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7)
- 2023(3316)
- 2022(2815)
- 2021(2841)
- 2020(2439)
- 2019(5456)
- 2018(5551)
- 2017(9546)
- 2016(5934)
- 2015(6757)
- 2014(6769)
- 2013(6449)
- 2012(6634)
- 2011(5991)
- 2010(6406)
- 2009(5946)
- 2008(6448)
- 2007(5999)
- 2006(5406)
- 2005(4869)
- 学科
- 济(19611)
- 经济(19578)
- 管理(14503)
- 业(12717)
- 企(10678)
- 企业(10678)
- 学(8861)
- 方法(8748)
- 数学(6906)
- 数学方法(6649)
- 农(5650)
- 理论(5117)
- 中国(5113)
- 财(4793)
- 制(4402)
- 业经(4169)
- 农业(3609)
- 贸(3542)
- 贸易(3539)
- 和(3478)
- 银(3471)
- 教学(3451)
- 银行(3443)
- 易(3413)
- 融(3298)
- 金融(3296)
- 教育(3279)
- 行(3257)
- 及其(3173)
- 策(3112)
- 机构
- 大学(93367)
- 学院(91639)
- 研究(36865)
- 科学(28073)
- 济(27595)
- 管理(27303)
- 经济(26759)
- 中国(26240)
- 农(26175)
- 理学(23111)
- 理学院(22645)
- 所(22041)
- 管理学(21716)
- 京(21616)
- 管理学院(21566)
- 农业(21315)
- 研究所(20394)
- 业大(19083)
- 中心(16110)
- 江(15564)
- 财(13836)
- 省(13768)
- 农业大学(13667)
- 范(13618)
- 北京(13524)
- 师范(13347)
- 技术(12593)
- 院(12588)
- 室(12461)
- 科学院(12223)
- 基金
- 项目(59830)
- 科学(43789)
- 基金(41137)
- 家(39410)
- 国家(39092)
- 研究(37127)
- 科学基金(30429)
- 省(24096)
- 自然(22419)
- 自然科(21910)
- 自然科学(21890)
- 自然科学基金(21459)
- 划(21292)
- 基金项目(21280)
- 社会(20247)
- 社会科(18941)
- 社会科学(18933)
- 资助(18026)
- 教育(17868)
- 重点(14604)
- 编号(14393)
- 计划(14237)
- 科技(13677)
- 成果(13475)
- 发(12386)
- 部(12370)
- 科研(11938)
- 创(11771)
- 课题(11207)
- 创新(11166)
共检索到142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启航 冯瑶 王晓醒 朱宏岗 方昭 李兆君
【目的】筛选新型除臭菌,解决以鸡粪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厂的臭气排放问题,为好氧堆肥生物除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以鸡粪为筛菌样品,利用定性初筛、驯化富集、分离纯化、定量复筛、拮抗试验以及耐药性试验筛选能够满足多重目标的除臭菌,并通过形态观察与16S rDNA测序鉴定菌株。将筛选获得的除臭菌株制成复合菌剂BH并应用于鸡粪堆肥,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原料中不添加菌剂)、DT1(原料中添加1%除臭菌剂BH)、DT2(原料中添加1%的市售商品除臭菌剂)。在堆肥不同时期,分析测定堆体温度、pH、电导率(EC)、庆大霉素(GM)含量以及NH3排放量等指标,探讨耐药性除臭菌剂BH对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初步筛选分离获得15株细菌,命名为BH1—BH15,未筛选到真菌;经复筛发现,菌株BH2、BH5、BH9、BH11、BH12和BH15对NH3的去除率较高,分别为48.8%、49.4%、45.8%、48.3%、51.0%和51.8%,且各菌株间无拮抗作用。对除臭菌株耐药性研究发现,菌株BH11和BH12对庆大霉素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经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BH11为Bordetella sp.,BH12为Weeksella massiliensis。将菌株BH11和BH12制成复合菌剂BH,其除臭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菌剂,NH3去除率高达65.8%。堆肥试验中,各处理高温期均持续9 d以上,实现了鸡粪的无害化处理;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pH稳定在8.4左右,处于5.5—8.5之间,EC在2.73—3.43 mS·cm-1之间,低于4 mS·cm-1,表明物料可用作植物肥料且符合有机肥标准。研究发现,DT2处理的GM降解效率显著高于CK处理,表明商品菌剂能够促进庆大霉素降解。此外,堆肥过程中NH3的排放主要发生在堆肥升温期与高温期,且高温期的排放量高于升温期;与CK处理相比,菌剂BH显著抑制升温期NH3的排放,且除臭效果优于商品菌剂;而进入高温期后,商品菌剂除臭效果优于菌剂BH。【结论】筛选获得2株耐药性除臭菌,对NH3的去除率分别为48.3%(BH11)和51.0%(BH12),制成的复合菌剂BH对NH3的去除率高达65.8%。将菌剂BH应用于鸡粪堆肥,可以有效减少堆肥过程中NH3的排放,且各指标均符合堆肥腐熟标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晟国 彭彦 李茹玉 李展鑫 黄逸豪 王国磊 任竹青 吴健
