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1)
- 2023(12891)
- 2022(11054)
- 2021(10707)
- 2020(8701)
- 2019(20377)
- 2018(20311)
- 2017(37633)
- 2016(21226)
- 2015(24353)
- 2014(24656)
- 2013(23262)
- 2012(21166)
- 2011(19063)
- 2010(19465)
- 2009(17438)
- 2008(15790)
- 2007(13871)
- 2006(12182)
- 2005(10691)
- 学科
- 济(70070)
- 经济(69997)
- 管理(53291)
- 业(51120)
- 企(43477)
- 企业(43477)
- 方法(33369)
- 中国(30342)
- 数学(29151)
- 数学方法(28685)
- 融(26244)
- 金融(26243)
- 银(24211)
- 银行(24177)
- 行(23368)
- 教育(23334)
- 财(19652)
- 理论(18735)
- 农(18535)
- 学(17055)
- 地方(16975)
- 业经(16694)
- 制(15532)
- 教学(15080)
- 务(13513)
- 财务(13450)
- 财务管理(13431)
- 企业财务(12831)
- 农业(12740)
- 技术(12690)
- 机构
- 大学(283828)
- 学院(280579)
- 管理(106085)
- 济(99639)
- 经济(96980)
- 研究(92425)
- 理学(92341)
- 理学院(91235)
- 管理学(89357)
- 管理学院(88840)
- 中国(68141)
- 京(61502)
- 科学(57410)
- 范(48423)
- 师范(48052)
- 财(46458)
- 所(45252)
- 中心(43447)
- 研究所(41559)
- 教育(40879)
- 江(40834)
- 北京(39926)
- 农(39377)
- 师范大学(39276)
- 业大(39238)
- 财经(37794)
- 技术(34606)
- 经(34368)
- 州(34349)
- 院(33493)
- 基金
- 项目(192215)
- 科学(151327)
- 研究(149473)
- 基金(134128)
- 家(114796)
- 国家(113647)
- 科学基金(97639)
- 社会(88867)
- 社会科(84024)
- 社会科学(84002)
- 省(77792)
- 教育(77050)
- 基金项目(71376)
- 划(66665)
- 编号(64416)
- 自然(62410)
- 自然科(60940)
- 自然科学(60929)
- 自然科学基金(59782)
- 资助(55283)
- 成果(54839)
- 课题(47608)
- 重点(44171)
- 部(43503)
- 发(41783)
- 创(40343)
- 项目编号(39897)
- 年(39419)
- 教育部(38247)
- 规划(37839)
共检索到415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熊琪 Terry Cumming 李泽慧
采用Sharma等人编制的《教师融合教育教学效能感量表》和Saloviita编制的《教师融合教育态度量表》对南京市592名随班就读教师进行调查,发现:(1)南京市随班就读教师融合教育教学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行为管理的效能感水平最高;(2)教师的融合教育教学效能感在学历、职称、教龄和学段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随班就读教师的融合教育教学效能感对融合教育态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开展合作效能感的预测作用最为显著。因此,应当提高随班就读教师的入职要求,提升随班就读教师合作效率,促进随班就读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进而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颜廷睿
融合教育要得以真正的贯彻与实施,需要了解普通教师本人的对于融合教育的感受、信念、态度和观点,即关注。本研究以“关注本位采纳模式”(CBAM)为理论架构,研究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的关注阶段和关注水平,探讨影响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实施关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随班就读教师处于影响关注阶段,结果、合作和重新聚焦成为当前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关注的主要方面;(2)随班就读教师的年龄、随班就读教学年限、接受培训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对融合教育的态度和认知水平是影响他们对融合教育关注水平的重要因素;(3)融合教育的推动者应该降低随班就读教师的信息和个人化等自我关注、进一步提升合作和重新聚焦等影响关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宁生 陈光华
在中国 ,融合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是随班就读。本文使用开放式问卷 ,录音采访了大连市 1 1所普通小学的 2 3位班主任教师。研究的结果表明 :(一 )大连市的普小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基本上持接受态度 ,集中有近一半多的教师认为要视学生的残疾种类合程度来确定特殊儿童是否随班就读。(二 )在多数普小教师看来 ,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交往势必交顺利的 ,特殊儿童的社会融合经常出现在课外活动、集体活动、游戏的场合 ,而在课堂学习的情况下较难产生。 (三 )从社会融合的可利用资源中 ,社区、学校、家庭之间的相互支持、协作的桥梁并未建立起来。 (四 )普小教师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建议是希望得到特殊教育知识...
