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68)
2023(2327)
2022(2041)
2021(1849)
2020(1587)
2019(3558)
2018(3376)
2017(6461)
2016(3864)
2015(4336)
2014(4310)
2013(4336)
2012(4093)
2011(3930)
2010(3879)
2009(3326)
2008(3219)
2007(2741)
2006(2499)
2005(2209)
作者
(13761)
(11621)
(11614)
(10810)
(7330)
(5888)
(5120)
(4674)
(4390)
(4112)
(4081)
(3879)
(3859)
(3819)
(3735)
(3642)
(3547)
(3518)
(3392)
(3302)
(3165)
(2972)
(2877)
(2785)
(2672)
(2568)
(2530)
(2516)
(2423)
(2415)
学科
(15477)
经济(15471)
(9869)
管理(8909)
方法(7556)
数学(7010)
数学方法(6963)
(6339)
企业(6339)
(4855)
(4810)
中国(3550)
农业(3389)
业经(3122)
环境(2960)
(2917)
(2441)
贸易(2441)
(2369)
地方(2339)
(2208)
技术(2046)
(2027)
(2005)
(1906)
金融(1906)
(1835)
(1821)
财务(1811)
财务管理(1809)
机构
大学(57271)
学院(56979)
研究(26184)
(24090)
经济(23676)
科学(18551)
中国(18415)
管理(18185)
(17587)
理学(15749)
(15567)
理学院(15479)
管理学(15140)
管理学院(15039)
研究所(14603)
农业(14372)
业大(12952)
(12921)
中心(10680)
科学院(9663)
(9254)
农业大学(9170)
(9002)
(8880)
(8871)
(8352)
(8001)
北京(7951)
实验(7677)
经济学(7600)
基金
项目(42473)
科学(32270)
基金(30943)
(30485)
国家(30298)
研究(25398)
科学基金(23842)
自然(17348)
自然科(16965)
自然科学(16960)
自然科学基金(16659)
(16132)
基金项目(16003)
社会(15826)
社会科(14994)
社会科学(14990)
(14936)
资助(13306)
教育(10829)
重点(10663)
计划(10403)
科技(9955)
(9727)
(9227)
(8706)
编号(8701)
(8582)
科研(8546)
创新(8237)
(8145)
期刊
(25175)
经济(25175)
学报(15677)
(15542)
研究(15112)
科学(12817)
中国(11767)
农业(10686)
大学(10312)
学学(10024)
管理(6964)
(6795)
(6733)
业大(4527)
资源(4518)
技术(4368)
经济研究(4188)
(3831)
金融(3831)
财经(3813)
农业大学(3790)
(3608)
林业(3534)
业经(3430)
(3429)
科技(3341)
技术经济(3252)
中国农业(3248)
问题(3227)
世界(3142)
共检索到84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立国只有 38年的隋代 ,前期出现了令古今人称誉的“开皇之治” ,而后期社会危机产生 ,终于短命而亡。文章以新的视角考察后认为 :隋代在文帝时以发展个体小农业生产及其家庭副业手工业、个体手工业经济为立国之本 ,使这一时期的手工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隋炀帝时期则以牺牲民间手工业经济为代价 ,一味地从事宫廷建筑、豪华造船业和军事手工业。这是造成隋代前后期经济乃至军事、政治急剧变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长期以来,我国手工业经济重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方地区的手工业,不论在产品数量还是在产品质量上,都明显地占有优势。相对而言,南方地区的手工业经济要相对落后一些。但是,这种状况在唐代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及唐初的不断开发,南方地区的优势逐渐发挥出来,及至中唐以后,南方地区的手工业经济超过了北方。手工业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我国古代整个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基本一致。手工业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反映了手工业生产中布局和生产结构的变化,而且对我国政治中心的变迁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霍新宾  
"劳资合行"即劳资双方共生于同一行会,是中国传统行会作为"劳资共同体"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也是广州早期劳资关系的主要组织形态。根据五四前后时人对广州手工业行会的相关调查不难发现,尽管在组织结构上已现"劳资分离"态势,但"劳资合行"的行会制度仍是根深蒂固,并依然支配着广州手工业劳资双方的日常生活:它不仅通过行规惯例的约束机制以强化劳资的会籍管理及其生产经营,同时还借助团结互助的激励机制来固结人心,弥缝劳资纷争,藉以维系行会在城市社会经济中的垄断地位与作用。际此"劳资合行"的行会制度与理念的长期浸润下,劳资阶级意识萌生的阻力可想而知。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曾玲  
明清福建的民营手工业,几乎遍及各行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和主导的地位。这一时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外向型”生产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民营手工业的生产关系产生影响,并引起其不同程度的变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孙继民  王丽敏  
