
- 数学方法(17844)
- 中国(12691)
- 财(11131)
- 农(9943)
- 学(9773)
- 制(9009)
- 贸(8416)
- 贸易(8412)
- 银(8338)
- 银行(8301)
- 易(8256)
- 业经(8008)
- 行(7934)
- 务(7135)
- 财务(7111)
- 财务管理(7095)
- 理论(6810)
- 融(6749)
- 金融(6747)
- 企业财务(6738)
- 和(6080)
- 农业(6005)
- 机构
- 大学(154123)
- 学院(151145)
- 济(59190)
- 经济(57909)
- 管理(54782)
- 研究(51725)
- 理学(46135)
- 理学院(45583)
- 管理学(44539)
- 管理学院(44257)
- 中国(40894)
- 京(33953)
- 科学(32587)
- 财(31386)
- 所(27747)
- 农(25662)
- 研究所(25094)
- 财经(24887)
- 中心(23361)
- 江(22909)
- 经(22430)
- 业大(22150)
- 北京(21992)
- 农业(20660)
- 范(19884)
- 师范(19642)
- 经济学(19111)
- 州(18541)
- 财经大学(18454)
- 院(18191)
- 基金
- 项目(91699)
- 科学(70076)
- 基金(65981)
- 研究(65297)
- 家(58523)
- 国家(58099)
- 科学基金(47731)
- 社会(39681)
- 社会科(37583)
- 社会科学(37573)
- 省(34253)
- 基金项目(34197)
- 自然(31197)
- 自然科(30447)
- 自然科学(30432)
- 教育(30269)
- 自然科学基金(29873)
- 划(29816)
- 资助(28823)
- 编号(27637)
- 成果(24848)
- 部(20671)
- 重点(20525)
- 发(18722)
- 课题(18205)
- 科研(17802)
- 项目编号(17709)
- 创(17666)
- 教育部(17314)
- 大学(17053)
共检索到230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薏舟
国内现有关于波动率的研究多集中于时间序列模型,忽略了另一类预测波动率的方法即隐含波动率法。文章在回顾、评述了国内关于波动率的研究后,对国外关于隐含波动率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为在我国大陆地区发展股指期权市场、通过提高期权市场的效率,以运用隐含波动率法更好地预测波动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隐含波动率 信息含量 股指期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金波 王天娇
本文从上证50ETF期权价格中提取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并检验其信息含量,基于随机折现因子理论推导波动率风险的系统性与正负性判定公式,从波动率风险溢酬和相关性两方面验证波动率是否为系统性风险,进而基于A股市场的个股数据检验波动率风险在股票截面收益上的定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包含BS隐含波动率中的所有信息和历史波动率中的大部分信息,是未来已实现波动率的有效估计;市场波动率为系统性风险因子且存在显著为负的风险溢酬;组合分析表明,对市场波动率暴露较大的股票组合在未来的收益较低,且暴露最大与最小股票组合的收益率之差显著为负,该结论在控制经典风险因子和改变交易策略之后依然稳健;Fama-MacBeth两步法结果表明波动率风险被定价且风险价格显著为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金波 王天娇
本文从上证50ETF期权价格中提取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并检验其信息含量,基于随机折现因子理论推导波动率风险的系统性与正负性判定公式,从波动率风险溢酬和相关性两方面验证波动率是否为系统性风险,进而基于A股市场的个股数据检验波动率风险在股票截面收益上的定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包含BS隐含波动率中的所有信息和历史波动率中的大部分信息,是未来已实现波动率的有效估计;市场波动率为系统性风险因子且存在显著为负的风险溢酬;组合分析表明,对市场波动率暴露较大的股票组合在未来的收益较低,且暴露最大与最小股票组合的收益率之差显著为负,该结论在控制经典风险因子和改变交易策略之后依然稳健;Fama-MacBeth两步法结果表明波动率风险被定价且风险价格显著为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屈满学 王鹏飞
为分析我国波动率指数核心指标的信息有效性,使用包含回归法等方法来判断我国波动率指数的预测能力,通过构建并比较了无模型偏差的隐含波动率、已实现波动率和GARCH族模型波动率后,分别比较了这几类波动率在不同期限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中国波动率指数(i VIX)在预测未来一个月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强于历史已实现波动率与GARCH族波动率,但是其预测能力不及发达国家有效,原因在于我国期权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市场。
关键词:
隐含波动率 已实现波动率 风险预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屈满学 王鹏飞
为分析我国波动率指数核心指标的信息有效性,使用包含回归法等方法来判断我国波动率指数的预测能力,通过构建并比较了无模型偏差的隐含波动率、已实现波动率和GARCH族模型波动率后,分别比较了这几类波动率在不同期限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中国波动率指数(i VIX)在预测未来一个月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强于历史已实现波动率与GARCH族波动率,但是其预测能力不及发达国家有效,原因在于我国期权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市场。
关键词:
隐含波动率 已实现波动率 风险预警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郑振龙 秦明
上证50ETF期权上市至今,中国期权市场表现出很多与美国市场显著不同的特征,由此引申出关于美国的经验是否适用于中国、中国期权市场定价是否有效的争论。基于2015年4月16日至2017年12月29日的中国上证50ETF期权数据和美国S&P500期权数据,以股指收益率与波动率的相关系数以及股指收益率的历史分布为工具,从整体特征和横截面特征两个维度,研究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以使用期权市场数据计算得到的隐含波动率数据、波动率微笑和实际波动率数据、0Delta组合的超额收益为工具,研究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实际关系;针对上述理论关系和实际关系进行中美比较。由于理论关系研究中未使用期权数据,因此通过比较上述两个维度下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的差异,可以对中国期权市场的绝对定价效率和相对定价效率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特征上,美国期权市场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相符,美国期权市场在绝对定价效率维度上有效;中国市场,尤其是牛市样本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不相符,中国期权市场在绝对定价效率维度上被高估。在横截面特征上,美国期权市场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相符,美国期权市场在相对定价效率维度上有效;中国市场,尤其是牛市样本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不相符,中国期权市场在相对定价效率维度上无效,低行权价的期权被低估、高行权价的期权被高估。在上述两个特征的研究中,相应构造的0Delta组合(策略)同样支持上述结论。通过中美两国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的研究,发现中美两国的市场状况存在差异,在中国期权市场上的研究和交易不能简单照搬美国经验,要仔细研究和利用中国市场的当前特征。监管层也应完善中国股票和期权市场制度,降低期权交易成本,实行股票现货交易(t+0)制度,完善股票现货做空机制,以使套利机制可以正常发挥作用,改善当前上证50ETF期权市场被高估的现象,使期权的保险功能正常发挥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振龙 黄薏舟
在预测未来波动率时,究竟是基于历史数据的时间序列模型还是基于期权价格的隐含波动率模型效率更高?本文对香港恒生指数期权市场所含信息的研究发现,在预测期限较短(一周)时,GARCH(1,1)模型所含信息较多,预测能力最强,但在预测较长期限(一个月)时,隐含波动率所含信息较多,预测能力较强。同时,期权市场交易越活跃,所反映的信息就越全面,隐含波动率的预测能力也就越强。
关键词:
隐含波动率 GARCH模型 信息含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蓉 吕恺
本文利用香港恒生指数期权的数据,对隐含波动率曲面动态过程进行建模和估计,建立起了一个五因子随机隐含波动率模型。在模型的估计方法上,本文首次引入了基于小样本面板数据的扩展的卡尔曼滤波法。结果显示,在香港市场上,扩展的卡尔曼滤波法比传统的两步法可以得到更好的估计结果,本文建立起来的五因子随机隐含波动率模型能很好地刻画恒指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的变动规律,效果明显优于静态隐含波动率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振龙 汪饶思行
根据隐含波动率期限结构与隐含波动率微笑特性提出的新的隐含波动率半参数模型,为隐含波动率曲面的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该模型包含九个具有现实经济含义的参数,分别对应剩余期限与在值程度两个因素的水平因子、斜率因子、曲度因子及其交互项因子。采用香港小型恒生指数期权数据,验证了在调整参数等于0.6时的模型能最优地拟合隐含波动率曲面。再根据样本期内日截面数据,估计出9个参数的时间序列,发现参数时间序列具有以交割日为峰值的周期性特征。利用MATLAB编程,分别实现了滚动加权平均法与BP神经网络法对参数的周期性时间序列进行外推预测,发现BP神经网络法明显优于滚动加权平均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爱玲
