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2)
2023(7084)
2022(6410)
2021(5947)
2020(5260)
2019(12446)
2018(12421)
2017(23880)
2016(13410)
2015(15387)
2014(15939)
2013(15807)
2012(14954)
2011(13452)
2010(13753)
2009(12646)
2008(12939)
2007(12077)
2006(10301)
2005(9434)
作者
(39502)
(33046)
(32756)
(31682)
(20978)
(16096)
(15325)
(12997)
(12254)
(12035)
(11170)
(11115)
(10595)
(10548)
(10474)
(10352)
(10340)
(9800)
(9671)
(9534)
(8229)
(8226)
(8006)
(7641)
(7496)
(7492)
(7383)
(7382)
(6771)
(6725)
学科
(54858)
经济(54804)
管理(38718)
(37934)
(31016)
企业(31016)
方法(27224)
数学(24153)
数学方法(23943)
(19097)
(16450)
贸易(16447)
(16112)
(15593)
中国(13866)
(12220)
财务(12197)
(12183)
财务管理(12157)
(11588)
企业财务(11422)
(11037)
地方(10657)
业经(10589)
农业(10076)
(8962)
银行(8937)
理论(8812)
(8691)
金融(8689)
机构
学院(194901)
大学(194426)
(79676)
经济(77855)
管理(71216)
研究(62604)
理学(60348)
理学院(59660)
管理学(58605)
管理学院(58245)
中国(49938)
(40951)
科学(38919)
(38824)
(34592)
(33013)
(31512)
财经(30520)
中心(30310)
研究所(29483)
业大(29208)
(27499)
农业(27256)
北京(25902)
经济学(25450)
(25066)
(24861)
师范(24591)
经济学院(23350)
财经大学(22332)
基金
项目(121509)
科学(93168)
研究(89910)
基金(85811)
(74074)
国家(73425)
科学基金(61678)
社会(54617)
社会科(51675)
社会科学(51656)
(48459)
基金项目(45479)
教育(42157)
(40179)
自然(39372)
自然科(38401)
自然科学(38389)
编号(38340)
自然科学基金(37688)
资助(36392)
成果(31892)
(27332)
重点(27284)
课题(26184)
(26017)
(24833)
科研(23660)
大学(23593)
(23560)
创新(23257)
期刊
(88535)
经济(88535)
研究(56922)
中国(39016)
(33250)
学报(31421)
(31045)
科学(26521)
管理(23515)
大学(23243)
教育(21777)
学学(21649)
农业(20274)
(19844)
金融(19844)
技术(17735)
财经(15357)
业经(14897)
经济研究(14268)
(13125)
问题(12597)
(12505)
(11286)
图书(10861)
技术经济(10300)
理论(10149)
(9946)
国际(9924)
财会(9916)
商业(9676)
共检索到294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小斌  
对隐名出资法律性质的界定主要有代理说、隐名合伙说和信托说三种。前二者难以解释代理与隐名合伙和隐名出资的内在差异,而信托因物权性、稳定性等特征,不仅可以冲破合同相对性的枷锁,而且还在财产归属、法律效果等方面与隐名出资不谋而合。然很多学者止步于此,文章认为拟制信托在弥补明示信托关于信托目的必要性不足方面具有优势,且实体性拟制信托在自身性质、受益人财产保护等方面较救济性拟制信托而言,更能准确解释隐名出资的法律性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彦俊  
在出资成立公司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有隐名出资的情形,我国《公司法》对此规定不明确,导致在市场经济中因此而引发产生的争议和纠纷比较多。文章对隐名出资者的认定,隐名出资者与显名出资者的法律关系及因此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做出了相应的法律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半牧  
本文首先综述并评析了关于域名的各种观点,其次将域名分为企业性域名和非企业性域名,分别论述了它们的法律性质,认为企业性域名属于知识产权范畴,但并不是一种新的独立的知识产权,企业性域名的实质是企业的网上名称;而非企业性域名属于人身权范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贾丁  倪郡泽  
毒品犯罪的本质是经济犯罪,我们对其严重暴力性刑事犯罪的刻板印象也是由毒品案件所具有的巨大利润回报而导致的。其行为具有严密的犯罪集团组织结构、极端的犯罪方法与手段、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和极其恶劣残忍的危害结果,这些特征使其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传统经济犯罪案件,但其具有的经济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不可能改变的。故而对于涉毒经济犯罪来说,对涉案资产的有效控制与长链追踪才是最直接的办法,不然此类案件缉查的总体效果始终会停留在“治标不治本”的阶段。随着商事活动的不断发展,利用非法隐名出资方式将涉毒资产进行洗钱的犯罪活动越发活跃,我们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安思想理论体系为指引,以公安工作实践需要为导向,以缉毒实战经验为支撑,讨论此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监管与不足并尝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素丽  
