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9)
- 2023(2261)
- 2022(2092)
- 2021(1936)
- 2020(1735)
- 2019(4024)
- 2018(4072)
- 2017(8104)
- 2016(4488)
- 2015(5118)
- 2014(5194)
- 2013(5259)
- 2012(4980)
- 2011(4571)
- 2010(4457)
- 2009(4021)
- 2008(4126)
- 2007(3618)
- 2006(3134)
- 2005(2803)
- 学科
- 济(22876)
- 经济(22847)
- 方法(13348)
- 数学(12165)
- 数学方法(12079)
- 管理(11931)
- 业(11664)
- 企(9877)
- 企业(9877)
- 贸(5290)
- 贸易(5290)
- 易(5149)
- 中国(4981)
- 财(4825)
- 学(4605)
- 农(3886)
- 融(3327)
- 金融(3327)
- 地方(3309)
- 业经(3272)
- 关系(3242)
- 制(3038)
- 银(2924)
- 银行(2893)
- 理论(2858)
- 动(2837)
- 劳(2829)
- 劳动(2826)
- 行(2776)
- 务(2740)
- 机构
- 大学(69950)
- 学院(67265)
- 济(30144)
- 经济(29698)
- 管理(24952)
- 研究(23553)
- 理学(22223)
- 理学院(21944)
- 管理学(21428)
- 管理学院(21325)
- 中国(17204)
- 科学(14483)
- 京(14251)
- 财(13399)
- 所(12564)
- 农(11613)
- 研究所(11572)
- 财经(11282)
- 业大(10509)
- 经济学(10501)
- 经(10390)
- 中心(10270)
- 经济学院(9607)
- 农业(9393)
- 江(9370)
- 北京(9055)
- 财经大学(8692)
- 范(8412)
- 师范(8291)
- 院(8269)
- 基金
- 项目(46079)
- 科学(36256)
- 基金(34679)
- 研究(31110)
- 家(30865)
- 国家(30629)
- 科学基金(25820)
- 社会(20803)
- 社会科(19781)
- 社会科学(19779)
- 基金项目(17964)
- 自然(17276)
- 自然科(16941)
- 自然科学(16938)
- 省(16641)
- 自然科学基金(16638)
- 资助(15648)
- 教育(14854)
- 划(14503)
- 编号(11243)
- 部(11061)
- 重点(10236)
- 教育部(9566)
- 成果(9422)
- 创(9229)
- 发(9191)
- 科研(9107)
- 人文(8923)
- 国家社会(8863)
- 大学(8861)
共检索到95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郑振龙 秦明
上证50ETF期权上市至今,中国期权市场表现出很多与美国市场显著不同的特征,由此引申出关于美国的经验是否适用于中国、中国期权市场定价是否有效的争论。基于2015年4月16日至2017年12月29日的中国上证50ETF期权数据和美国S&P500期权数据,以股指收益率与波动率的相关系数以及股指收益率的历史分布为工具,从整体特征和横截面特征两个维度,研究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以使用期权市场数据计算得到的隐含波动率数据、波动率微笑和实际波动率数据、0Delta组合的超额收益为工具,研究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实际关系;针对上述理论关系和实际关系进行中美比较。由于理论关系研究中未使用期权数据,因此通过比较上述两个维度下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的差异,可以对中国期权市场的绝对定价效率和相对定价效率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特征上,美国期权市场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相符,美国期权市场在绝对定价效率维度上有效;中国市场,尤其是牛市样本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不相符,中国期权市场在绝对定价效率维度上被高估。在横截面特征上,美国期权市场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相符,美国期权市场在相对定价效率维度上有效;中国市场,尤其是牛市样本中,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不相符,中国期权市场在相对定价效率维度上无效,低行权价的期权被低估、高行权价的期权被高估。在上述两个特征的研究中,相应构造的0Delta组合(策略)同样支持上述结论。通过中美两国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的理论关系与实际关系的研究,发现中美两国的市场状况存在差异,在中国期权市场上的研究和交易不能简单照搬美国经验,要仔细研究和利用中国市场的当前特征。监管层也应完善中国股票和期权市场制度,降低期权交易成本,实行股票现货交易(t+0)制度,完善股票现货做空机制,以使套利机制可以正常发挥作用,改善当前上证50ETF期权市场被高估的现象,使期权的保险功能正常发挥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振龙 黄薏舟
在预测未来波动率时,究竟是基于历史数据的时间序列模型还是基于期权价格的隐含波动率模型效率更高?本文对香港恒生指数期权市场所含信息的研究发现,在预测期限较短(一周)时,GARCH(1,1)模型所含信息较多,预测能力最强,但在预测较长期限(一个月)时,隐含波动率所含信息较多,预测能力较强。同时,期权市场交易越活跃,所反映的信息就越全面,隐含波动率的预测能力也就越强。
关键词:
隐含波动率 GARCH模型 信息含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屈满学 王鹏飞
为分析我国波动率指数核心指标的信息有效性,使用包含回归法等方法来判断我国波动率指数的预测能力,通过构建并比较了无模型偏差的隐含波动率、已实现波动率和GARCH族模型波动率后,分别比较了这几类波动率在不同期限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中国波动率指数(i VIX)在预测未来一个月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强于历史已实现波动率与GARCH族波动率,但是其预测能力不及发达国家有效,原因在于我国期权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市场。
关键词:
隐含波动率 已实现波动率 风险预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屈满学 王鹏飞
为分析我国波动率指数核心指标的信息有效性,使用包含回归法等方法来判断我国波动率指数的预测能力,通过构建并比较了无模型偏差的隐含波动率、已实现波动率和GARCH族模型波动率后,分别比较了这几类波动率在不同期限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中国波动率指数(i VIX)在预测未来一个月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强于历史已实现波动率与GARCH族波动率,但是其预测能力不及发达国家有效,原因在于我国期权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市场。
关键词:
隐含波动率 已实现波动率 风险预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薏舟