几年前曲阳县文物保管所在县城北40里的原慧炬寺(俗名柏林院)旧址发现《唐恒岳故禅师影堂纪德之碑》一通(现已移至曲阳北岳庙),花岗岩石质,204×92×20厘米,蛟龙碑头,碑额篆书,碑阳32行,满行50字,碑阴32行,满行55字,均为行楷。碑阳字迹基本清晰,碑阴由于字较小,刻痕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廖铭德  
明代学者、藏书家胡应麟认为"隋书籍三十七万,悉焚于广陵,当是实录。"通过对史料及人物的考察分析,胡氏所说有误,隋代丰富的官藏图书散佚在隋末战乱之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唐代私营作坊手工业之管见魏明孔私营作坊手工业在唐代已有一定规模。这种生产专业性比较强,生产规模较大,而且一般雇佣一定数量的工匠。私营作坊手工业的生产与个体工匠一样,主要是为了进入市场,系一种商品生产。但是唐代作坊手工业在当时家庭副业手工业及个体手工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承明  
一、涵义和界限“工场手工业”一词译自马克思所称Die Manufaktur。1932年瞿秋白译为“工厂手工业”,1945年商务版《德华大词典》同。1953、1961年版郭大力等译《资本论》作“手工制造业”。后马列著作编译局译作“工场手工业”。本文中,“工场手工业”指其经济性质,具体组织依习惯,如绸厂、布厂、磨坊、油坊、机房、铁作、木器作等;类称用“手工厂”。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但雇佣多少人始具资本主义性质,当因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民族历史条件而异。在研究资本主义萌芽时,当时史料多不能区分家属劳动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小溪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发表的吴承明的这篇文章,提出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工业化初期,资本主义家庭劳动或散工制(Putting-out system)颇为流行,就其组织生产来说与工场手工业无异。该文主旨在研究工场手工业在我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将商人雇主制与包买商作为散工制,并包括在工场手工业涵义之内。 西欧在工业革命前有个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它为西欧的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但只有英国是“自我”完成工业化的,稍晚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有个或长或短的机器大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进玉  
敦煌是中华民族发展时期的历史产物。以汉代建成到莫高窟开窟之前的447年中,逐步提高了封建农业的生产水平,积累了丰厚的汉晋文化基础。武将、文士、能工、巧匠,人才辈出,是中国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一个地区。这里介绍的只是组成敦煌古代手工业体系的几种工艺技术。汉代以来,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古代敦煌的劳动人民不但继承了我国先民早就发明创造的多种多样的宵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而且因地制宜的推广了内地先进的水硙等工具。唐代以来,敦煌就有规模较大的车坊,专门制造和修理各种车。生产工具的进步,粮食产量的提高,又促进了食品加工业和酿造业的空前发展。而酿酒和榨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陆德富  
战国时期,国家的官营手工业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部分。地方的官营手工业主要包括三类:市所辖的手工业;县营的官手工业;地方的盐铁官。从战国时期的陶文、漆器文字等古文字资料看,这三类官营手工业除了为国家从事生产之外,还从事一些面向民间的商品生产。这类产品主要是陶器、漆器、盐铁等与一般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这部分职能到了西汉中期以后已经衰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彭南生  
本文重点探讨了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两个层次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对其竞争的一面,学术界探讨较多,而对其互补则分析不足。本文认为,在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斥和打击下,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存在着四种形式的互补关系,即:结构性互补、关联性互补、水平性互补、劳动技术性互补。两者间的互补是近代手工业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云旗  
隋开皇二年颁布均田令,规定:“自诸王巳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顷,少者至四十亩。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遵北齐之制。”这一新令是否在全国实行了?实行的情况如何?史学界不少同志就此持有异议,认为并没有认真实行过,隋代所谓均天下之田,“无非统治阶级在玩弄手段。”而笔者却认为隋代确有其令,在全国范围内是认真实行了的。不过,由于记载之简略,史料之稀少,全面而准确地揭示出隋代均田制实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敖汀  
在中国赋役史中,隋代初期财赋丰足是前代所未有的.分析起来不外有以下几个原因:颁布均田令,推行租调制;整顿地籍户籍,强化赋税管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经济发展,人口增殖;工商业的发展;整饬吏治,崇尚节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