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0)
2023(10143)
2022(8656)
2021(7774)
2020(6321)
2019(14107)
2018(14029)
2017(26413)
2016(13883)
2015(15366)
2014(14783)
2013(14305)
2012(13426)
2011(12171)
2010(12470)
2009(11578)
2008(11154)
2007(10121)
2006(9153)
2005(8606)
作者
(38474)
(31595)
(31479)
(29827)
(20219)
(15096)
(14438)
(12132)
(12119)
(11508)
(10738)
(10617)
(9952)
(9910)
(9906)
(9702)
(9345)
(9216)
(9186)
(9027)
(7960)
(7826)
(7631)
(7306)
(7190)
(7147)
(7071)
(7058)
(6339)
(6290)
学科
(56948)
经济(56886)
管理(43440)
(37978)
(30738)
企业(30738)
中国(20076)
地方(19379)
(18609)
(16718)
方法(16351)
业经(15626)
(13743)
(13595)
银行(13586)
数学(13239)
(13153)
(13133)
金融(13132)
数学方法(13067)
农业(11525)
(10368)
地方经济(10324)
(10310)
财务(10276)
财务管理(10240)
(10125)
(10023)
贸易(10012)
企业财务(9862)
机构
学院(189284)
大学(184846)
(75235)
经济(73484)
管理(71271)
研究(65926)
理学(58986)
理学院(58322)
管理学(57441)
管理学院(57064)
中国(53846)
(40833)
(39817)
科学(38415)
(33056)
中心(31580)
(30270)
财经(30050)
研究所(29092)
(27976)
(27112)
(26395)
师范(26136)
北京(25574)
(25394)
(23848)
业大(23556)
经济学(22385)
财经大学(21999)
(21590)
基金
项目(118704)
科学(93590)
研究(92357)
基金(83685)
(71569)
国家(70900)
科学基金(61264)
社会(58387)
社会科(55330)
社会科学(55323)
(48009)
基金项目(43438)
教育(41587)
编号(39856)
(39371)
自然(36727)
自然科(35869)
自然科学(35863)
自然科学基金(35229)
成果(33990)
资助(33576)
(30910)
课题(27474)
重点(26636)
项目编号(25355)
发展(25095)
(25078)
(24880)
(24664)
国家社会(23843)
期刊
(94447)
经济(94447)
研究(61260)
中国(45029)
(33164)
(27632)
管理(27617)
学报(25509)
(25067)
金融(25067)
教育(24331)
科学(23616)
大学(19218)
农业(19048)
学学(17721)
业经(17531)
技术(16198)
经济研究(15798)
财经(14761)
图书(13839)
(12613)
问题(11254)
(9825)
理论(9759)
书馆(9619)
图书馆(9619)
商业(9418)
(9362)
论坛(9362)
(8929)
共检索到309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治国  
本文构建了单期下考虑地方政府隐匿信息时,存在中央政府隐性担保的最优监管契约模型,结果表明,单期下,显示原理(Revelation Principle)是可以被激励契约促成的;进一步地,本文以单期模型为基准,构建了两期下的最优监管契约模型,结果表明,重复博弈下,存在高收入地方政府的策略均衡使得中央政府能够实现分离均衡的惩罚范围相比单期模型有所扩大。也就是说,声誉效应确实促进了逆向选择减弱,因此,中央政府只需要更小的惩罚力度,就能促使地方政府报告真实类型,信息的充分披露对整个社会的福利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琼  钟帅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债券,因为"自行"并不意味着"自主"放眼国际,欧债危机逐步升级,欧洲各国政府紧缩财政,种种迹象让人们对政府发债融资产生了畏惧心理。在"谈政府债色变"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却开始试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由此,地方政府发债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保证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持续健康发展而不重蹈欧洲的覆辙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小莲  
我国的《预算法》和《担保法》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但各级地方政府想方设法进行变相举债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为了增强政府债务的公开透明性,促进各级政府债务的显性化管理,探索进一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宏婧  张雅青  孙钰涛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偿债能力、经济实力和财政透明度三个指标,以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江西省为例,通过SPSS软件分别对其偿债能力和经济实力进行了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形成了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其他省份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屹  张明阳  
2011年我国允许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虽然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很多好处,但其潜在的风险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与传统举债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剖析地方政府债券存在的风险,并据此提出对我国地方债监管与风险控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杨涛  
四省市自行发债所获得的资金可用于地方财政的经常性支出项目、转移支付,也可用于投资等,但与清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并不是一回事2011年10月20日财政部的一个公告拉开了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四省市发行地方政府财政债券的序幕。如何认识地方政府财政自行发债这一新的现象,需要厘清一系列相关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莹莹  
