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03)
- 2023(4222)
- 2022(3588)
- 2021(3609)
- 2020(3050)
- 2019(6999)
- 2018(7071)
- 2017(11696)
- 2016(7712)
- 2015(9239)
- 2014(9427)
- 2013(8974)
- 2012(8569)
- 2011(8051)
- 2010(8706)
- 2009(7695)
- 2008(7904)
- 2007(7130)
- 2006(6677)
- 2005(6250)
- 学科
- 济(21537)
- 经济(21496)
- 管理(19425)
- 业(14391)
- 企(11204)
- 企业(11204)
- 理论(9240)
- 教学(8641)
- 中国(8594)
- 教育(8518)
- 农(7857)
- 学(7617)
- 方法(7126)
- 制(6180)
- 学法(5719)
- 教学法(5719)
- 数学(5480)
- 地方(5451)
- 资源(5406)
- 数学方法(5274)
- 和(5268)
- 农业(5223)
- 财(4992)
- 业经(4987)
- 学理(4926)
- 学理论(4926)
- 人事(4821)
- 人事管理(4819)
- 银(4515)
- 银行(4493)
- 机构
- 学院(106217)
- 大学(105772)
- 研究(39230)
- 管理(33303)
- 济(31760)
- 经济(30593)
- 中国(28968)
- 理学(27065)
- 理学院(26594)
- 科学(26356)
- 管理学(25728)
- 管理学院(25524)
- 京(24911)
- 所(21438)
- 江(21159)
- 范(21142)
- 农(21005)
- 师范(20960)
- 研究所(19436)
- 中心(18276)
- 财(17423)
- 教育(17368)
- 技术(16738)
- 州(16670)
- 师范大学(16535)
- 农业(16304)
- 北京(16292)
- 业大(15734)
- 省(15116)
- 职业(14190)
- 基金
- 项目(65433)
- 研究(51365)
- 科学(49646)
- 基金(42129)
- 家(37351)
- 国家(36942)
- 科学基金(29951)
- 教育(29034)
- 省(28153)
- 社会(27072)
- 社会科(25285)
- 社会科学(25275)
- 划(24176)
- 编号(23813)
- 基金项目(21774)
- 成果(21711)
- 自然(19676)
- 课题(19134)
- 自然科(19069)
- 自然科学(19057)
- 自然科学基金(18712)
- 资助(18114)
- 重点(16131)
- 年(15978)
- 部(14668)
- 发(14481)
- 规划(13640)
- 性(13231)
- 创(13177)
- 项目编号(13162)
共检索到184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和平 肖洪莉
为有效提升资源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和资源教室工作效能,本文就资源教师需承担的工作、资源教师的专业培训内容和形式以及培训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讨论。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确保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性,资源教师需承担学科教学、评估与咨询以及组织管理等三方面工作,接受四个板块的理论知识培训和七个板块的实务技能培训。同时,本文就影响培训有效性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莉娟 王宜鹏
个人知识是相对于公共知识而言的。教师个人知识是教师个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沉思而领会并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公共知识”的实效性知识,它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实践性、缄默性和对话性等特征。在个人知识观的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培训在理念上应实现由“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转变,在内容上应强调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在模式上应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强调教师的反思与体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方春 罗文达
本文就“特教中心学校”,如何成为“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基地这一问题,从当前“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的现状、认识、网络、教材,四个方面进行了清晰、明确地分析。并根据“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的现实情况,从培训的网络、教材、形式和方法上,做了比较具体和实际的论述。为“特教中心学校”,成为“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基地,总结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创建了典型的范例。
关键词:
特教中心 成为 师资培训 基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明贵
去年八月,国家经委和中央组织部召开的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培训工作会议部署了对大中型企业的厂长(经理)、党委书记、三总师的岗位专业培训工作,提出了培训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若干必修课程的参考性教学大纲。本文就总工程师岗位专业培训班(简称总工班)的教学工作谈点粗浅看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雅静 朱楠
为了解资源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及其专业素养水平,采用自编问卷对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地共422名资源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当前资源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高级职称教师稀少,超过一半担任资源教师的时间不足一年,仅有7.5%有特殊教育专业背景,11.4%为专职,兼职的资源教师所教学科丰富多样;高职称教师、担任资源教师年限较长的教师、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以及专职从事资源教师工作的教师专业素养水平显著更高。据此,应当完善资源教师相关政策,建立专职、稳定的资源教师队伍;强调普特融通,创新普通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