为开发畜禽粪便好氧堆肥的高效降解转化和除臭固氮菌剂,进一步提高堆肥效率和品质,通过菌株产酶和除臭能力分析筛选堆肥发酵功能菌株,分别研制了2种复合菌剂(复合菌剂Ⅰ和复合菌剂Ⅱ),探究添加复合菌剂对鸡粪好氧堆肥常规理化指标、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氮损失、堆肥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室前期研制的复合菌剂Ⅲ相比,复合菌剂Ⅰ因含有机物质降解能力较高的菌株,能显著增加堆体纤维酶活性,后期纤维素酶酶活高达4.937 U/g;添加复合菌剂Ⅰ可显著提高堆体温度,最高温度可达65.8℃,比对照组高5.8℃;而复合菌剂Ⅱ因含有除臭能力较强的菌株,能显著降低堆体的脲酶活性和氮损失;添加复合菌剂Ⅱ提高了堆肥产品的总养分含量,堆肥产物总养分可达到5.32%,显著高于对照组(4.52%)。2种复合菌剂均能加快堆肥腐熟,堆肥第7天时,种子发芽指数(GI)值分别为75.12%和75.29%,而对照组GI值仅为47.89%。结果表明,本研究研制的复合菌剂Ⅰ和Ⅱ在鸡粪好氧堆肥应用中有良好的效果,可使堆肥升温、腐熟程度高,增加纤维素酶活性,降低脲酶活性,减少堆肥产物总养分流失和氮损失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旭艳 霍培书 尚晓瑛 王定美 李季
为分离得到高温高效降解菌,促进堆肥腐熟、提高堆肥品质,采用稀释平板法和水解试验初筛以及酶活性复筛的方法,从好氧堆肥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可同时高效降解纤维素、蛋白质和淀粉的高温细菌HN-5,其纤维素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分别为7.308、13.296和76.136U/mL。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部分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基因鉴定,初步确定其为Geobacillus属的菌株。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60℃;最适生长pH为6.0;在NaCl质量浓度为10mg/mL、装液量为10%(体积分数)时,菌株生长量最大。将HN-5接种至鸡粪+锯末堆肥中进行堆肥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接种HN-5可以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启航 冯瑶 马倩倩 李艳丽 刘元望 李兆君 任艳芳
【目的】二次发酵是实现鸡粪等养殖废弃物功能价值提高的关键阶段,本研究旨在将前期筛选得到的真菌应用于鸡粪堆肥的二次发酵阶段,探讨其促进二次发酵的效果并对其进行鉴定,为今后鸡粪的高值化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以鸡粪一次发酵产物为原料,添加实验室前期筛选的2株真菌(分别为FCM1和FCM3)进行二次发酵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原料中加入1%(体积L∶干物质量kg)无菌液体培养基;F1:原料中加入1%FCM1菌液;F3:原料中加入1%FCM3菌液。在二次发酵的不同时期,分析测定堆体温度、pH、电导率(EC)、铵态氮、硝态氮、种子发芽指数以及腐殖酸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真菌主要促进了二次发酵阶段快速升温和腐殖化过程快速进行。与未接菌处理相比,真菌FCM3使堆料提前8 d进入升温期,真菌FCM1效果不佳,且在一定程度上延后了鸡粪堆肥的二次发酵。F3处理高温阶段(>50℃)持续了13 d,堆料的GI比对照处理提前25 d达到80%,且腐殖化程度较高(PHA=74.58%,PHA:胡敏酸/总腐殖酸)。相关分析表明,GI与pH、PHA显著正相关,与EC显著负相关。经形态和ITS rDNA测序等方法鉴定,FCM3为链格孢菌。【结论】真菌FCM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鸡粪堆肥二次发酵的进行,提高堆料的腐殖化程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春岚 苏辉兰 黄广上 余炳锋 刘艳 陈小香 李忠芳
以牛粪堆肥过程中涉及的一种纤维素降解菌——青霉菌为对象,研究在4、15、25和35℃这4种温度条件下,于腐熟堆肥与落叶堆两种培养基质中培养5 d后青霉菌菌落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对青霉菌的数量变化有明显影响,在腐熟堆肥和落叶堆中青霉菌菌数变化趋势一致,在4℃时,青霉菌数量分别减少了18.01%和20.62%,而在15、25、35℃时,青霉菌数量都有所增长,尤其是在25℃时,存活量增长最大,分别比实验前增加了8.87和7.58倍。不同培养环境对青霉菌的数量变化也有明显影响,培养5 d后腐熟堆肥中青霉菌的数量为落叶堆中的2.2倍。因此,桂东地区的秸秆还田可通过集中腐熟堆肥的方式提高其纤维素的降...
