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7)
- 2023(3580)
- 2022(2924)
- 2021(2825)
- 2020(2264)
- 2019(4992)
- 2018(5014)
- 2017(9697)
- 2016(4903)
- 2015(5623)
- 2014(4994)
- 2013(4877)
- 2012(4534)
- 2011(4323)
- 2010(4214)
- 2009(4011)
- 2008(4071)
- 2007(3814)
- 2006(3752)
- 2005(3515)
- 学科
- 管理(17406)
- 业(15435)
- 企(14757)
- 企业(14757)
- 济(12842)
- 经济(12833)
- 银(11672)
- 银行(11667)
- 行(10884)
- 图书(10058)
- 技术(9875)
- 书馆(9576)
- 图书馆(9576)
- 制(9348)
- 技术管理(8421)
- 业务(7010)
- 制度(6570)
- 度(6570)
- 工作(6145)
- 融(6049)
- 金融(6049)
- 银行制(6036)
- 中国(5920)
- 方法(4990)
- 学(4219)
- 业经(3966)
- 数学(3941)
- 数学方法(3900)
- 读者(3782)
- 财(3399)
- 机构
- 大学(64777)
- 学院(59534)
- 管理(26089)
- 济(23625)
- 经济(23001)
- 理学(20923)
- 理学院(20686)
- 管理学(20448)
- 管理学院(20264)
- 图书(19772)
- 中国(19624)
- 书馆(19310)
- 图书馆(19309)
- 研究(17349)
- 银(13470)
- 京(13240)
- 银行(12982)
- 财(12230)
- 行(12220)
- 江(11019)
- 州(10450)
- 中心(9506)
- 财经(9350)
- 科学(9189)
- 范(8787)
- 师范(8742)
- 大学图书馆(8555)
- 经(8430)
- 北京(8357)
- 融(7852)
- 基金
- 项目(37395)
- 研究(30275)
- 科学(29740)
- 基金(26830)
- 家(22253)
- 国家(22070)
- 社会(20078)
- 科学基金(19753)
- 社会科(19170)
- 社会科学(19163)
- 省(14577)
- 基金项目(14239)
- 编号(13666)
- 成果(12608)
- 教育(12475)
- 划(11540)
- 创(11032)
- 自然(10760)
- 自然科(10582)
- 自然科学(10580)
- 创新(10536)
- 自然科学基金(10400)
- 项目编号(10191)
- 资助(9415)
- 一(9166)
- 国家社会(8783)
- 新(8499)
- 发(7836)
- 制(7684)
- 部(7572)
共检索到113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刚 倪波
陶行知的实用主义知识论、工具主义的图书论是新图书馆运动的学理资源。他认为图书馆的生命在于为民众教育服务。他为创设中华图书馆协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领导创办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教育图书馆;发展了"平民读书处"这种重要的民众教育形式,对图书馆开展民众辅导具有很大启发作用。陶行知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活动证明他是新图书馆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参考文献37。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洪宇 陈海霞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陶行知对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早期发展的贡献,激励当代图书馆事业砥砺前行。[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阐述陶行知对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独到见解,回顾陶行知主持筹建中华教育改进社教育图书馆,参与领导创设中华图书馆协会,创办图书馆学短期培训班;建立面向平民教育和辅助学校教育的图书馆,丰富图书馆发展模式和普及教育实践路径的历史。[结论/发现]充分肯定陶行知对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从其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应坚持人民立场,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图书馆;注重民族特色,办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图书馆;强调文教结合,办好馆校协同育人的图书馆;服务乡村建设,办好助力乡村振兴的图书馆。[创新/价值]挖掘陶行知对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所作贡献的史料,以史为鉴,为推动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镜鉴。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金荣
从20世纪初至今,在我国前后掀起了两次"新图书馆运动"。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图书馆事业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图书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上追求信息自由而公正地传播、管理手段上实现科学化人本化、技能方法上传统与现代的协调统一、服务方式的开放多元等方面的内容。两次"新图书馆运动"的萌发、产生和发展都基于社会需要现代化图书馆这一现实要求而展开。20世纪初的"新图书馆运动1.0"的功绩在于奠定了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格局;"新图书馆运动2.0"的功绩在于使现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价值观修复了长达百年的缺失。
关键词:
图书馆史 新图书馆运动 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良才
