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1)
- 2023(8670)
- 2022(6991)
- 2021(6537)
- 2020(5109)
- 2019(11282)
- 2018(10745)
- 2017(20323)
- 2016(10996)
- 2015(11578)
- 2014(11119)
- 2013(11044)
- 2012(9924)
- 2011(9026)
- 2010(8884)
- 2009(8320)
- 2008(8207)
- 2007(7390)
- 2006(6482)
- 2005(5392)
- 学科
- 农(48672)
- 济(48110)
- 经济(48048)
- 业(38461)
- 农业(32415)
- 管理(24349)
- 业经(17568)
- 企(17023)
- 企业(17023)
- 方法(16400)
- 数学(15163)
- 数学方法(15087)
- 中国(13308)
- 农业经济(12313)
- 发(10357)
- 地方(10230)
- 制(10030)
- 人口(10006)
- 财(9707)
- 贸(9579)
- 贸易(9578)
- 易(9399)
- 村(9380)
- 农村(9361)
- 发展(8954)
- 展(8952)
- 学(8318)
- 收入(7997)
- 策(7874)
- 体(7417)
- 机构
- 学院(159274)
- 大学(154079)
- 济(69026)
- 经济(67923)
- 管理(61043)
- 农(56703)
- 研究(55351)
- 理学(54507)
- 理学院(53931)
- 管理学(53093)
- 管理学院(52832)
- 农业(43600)
- 中国(42432)
- 业大(35904)
- 科学(35291)
- 京(30524)
- 所(28724)
- 农业大学(27554)
- 财(26514)
- 研究所(26488)
- 中心(26464)
- 江(22624)
- 财经(21841)
- 业(21425)
- 经济学(20546)
- 经济管理(20514)
- 经(20192)
- 省(19597)
- 范(19326)
- 师范(19026)
- 基金
- 项目(115542)
- 科学(91038)
- 基金(85592)
- 研究(80996)
- 家(77119)
- 国家(76312)
- 科学基金(64533)
- 社会(55078)
- 社会科(51794)
- 社会科学(51781)
- 基金项目(46567)
- 省(46337)
- 自然(41453)
- 自然科(40527)
- 自然科学(40514)
- 自然科学基金(39838)
- 划(37928)
- 教育(34161)
- 农(33244)
- 资助(32045)
- 编号(31994)
- 发(26397)
- 重点(25429)
- 部(25413)
- 创(24549)
- 业(24300)
- 国家社会(23710)
- 成果(23396)
- 创新(22917)
- 科研(22236)
- 期刊
- 济(77782)
- 经济(77782)
- 农(63515)
- 农业(43092)
- 研究(40261)
- 学报(32361)
- 中国(30758)
- 科学(29218)
- 大学(24807)
- 学学(24375)
- 业经(21643)
- 业(19185)
- 财(17030)
- 融(16543)
- 金融(16543)
- 管理(15207)
- 农业经济(14362)
- 农村(13676)
- 村(13676)
- 问题(12173)
- 版(12000)
- 业大(11332)
- 农业大学(10391)
- 经济研究(10233)
- 世界(10075)
- 财经(9863)
- 技术(9515)
- 农村经济(9160)
- 经济问题(9026)
- 资源(8735)
共检索到222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茹 胡竞尹 徐舒 张吉鹏
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须提高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质量,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本文构建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门槛指数。研究发现,入学门槛显著增加了流动人口学龄子女留守概率,能解释留守概率区域差异的9.2%。入学门槛对于流入一、二线城市,流入地住房或教育价格更高,母亲受教育程度低的流动子女和女孩更为不利。积分制入学缓解了房价的不利影响;2014年以来的户籍改革降低了留守概率。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异地入学政策 积分制入学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媛媛 邹月晴 宋扬
本文通过构建2013—2018年72个城区人口100万以上城市的异地中考门槛指数,描述了我国异地中考改革推进的基本态势和区域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城市的异地中考门槛越高,流动人口子女在临近中考时留守的概率越高,且该影响在低技能家庭中更为明显。同时,随着子女年级上升,异地中考门槛对父母迁移决策的影响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本文的结果并不是流动人口样本自选择的结果。
关键词:
异地中考门槛 流动人口 儿童留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训常 何炜
本文采用2012-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2016年调整中央和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改革为准自然实验,考察流入地财政压力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入地财政压力受增值税收入划分改革冲击越大的城市,改革后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比例越低。机制检验发现,财政压力通过减少公共服务供给、增加住房成本进而抑制了流动人口子女的随迁。异质性分析表明,财政压力对女孩的随迁行为产生的影响更大,并且财政压力对子女随迁的抑制效应主要存在于低收入家庭、就业身份为受雇者的家庭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样本中。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统筹财政资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陶然 孔德华 曹广忠
本文基于课题组2009年进行的全国四个主要城市化地区12个大、中、小城市流动人口调查的微观数据,考察了农村到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特别是研究了影响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地选择的个体、家庭和城市因素。本文发现,流动人口子女的性别和年龄、流动人口的工作类型、流动人口家庭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和城市公办学校的教育政策对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地的选择都有显著影响。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并未观测到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和家庭人均收入对其子女就学地选择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就学地 户籍制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雪凯 宁光杰 刘丽丽
随迁经历对儿童的影响受到了学界的大量关注,但现有文献少有关注随迁与儿童长期发展的关系。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乡城人口流动调查数据(RUMiC),研究了童年随迁经历是否会对农村流动人口当前的就业和收入产生影响。研究表明:(1)童年的随迁经历会对流动人口当前的就业和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并且使其更可能成为自我雇佣者,通过稳健性检验和多种方法解决选择偏差后结论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童年随迁经历会对个体长期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产生负向影响,进而影响其就业与收入表现;(3)拓展研究表明,童年有随迁经历者其子女仍然可能继续随迁,从而产生潜在的代际流动问题。研究表明,需要进行相关制度改革以使随迁儿童在城市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成长条件,否则将影响其长期发展,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雨萱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3.76亿人。流动人口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他们的子女是否平等享受到城市的发展成果?在城市的发展成果分配时,他们是不是更容易被"挤出去"?为此,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使用Probit和Iv-Probit模型检验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子女的随迁趋势越低。城市规模越大,教育和医疗的不足所带来的"挤出效应",使得流动人口的子女在父母的流入地不能正常享受教育和医疗服务,由此降低了子女的随迁率。且相比于体制内劳动者来说,体制外劳动者的子女随迁比例更低,更容易被"挤出去"。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公共服务 流动人口 子女随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小源 李惟简 张兴祥
