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58)
2023(14785)
2022(12290)
2021(11178)
2020(9579)
2019(20903)
2018(20707)
2017(39834)
2016(21413)
2015(23345)
2014(22629)
2013(22229)
2012(20094)
2011(17794)
2010(17933)
2009(17285)
2008(17392)
2007(15873)
2006(13977)
2005(12958)
作者
(60491)
(50446)
(50366)
(47372)
(31979)
(24061)
(22540)
(19442)
(19147)
(17929)
(17268)
(16719)
(16174)
(16077)
(15745)
(15259)
(14975)
(14914)
(14547)
(14299)
(12517)
(12185)
(12169)
(11494)
(11353)
(11274)
(11267)
(11199)
(9945)
(9851)
学科
(96094)
(86577)
企业(86577)
(85759)
经济(85616)
管理(83760)
方法(36116)
(33326)
业经(31173)
(28861)
数学(27502)
数学方法(27312)
(24966)
(24096)
财务(24078)
财务管理(24045)
中国(23494)
企业财务(22853)
技术(21032)
农业(20521)
(17570)
银行(17532)
(17320)
(16635)
(16376)
(16375)
(16038)
理论(16032)
贸易(16026)
(15617)
机构
学院(301851)
大学(296923)
(129185)
经济(126800)
管理(123628)
理学(105638)
理学院(104676)
管理学(103370)
管理学院(102819)
研究(93914)
中国(79279)
(66200)
(60909)
科学(54499)
(54016)
财经(51087)
(47070)
(46474)
(46254)
业大(44788)
中心(44134)
农业(42359)
研究所(41165)
经济学(39042)
财经大学(37852)
北京(37839)
(36435)
商学(35632)
商学院(35332)
经济学院(35258)
基金
项目(196574)
科学(156957)
基金(145513)
研究(142600)
(126560)
国家(125405)
科学基金(109780)
社会(94562)
社会科(89717)
社会科学(89695)
(77933)
基金项目(77364)
自然(71043)
自然科(69511)
自然科学(69490)
自然科学基金(68401)
(63988)
教育(63711)
资助(57908)
编号(54900)
(47486)
(44038)
重点(43719)
创新(43449)
(43356)
成果(42954)
(42376)
(41496)
国家社会(39598)
教育部(37712)
期刊
(147143)
经济(147143)
研究(90159)
中国(62808)
(56078)
管理(52723)
(50533)
学报(44623)
科学(42573)
(36003)
金融(36003)
大学(34948)
学学(33666)
农业(33631)
财经(26179)
业经(26161)
技术(25999)
教育(24099)
经济研究(23124)
(22400)
(20675)
问题(18580)
技术经济(17063)
财会(16162)
科技(15373)
现代(15200)
商业(15041)
(14833)
(14493)
会计(14185)
共检索到460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牟卫卫  刘克富  
已有研究对于险资举牌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究竟是扮演长期投资者还是短期投机者角色尚未形成一致观点。本文基于企业创新视角,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险资举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险资举牌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险资举牌的创新抑制效应具有长期性影响。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仍成立。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和自身内部机制的差异化影响。结果发现:险资举牌的创新抑制效应在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的企业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更加显著。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认识险资举牌的经济后果,而且对于提升险资价值投资理念、规范险资举牌行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翟淑萍  张晓琳  
基于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本管理功能,本文分析了实施年金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理,并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年金具有显著的创新激励效果,实施年金计划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影响机理检验表明,企业年金能够通过增强员工满意度、加大对员工创新技能培训投入来发挥创新激励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年金对创新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并且在不同环境和企业特征下具有异质性,即企业年金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仅体现在国有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本文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年金政策实施效果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建立并完善企业年金计划、优化薪酬福利制度以实现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昀珈  张晨宇  陈德球  
文章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从创新效率的视角考察了微观创新主体民营化前后创新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效率,企业的专利数量显著减少,这种影响在缺乏原国有大股东制衡、无系族的上市公司以及外部产权保护较弱的地区更加显著,而且相对于创业型企业,民营化企业的创新效率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关联交易显著增加、投资显著减少,民营化后非国有大股东更多地表现出掏空动机,减少了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理解民营化企业的效率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兴转轨经济体的民营化行为,而且对于监管层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立全  邓坤  
当前,学术界关于连锁股东经济后果的研究存在“治理优化”和“市场合谋”两种观点。文章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连锁股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连锁股东不仅有效促进创新投入,而且显著增加专利申请数量,即发挥了“治理优化”效应。连锁股东通过提高高管薪酬激励和降低代理成本,激发企业创新动力;通过获取商业信用,增加企业创新资源。审计质量对高管薪酬激励的中介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垄断性行业对经理人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文章丰富了连锁股东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市场监管部门引导和规范连锁股东行为、助力企业创新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蔡伟贤   周颖惠   朱迪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国地税合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地税合并总体上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和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地税合并通过征税渠道抑制了企业创新,但通过治理渠道和税收营商环境渠道促进了企业创新,且促进作用在信息透明度较低、公司治理水平较低、地区营商环境较差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地税合并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兼具“提质”和“增效”双重效应。本文结论表明,统一、规范的税收征管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建设现代化财税体系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若琳  任金政  王遂昆  
