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7)
2023(6863)
2022(5772)
2021(5459)
2020(4457)
2019(10010)
2018(9758)
2017(18967)
2016(10640)
2015(11482)
2014(11692)
2013(11349)
2012(10787)
2011(9753)
2010(10306)
2009(9543)
2008(9666)
2007(8813)
2006(8123)
2005(7576)
作者
(30362)
(25359)
(24875)
(24220)
(16436)
(12107)
(11370)
(9549)
(9544)
(9531)
(8651)
(8387)
(8331)
(8218)
(8144)
(7768)
(7596)
(7462)
(7437)
(7289)
(6460)
(6282)
(6112)
(5839)
(5831)
(5824)
(5739)
(5688)
(5224)
(5097)
学科
(37375)
经济(37319)
管理(31580)
(30735)
(24410)
企业(24410)
方法(13735)
(13345)
中国(13235)
(13018)
数学(11828)
数学方法(11571)
(11004)
(9767)
银行(9761)
(9426)
(9425)
业经(8958)
(8798)
农业(8527)
(8403)
金融(8403)
地方(8210)
(7958)
贸易(7952)
(7777)
(7455)
财务(7434)
财务管理(7418)
企业财务(7116)
机构
学院(147016)
大学(146630)
(60274)
经济(58744)
管理(54403)
研究(52854)
理学(45504)
理学院(44980)
管理学(44189)
管理学院(43887)
中国(41807)
(32863)
(31084)
科学(30726)
(26871)
(25648)
中心(25392)
(25319)
财经(24397)
研究所(23858)
(22057)
(20477)
师范(20293)
(20131)
业大(19993)
北京(19869)
农业(19479)
(19094)
(18738)
经济学(18242)
基金
项目(91336)
科学(72369)
研究(68761)
基金(66209)
(57434)
国家(56860)
科学基金(48481)
社会(43243)
社会科(40974)
社会科学(40966)
(35283)
基金项目(33407)
教育(32317)
自然(30855)
自然科(30159)
自然科学(30150)
(30143)
自然科学基金(29630)
资助(28114)
编号(28064)
成果(25145)
(20762)
重点(20652)
课题(20497)
(20304)
(19673)
(18613)
教育部(17860)
国家社会(17642)
创新(17394)
期刊
(72284)
经济(72284)
研究(49854)
中国(34171)
(25536)
(23758)
学报(22151)
管理(21304)
(21052)
金融(21052)
教育(20925)
科学(20398)
大学(17043)
学学(15657)
农业(15350)
财经(12318)
技术(12095)
业经(11662)
经济研究(11349)
(10593)
问题(9098)
(8356)
图书(8021)
(7513)
(7117)
理论(7103)
(7053)
论坛(7053)
国际(7047)
技术经济(6626)
共检索到240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全华  
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随迁人员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办法或方案,并要求方案的制订应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对于《意见》的出台,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惠及民生的一件大好事。为了不使广大随迁人员及其子女的期待落空,在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朱富言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不能在流入地顺利继续升学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也相继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由于这些方案中准入"门槛"的设置差异较大,放开的口径尺度大小不一,致使这一惠民政策在实施上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之处。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流动人口及其随迁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如何统筹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因此,应建立多方参与、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决策机制,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流入地教育资源,建立科学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信息监测体系,因地制宜设置相应的"准入"条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逐渐妥善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完成义务教育后不能继续参加升学考试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本文基于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有关政策文献、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总体情况、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升学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应做到包含城镇和农村两类户籍群体人员,同时针对大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经面临升学问题的迫切形式,提出通过分阶段,分情况,从渐进的改革到整体推进,使得这一问题逐渐缓解并彻底解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秀锦  
调查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有着强烈的在输入地城市高考升学的愿望,但现实存在的高考限制以及市民心理冲突等因素阻碍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高考之路。基于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以及城市自身发展的需求,分阶段研究并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高考升学问题,有条件地开放部分高等教育资源已成为必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习勇生  
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是教育政策分析的起点,也是教育政策有效落实的基础。当前,各地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在政策目标、准入政策和管理举措上进行了适度创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政策目标过于趋同性和愿景化,缺乏可操作性;政策对象模糊,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概念界定不明确;政策实施主体重心偏低,权责不清晰。为此,地方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内容,即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设定具有操作性的政策目标、丰富政策对象的内涵和外延、完善监督问责和考核评价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吕慈仙  
