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8)
2023(9848)
2022(8639)
2021(8516)
2020(6894)
2019(16423)
2018(16718)
2017(30907)
2016(17839)
2015(20244)
2014(20497)
2013(19524)
2012(17777)
2011(15995)
2010(15959)
2009(13986)
2008(13416)
2007(11462)
2006(10033)
2005(8587)
作者
(47971)
(39377)
(39274)
(37503)
(25201)
(19030)
(18057)
(15652)
(15213)
(14165)
(13732)
(13012)
(12431)
(12313)
(12286)
(12125)
(11904)
(11792)
(11245)
(11161)
(9881)
(9788)
(9323)
(8993)
(8970)
(8859)
(8794)
(8714)
(7829)
(7828)
学科
(60140)
经济(60076)
管理(45014)
(41776)
(35030)
企业(35030)
方法(29753)
数学(25737)
数学方法(25419)
教育(22050)
中国(20701)
(16169)
(16051)
(14447)
理论(14384)
业经(13296)
地方(13020)
技术(11247)
农业(10823)
(10436)
(10143)
贸易(10139)
(9825)
环境(9705)
教学(9353)
(9284)
(9242)
财务(9184)
财务管理(9170)
(8933)
机构
大学(240829)
学院(235333)
管理(93083)
(82393)
理学(81569)
理学院(80592)
经济(80259)
管理学(79112)
研究(78810)
管理学院(78668)
(52629)
中国(50923)
科学(50123)
(41056)
师范(40816)
(38934)
(36416)
研究所(35894)
教育(35348)
业大(34800)
中心(34422)
北京(34020)
(33884)
师范大学(33607)
(33523)
财经(30012)
(28727)
技术(28619)
(27619)
(27386)
基金
项目(165609)
科学(130889)
研究(127773)
基金(116526)
(100248)
国家(99278)
科学基金(84975)
社会(76159)
社会科(71809)
社会科学(71790)
(66179)
教育(65165)
基金项目(62527)
(57396)
编号(55214)
自然(55201)
自然科(53856)
自然科学(53846)
自然科学基金(52840)
资助(47528)
成果(46631)
课题(40016)
重点(37816)
(37645)
(35763)
(34627)
项目编号(34048)
教育部(32837)
(32713)
规划(32053)
期刊
(86337)
经济(86337)
研究(75574)
教育(57490)
中国(48660)
学报(35711)
科学(33087)
管理(32056)
(30278)
大学(27621)
(25457)
学学(24341)
技术(24060)
农业(21726)
图书(14688)
(14489)
金融(14489)
业经(14230)
职业(13645)
财经(13497)
经济研究(12781)
理论(11832)
科技(11571)
(11331)
实践(11178)
(11178)
(11007)
(10915)
问题(10896)
(10733)
共检索到337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良才  
陶愚川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史学家,为了实现写一部新的中国教育史的愿望于1950年毅然诀别父兄、放弃优裕的生活环境而由香港回国,先后在泰安转干速成中学、曲阜师范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五十余年。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和孤僻的个性,使其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屡次成为被批斗的典型,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也造成了他从不主动与人交往、交谈的习性,成了一名"怪教授"。他一生坎坷异常,孤身一人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煎熬,身处逆境仍刻苦钻研,奋笔疾书,实现着自己的人生诺言。他先后写出了十部共四百余万字的教育史书稿,但只有《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三卷本)得以出版面世,以其内容丰富、体例新颖、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法奇  
教育史研究是一门以历史研究方法论为基础,使用别人观察的科学。它是一门以现在的眼光与过去的教育史实发生联系,不断质疑、探究和寻求教育真相的科学。教育史研究应当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重视对资料的解读,并为培养个体的历史思维方式服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庆昌  
教育史研究的教育学内涵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这将有利于教育史研究自身的进化。超越具体的教育历史事实,用思辨的方式追寻教育历史发展的逻辑,是教育史研究具有教育学内涵的重要途径。这种努力具体体现为通过教育活动史、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研究,对教育活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历史发展逻辑的追寻。为此,研究者需要拥有教育学的立场和哲学的方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随着对肇始于19世纪的"民族—国家"史学研究范式的局限性的批判和"美国史国际化运动"的推动,跨国史研究在国际史学研究中逐渐兴起。入江昭、伊恩·蒂勒尔和托马斯·本德这些跨国史研究的领军人物进行了最初的主题和实践尝试。他们关于跨国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跨国史范式对民族国家历史的重新书写;二是基于跨国史视角对非国家行为体的关注和考察。跨国史对于教育史研究有诸多意义:一是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史的价值追求;二是为教育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观;三是为教育史的完整书写和编撰带来了启发。我们可以运用跨国史推进教育史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功能主义在西方教育史研究中占有独尊的地位,它规范着教育史研究的框架并指导着它的方向。