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75)
- 2023(2662)
- 2022(2303)
- 2021(2329)
- 2020(1963)
- 2019(4705)
- 2018(4651)
- 2017(9060)
- 2016(5301)
- 2015(6055)
- 2014(6296)
- 2013(5895)
- 2012(5553)
- 2011(5022)
- 2010(5060)
- 2009(4774)
- 2008(4867)
- 2007(4435)
- 2006(3995)
- 2005(3809)
- 学科
- 济(17686)
- 经济(17662)
- 银(11328)
- 银行(11323)
- 管理(10782)
- 行(10500)
- 制(9091)
- 业(9018)
- 方法(8256)
- 企(7891)
- 企业(7891)
- 数学(7310)
- 数学方法(7162)
- 业务(6897)
- 度(6648)
- 制度(6647)
- 融(6184)
- 金融(6184)
- 银行制(5943)
- 中国(4424)
- 财(3617)
- 学(3556)
- 农(3475)
- 理论(3329)
- 业经(3292)
- 地方(3250)
- 和(2987)
- 体(2963)
- 教育(2783)
- 环境(2743)
- 机构
- 大学(69061)
- 学院(67109)
- 济(25288)
- 经济(24511)
- 管理(24084)
- 研究(24075)
- 中国(23288)
- 理学(19710)
- 理学院(19422)
- 管理学(19038)
- 管理学院(18904)
- 京(15689)
- 科学(14422)
- 银(14309)
- 银行(13805)
- 财(13181)
- 行(12957)
- 范(12742)
- 师范(12683)
- 所(12245)
- 中心(12080)
- 农(11342)
- 研究所(11112)
- 江(11055)
- 北京(10433)
- 师范大学(10360)
- 财经(10014)
- 教育(9799)
- 州(9261)
- 经(9070)
- 基金
- 项目(41944)
- 研究(33045)
- 科学(32954)
- 基金(28547)
- 家(24120)
- 国家(23890)
- 科学基金(20074)
- 社会(19409)
- 社会科(18321)
- 社会科学(18311)
- 教育(17243)
- 省(16825)
- 划(14957)
- 基金项目(14613)
- 编号(14077)
- 成果(12798)
- 资助(12563)
- 自然(12231)
- 自然科(11936)
- 自然科学(11933)
- 自然科学基金(11683)
- 课题(10932)
- 部(10053)
- 重点(9903)
- 发(9178)
- 年(8934)
- 教育部(8704)
- 项目编号(8608)
- 性(8567)
- 规划(8475)
共检索到113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艳霞 李彦群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所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其深远。当前,我国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生活教育理论正是把生活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搞好日益发展的社区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生活教育 社区教育 教学改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龙芝
农村教育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但今天的农村教育更需要人们的关注。为此,借鉴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来思考解决今天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尤以必要。
关键词:
陶行知 乡村教育思想 农村教育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娇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在反对传统教育与洋化教育的斗争过程中,贴合中国国情,在创建新教育实践活动基础上,建构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教育体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以及教育立国、依法治教思想,对现代成人教育发展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以及对我国现代成人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成人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智行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以"生利"为准心、以"三农"为重心发展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借鉴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应注重: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利功能;重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围绕学生发展开展工作,尤其要改善学生专业学习条件,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考核标准。
关键词:
陶行知 职业教育 生利 以学生为中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伟华 陈丽君
陶行知的乡村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生利为主义"的教育目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思想,"经验,学术,教法合一"的师资素质,"最适之生利才能兴味"的生本理念以及"开放型"的办学体制等主张仍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实际,为农民"生利"服务,构建新型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优化"三农"教师结构,树立现代农民观以及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长远发展之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纯焦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其核心是以教育改造乡村社会,以纠正现代学校教育与中国农村社会的脱节。今天,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尽管陶行知的诸多设想都已实现,但就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陶行知的某些思想对于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以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为视角,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教育 陶行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富兴
关于教师道德的评价存在两个矛盾的现象,一是教师社会声誉下降与教师呼吁道德减负并存,二是好人与好教师在"应试教育"下相互冲突。教师是否应该是好人成为了一个问题。忽视或弱化教师的个人道德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工具化、技术化与功利化的后果。面对教育体制的不道德,教师仍应该是好人。教师道德评价的框架和内容从个人—职业、公共—私人两个维度可以概括为私德、公德、师道和师德(专业伦理)这四种类型。教师道德评价的重点应该是教师德慧,即一种基于公共教育责任的价值立场处理不同类型的教师道德的平衡能力。
关键词:
教师道德 好人 好教师 师德 道德智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中 肖海燕
教育家陶行知受到"五族共和"论及民国时期边疆民族问题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主张维护国家统一、推进国内民族团结、尊重民族群众的民族地位及反对大民族主义的民族观。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系列民族教育思想。这些思想侧重在发展民族教育的作用、方针和教学语言等方面,其旨趣在提升各族民众的国家认同感、给予少数民族文化一定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陶行知 民族观 民族教育思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宝良
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董宝良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进行整体的全面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因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是其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他能在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和全面教育各次运动中留下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丽华
教师声音的研究诞生于教师发展模式重建和关注教师生活研究的背景下。作为一种隐喻,教师声音诠释了教师的多重意义。不同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框架出发。研究了教师声音的多个维度,包括政治意义、性别意义、知识研究等,这些研究既显现了教师意义的共性,又彰显了其多元性和丰富性。教师声音的多维研究,凸现了教师声音研究中的多重研究关系,这些研究关系为教师声音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擎
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备受各国关注,建设专业化、终身性、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国际教育事业领先的国家在教师教育定位、模式、课程设置以及评价制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国际教师教育在教师教育内容、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关系、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方面的经验。以这些经验为借鉴,提出了基于科学化标准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加强教师教育中知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构建多元化的教师教育评价方法等相关策略,旨在推动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育改革 国际经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令英
当代基础教育教师存在诸多消极教育情感。这与当代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过度关注自我利益、过甚的物质欲望和偏个人功利的竞争欲望密切相关。老子在"无为"思想中提出"慈爱""简物欲长德性"和"少私利多奉献",对当代教师在教育中强化爱生意识、弱化物质欲望和弱化个人功利性竞争带来重要启示,利于当代教师在教育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追求,调控消极教育情感,提升教师道德素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凌飚 甘国臻
回顾考评观的概念和国际上有关教师考评观的研究,对中国内地六项考评观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和重构,得出中国内地教师所具有的六类共同的考评观,构建了中国内地教师考评观的模型。通过与国外同类研究的比较、考评观与教师实践的探讨,以及影响教师考评观的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内地教师考评观是复杂的、多向度的,考评观对中国内地的教学以及课程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亚男
五百年前莫尔的《乌托邦》是社会主义的源头。乌托邦人对待财富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按需分配和追求符合自然的生活。分析乌托邦人财富观成因,对当今中国是有重要意义的:要构建健康的财富观,首先,要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后,要注意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关键词:
乌托邦 财富观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