关键词:
资源教师 专业化发展 专业素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和平
为了促进我国随班就读资源教室方案科学规范和高效益运作,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针对我国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讨论资源教师开展工作的2个核心问题,资源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绩效评估;资源教师的职责可归纳为6个方面:鉴定与评估、教学与指导、咨询与沟通、行政事务、公共关系和资源教室方案研究;工作绩效评估须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包括学生能力发展、资源教学和RRT专业水平和技能发展等多层面开展评估。
关键词:
资源教师 职责 绩效评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雅静
当今的融合教育理念和实践对随班就读师资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与我国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对比,以及征求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及高校特殊教育专家意见,归纳和总结出随班就读教师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必备的核心专业素养,并对我国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及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随班就读 教师 专业素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弛
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培训。这其中最有体会、最直接的参与者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企业在物质上、精神上都支持员工参加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自己的培训意识也得到加强。从中国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这几年的培训情况看,参与培训的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范围越来越广,不再局限于知名的外企和名企,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参与者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CHRP人力资源系列培训课程自2002年推出以来,已成为中国人力资源培训领域的标杆品牌。培训课程不仅是促进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认证考试准备的课程,更是发展全面人力资源专业能力和掌握人力资源最新技术的工具。让学员能够满怀信心地应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挑战,随时掌握最新的人力资源技术和资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松 朱琴
供电企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对职工的管理水平、技术和技能本领要求高。由于行业内部考核指标众多,同业对标、竞赛调考等工作使得大多数企业职工,普遍感到工作压力较大,需要通过培训,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但现状往往是培训年年提,年年送,但培训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培训的针对性不够强,培训内容太过超前或是和自己的工作结合度太低;另一方面是培训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景时
本文通过分析随班就读与回归主流、全纳教育之间的理论联系,认为西方特殊教育经历了从回归主流到全纳教育的深刻变化;对应西方回归主流走向全纳教育的趋势,我国特殊教育理论应该在随班就读模式的基础上走向与全纳教育理念一致的"同班就读"。如同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实际和西方回归主流思想相碰撞的产物一样,同班就读是我国对国际全纳教育理论趋势的中国式回应,是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
关键词:
随班就读 同班就读 全纳教育 本土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美贞 杨希洁
本文从探讨资源教室在随班就读中的作用入手 ,回顾了资源教室研究的历史 ,提出了在国内开展资源教室研究的必要性。同时 ,强调要把资源教室与特殊班和补习班区分开来
关键词:
资源教室 随班就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梅
受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的资助,我于2000年7月至11月赴德国参加了德国职教促进中心组织的高级培训项目"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领域的教育政策、规划与研究"。该项目属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霞光
本研究对培智学校教师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从总体上讲 ,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是积极的 ,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够理解或偏见 ,甚至有拒绝、隔离的倾向。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着差异性 ,总体上而言 ,4 0岁以下的年龄组 ,更倾向于支持随班就读。不同职称的教师态度在个别分测验的结果上也存在差异。学历、性别、参加培训与否与他们的态度关系不大。
关键词:
教师 随班就读 态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芸 王恺 郑艳
调查并比较随班就读听障学生及其教师对听障学生日常生活交流困难的感知情况。采用改良的助听器效果评估简表 (APHAB量表 )调查听障学生及其教师。结果发现随班就读听障学生自身及其教师对交流困难的感知情况在交谈舒适度 (EC)和背景噪声 (BN)两类问题上的感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出应该重视对随班就读听障学生的教师关于听力损失相关常识的教育 ,以促进听障学生成功地随班就读。
关键词:
随班就读 听障学生 APHAB量表 交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