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3)
- 2023(11588)
- 2022(9919)
- 2021(9434)
- 2020(8221)
- 2019(19034)
- 2018(18957)
- 2017(36871)
- 2016(20073)
- 2015(22764)
- 2014(22950)
- 2013(22675)
- 2012(20869)
- 2011(18774)
- 2010(18864)
- 2009(17576)
- 2008(17427)
- 2007(15794)
- 2006(13668)
- 2005(12080)
- 学科
- 济(85874)
- 经济(85781)
- 业(62157)
- 管理(53597)
- 农(47541)
- 企(41104)
- 企业(41104)
- 方法(39695)
- 数学(35796)
- 数学方法(35327)
- 农业(31238)
- 财(21452)
- 业经(21352)
- 中国(20585)
- 地方(17354)
- 制(17225)
- 学(15758)
- 贸(15421)
- 贸易(15413)
- 易(15018)
- 务(13064)
- 财务(13016)
- 财务管理(12981)
- 银(12818)
- 银行(12790)
- 企业财务(12246)
- 行(12130)
- 技术(12074)
- 发(11812)
- 策(11774)
- 机构
- 学院(285074)
- 大学(280976)
- 济(118243)
- 经济(115812)
- 管理(112619)
- 理学(97614)
- 理学院(96600)
- 管理学(94841)
- 管理学院(94322)
- 研究(90389)
- 中国(71203)
- 农(64395)
- 京(57285)
- 科学(55663)
- 财(52788)
- 农业(49659)
- 业大(48098)
- 中心(45814)
- 所(45406)
- 江(44251)
- 财经(41902)
- 研究所(40953)
- 经(38035)
- 范(36486)
- 师范(36136)
- 经济学(35332)
- 北京(35071)
- 州(34643)
- 经济管理(32866)
- 经济学院(32126)
- 基金
- 项目(191161)
- 科学(150573)
- 研究(140443)
- 基金(138565)
- 家(119844)
- 国家(118761)
- 科学基金(102600)
- 社会(89118)
- 社会科(84166)
- 社会科学(84142)
- 省(76734)
- 基金项目(73940)
- 自然(66377)
- 自然科(64833)
- 自然科学(64814)
- 教育(64775)
- 自然科学基金(63649)
- 划(63063)
- 编号(58825)
- 资助(56521)
- 成果(46572)
- 部(42934)
- 重点(42493)
- 发(41606)
- 创(39666)
- 课题(39096)
- 科研(37103)
- 创新(37077)
- 教育部(36563)
- 国家社会(36450)
- 期刊
- 济(130783)
- 经济(130783)
- 研究(77428)
- 农(65987)
- 中国(55111)
- 农业(44548)
- 学报(44120)
- 财(41742)
- 科学(40531)
- 管理(36393)
- 大学(34323)
- 学学(32544)
- 融(28429)
- 金融(28429)
- 业经(27729)
- 教育(27567)
- 技术(26066)
- 业(21476)
- 财经(20098)
- 问题(19081)
- 经济研究(18316)
- 经(17175)
- 版(15952)
- 农村(14879)
- 村(14879)
- 技术经济(14710)
- 农业经济(14273)
- 统计(14147)
- 世界(13745)
- 理论(13581)
共检索到416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丽琴
随礼是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习俗。本文依据一位东北农民K提供的随礼账册,对其在1989~2009年期间的随礼历程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探讨他在这一过程中的内心活动。K的经验说明,大多数农民对随礼并不排斥,甚至存在显著的心理需求,随礼是他们实现情感交融和经济互助的重要方式。农民随礼是有目的的行为,兼受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双重影响。笔者认为,随礼体现"熟人社会"对其成员所产生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它在促进农民互助互济、增强农民归属感、弥补政府服务不足以及维持农民关系和谐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农村 随礼 情感交融 经济互助 乡村治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小峰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是观察中国社会关系结构的基础性视角。本文以一个农户历时十年两次红事礼单账册的比较为例,试图刻画出礼单中"差序格局"的基本动态,拓展费孝通所谓"同心圆波纹"模型的解释内容。本文发现,对于普通农户,礼单中"差序格局"的建构具有能动性、变化性以及区别性,是传承祖荫传统和个体后天发展的统一体。比较而言,传承主要体现在父辈村民初级关系范围的随礼网络之中,它强调遵循血缘远近、亲属距离、邻里互惠等先赋性和伦理性因素的影响;发展主要体现为"80后"年轻一代群体,以己为中心个体努力经营的次级关系日渐重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继伟
通过对建国后历史的考察,我国政府对于农民创业的管理经历了从主导到引导的过程。在当前农民主体性日渐增强的情况下,为了摆脱温饱陷阱的制约以及对于农民弱势群体的支持的需要,政府仍然有必要介入到农民创业的管理中去,基本思路是分类指导、服务为主和市场导向。
关键词:
农民创业 政府 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剑富 曾卫明 郭金丰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 ,而农民素质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根本 ,农民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转移、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分析农民素质提高的障碍因素入手 ,力求为提高农民素质寻找合适的道路 ,以更好地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为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人力资本 欠发达地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霍雅勤 蔡运龙 王瑛
对湖南省长沙市所辖三县一市农民的问卷调查及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耕地对于农民的效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社会保障、就业与直接经济收益。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成员权”而强化了耕地的社会承载功能 ,考虑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本空白的现实及提高耕地生产效率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的农地制度选择应该是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农地经营权流转制度 ,并同时辅之以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公平机制的建立 ,减轻耕地的社会承载压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延芳 张则月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湘西自治州K水库移民创业案例就社会网络嵌入的深化对农民创业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确能帮助创业者获取一定的初始资源,适度的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民创业企业初期的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但农民创业时的社会网络很多时候并非正式契约,随着嵌入程度的加深,农民创业企业在社会网络中连接的节点和纽带数量及其强度在增加,社会网络嵌入的深化通常伴随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往往还导致资产专用性的增强和强关系的形成,使企业的交易成本一步步加大。当社会网络过度嵌入最终演化为路径依赖,农民创业企业将被锁定在缺