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以信用为担保、通过承担到期还本付息责任来筹集资金的一种债务凭证。其安全性较高,投资者购买地方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一般都免缴所得税,对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发行地方债存在一定风险,缺乏一个良好的地方债管理体系,会使地方政府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范玉洁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具备其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也逐步具备了自行发债的条件。中央决定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对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和完善我国的财税体制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其中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比如监督机制不完善、隐性债务规模巨大等。合理确定地方债的发债规模,科学编制地方债的使用计划以及完善地方债的信息披露与监督机制,将有利于构建我国良好的地方债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国平  张文彬  
文章基于最优契约设计视角,剖析了地方政府的最优环境规制及其波动,并讨论了当地居民作为第三方引入的作用。首先,利用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了以地方政府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并满足地方政府和企业激励约束条件的最优环境规制契约,该契约表明当保持地方政府高环境规制水平时,地方政府和企业处于同等地位,根据各自的收益分配来决定责任分担的比例,并与二者各自获得的中央政府的奖励比例一致,同时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都不进行经济激励。其次,讨论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在中央政府强力介入、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减弱和影响完全消失三个典型时期的周期循环波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当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由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怡西  
地方政府债券既是金融市场的投资产品,又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具有金融领域和财政领域的双重风险。本文在考察广东省政府自行发债的风险现状和法制障碍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完善相关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尚希  郭鸿勋  郭煜晓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Brixi对政府或有负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研究了应对由此产生的财政风险的方法。我国一些学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政府或有负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府的或有负债做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来  柴娟娟  
自从我国财政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日益加剧,债务融资需求不断扩张,致使市政债券逐渐成为解决地方政府资金需求的重要融资工具之一。在地方政府自主发债过程中,如何确定发债规模、测量预期违约率、有效控制风险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思考与探索。笔者选择KMV模型对东、中、西、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江苏、河南、陕西和辽宁四个省份在不同期限和不同发债规模下的违约率进行预测,并确定了合理的发债规模,为风险的控制提供精准支持。与其他度量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文献相比,笔者在测量地方政府可担保财政收入时创新性地引入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来  柴娟娟  
自从我国财政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日益加剧,债务融资需求不断扩张,致使市政债券逐渐成为解决地方政府资金需求的重要融资工具之一。在地方政府自主发债过程中,如何确定发债规模、测量预期违约率、有效控制风险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思考与探索。笔者选择KMV模型对东、中、西、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江苏、河南、陕西和辽宁四个省份在不同期限和不同发债规模下的违约率进行预测,并确定了合理的发债规模,为风险的控制提供精准支持。与其他度量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文献相比,笔者在测量地方政府可担保财政收入时创新性地引入了上级政府补助收入和当前到期债务两个指标,使预期违约率的计算更加科学、发债规模更加准确。研究结论为四省份加强债券风险监控、信用风险科学评估、制定合理风险防范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志洁   王茂庆  
问责制被运用于地方政府债务领域,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从现行制度看,问责监管集中在隐性债务领域,显性债务领域存在问责缺位问题。由于显性债务规模急剧扩张、偿债压力日益显现、债务风险愈加现实,应当确立对隐性债务进行风险问责、对显性债务进行绩效问责的合并问责监管,同时积极推进问责监管的制度化、法治化,并确立穿透式监管原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卿  
我国现行的《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发债,但事实上的地方债务不仅规模庞大,且极不规范,地方政府债券的开放对解决地方财政困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中央代发的地方债券并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为了避免地方债券市场的无序发展,我们应该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做法,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地方债券市场监管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