权证市场价格严重偏离理论价值,其隐含波动率远远大于基础股票的历史波动率。文章从供给和需求视角探索隐含波动率偏大的原因。实证结果发现:统计上,净需求对权证隐含波动率有显著的正影响;权证净需求对认股权证隐含波动率变化的影响强于对认沽权证的;认沽权证与基础资产的相关性弱于认股权证。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市场监管者建立更完善的权证供给制度;有助于投资者根据隐含波动率与历史波动率偏差建立套利策略。
关键词:
权证 隐含波动率 净需求 创设 套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振龙 汪饶思行
根据隐含波动率期限结构与隐含波动率微笑特性提出的新的隐含波动率半参数模型,为隐含波动率曲面的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该模型包含九个具有现实经济含义的参数,分别对应剩余期限与在值程度两个因素的水平因子、斜率因子、曲度因子及其交互项因子。采用香港小型恒生指数期权数据,验证了在调整参数等于0.6时的模型能最优地拟合隐含波动率曲面。再根据样本期内日截面数据,估计出9个参数的时间序列,发现参数时间序列具有以交割日为峰值的周期性特征。利用MATLAB编程,分别实现了滚动加权平均法与BP神经网络法对参数的周期性时间序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胡志浩 李淼
隐含波动率作为波动率的重要子分支,在金融产品定价、风险对冲以及未来已实现波动率预测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隐含波动率的研究情况,以期扩展对期权期货市场的理解。本文首先基于市场不完备的三种解释,分为波动率随机性、价格异常值和金融市场交易费用这三个阶段对隐含波动率的研究进行综述。之后,本文就隐含波动率在风险管理和期权定价方面的应用成果进行总结。最后,本文简述隐含波动率的未来研究方向及意义。
关键词:
隐含波动率 风险管理 期权定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君默 郑开焰 赵茜
人民币汇率波动十分微妙,而如何从汇率变动中提取有效的隐含信息,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借助动态建模方法来提取汇率变化中的隐含信息,剖析央行、商业银行、企业三者汇率传导路径以及汇率形成机制;认为人民币均衡汇率是所有隐含信息的综合体现。实证结果显示:信息对汇率能够产生显著的影响,且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这与现行外汇市场的政府管制政策是分不开的;"利好信息"将会显著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而"利空信息"则没有这一作用,因而"利好消息"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大于"利空消息"的影响。
关键词:
汇率波动 隐含信息 动态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倪中新 郭婧 王琳玉
文章研究了上证50ETF期权隐含波动率微笑形态中包含的风险信息。实证分析发现,隐含波动率微笑倾斜对股票市场收益有显著的预测能力。隐含波动率微笑倾斜程度越高,未来的股票收益越低。隐含波动率微笑倾斜形态的预测能力在未来12周之内非常稳定,在未来12周到24周之间开始减弱。在更换隐含波动率微笑倾斜程度的测度方法以及加入控制变量后,上述结论仍成立。此外,上证50ETF期权隐含波动率微笑倾斜程度不仅对上证50指数的未来走势有显著的预测能力,而且对其成分股也有显著的定价能力。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期权隐含波动率水平,发现这一指标能够显著预测上证50指数收益,但对成分股却没有定价能力。这表明与波动率本身相比,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微笑倾斜程度是更好的股票风险溢价因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磊
资产价格波动率的预测是金融风险管理以及资产定价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为有效预测资产收益波动率,本文构建一个考虑投资者情绪的长期波动率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2000-2015年香港股票市场数据对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投资者情绪是影响波动率预测的关键因素,含有投资者情绪的模型表现更优;第二,在考虑投资者情绪后,基于期权隐含信息的波动率预测模型的优化效果要明显超过基于已实现波动率的模型;第三,风险中性偏度的参数估计结果仅在市场情绪高涨时显著且为正,隐含波动率的参数估计结果会随着投资者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是:第一,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充分认识到资产价格被高估的可能性和资产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避免盲从,合理做出投资决策,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第二,证券监管机构要通过政策引导,对资本市场进行适度的逆向调节,尤其在经济上行期时应加强管制,防止资产价格出现大涨大跌,以稳定投资者预期,避免羊群效应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