近年来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现象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担忧,为探究如何引导实体经济回归正轨,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0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技术创新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技术创新能够引领企业“去虚归实”;股权激励机制的引入削弱了技术创新对企业金融化水平的抑制作用。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技术创新通过抑制企业金融化,最终能够达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提高企业价值的效果。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和强融资约束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加强企业创新意识以及引导金融回归实体提供新的参考与依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浩  吴海军  张杰  
用地成本增加能否倒逼制造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对政府在“十四五”阶段合理推进中国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制造业创新结构差异研究用地成本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主要发现:第一,用地成本增加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存在U型影响;第二,企业创新结构和创新要素的联动变化是用地成本U型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第三,在中国东部、城市群等用地高成本区域,用地成本增加对企业创新存在促进效应,而在中西部、非城市群等用地低成本区域,用地成本增加对企业创新存在抑制效应。建议政府制定适宜的创新政策优化企业创新结构并配合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共同推动制造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宁金辉  金宇  张永贝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基于环保部公布的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名录,实证检验环责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投保环责险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其在企业创新治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环责险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环责险对非国有企业创新水平促进效果更显著;环责险与环境规制不能发挥协同作用。结论丰富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以及环责险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对深化绿色保险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雪峰  韩永飞  
基于企业创新质量视角考察垄断产生的经济后果,能够为国家反垄断司法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垄断对企业高质量和低质量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垄断对企业高质量和低质量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抑制作用;垄断对高质量创新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成长期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而对低质量创新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成熟期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组织冗余在垄断对低质量创新的抑制作用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而在垄断对高质量创新的抑制作用中未能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卢太平  王慧  
以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企业声誉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声誉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企业声誉通过促使企业实施更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来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非国有企业和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企业声誉对风险承担具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男  戴文涛  
基于企业R&D产出效率视角,采用2012—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内部控制在中国企业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总体上支持"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创新"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通过抑制由代理冲突、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创新投入不足及降低创新投入活动实施风险机制从而影响企业创新;内部控制对地处市场化水平低、法治环境差的地区的企业创新正向影响作用更强,内部控制对制度环境产生了替代效应,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弥补制度环境不完善对企业创新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兴全  程慧慧  
如何以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立足新发展格局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基于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文章利用2014~2021年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的所有成分股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正向促进和负向抑制双重视角考察A股纳入MSCI指数这一资本市场国际化事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A股纳入MSCI指数可以显著增加标的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其次,A股纳入MSCI指数主要通过治理效应和融资效应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再次,A股纳入MSCI指数提升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在高市场竞争行业与高科技行业、信息环境差与制度环境差的企业中更强;最后,A股纳入MSCI指数在提高企业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创新价值。上述研究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改善企业创新效率提供借鉴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早  肖利平  
现有文献大多强调企业多元化战略的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对企业多元化战略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分析,结合复星医药的案例证明: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多元化战略是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案例一、复星医药多元化战略演变1998年以前,复星医药的业务种类相对单一,主要是医药与房地产两大板块。上市之后,复星医药逐步采取"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解维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伟  周静怡  杨霞  
本文利用“撤县设区”改革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即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来源于主动推动型“撤县设区”,而非被动实施型“撤县设区”;相比于在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上的企业中,“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下的企业中更强。机制检验发现,“撤县设区”改革通过提升企业高技能劳动力的比重而促进了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