关键词:
腐熟堆肥 落叶堆 纤维素降解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立源 陈建军 李章波
对湖北省武汉市和老河口市的2个机械化垃圾处理场制作的垃圾堆肥的质量进行了测定与评价,并通过盆栽生物试验和大田取样调查方法对垃圾堆肥的肥力特征及其对土壤基本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7个供试垃圾堆肥的全氮、全磷含量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少数垃圾堆肥铅含量超标,武汉市的垃圾堆肥优于老河口市。垃圾堆肥在大量施用的情况下,具有一定肥效并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其有效供肥时间短,长期连续施用可能引起土壤砂化和污染。本文还对垃圾堆肥的农业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垃圾堆肥 肥力评价 养分利用率 土壤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华 秦清军 谷洁 李鸣雷 张亚健
以自行分离筛选的混合菌株作为除臭菌剂,进行鸡粪堆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除臭菌剂的处理 比对照提早20d消除臭味,其0~10d的氨气释放平均浓度比加入发酵菌曲及对照处理的分别低21%和46%,同时硫化氢释放浓度在堆制过程中始终低于对照,达到了较好的除臭效果;除臭菌剂使堆料温度≥60℃的时间达到10d,在堆制各时期NH+4-N含量顺序为处理
关键词:
家禽粪便 除臭菌剂 无害化处理 堆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韦宜慧 农春兰 周明晟 梁政武 唐芳玉
【目的】探索有机废弃物替代泥炭土的可行性,筛选适宜桉树容器苗生长的轻基质配方,为培育桉树优质苗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将餐厨垃圾、制糖滤泥、园林废弃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堆肥,充分发酵腐熟后与椰糠、谷壳、泥炭土按6种配比组合作为桉树育苗基质,研究桉树对不同基质配比的响应,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基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不同配比基质对桉树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成活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添加了泥炭土和有机废弃物堆肥的基质育苗效果较好,其中A2(椰糠∶谷壳∶泥炭土∶滤泥+园林废弃物=7∶1∶1∶1)苗高、地径、生物量、成活率以及苗木生长速度表现出明显的优势,A4(椰糠∶谷壳∶泥炭土∶餐厨垃圾+滤泥+园林废弃物=7∶1∶1∶1)次之,二者均优于对照组。在所有处理中,苗木生长表现最不理想的是A5(椰糠∶谷壳∶餐厨垃圾+园林废弃物=7∶1∶2),但在此基础上添加一定比例泥炭土,如A6(椰糠∶谷壳∶泥炭土∶餐厨垃圾+园林废弃物=7∶1∶1∶1),苗木质量将有所改善。【结论】有机废弃物按照一定比例堆肥可代替泥炭土作为基质,在减少泥炭土使用量的同时获得较好的育苗效果。在本研究中的6种配比基质中,以A2(椰糠∶谷壳∶泥炭土∶滤泥+园林废弃物=7∶1∶1∶1)对桉树生长促进效果最好,该配比基质可作为桉树容器苗的培育基质。
关键词:
桉树 有机废弃物 轻基质 容器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从 沈德中 张文娟 韩清鹏 赵紫娟 陈京生
用常规的堆肥法和在堆肥中接入降解菌(包括自行培养、筛选的混合菌和引入的白腐真菌)的方法处理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找出了最适合的堆制条件,研究了4~6环的多环芳烃在堆制不同阶段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堆制法对几种难降解的多环芳烃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在堆肥中接入降解菌后降解效果明显提高,其中白腐真菌的降解效果最好。
关键词:
堆制 污染 土壤 多环芳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雅娟 霍培书 韩卉 李季
用鸡粪与锯末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及堆肥方式下鸡粪锯末堆肥中铵态氮及硝化细菌动态变化,以期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素的损失,为优化堆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硝化细菌存在于整个堆肥过程,且在堆肥腐熟期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铵态氮浓度与硝化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与稳定性有关,可能是铵态氮会诱发硝化细菌生长。3)含水率是导致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4)通过分析T-RF150、169和343bp对堆肥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且多数属于是不可培养的细菌菌属。5)通过分析可知T3处理有助于硝化细菌群落生长与稳定。
关键词:
鸡粪 堆肥 铵态氮 硝化细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尚晓瑛 程旭艳 霍培书 李季
为增加用于堆肥的耐低温纤维素分解菌的资源,通过微生物筛选实验及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实验,从黑龙江双峰林场采集的腐殖土样中筛选得到8株耐低温纤维素降解菌,其中菌株B6-15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为24.94U/mL,且该菌在初始pH 7.0,NaCl质量分数0.25%,20℃环境中培养时生长量最大。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核酸序列分析鉴定的方法,初步确定该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对菌株B6-15所产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0℃存放后仍能保持54.43%的酶活性,表明该耐低温菌所产的纤维素酶为低温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友郡 孟宇翔 任竹青