几乎所有教育史学家都受功能主义的影响,他们认为近代以来普及教育的兴起是为了满足某种或某一阶级的社会需求。但是,从功能主义角度把普及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国家建设联系起来,有许多无法解释的例外。本文认为要真正解释普及教育的兴起就必须超越功能主义,必须不限于研究社会需要与教育满足需要这样的联系,而是把教育的功能置放在一定历史语境当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高等教育史研究三探刘海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等教育学及教育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这两门学科之交叉的高等教育史学科的重要性也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关于高等教育史的学科建设问题,笔者曾于1992年12月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高等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长法  李红梅  
随着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职业教育史的研究也成为必然。民国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包括中国职业教育史整体研究、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研究、女子职业教育史研究和职业指导史研究等。这些研究,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武翠红  
21世纪以来,由于受西方空间理论学术思潮的影响,空间成为英国教育史研究的新学术生长点,呈现了“空间转向”现象,涌现出众多深具“空间语境”意识与跨学科特征的学术成果。其研究内容有四大主题,教育史研究“空间转向”的理论引入,赋予生命的学校建筑空间史研究,呈现不同地方教育关系和差异性的中心-边缘教育史研究,学校空间之外的教育空间历史研究。基于英国案例的思考,面向空间的教育历史叙事和诠释关键在于要明确空间的内涵和价值,树立“空间语境”意识,构建教育史研究的空间释读框架,开辟教育史研究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最终呈现教育历史的立体图景。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法奇  
长期以来,教育史研究受"科学史学"的影响,以追求客观、实证的目标为己任,较少关注史学理论及方法论的新变化,更少关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批判,导致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弱化,鲜见关于教育史研究问题的争论。教育史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教育史研究应当:一、加强与史学理论的结合,更新教育史研究理念,开展教育史学理论问题的讨论;二、克服单一的"叙述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加强叙述史研究与"主题史研究"的结合,增强教育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三、重视教育改革中的"历史因素",主动介入和参与现实的教育活动,发挥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功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2019年,是我国著名教育史家张瑞璠先生(1919—2007年)的百年寿辰。重温张瑞璠先生的教育史求索之路,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张先生曲折成长历程、专业学术历练、理论研究的贡献与突破、前沿引领的底蕴与创获、育人实践的典范与意义,感悟其与大时代社会变革的内在关联,突显一代教育史学家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教育史不是教育与历史的简单相加 ,而是两个学科的汇聚与共生。没有教育学作指导的教育史研究可能较为盲目 ,没有历史学作基础的教育史研究可能流于空洞。在教育与历史之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是教育史学科更上一层楼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克勇  
高等教育的发展呼唤高等教育史研究蔡克勇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开展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为了科学地解决社会科学问题,必须“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陈兴德  
高等教育史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更准确地说,是高等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2003年底出版的两部《外国高等教育史》,是近年来我国外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两本外国高等教育史专业著作的体例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广域的视角。随着高等教育史研究的逐步深入,该学科对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学科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将对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理论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来兵  周洪宇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历史认识活动的研究优先于对教育历史实践活动的研究,现实的人的教育活动由此被抽象化理解。实践唯物主义承认历史是人的活动,并且从主体与实践的方面去理解人的活动,这启示教育史研究须相应地完成从认识论到实践活动取向的转换。实践活动取向的教育史研究,关注教育历史上人的活动与活动的人,将教育史学术实践视为视域融合与历史构境的过程。它以理解的心态对待过去的人与活动,从当代日常生活经验入手感知曾经的教育生活世界,在对教育活动及其过程的把握中重构历史情境,并由此拓展出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之外的第三条研究路径——教育活动史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