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17)
- 2023(3984)
- 2022(3210)
- 2021(3331)
- 2020(2489)
- 2019(5936)
- 2018(5847)
- 2017(9493)
- 2016(6455)
- 2015(7560)
- 2014(7675)
- 2013(6570)
- 2012(5946)
- 2011(5633)
- 2010(5830)
- 2009(4982)
- 2008(5073)
- 2007(4664)
- 2006(4255)
- 2005(4223)
- 学科
- 教育(20074)
- 中国(11057)
- 济(10733)
- 经济(10719)
- 银(9987)
- 银行(9987)
- 管理(9809)
- 行(9160)
- 业(8271)
- 制(8231)
- 理论(7880)
- 企(7580)
- 企业(7580)
- 业务(6505)
- 教学(6326)
- 度(6102)
- 制度(6101)
- 银行制(5665)
- 学(5240)
- 方法(4757)
- 融(4469)
- 金融(4469)
- 思想(4438)
- 政治(4284)
- 财(3985)
- 思想政治(3966)
- 政治教育(3966)
- 治教(3966)
- 德育(3924)
- 发(3871)
- 机构
- 大学(76939)
- 学院(72847)
- 教育(28022)
- 研究(27034)
- 范(21804)
- 师范(21757)
- 济(19825)
- 管理(19425)
- 经济(18995)
- 中国(18975)
- 京(18369)
- 师范大学(18087)
- 理学(15934)
- 理学院(15613)
- 管理学(15213)
- 职业(15074)
- 管理学院(15028)
- 科学(13940)
- 江(13600)
- 技术(13199)
- 所(12935)
- 北京(12822)
- 银(12361)
- 银行(11951)
- 财(11949)
- 中心(11611)
- 研究所(11604)
- 行(11299)
- 州(10852)
- 教育学(10829)
- 基金
- 项目(40682)
- 研究(39988)
- 科学(33575)
- 教育(28839)
- 基金(25322)
- 社会(22230)
- 社会科(20551)
- 社会科学(20545)
- 家(20058)
- 编号(20011)
- 国家(19670)
- 成果(19209)
- 课题(17786)
- 省(17222)
- 划(16938)
- 科学基金(16342)
- 年(16038)
- 规划(12997)
- 基金项目(11986)
- 项目编号(11954)
- 性(11561)
- 度(11521)
- 部(11408)
- 教育部(10965)
- 重点(10919)
- 研究成果(10413)
- 阶(10229)
- 年度(10188)
- 段(10182)
- 阶段(10157)
共检索到132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洪宇
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满怀救国救亡理想,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以教育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探索出一条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新路,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学说。在探索教育新路过程中,他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教育需求的考察,结合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并将之作为其生活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倡导与实践。
关键词:
职业教育思想 陶行知 生利主义 当代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智行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以"生利"为准心、以"三农"为重心发展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借鉴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应注重: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利功能;重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围绕学生发展开展工作,尤其要改善学生专业学习条件,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考核标准。
关键词:
陶行知 职业教育 生利 以学生为中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邢永富
要科学地理解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理论观点和内在精神,必须把邓小平教育思想置于世界的、社会主义的和中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时空中,考察其历史地位,把握其历史所赋予的时代内涵、制度特质和民族精神。邓小平教育思想应当表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思...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培
张謇是我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是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民族危亡之际确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人生理想,在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教育救国、振兴实业、保障生计”的职业教育宗旨,形成“实业教育作为类别教育”“父教育、母实业”“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并进”“以实业挹注教育”等深刻反映职业教育本质规律的前瞻性思想,表现出深刻的国家性、实用性、实践性特征,对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张謇 职业教育 父教育 母实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国枢
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兼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全”功能●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与人生观。它是以陶行知(1891—1946)为代表的一批进步教育家,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精华,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晶,是中国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晓婷 牟世华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思想教育家,其提出的一系列教育管理思想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将其应用到当前教育事业中能够对提高教育工作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深度挖掘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能够获取丰富的教育管理价值,对完善自身教学管理体系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陶行知教育管理思想的内涵,将其与当代学校教育管理相结合,以期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学校教育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管理思想 价值引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丛静
一、维新派教育思想与其变法理论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救亡的时代主题。 十九世纪末,中国处于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甲午战争失败,各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派奔走呼号,倡言变法。主张全面学习西学,以西方模式改革现存腐朽落后的经济政治制度。严复曾大声疾呼“夫士生今日,不睹西洋富强之效者,无目者也”;“谓不讲富强而中国自可以安;谓不用西洋之术,而富强自可致;谓用西洋之术,无俟于通达时务之真人才,皆非狂易失心之人不为此。”①倡导西学本身就要求改革教育,因为教育毕竟是传播西学的主要途径。这样维新派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霖 陈旭东 张申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概念,拥有许多值得珍视的思想闪光点,对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亦丰富了世界古代经济思想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也是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先行思想构成因素之一,如在日本经营管理模式建构、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及宏观经济稳定中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借鉴作用。尽管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未能独立地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理论,但是可以为解决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为建立中国经济学派提供思想牵引,为构建中国式管理模式提供哲学基础。因此,准确认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有助于探究民...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 成就 贡献 历史地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永希
陶行知先生对职业教育做了精辟的论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他认为,职业教育就是"生利主义"的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的教育;职业教育就是"技能"的教育;职业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探讨其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特色,对我们今天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 职业教育思想 特色 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爱国
本文对陶行知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从教育思想的渊源、教育目的观、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教育师资、学生管理、学生择业方面进行比较,以期在比较中受到启示,借鉴历史教益来发展新时期的职业教育。
关键词:
陶行知 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想 比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国昌 夏豪杰
陶行知与黄炎培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上的两位代表性人物,对职业教育都有诸多论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因生活的时代相近,面临的问题类似,在教育实践中又有较多的交往与合作,陶行知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诸多共通之处。二者都主张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相结合的双重职业教育目的观,提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职业教育方针,倡导从平民社会入手的职业教育办学原则,坚持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方法。同时,陶行知与黄炎培因个人兴趣各异、关注重心不一等原因,对乡村职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及一些具体问题的关注各有侧重,这又凸显了不同教育家的个人风格。对陶行知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认识、合理看待二者在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史上的贡献与地位,而且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 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想 比较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锦义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大群观思想,不仅是古代士人大群观思想的延续,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直接激发。他提出职业教育应以"有利于群"为取向,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私利。为此,他提出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师生大群意识的培养,并以"发舒内力"和选择最适的职业作为实现"应群需"的途径。这些思想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陶行知 职业教育 大群观 生利主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伟华 陈丽君
陶行知的乡村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生利为主义"的教育目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思想,"经验,学术,教法合一"的师资素质,"最适之生利才能兴味"的生本理念以及"开放型"的办学体制等主张仍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实际,为农民"生利"服务,构建新型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优化"三农"教师结构,树立现代农民观以及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长远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传华
当代大学生是复杂的社会群体。树立社会的视角,正确审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现状,全方位地剖析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现状的成因,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运思模式,用时代的话语体系转换信仰教育的言语方式,将信仰教育的新表述逻辑内化为大学生的生活常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最终实现当代大学生信仰体系的现实在场。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教育 生活教育 内化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世铎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具有平民化、实用化、社会化、科学化和融合化五大特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科学生活方式的探寻,保障学生(生徒)的全面和谐发展;其二,提升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强化“综合型”职业技能人才的培育;其三,增强职业教育的公平性,促进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四,完善职普融通,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黄炎培 职业教育 实用 科学 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