为提高生物反应器对堆肥臭气的去除效果,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先研究了该反应器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模拟臭气的处理效果,然后以猪粪和木屑为原材料进行堆肥试验,探究该反应器对实际堆肥过程中产生臭气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波空化效应能提高对氨气的吸收率,超声雾化比传统喷淋模式去除氨气的效率提高10%左右;为解决体系内高氨氮的问题,将活性污泥进行耐高氨氮驯化后在反应器中挂膜,发现体系内微生物降解氨氮的能力明显提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反应器去除氨气的最佳工艺条件。堆肥试验表明,氨气释放与堆肥温度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堆肥第5天达到峰值(76.3 mg/m~3),同时,猪粪堆肥中氨气释放也与pH、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有关;反应器对堆肥氨气峰值的去除率为80.6%;对其他时段的氨气去除率平均保持在90%左右,且反应器出气口的氨气质量浓度小于5 mg/m~3,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结果表明,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对于堆肥产生的氨气能起到良好的去除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友郡 孟宇翔 任竹青
为提高生物反应器对堆肥臭气的去除效果,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模拟臭气的处理效果,再以猪粪和木屑为原材料进行堆肥试验,探究该反应器对实际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去除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波空化效应能提高反应器对氨气的吸收率,超声雾化比传统喷淋模式去除氨气的效率提高10%左右;为解决体系内高氨氮的问题,将活性污泥进行耐高氨氮驯化后在反应器中挂膜,发现体系内微生物降解氨氮的能力明显提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反应器去除氨气的最佳工艺条件。堆肥试验表明,氨气释放与堆肥温度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堆肥第5天达到峰值(76.3 mg/m3),同时,猪粪堆肥中氨气释放与pH、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有关;反应器对堆肥氨气的去除率高达80.6%;对其他时段的氨气去除率平均保持在90%左右,且反应器出气口的氨气质量浓度小于5 mg/m3,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结果表明,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对于堆肥产生的氨气能起到良好的去除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少林 呼世斌
以陕西杨凌生活垃圾为主要材料,在其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鸡粪和锯末进行堆肥,并在油麦菜和萝卜上进行了堆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杨凌生活垃圾处理的最佳堆肥材料配方为:生活垃圾901.5 g/kg,鸡粪 37.9 g/kg,锯末60.6 g/kg。与不施堆肥处理相比,施用该配方的堆肥可使油麦菜和萝卜分别增产91.36%和 7.85%,且油麦菜和萝卜中的铅、镉和铬含量均未超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游宏建 张美君 安明远 申佳丽 曹云娥
【目的】探究不同堆肥材料及其碳氮比堆肥对餐厨废弃物堆肥腐熟过程中养分及微生物的关系。【方法】试验以餐厨废弃物、秸秆和木屑为主要原料联合堆肥,通过对不同C/N条件下的温度、水分、营养、酶活性与微生物菌群变化的综合测定总结出其对厨余垃圾堆肥的影响规律。【结果】碳氮比30:1堆肥腐熟效果最好,各处理种子发芽率均达到80%,而且经过100 d腐熟进程过后,各处理均符合标准达到可回收利用水平,并且各项指标符合有机肥行业标准(NY525—2012)。其中,各处理含水量均由前期的63%降至末期的5%以下;并且随着堆肥的持续,各处理pH最终稳定在8左右,EC值均在4 ms·cm~(-1)以下,无毒害作用;而全效、速效养分与有机质的变化均呈现先上涨,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的趋势;不同处理间土壤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纤维素酶活性峰值分别达到了5.09、9129.00、489.82、7.92 mg·g~(-1)·h~(-1);不同处理间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峰值数量分别达到了23.36×10~(8)~29.45×10~(8)、1.67×10~(8) ~7.33×10~(8)、16.01×10~(8)~28.17×10~(8) CFU·g~(-1)。【结论】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具有相关性的堆肥腐熟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得出排序结果为T6>T4>T5>T1>T2>T3,T6得分最高,为1.911。其中堆肥材料为餐厨废弃物(2.8t)+木屑(0.93t),碳氮比30:1。因此,在生产上推荐使用餐厨废弃物和木屑联合堆肥,腐熟效果更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