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3)
- 2023(5499)
- 2022(4834)
- 2021(4334)
- 2020(3811)
- 2019(8272)
- 2018(8270)
- 2017(16282)
- 2016(8910)
- 2015(9788)
- 2014(9699)
- 2013(9688)
- 2012(8855)
- 2011(7835)
- 2010(7923)
- 2009(7803)
- 2008(7843)
- 2007(7128)
- 2006(6423)
- 2005(6216)
- 学科
- 管理(32652)
- 济(30798)
- 经济(30731)
- 业(29177)
- 企(24176)
- 企业(24176)
- 税(21661)
- 税收(20218)
- 收(20048)
- 财(16305)
- 制(12340)
- 方法(11783)
- 农(10712)
- 数学(9875)
- 数学方法(9734)
- 务(9028)
- 财务(9012)
- 财务管理(8993)
- 中国(8499)
- 体(8482)
- 企业财务(8470)
- 业经(8264)
- 体制(7179)
- 农业(7043)
- 银(6600)
- 银行(6593)
- 财政(6582)
- 行(6216)
- 法(6113)
- 融(5739)
- 机构
- 大学(125304)
- 学院(124271)
- 济(53013)
- 经济(51962)
- 管理(48469)
- 理学(41221)
- 理学院(40835)
- 管理学(40281)
- 管理学院(40038)
- 研究(39878)
- 财(34401)
- 中国(32355)
- 京(25623)
- 财经(25063)
- 经(22404)
- 科学(21665)
- 江(20615)
- 农(19704)
- 所(19631)
- 中心(18340)
- 财经大学(18249)
- 业大(16953)
- 研究所(16823)
- 经济学(16455)
- 北京(15921)
- 州(15205)
- 省(15006)
- 农业(14930)
- 经济学院(14805)
- 院(14026)
- 基金
- 项目(78064)
- 科学(62245)
- 研究(59294)
- 基金(58522)
- 家(50339)
- 国家(49970)
- 科学基金(43440)
- 社会(39658)
- 社会科(37663)
- 社会科学(37658)
- 基金项目(30491)
- 省(28857)
- 自然(26393)
- 教育(26114)
- 自然科(25780)
- 自然科学(25774)
- 自然科学基金(25324)
- 编号(24559)
- 划(24256)
- 资助(23472)
- 制(22169)
- 成果(21367)
- 部(18150)
- 国家社会(17359)
- 重点(17157)
- 性(16832)
- 创(16519)
- 教育部(16005)
- 创新(15654)
- 人文(15650)
共检索到201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于越人
隋唐的田制、税法与户籍统计于越人隋唐时均田制,是由北朝演化而来的。但隋以前,均田制仅推行于北方。隋以后,始推行到全国。《隋书·食货志》:“(高祖)及颁新令,制人五家为保,保有长。保五为闾,闾四为族,皆有正。畿外置里正,比阎正,党长比族正,以相检察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昌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北周外戚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的,历二帝,共37年(公元581年—618年),为唐所灭。唐朝是隋太原留守李渊父子起兵建立的政权,历21帝(包括武则天称帝),共290年(公元618年—907年),为后梁所灭。五代为割据北方的政权,始于后梁,相继为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为主要割据于南方的政权,为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荆南、南汉,另加北方的北汉。五代十国攘伐更迭,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本才
墓志文献在传世文献的辑佚、校勘和考订等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利用几种大型墓志拓本汇编,在其他学者集录的基础上,新补隋唐经籍二十四种,并稍加考辨,以期对了解隋唐人之著述情况有所补益。
关键词:
墓志 隋唐经籍 辑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波
尝试对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唐代及其前朝隋代的阅读疗法思想和案例进行梳理和总结,勾勒出阅读疗法在这个时期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阅读疗法 读书疗法 图书疗法 隋朝 唐朝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涛
隋唐五代时期,经济繁荣、文教发达,制砚业作为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更是得到显著发展,砚的种类更加丰富,制作技术不断专业化和艺术化,砚式风格日趋多元,制砚区域愈加广泛。由于以往的经济史研究中对制砚业鲜有专论,故而在综合运用考古资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对隋唐五代时期制砚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考证,有助于增进人们的了解,深化相关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岳纯之
隋唐五代时期,不动产买卖程序主要包括申请文牒、先问房亲、邻人、见居人、牙人中介、签订契约和印契税契。隋唐五代曾对不动产买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规范和控制,包括控制买卖主体、控制买卖标的物、控制买卖价格、控制牙人活动和控制双方交割等,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规范和控制可能并未完全收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
隋唐五代 不动产买卖 法律控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明光
