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5)
2023(6523)
2022(5476)
2021(5072)
2020(4141)
2019(9165)
2018(8718)
2017(16340)
2016(9133)
2015(9790)
2014(9348)
2013(9148)
2012(8413)
2011(7672)
2010(7548)
2009(6869)
2008(6891)
2007(5885)
2006(5247)
2005(4426)
作者
(29075)
(24436)
(24420)
(22769)
(15492)
(11902)
(10769)
(9579)
(9340)
(8559)
(8520)
(8066)
(7952)
(7652)
(7625)
(7524)
(7396)
(7237)
(7100)
(6975)
(6332)
(5905)
(5881)
(5750)
(5557)
(5425)
(5329)
(5222)
(4990)
(4951)
学科
(34396)
经济(34342)
(25305)
管理(24767)
(18435)
企业(18435)
方法(15842)
数学(14060)
数学方法(13909)
(11768)
中国(10427)
(9611)
(9553)
农业(8625)
(8126)
贸易(8125)
(7924)
业经(7792)
人口(7041)
(6356)
地方(6129)
环境(5925)
技术(5710)
(5277)
财务(5273)
财务管理(5266)
(5192)
银行(5143)
企业财务(5033)
(5021)
机构
大学(136570)
学院(133574)
(53301)
经济(52440)
管理(49564)
研究(49037)
理学(44432)
理学院(43846)
管理学(42920)
管理学院(42700)
中国(34130)
科学(33353)
(32465)
(28069)
(26717)
业大(25915)
农业(25872)
研究所(25031)
(22697)
中心(21077)
财经(19062)
(18622)
(17679)
农业大学(17596)
(17449)
师范(17350)
经济学(16908)
北京(16898)
(16887)
科学院(15540)
基金
项目(98986)
科学(77529)
基金(74270)
(68667)
国家(68106)
研究(63896)
科学基金(56729)
社会(42822)
社会科(40568)
社会科学(40556)
基金项目(40122)
自然(39023)
自然科(38168)
自然科学(38150)
(37884)
自然科学基金(37504)
(33299)
资助(28958)
教育(28855)
编号(23089)
重点(22698)
(21638)
计划(20895)
(20795)
(20715)
科研(19729)
创新(19487)
国家社会(18606)
科技(18217)
(18033)
期刊
(51981)
经济(51981)
研究(35413)
学报(31216)
(28725)
科学(27334)
中国(23166)
大学(22390)
学学(21637)
农业(19078)
(15846)
管理(15718)
(10015)
业大(9216)
财经(9213)
经济研究(9185)
教育(9073)
(9067)
(9054)
金融(9054)
业经(8836)
农业大学(7910)
(7884)
技术(7769)
科技(7576)
问题(7370)
资源(6694)
商业(6400)
(5905)
技术经济(5745)
共检索到181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薛平拴  
由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对外地人口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 ,隋唐时期作为京畿之地的关中成为重要的人口迁入区 ,迁入者主要是各地的旧士族、官僚、文人学士、高僧、将士、工商业者 ,周边少数民族甚至还有一定数量的域外人士。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 ,导致关中等地的人口密度大为提高 ,并对当地的土地占有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大批文人学士及高僧等文化人士的迁入 ,则有力地推动了陕西文化的繁荣。长安胡食、胡服等“胡风”的兴盛则是大量少数民族迁入关中的直接结果。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曹树基  
洪武时期鲁西南地区的人口迁移曹树基鲁西南地区包括鲁西平原和鲁南丘陵,明代属山东东昌府和兖州府。关于洪武时期鲁西南全境的移民活动,以往的研究仅集中于《明实录》记载甚详的东昌府境,对于其他地区则知之甚少。本文不仅根据《明实录》,而且根据地方志和地名志中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金星,贾秀嵩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某种消费水平下,保证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高人口数。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区差异性极大,各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实际人口数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对我国的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对了解我国未来人口迁移的趋势及人口迁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俊鸿  
人口迁移是人口在不同的地理空间迁徙流动的总称。人口迁移对于人口的分布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摸清某一区域人口迁移的来龙去脉,对于制定当地的经济文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辉  
清代中期的一个多世纪里,由于越来越严重的人口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大规模、旷日持久、以自发性为主的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种类主要有农垦型、商贩型和工匠及佣工型,各类迁移的方向、规模和社会影响,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产生了广泛的社会经济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压力、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人口城镇化、促进了人口的合理分布和文化传播,同时还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人口迁移活动也导致了破坏生态环境以及发生土著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冲突等负面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欢欢  郑财贵  牛德利  陈晓军  冯晓红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口迁移趋势愈演愈烈。人口迁移导致的劳动力投入减少对农村土地利用存在威胁。运用情景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情景下的人口迁移及其对耕地撂荒和宅基地闲置的威胁。研究表明:(1)重庆市未来人口迁移由4部分构成:都市区农村人口向城区迁移;都市区外农村人口向都市区集聚;都市区外农村人口向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镇集中;市外人口回流;(2)未来10a,重庆市总人口流量464.45~484.81万,而对土地利用有影响的人口流量约364.45~424.81万;(3)预计到2020年,重庆市存在撂荒威胁的耕地约4.12~4.80万hm2;(4)预计到2020年,重庆市农村宅基地闲置...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秀芝  