国内现有关于波动率的研究多集中于时间序列模型,忽略了另一类预测波动率的方法即隐含波动率法。文章在回顾、评述了国内关于波动率的研究后,对国外关于隐含波动率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为在我国大陆地区发展股指期权市场、通过提高期权市场的效率,以运用隐含波动率法更好地预测波动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隐含波动率 信息含量 股指期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蓉 吕恺
本文利用香港恒生指数期权的数据,对隐含波动率曲面动态过程进行建模和估计,建立起了一个五因子随机隐含波动率模型。在模型的估计方法上,本文首次引入了基于小样本面板数据的扩展的卡尔曼滤波法。结果显示,在香港市场上,扩展的卡尔曼滤波法比传统的两步法可以得到更好的估计结果,本文建立起来的五因子随机隐含波动率模型能很好地刻画恒指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的变动规律,效果明显优于静态隐含波动率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振龙 汪饶思行
根据隐含波动率期限结构与隐含波动率微笑特性提出的新的隐含波动率半参数模型,为隐含波动率曲面的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该模型包含九个具有现实经济含义的参数,分别对应剩余期限与在值程度两个因素的水平因子、斜率因子、曲度因子及其交互项因子。采用香港小型恒生指数期权数据,验证了在调整参数等于0.6时的模型能最优地拟合隐含波动率曲面。再根据样本期内日截面数据,估计出9个参数的时间序列,发现参数时间序列具有以交割日为峰值的周期性特征。利用MATLAB编程,分别实现了滚动加权平均法与BP神经网络法对参数的周期性时间序列进行外推预测,发现BP神经网络法明显优于滚动加权平均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爱玲
权证市场价格严重偏离理论价值,其隐含波动率远远大于基础股票的历史波动率。文章从供给和需求视角探索隐含波动率偏大的原因。实证结果发现:统计上,净需求对权证隐含波动率有显著的正影响;权证净需求对认股权证隐含波动率变化的影响强于对认沽权证的;认沽权证与基础资产的相关性弱于认股权证。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市场监管者建立更完善的权证供给制度;有助于投资者根据隐含波动率与历史波动率偏差建立套利策略。
关键词:
权证 隐含波动率 净需求 创设 套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振龙 汪饶思行
根据隐含波动率期限结构与隐含波动率微笑特性提出的新的隐含波动率半参数模型,为隐含波动率曲面的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该模型包含九个具有现实经济含义的参数,分别对应剩余期限与在值程度两个因素的水平因子、斜率因子、曲度因子及其交互项因子。采用香港小型恒生指数期权数据,验证了在调整参数等于0.6时的模型能最优地拟合隐含波动率曲面。再根据样本期内日截面数据,估计出9个参数的时间序列,发现参数时间序列具有以交割日为峰值的周期性特征。利用MATLAB编程,分别实现了滚动加权平均法与BP神经网络法对参数的周期性时间序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胡志浩 李淼
隐含波动率作为波动率的重要子分支,在金融产品定价、风险对冲以及未来已实现波动率预测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隐含波动率的研究情况,以期扩展对期权期货市场的理解。本文首先基于市场不完备的三种解释,分为波动率随机性、价格异常值和金融市场交易费用这三个阶段对隐含波动率的研究进行综述。之后,本文就隐含波动率在风险管理和期权定价方面的应用成果进行总结。最后,本文简述隐含波动率的未来研究方向及意义。
关键词:
隐含波动率 风险管理 期权定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红芳 梁涛
资产收益的波动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本文选取了葛州和长虹等七只权证作为样本。首先应用单位根检验,验证各样本历史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序列的平稳性,在此基础上检验各样本两种波动率序列的协整关系。最后,对隐含波动率所包含的额外信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已实现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基本上呈现单位根状态,并且两者之间基本不存在协整关系,权证的隐含波动率确实拥有额外的信息。投资者在实际运作中,可以加入隐含波动率来提高对实际波动率预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
历史波动率 隐含波动率 单位根 协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邓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参数平滑技术的隐含波动率曲面构建方法,提高了模型对上证50ETF期权市场特征的适应性,获得了更稳健和准确的期权估计价格。基于对隐含波动率曲面的分析,本文进一步发现曲面在短期限合约上呈现了显著的隐含波动率微笑特征,且这种隐含波动率微笑特征也是隐含波动率曲面整体变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模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蒲江 郭彦峰
隐含波动率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使用二次幂变差方法,首次就我国股市的隐含波动率指数及其方差溢价对股市收益和宏观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隐含波动率的增加会加剧市场波动风险;方差的连续部分和跳跃部分对未来的实现方差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于周收益,方差溢价和波动率指数对月度收益的预测能力更强;隐含波动率指数和方差溢价目前无法对我国宏观经济活动起到预测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偏好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实现方差 隐含波动率 方差溢价 预测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邓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参数平滑技术的隐含波动率曲面构建方法,提高了模型对上证50ETF期权市场特征的适应性,获得了更稳健和准确的期权估计价格。基于对隐含波动率曲面的分析,本文进一步发现曲面在短期限合约上呈现了显著的隐含波动率微笑特征,且这种隐含波动率微笑特征也是隐含波动率曲面整体变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义能
按传统方法,布莱克-舒尔茨期权定价公式参数中波动率难以获取,无风险利率计算也容易出错。本文在指出传统求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市场期权报价,通过求解matlab方程,提出快捷方便地求解隐含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的新方法。
关键词:
B-S公式 无风险利率 资产波动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