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3)
- 2023(7302)
- 2022(5955)
- 2021(6132)
- 2020(4664)
- 2019(10758)
- 2018(10846)
- 2017(19575)
- 2016(11875)
- 2015(13400)
- 2014(13771)
- 2013(13028)
- 2012(12083)
- 2011(11279)
- 2010(11783)
- 2009(10793)
- 2008(10743)
- 2007(10144)
- 2006(9505)
- 2005(8894)
- 学科
- 农(49039)
- 济(39907)
- 经济(39850)
- 农业(32792)
- 业(31645)
- 教育(20249)
- 中国(18249)
- 管理(17277)
- 业经(16010)
- 制(15939)
- 银(14490)
- 银行(14485)
- 行(13550)
- 农业经济(12676)
- 发(12346)
- 发展(11115)
- 展(10993)
- 企(10662)
- 企业(10662)
- 地方(10137)
- 制度(10088)
- 度(10088)
- 村(9637)
- 农村(9619)
- 方法(9548)
- 财(9367)
- 融(8972)
- 金融(8972)
- 学(8536)
- 收入(8484)
- 机构
- 学院(156281)
- 大学(155168)
- 济(59407)
- 研究(58243)
- 经济(57753)
- 管理(51814)
- 中国(47058)
- 农(46063)
- 理学(43041)
- 理学院(42500)
- 管理学(41692)
- 管理学院(41387)
- 京(34544)
- 农业(34306)
- 科学(32317)
- 范(31749)
- 师范(31656)
- 教育(29968)
- 所(29560)
- 财(28241)
- 中心(28140)
- 江(27884)
- 业大(26771)
- 研究所(26056)
- 师范大学(25301)
- 北京(22832)
- 州(22183)
- 银(20991)
- 财经(20693)
- 农业大学(20266)
- 基金
- 项目(90698)
- 研究(79589)
- 科学(71921)
- 基金(60645)
- 家(50454)
- 国家(49662)
- 社会(48096)
- 社会科(44559)
- 社会科学(44545)
- 教育(42355)
- 科学基金(41085)
- 省(38212)
- 编号(38210)
- 成果(34316)
- 划(32259)
- 基金项目(31316)
- 课题(28293)
- 农(27646)
- 年(24505)
- 资助(23537)
- 性(22560)
- 发(22555)
- 部(22191)
- 自然(21553)
- 重点(21180)
- 规划(20967)
- 自然科(20961)
- 自然科学(20960)
- 自然科学基金(20561)
- 阶(19481)
共检索到272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龙芝
农村教育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但今天的农村教育更需要人们的关注。为此,借鉴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来思考解决今天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尤以必要。
关键词:
陶行知 乡村教育思想 农村教育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伟华 陈丽君
陶行知的乡村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生利为主义"的教育目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思想,"经验,学术,教法合一"的师资素质,"最适之生利才能兴味"的生本理念以及"开放型"的办学体制等主张仍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实际,为农民"生利"服务,构建新型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优化"三农"教师结构,树立现代农民观以及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长远发展之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纯焦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其核心是以教育改造乡村社会,以纠正现代学校教育与中国农村社会的脱节。今天,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尽管陶行知的诸多设想都已实现,但就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陶行知的某些思想对于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以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为视角,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教育 陶行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建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普遍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农村教育问题就凸显在我们面前。如何找到现代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新课题。为此,本文通过对平民教育运动的倡始人——晏阳初的乡村改造思想的探讨,提出了对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教育问题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晏阳初乡村改造思想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艳霞 李彦群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所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其深远。当前,我国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生活教育理论正是把生活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搞好日益发展的社区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生活教育 社区教育 教学改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调查表明,目前农村教育在教育目标、投入、体制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摆正教育目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智行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以"生利"为准心、以"三农"为重心发展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借鉴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应注重: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利功能;重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围绕学生发展开展工作,尤其要改善学生专业学习条件,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考核标准。
关键词:
陶行知 职业教育 生利 以学生为中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舒志定
培养中国青年学生和底层民众成为新世界的创造者,达到教育改造社会的目标,完成现代教育担负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善的使命,是陶行知对乡村教育伦理责任的自觉担当,成为陶行知持续推进乡村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其在教育实践中建构的教育原则:教育之外的教育原则、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结合的原则及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意义深远,富有创新精神。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薛晓阳
乡村教育具有特殊的文化责任,这一责任是它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依据。教育的"乡村意识"不只属于乡村教育,实际也属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不能只有公共性和标准化,而应包含比城市教育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处于两种视野中,前者立足于"农村视野",而后者则立足于"国家视野"。在政策设计层面,两者处于分离和脱节之中。乡村教育的基本价值是均衡和标准化,而乡村建设则是以致富和发展为目标。事实上,不仅乡村教育缺少"乡村责任",而且乡村建设同样缺少"教育意识"。乡村教育在政策设计中被赋予"扶贫对象"的身份和处境,而不是作为乡村建设的动力和主体。农村学校实际处于乡村建设之外,没有赋予任何乡村义务和责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娇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在反对传统教育与洋化教育的斗争过程中,贴合中国国情,在创建新教育实践活动基础上,建构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教育体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以及教育立国、依法治教思想,对现代成人教育发展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以及对我国现代成人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成人教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明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 ,才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必须有较高的素质 ,以适应城市的工作。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取决于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三农”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捷
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扫盲和农村教育”的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教育再一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统计, 全世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8%,在所有发展中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贤伟
马来西亚政府的农村教育资助项目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对马来西亚政府实施农村教育资助项目政策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进行了简要概述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农村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水山
据悉:农民几十亩地的收成却供养不起一个在城里念高中的学生;放牛娃不上学是放牛娃,上了学还是放牛娃;农民说乡下的孩子"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这学咱还念个啥"......尽管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然而随着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乡二元结构即将结束的今天,为什么农村的孩子考入高中、大学那么难?回乡或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为什么无一技之长?农村孩子辍学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农村的孩子是否都在农村务农才可以称道?冷静、客观地分析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对策,是当前摆在每个农村、农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要课题,这是使命与责任感使然。本期刊发的李水山的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