基于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等有关数据,分析省际迁移影响因素的变化。结果发现:从2000年到2010年,省际迁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反应更为强烈;距离仍然是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但其对外出的约束正逐渐减弱;2005年之前,迁出地失业率对迁移率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2005年以后,迁入地失业率对迁移产业了显著负向影响;相对城镇化率对迁移的影响显著为负,近期的影响比十年前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一南  崔俊富  
文章在将城市福利分为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的基础上,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城市福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福利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都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规模城市的福利差距很大,少数特大城市的非户籍福利水平高于其他城市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的总和。城市福利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对人口迁移产生了重要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宁愿到特大城市作非户籍居民,也不愿意到中小城市作户籍居民,特大城市即使严控户籍,也无法改变人口膨胀的态势。因此,特大城市人口疏解不应靠户籍管制,而应致力于缩小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福利水平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淑英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及各少数民族生活在祖国各地。同汉民族一样,少数民族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曾作出卓越的贡献,起过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两汉时期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历史状况,探讨中国历史时期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徐进,郑凌云  
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也是一个人口不断向西迁移的历史。西部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建立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人口流动在美国西部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国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西进运动和城镇化值得中国西部开发借鉴。在中国西部开发中,要调整西部城镇发展的畸形结构,实施以大都市的扩展和县城的提升为核心的二元城镇化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启明  
本文以人口为基本出发点,从控制论角度提出人口迁移空间过程的一般数学表达,根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物理场论及最大熵原理,初步提出迁移场理论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 一、人口迁移空间过程的一般数学表达 人口迁移过程首先是由区域外部的动因作用于区域内部,然后再由区域内部向区域外部扩散的过程,即人口迁移的空间过程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允彬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面积255,804平方公里,人口2,216万(1979年),平均每平方公里近87人。南斯拉夫联邦由六个共和国组成:塞尔维亚(包括本部和代伊伏丁那、科索沃两个自治省)、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和黑山(又译门的内哥罗)。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友苏  
人口迁移研究和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研究,构成人口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活动与城市化过程更是有关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迁移活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庭及个人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迁移活动可以改变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影响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筱  
秦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对秦汉人口问题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秦汉社会特有的本质,审视中国历史人口发展的基本线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秦汉人口分布与迁徙作一初步讨论。 一 中国自西汉始,才有具体户口统计数字。《汉书·地理志》载:“迄至孝平”,“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这是第一次史籍明载的全国户口统计数字。秦统一以前全国户口统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车茂娟  唐青  
汶川地震灾区大多位于地理位置特殊,地质结构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人居环境较差地区。5.12汶川地震不仅导致人员的巨大伤亡和经济的重大损失,更严重破坏了资源的利用条件和生态环境,使灾区人口的生存基础进一步恶化。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应该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制定适当的人口迁移政策,引导和促进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流动,有效降低该区域的人口密度,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