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1)
- 2023(6971)
- 2022(5537)
- 2021(5719)
- 2020(4252)
- 2019(9872)
- 2018(9870)
- 2017(17402)
- 2016(10831)
- 2015(12162)
- 2014(12401)
- 2013(11470)
- 2012(10586)
- 2011(10078)
- 2010(10413)
- 2009(9282)
- 2008(9018)
- 2007(8432)
- 2006(7805)
- 2005(7202)
- 学科
- 农(48602)
- 济(34189)
- 经济(34149)
- 农业(32517)
- 业(27000)
- 教育(20210)
- 中国(16655)
- 业经(14721)
- 制(13676)
- 银(12960)
- 银行(12955)
- 农业经济(12622)
- 行(12127)
- 发(11825)
- 管理(11689)
- 发展(10818)
- 展(10696)
- 村(9574)
- 农村(9556)
- 制度(8904)
- 度(8904)
- 地方(8824)
- 方法(8243)
- 收入(7930)
- 理论(7921)
- 融(7603)
- 金融(7603)
- 数学(7489)
- 业务(7485)
- 数学方法(7395)
- 机构
- 学院(137360)
- 大学(134591)
- 研究(50695)
- 济(50471)
- 经济(49086)
- 管理(44519)
- 农(44192)
- 中国(39353)
- 理学(37788)
- 理学院(37304)
- 管理学(36604)
- 管理学院(36327)
- 农业(32988)
- 教育(29825)
- 范(29785)
- 京(29714)
- 师范(29696)
- 科学(28239)
- 所(25121)
- 业大(25006)
- 中心(24436)
- 江(24096)
- 师范大学(23758)
- 研究所(22510)
- 财(22013)
- 农业大学(19539)
- 北京(19227)
- 州(18960)
- 职业(18913)
- 技术(18131)
- 基金
- 项目(83472)
- 研究(74567)
- 科学(66799)
- 基金(55369)
- 家(46043)
- 国家(45265)
- 社会(44834)
- 社会科(41484)
- 社会科学(41473)
- 教育(41293)
- 科学基金(37627)
- 编号(36482)
- 省(36011)
- 成果(31731)
- 划(30530)
- 基金项目(28853)
- 课题(27321)
- 农(27146)
- 年(23711)
- 发(21192)
- 性(20886)
- 部(20869)
- 资助(20780)
- 规划(20315)
- 重点(19668)
- 自然(19432)
- 自然科(18905)
- 自然科学(18904)
- 自然科学基金(18559)
- 发展(18174)
共检索到232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伟华 陈丽君
陶行知的乡村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生利为主义"的教育目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思想,"经验,学术,教法合一"的师资素质,"最适之生利才能兴味"的生本理念以及"开放型"的办学体制等主张仍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实际,为农民"生利"服务,构建新型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优化"三农"教师结构,树立现代农民观以及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长远发展之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龙芝
农村教育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但今天的农村教育更需要人们的关注。为此,借鉴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来思考解决今天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尤以必要。
关键词:
陶行知 乡村教育思想 农村教育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纯焦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其核心是以教育改造乡村社会,以纠正现代学校教育与中国农村社会的脱节。今天,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尽管陶行知的诸多设想都已实现,但就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陶行知的某些思想对于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以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为视角,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教育 陶行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智行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以"生利"为准心、以"三农"为重心发展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借鉴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应注重: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利功能;重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围绕学生发展开展工作,尤其要改善学生专业学习条件,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考核标准。
关键词:
陶行知 职业教育 生利 以学生为中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舒志定
培养中国青年学生和底层民众成为新世界的创造者,达到教育改造社会的目标,完成现代教育担负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善的使命,是陶行知对乡村教育伦理责任的自觉担当,成为陶行知持续推进乡村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其在教育实践中建构的教育原则:教育之外的教育原则、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结合的原则及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意义深远,富有创新精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彬 杨儒雅
坚持公平理念、完善相关政策、注重多元发展需求、利用现代技术以及设立专门机构是各国职业教育推动服务乡村建设与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基于国际经验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我国要通过政策引领,重视职业教育在促进乡村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践行共享理念,确保乡村居民接受优质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开展技能提升行动,提升乡村居民技能学习能力,同时尊重我国乡村发展多样性,发挥社会化职业培训的积极作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发展的能力,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乡村发展 国际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书光 翟印礼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是发展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书中充满了丰富的农村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必须向农民教育进行大量的投资,教育是农民获得新知识和技能长期里最有效的方法。在向教育追加的投资中,教育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向农民投资必须采用向农民提供刺激和奖励的方法,使农民享受到教育红利。对此,并不是全部的"拿来主义",而是要结合我国国情加以选择性地运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鹏
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专指农民,教育内容以农业教育为主,对职业教育及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产生并发展于复杂社会环境,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且相对独立,并在职业教育的制度、政策建设及实践层面有较大进步,具有西化色彩浓、重视程度高、注重实践教育等特点。应吸取和借鉴民国时期农村教育的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注重实效,保障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促进多元办学,以推动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农村职业教育 教育实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应吴硕
澳大利亚发达的农业与其农业人口拥有良好的素质密不可分,农业人口的高素质得益于澳大利亚成功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澳大利亚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政策法律制定完备、管理体制权责明晰、资格路径实现贯通、培训包实施面向需求、教学组织灵活多样等特点,可以为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三农” 农村职业教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建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普遍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农村教育问题就凸显在我们面前。如何找到现代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新课题。为此,本文通过对平民教育运动的倡始人——晏阳初的乡村改造思想的探讨,提出了对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教育问题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晏阳初乡村改造思想 新农村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永希
陶行知先生对职业教育做了精辟的论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他认为,职业教育就是"生利主义"的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的教育;职业教育就是"技能"的教育;职业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探讨其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特色,对我们今天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 职业教育思想 特色 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爱国
本文对陶行知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从教育思想的渊源、教育目的观、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教育师资、学生管理、学生择业方面进行比较,以期在比较中受到启示,借鉴历史教益来发展新时期的职业教育。
关键词:
陶行知 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想 比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洪宇
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满怀救国救亡理想,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以教育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探索出一条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新路,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学说。在探索教育新路过程中,他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教育需求的考察,结合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并将之作为其生活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倡导与实践。
关键词:
职业教育思想 陶行知 生利主义 当代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国昌 夏豪杰
陶行知与黄炎培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上的两位代表性人物,对职业教育都有诸多论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因生活的时代相近,面临的问题类似,在教育实践中又有较多的交往与合作,陶行知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诸多共通之处。二者都主张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相结合的双重职业教育目的观,提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职业教育方针,倡导从平民社会入手的职业教育办学原则,坚持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方法。同时,陶行知与黄炎培因个人兴趣各异、关注重心不一等原因,对乡村职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及一些具体问题的关注各有侧重,这又凸显了不同教育家的个人风格。对陶行知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认识、合理看待二者在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史上的贡献与地位,而且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 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想 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绍华 李同同 谭多宁
20世纪初叶,由黄炎培等人发起建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我国最早的职业教育社团,不仅打开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的崭新局面,还秉持"大职业教育主义"理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乡村建设探索。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昆山徐公桥等地开展了为期六年的乡村改进实验,取得突出成效;之后又在漕河泾创办了农学团,主要培养服务乡村建设的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的背景下,借鉴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思想理念和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职业教育可以从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复转移"和建设"新农学校"三方面入手服务乡村振兴。
关键词:
黄炎培 乡村改进实践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