劳动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数量和价格两种配置效应出发,构建了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影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决策的理论框架,并基于流动人口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探究了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升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流动人口所在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升对其子女随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数量配置效应而非价格效应,即劳动力市场化通过降低就业和落户门槛,改善了流动家庭幼儿抚养比和内部分工,使其更可能做出子女随迁决策,而非通过提高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来影响其决策;(3)对于技能水平较高的家庭、在省内流动的家庭和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城市的家庭,劳动力市场化对其子女随迁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研究有助于认识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提供政策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振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邢春冰 张晓敏
在我国大量的城乡移民中,有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带子女共同迁移。考察子女随迁与流动人口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机制,对于理解劳动力流动以及流动人口市民化都有重要意义。子女随迁将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活成本以及对流入地公共服务的需求,在一个空间均衡中,流动人口面临子女随迁和收入水平间的权衡取舍。文章使用2011-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方法研究发现,子女随迁会使流动人口小时工资下降16%左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为降低居住成本以及获得相应的公共服务,带子女随迁的流动人口迁移地点的选择受限,无法在更大范围内搜寻更高收入的工作。异质性分析表明,有学龄段子女随迁的家庭以及夫妻一方单独外出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女性)受子女随迁的负向影响更大。根据研究结论文章认为,为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相关政策一方面要扩大公共服务供给,降低子女随迁的成本;另一方面要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人口流动 择业 随迁子女 教育 空间均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万鹏 汪传艳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合理性问题。研究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设置存在种类繁多、权重不一、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的"入学门槛"也存在显著差异。从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来看,明晰中央与地方、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责任,规范和清理不合理的"入学门槛",构建适应人口流动的教育体制是消除不合理"入学门槛",促进教育公平和城乡社会融合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入学门槛 政策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桑锦龙 雷虹 郭志成
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入学难是系统性的体制问题。流动人口子女高中阶段教育问题与义务教育问题性质不同,政府对其具有不同的法律责任以及更大的政策选择空间。当前,要在承认其需求合理性的同时考虑其现实制约性,在战略和管理两个层面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入学问题的系统研究,同时积极探索解决具有"落户"特征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高中阶段入学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远伟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如同经济社会一样,存在着差距巨大的"二元"现象,而且这种"二元教育"在更深层次上表现为一种"复合二元教育",并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产生着巨大影响。本文在分析"复合二元教育"特征的基础上,对"复合二元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复合二元教育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许传新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探讨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的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的身份认同处于模糊状态。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级、对家乡学校的怀念程度、传媒接触、社会排斥感、社会剥夺感和社会差异感等对其身份认同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斌红
如何促进农民工子女随迁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实证考察了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子女随迁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子女随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换数据年份、构造工具变量、进行匹配估计等条件下依旧稳健;从异质性结果看,就业质量对女性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及较低教育程度农民工子女随迁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农民工就业质量通过提升照料能力及改善住房条件两条机制影响子女随迁。研究结论为中国在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有效促进农民工子女随迁,实现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云
通过对"两为主"原则下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后他们在学校中受教育情况的考察,发现在以流动人口子女为主的学校中,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存在"区别教育"和"融合教育"两种思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路和实践都有自己的逻辑和预期,但其教育结果均不理想。为此,本文提出了适合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以及实施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