文章选取了杭州、福州等9个属于异地高考政策"率先突破型"的城市,对1350名初二随迁子女进行问卷调查,从身份融合、心理融合和文化融合三个维度考察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现状,并且探索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的网络资源、社会闭合与社会融合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随迁子女的家庭网络资源、父母教育参与程度、代际闭合程度对其社会融合有正向影响;异地高考政策的认知程度、公平感知以及影响程度对其社会融合亦有正向影响;异地高考政策在随迁子女家庭网络资源、父母教育参与程度、代际闭合程度与社会融合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努力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继续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客观需求。当前,大部分城市的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上制度和现实环境等因素,农民工随迁子女很难在流入地继续升学。满足规模巨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需加强教育需求情况调研,做好异地中考政策规划;引入教育券,解决教育经费在区域间的"支出流动"问题;以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异地中考政策的突破口,在城市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面开放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户籍制度,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各种福利与管理功能;改革高考制度,形成中考、高考配套的政策体系;创新高中阶段办学模式,建立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秀平  
依据教育阶段,就地升学包含幼升小、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四类。基础教育阶段的就地升学是随迁子女就地升学问题的主要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随迁子女的就地升学率不断下降,这不利于保障、推进教育公平。研究发现,家庭生计框架下的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随迁子女就地升学教育选择均有决定性影响。为此,保障随迁子女教育权利的政策设计必须基于其所在的流动家庭,在推进依法治教、优化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内部运行机制的同时,统筹制定和完善收入增长、就业和社会保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完善社区服务等教育外的相关政策,以达成教育融合与社会融合的良性互动,保障国家的持久和谐稳定。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柴永生  琚四化  
为盲生参加选拔性考试提供便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考试管理涉及政策支持、考试理念、管理策略、院校培养等方面问题,创造一个科学、公平、便利的考试环境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盲生参加选拔性考试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盲人考试基本理念,构建完善盲人考试管理办法,加强盲人考试相关研究,将更好地为盲生参加选拔性考试提供服务,积极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开俊  杨晓霞  
"教育洼地"存在与否,研究分歧的焦点集中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变化是否会产生"洼地"效应。研究从教育需求与供给角度予以考察。从9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较多的城市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宽松与否,并没有给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决策带来显著的影响。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教育洼地"并不容易形成。而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城市公办教育的有效需求受制于多方面因素,流入地城市教育政策宽松程度只是其中较次要的一种因素。因此,综合供求两方面的分析来看,由宽松政策导致的"教育洼地"在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当前亟须构建"省级统筹、中央兜底"的中央与省级政府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在不同区域施行不同解决路径,发展公办与扶持民办并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红岩  刘海燕  
制度如何塑造政策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基础性问题。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为例,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概括了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中观制度,探讨了制度塑造该政策的路径。结果表明:路径依赖的制度及关键节点造就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间断—平衡的演变过程;制度通过建构决策者的思维模式、赋予政策目标群体的不同权利和界定行为主体的利益范围塑造了政策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慈仙  王鲁刚  
以若干个城市1 770名812年级的随迁子女为被试对象,探索异地高考政策感知、心理资本与随迁子女社会融入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政策感知、心理资本均对其社会融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异地高考政策感知对随迁子女的心理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资本在异地高考政策与社会融入的身份认同、文化适应和心理融入三个维度之间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异地高考政策感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影响着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进程。建议在微观层面进一步提升随迁子女的心理资本;在中间层面进一步均衡异地高考的各方利益;在宏观层面进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慈仙  
本文选取了杭州等9个属于异地升学政策"率先突破型"的城市,对1350名初二随迁子女进行问卷调查,从城市身份认同和老家身份认同两个维度考察随迁子女在异地升学政策实施背景下的心理融合和文化融合状况,并且构建了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异地升学政策对随迁子女的城市身份认同、老家身份认同、心理融合和文化融合均有显著预测作用;城市身份认同对心理融合和文化融合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家身份认同对心理融合和文化融合有负向预测作用;不同的身份认同在异地升学政策与心理融合、文化融合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宣霖  
政策执行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已有研究主要探讨政策执行为何偏离预定政策目标,而很少关注政策执行为何存在地区差异。以W、Z两市为例,采用质性研究取向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意义建构视角探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出现地区差异的微观过程发现,两市的政策执行差异是源于其政府执行者对国家政策的不同意义建构,即两市政府执行者首先定义了不一样的政策问题,然后创建了不同的原因故事,最后选择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