试论唐后期的两税法改革与“随户杂徭”陈明光唐朝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实行的“两税法”,是对赋税力役制度以及财政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而以往论述“两税法”一般只侧重于赋税方面,视角尚欠全面。关于两税法与财政管理体制的关系,我在《论唐朝两税预算的定额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永刚
唐朝实行的两税法,被看做中国赋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两税法作为唐朝中后期基本的赋税制度,其成功实施无论对当时的唐朝统治,还是对中国的整个赋税史,以及后来整个中国的经济重心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反映出的税制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如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确定原则、简化原则及低税率原则等,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嘉兴 张涛 韩传模
中央财计组织制度是国家财政和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的统一,在历史发展中体现出鲜明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在专业分工与综合协调的驱动下,隋唐中央财计组织制度的演进体现了国家经济管理工作运行的合理化过程,最终形成以会计、国库、审计、行政监察四大部门相互协调而制衡的综合体系。我国现阶段的大部制改革应借鉴隋唐中央财计组织制度的有益经验,一方面在宏观管理领域建立起权责利博弈的顶层权力结构,另一方面在微观控制领域完成财计职能整合与优化,最终实现国家经济管理工作的效能最大化。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双燕 黄纯艳
宁志新教授的新著《隋唐使职制度研究(农牧工商篇)》是迄今为止关于隋唐使职制度研究最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著作,其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著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爬梳史料,对隋唐,特别是唐代的使职数量进行了新的统计,补充了175个前人未统计出的唐代使职;二是考察了汉唐时期使职制度的沿革演变,将隋唐使职制度置于使职制度的演进历程中加以探讨。《隋唐使职制度研究》还具有鲜明的学术特点:一是该书所体现的近年来日显珍贵的扎实朴素的实证研究风格;二是重视对各种使职的发展所寓含和反映的变化的考察。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羽离子
“(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遣大礼小野臣妹子、通事鞍福利等于隋,太子托求佛经,兼使沙门数十人受法侍。”在中日两国政治、文化关系上这一次著名的划时代的日本遣使大隋的活动,同时也揭开了两国的图书事业不必再经由朝鲜半岛,而直接发生关系的新的一幕。日本史家本居宣长记述了这一次遣使的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长期以来,我国手工业经济重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方地区的手工业,不论在产品数量还是在产品质量上,都明显地占有优势。相对而言,南方地区的手工业经济要相对落后一些。但是,这种状况在唐代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及唐初的不断开发,南方地区的优势逐渐发挥出来,及至中唐以后,南方地区的手工业经济超过了北方。手工业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我国古代整个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基本一致。手工业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反映了手工业生产中布局和生产结构的变化,而且对我国政治中心的变迁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关键词:
隋唐,手工业,经济重心,南北易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家骊 何玛丽
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收录隋唐文章60篇,其文献史料价值主要有三:其一,补严氏《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隋文》与董浩《全唐文》所未辑;其二,补足严氏与董氏所收残章断句者;其三,与严氏与董氏所辑之文互为校勘。其中,尤以所存隋唐碑文完篇11篇为珍,分别为隋碑3篇、唐碑8篇,作者包括薛道衡、李德林、薛收、虞世南、褚亮、李百药等隋唐著名文人。碑多涉隋唐动荡中的中下层将士,不仅补足了精英史观的盲区,更凸显隋唐之际文学之水平,值得深入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白岸
与上年相比,本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略有逊色。发表的论文数量少,据笔者所见,约有70余篇,高质量的佳作也少于往年;新研究领域的开拓也显不足。研究内容仍集中在土地制度、赋役财政、农、工、商业、人口户籍、对外经济交流等方面。现概述如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慧
一、魏晋南北朝至隋代度量衡史上的几件大事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度量衡变化多,增幅大,北方尤比南方为甚。中国历史上度量衡单位值急剧增长,实自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三国时,大体上仍沿用东汉度量衡,单位量值虽有所增长,但尚不算多。当时天下大乱,“乐工散亡,法器淹灭,魏武(曹操)始获杜夔,使定音律”。(《隋书·律历志上》)杜夔以制乐的需要制尺,尺长24.185厘米,已较东汉之尺稍长。后世尚存的魏正始弩机亦刻有尺度(上虞罗氏藏,长24.45厘米)与杜夔尺基本相合。魏景元时(公元260—264年)数学家刘徽注《九章算术·商功篇》,对新莽嘉量同魏斛作了比较,结论是魏斛大而尺长,莽斛小而尺短。(《晋书·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