我国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加以限制,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之一的土地承包收益权,其在被用来担保的时候也应该被限制。然而土地承包收益权可以视作农业经营主体的未来收益,应将其归属与"应收账款"。这样一来,土地承包收益权担保就可以以应收账款质权论处,具有法律效益。当下,我国很多地区都推出了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运用土地承包收益权来作为担保和抵押,这在法律层面存在一定风险,应遵从应收账款质权的有关法律要求,对其进行重新梳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犁耘  
近年来,尤其是1999年国务院决定设立长城、信达、华融、东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后,有关金融债权转让的纠纷急剧增加,加之各方主体对债权转让这一法律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不够清晰,同时又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制,致使这类业务潜藏着较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对金融债权转让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自宁  
近年来,“学生诉母校”案件接连发生,不少法律学人借案说法,在我国首次明确了公立高等院校的行政主体地位以及行政诉讼被告资格,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对于凝聚社会共识、澄清相关法律制度、宣传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功舜  
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是财产权,具有物权属性。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是具有公权性质的私权,权利人的开发利用行为必须以环境保护和国家主权安全为前提,承担大量公法义务。从权利创设方式、权利客体、权能及流转性等方面来看,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均不同于用益物权,是特别法上的物权。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流转制度在实现无居民海岛资源多元价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流转存在一定的障碍,必须加以完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强  
动产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动产权属登记制度。本文试从动产融资角度对动产登记的法律属性、法律效力、审查方式、范围界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动产登记制度的几点意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荣文  
所有权保留以保留所有权的形式来实现担保债权实现的目的,在形式与目的之间具有一定的分离性,由此形成了考查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性质的两种不同径路。从单一角度描述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性质易失于偏颇,从而牵强附会。对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性质的论析应同时兼顾其所有权的形式与担保目的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小华  
买一赠一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赠品质量问题纠纷也不断。本文认为,将买一赠一定性为附负担的赠与、附条件的赠与、有偿赠与、双重合同、混合合同、单独行为、经济合同均不妥当,其本质就是单一的买卖合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蒋辉宇  
专有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由于其固有的秘密性和高风险性,在其作为资本出资入股从而成为成立生产经营组织的物质基础时,它的担保、价值确定、风险承担以及后续开发成果的归属,以及不同企业组织形态对其的选择有其特殊性。《公司法》和其他相关企业立法应当对专有技术作为资本出资时所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特别规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利国  
本文阐述人力资本出资的适格性及其是否有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以及人力资本评估等问题,并就人力资本出资的法律制度给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建平  
出口押汇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一种重要货款结算方式,目前实务界对出口押汇的法律性质存在不同看法,甚至存在着模糊认识。本文认为,无论从国际惯例还是从国内相关法律的角度分析,出口押汇都应为一种票据转让关系或权利买卖关系,而且是一种附有较大程度清偿保证的票据转让关系。将出口押汇叙作质押关系或借款关系,不仅不符合有关信用证结算方面的国际通行惯例,也背离了我国《担保法》及《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而且还因法律关系的混乱、操作程序的不规范较易引起有关当事人的纠纷,并使银行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