关键词:
融合教育 普小教师 随班就读 态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邢同渊
党的十九大强调了要建设教育强国,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了实现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真正融合,让随班就读儿童获得合适的、有效的教育,提高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精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基础;重视特殊儿童的体验是关键;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机制是保障。
关键词: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申仁洪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之一,其效能及其实现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主题。本文认为,促进随班就读效能的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促进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相互支持,共同成长,最终通过个人潜能的发展与对社会的适应达成生活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师形成专业共同体,密切协作,共同发展;推动学校形成民主、平等、包容、尊重、共享的文化,增进学校应对多元教育需求的能力;向社会大众传达融合性文化。
关键词:
随班就读 效能 共生 融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昝飞 刘春玲 王勉 Umesh Sharma
本研究采用Sharma等人编制的《教师融合教育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融合教育忧虑量表》对上海市110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以及213名普通学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两类教师对开展融合教育具有一定水平的自我效能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要高于普通学校教师;普通学校教师在开展融合教学以及与他人合作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普遍低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但在行为管理方面,则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没有差异;两类教师对开展融合教育抱有中等水平的忧虑,且融合教育自我效能感与其忧虑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教师对开展残疾学生教学的自信心水平越高,则对融合教育的忧虑越少。教师融合教育忧虑程度对自我效能感的方差贡献率超过50%以...
关键词:
在职教师 融合教育 自我效能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韦小满 余慧云
中国的随班就读在接收残疾儿童入学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随班就读的质量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结合国际融合教育的理念,文章从评估入手,探讨了评估在促进随班就读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分别介绍了课程本位评估、真实性评估、动态性评估以及生态评估在随班就读中的运用,以期能为随班就读的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
评估 随班就读 融合教育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许梅芬
融合教育,亦称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特殊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指通过不同程度的教育设计与调整,使特殊儿童顺利进入普通学校进行无差异学习。《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提出“优先发展融合教育”的方针政策。融合教育通过让特殊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适应教学常规、提升认知技能、增强社会互动,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关键词:
听障学生 随班就读 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佘丽 田澜 向光富
以1990~2014年我国公开发表的随班就读教师教育文献(145篇期刊论文,19篇硕博士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其数量、地域、期刊、研究方法及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论文数量总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分布不均衡;研究成果集中于东部地区,但地域分布不均衡;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但创新性不足;高校教师为科研主体,但缺乏跨领域成员的合作研究;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教师教育态度、现状、培养模式的研究,但研究视野还需开阔。
关键词:
随班就读 教师教育 研究综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志云 邓猛
本文对教育部最新印发的《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分析与反思,认为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本土融合教育模式的正式形成。本土融合教育模式包括"随班就读""应随尽随"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明确了一条具有"一体两翼多核驱动"特征的实践路径。展望我国融合教育的未来发展,随班就读工作在教育对象扩展、课程教学改革和不同学段衔接等方面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和优化空间。
关键词:
随班就读 融合教育 中国话语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雅静
当今的融合教育理念和实践对随班就读师资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与我国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对比,以及征求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及高校特殊教育专家意见,归纳和总结出随班就读教师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必备的核心专业素养,并对我国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及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随班就读 教师 专业素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雁 王志强 程黎 王红霞
随班就读是全球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具体实践,随班就读教师究竟需要怎样的"支持"才能满足残疾儿童在普通班级中的特殊教育需要?基于信效度较好的随班就读教师课堂支持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班就读教师在社会性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技术性支持上的得分;在社会性支持中,教师在融合教育氛围上得分显著高于在学校领导支持上的得分,而在学校领导支持上的得分又显著高于在同事支持上的得分;在技术性支持中,教师在物理环境调整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教辅教具配置上的得分;而在教辅教具配置上的得分又显著高于在专业人员指导上的得分。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加强随班就读教师所需支持研究,规范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室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
关键词:
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教师 课堂支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丽丽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融合教育态度和融合教育效能感的现状及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1377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融合教育效能感和融合教育态度处于较高的水平;(2)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和融合教育效能感及融合教育态度在教龄和特殊幼儿教育经历上存在显著差异,融合教育效能感和融合教育态度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3)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显著正向预测融合教育效能感;(4)融合教育态度在融合教育素养和融合教育效能感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在职培训力度、加大融合教育理念普及力度、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三个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蒋惠珍
文章从生态化视角分析随班就读教育模式存在的因教育对象显性差异增大而导致的"失衡"问题。在随班就读模式中构建由教师、学生、课程和环境四要素整合而成的教育生态环境,以随班就读学生个体为中心,动态、微观地分析教与学内在的需求,协调随班就读实践中教与学之间的平衡性及和谐性。
关键词:
生态化 随班就读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雅茹
从厦门市思明区普通小学中随机抽取11所学校,对班上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师共70人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总体上是正向与积极的,但这种正向与积极的态度尚处于形成过程的初级阶段。绝大部分教师面对随班就读教学,都能主动选用策略,协助特殊学生学习,但他们更多选用的是使用容易、方便、偏重情意层面的教学策略,而对那些既费时又需要专门技巧的教学策略,教师用得少。教师需求的服务支持包括创造教师参加专业知识培训机会、提供校内专业支持与管理、增加经费投入和减轻教师工作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