陶行知既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又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民主战士;既是一位勇于创新的理论家,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人民缅怀他、崇敬他,不仅是因为他实验了一条中国乡村教育改造的新路子,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反对“传统旧教育”和“洋化教育”的斗争中创立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他那“不避艰难险阻,不顾敌人威胁利诱,不计个人得失安危,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和人民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可以说,陶行知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永远激励后人奋进的一股强大精神力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稌年
"新图书馆运动"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高潮期,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对当时主要的学术思想的梳理,可以归纳出它的核心思想是"保存文化、公共公开、推寻国宝、科学管理",这是一个逐步递增而又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保存文化"是基础,"公共公开"是手段,"推寻国宝"是深入,"科学管理"是关键。
关键词:
新图书馆运动 核心思想 图书馆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新图书馆运动”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上最值得研究的历史时间段,它是一个从中国藏书楼时代全面转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时间段,新图书馆运动的发动时期是十分困难的,是经过6年左右的宣传期后,才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期。在新图书馆运动宣传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沈祖荣、李大钊、戴志骞、杨昭心折、杜定友、刘国钧等先生。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中国“新图书馆运动”的高潮期,以成立图书馆协(学)会为标志。该阶段进行了彻底的学术转型,形成了近现代的图书馆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图书馆界近代时期的两代代表人物引领了整个高潮期的发展。
关键词:
新图书馆运动 图书馆史 近代 中国 高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玮
自2004年范并思提出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对"新图书馆运动"的界定存在较大分歧,这一问题虽得到不少关注但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文章首先总结了"新图书馆运动"的种种认知分歧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分歧的思路,论述了"新图书馆运动"的主流演变过程,并逐一分析了"新图书馆运动"的若干分歧点,最终得出不宜继续使用"新图书馆运动"一词的结论,并给出了对"图书馆运动"的理解。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稌年
“新图书馆运动”是发生在近代中国图书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目前有图书馆界学者认为这一概念可泛指,有的对这一概念还心存疑虑。如果从开展这场运动的宗旨上加以分析,“新图书馆运动”这一概念确实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高度概括。
关键词:
新图书馆运动 中国 近代图书馆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稌年
新图书馆运动的逻辑起点是什么?这是研究新图书馆运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研究起点与逻辑起点的不同、图书馆学与图书馆运动逻辑起点的区分,进一步论述了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逻辑起点,进而揭示出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
图书馆史 新图书馆运动 逻辑起点 跨世纪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利宁
世界图书馆运动是国际图联和美国图书馆协会所发起的图书馆公众教育运动,通过此运动向全世界宣告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在21世纪的价值。并充分的体现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专门图书馆在世界范围内所扮演的独特而重要的角色。世界图书馆运动起源于美国图书馆运动,是由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美国各地图书馆发起的5年期的公众教育运动。2001年4月1-7日,即美国全国图书馆周期间,美国图书馆协会正式对公众发起的美国图书馆活动使用了注册商标——@yourlibrary——以统一全国各图书馆的交流活动。2001年8月17~24日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举行的2001国际图联大会期间正式展开世界范围内...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段小虎
图书馆职业精神是由"知"的领域与"无知"领域共同构成的统一体。狭义上的"知"是指能够用语言明确表达的理论性知识,"无知"则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理性不及或尚未认识的知识内容;在"知"与"无知"之间还存在一种非常重要的实践性默会知识。如果图书馆职业精神的研究,仅仅以"知"或"全知"预设为基础,不仅会遮蔽"无知"的存在和默会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可能导致极具误导性的结果。
关键词:
图书馆 职业精神 知识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雷树德
文章阐述了信息获取权是21世纪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回顾了20世纪的特殊环境和图书馆的精神苦旅,论述了现代图书馆精神实现的前提,指出庶民的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图书馆 21世纪 新图书馆运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