关键词:
农民创业 社会网络 嵌入 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业良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两位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们在与人类行为相关的心理分析应用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从学科发展的意义上说,由于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任国强
本文以天津农调队2000年家户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了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三个模型:非农就业决定模型、非农就业地点决定模型和农民非农收入决定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非农就业,劳动力文化程度对外出就业的影响的顺序为高中、初中、小学、中专、大专及以上,除了高中文化程度,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获得的非农收入也越高。
关键词:
非农就业 非农收入 Logit模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书毓
基于晋南P村老年协会礼俗实践的考察,从外部资源获取、活动空间拓展、主体性获得等方面对乡村老年协会的快速发展做了系统解释,并基于嵌入理论,从"环境嵌入—组织嵌入—双边嵌入"三个层次分析了老年协会礼俗实践的行动逻辑。结果显示,老年协会良性发展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通过对传统礼俗的发掘与利用获取外部资源;二是在合法性认同、组织价值与意义建构中不断拓展活动空间;三是依托礼俗活动获取稳定的经济来源,进而获得组织的自主性。老年协会依循政策变化与老人自觉意识觉醒成立组织;通过嵌入地方组织和乡村政府,构建起组织认同、扩大组织对外的影响力;同时与村两委实现双边嵌入,获得持续不断的行动力,促进老年协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提出乡村社会组织培育的三个基本条件,即获得组织合法性和经济独立性、实现社会公益和互益、有持续的行动力来源。
关键词:
乡村社会组织 老年协会 礼俗实践 行动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书毓
基于晋南P村老年协会礼俗实践的考察,从外部资源获取、活动空间拓展、主体性获得等方面对乡村老年协会的快速发展做了系统解释,并基于嵌入理论,从"环境嵌入—组织嵌入—双边嵌入"三个层次分析了老年协会礼俗实践的行动逻辑。结果显示,老年协会良性发展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通过对传统礼俗的发掘与利用获取外部资源;二是在合法性认同、组织价值与意义建构中不断拓展活动空间;三是依托礼俗活动获取稳定的经济来源,进而获得组织的自主性。老年协会依循政策变化与老人自觉意识觉醒成立组织;通过嵌入地方组织和乡村政府,构建起组织认同、扩大组织对外的影响力;同时与村两委实现双边嵌入,获得持续不断的行动力,促进老年协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提出乡村社会组织培育的三个基本条件,即获得组织合法性和经济独立性、实现社会公益和互益、有持续的行动力来源。
关键词:
乡村社会组织 老年协会 礼俗实践 行动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一涛
教育是社会底层成员子女改变身份的主要途径。但是,相对于城市孩子,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来改变身份的历程变得越来越困难。家庭贫困、农村学校的落后、高校录取政策等因素都在阻碍农村学生通过教育实现社会的流动。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努力,防止农村孩子因为贫困而被拒绝在教育的门外。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考试竞争力"。高考改革也要以增加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为重要的目标。
关键词:
农村教育 社会流动 田野考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成良
宗族村落的农民集体行动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性,这种强组织性以农民的血缘和地缘认同为基础,以情感和共同利益为纽带,形成一个自组织系统,在此基础上的农民集体行动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文章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桂北一个宗族村落的集体行动进行深描,探究在多元主体互动中农民集体行动的复杂性:村组干部的主导,积极分子和第三种力量的介入,群众的共同参与,形成并引导着集体行动,从而在与不同主体的互动中选择有利于共同体的行动策略。政府对农民自组织集体行动要慎重对待,理性分析行动诉求,切忌将矛盾上升,不仅要稳妥地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还要警惕其他势力介入到群体性事件中,冲击社会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柏春 娄淑华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对国家现有利益的重新调整,既涉及直接相关者的农民利益,也涉及间接相关者的市民利益。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无论是作为公权力的政府还是作为政策受众的农民,都应当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惟其如此,才能凝聚共识共促发展,真正实现政府努力所向即是农民所望的目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猛
项目制与项目现象的研究近些年成为学界的热点,文章以东北某农业乡镇——特拉河镇的大鹅产业项目为例,分析了项目制下乡镇政府与农民的共事行为。乡镇政府借助项目资金形成对农户的相对优势地位,引导农户参与到政府规划的项目活动中,在项目支持下,双方形成共事关系。但随着项目产品产生的政府效用下降,乡镇政府会减少项目扶持乃至中止项目,双方的共事行为也随之消解。项目共事的过程完全受政府主导控制,一旦农民选择参与项目活动,继续共事是其最有效的策略,但受政府突然撤资的冲击,农民被迫退出项目,将使得项目资金支持下农户经营的项目活动急剧萎缩。项目制引发的政府—农民共事行动能够在短时间内打造一批反响良好的项目,但在这种共...
关键词:
项目制 政府—农民 政府效用 共事行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英 陈东平
资金互助社是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民间内生自发金融创新产生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作为民间融资的一种形式是发展合作金融及破解农村金融问题的一种有益探索。基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文章选取安徽省凤阳县燃灯社区黄张资金互助社和浙江省瑞安市农合畜禽产销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业务,分析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的组织优势及两个案例资金互助的运行机制。分析发现,农民组织化与关联性交易是黄张资金互助社有效运行的关键。从农合畜禽产销专业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出发,外力介入资金互助业务有必要但需满足一定条件。
关键词:
内生 专业合作社 资金互助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