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5)
2023(10605)
2022(9574)
2021(9170)
2020(7678)
2019(17885)
2018(17790)
2017(34104)
2016(18809)
2015(21374)
2014(21287)
2013(20846)
2012(19371)
2011(17138)
2010(17130)
2009(15644)
2008(15379)
2007(13439)
2006(11666)
2005(10054)
作者
(55773)
(46195)
(46027)
(43566)
(29673)
(22352)
(20878)
(18279)
(17700)
(16576)
(16074)
(15487)
(14608)
(14548)
(14350)
(14262)
(14058)
(13795)
(13212)
(13049)
(11668)
(11377)
(11289)
(10478)
(10448)
(10333)
(10220)
(10213)
(9365)
(9211)
学科
(69651)
经济(69556)
管理(53106)
(50854)
(43202)
企业(43202)
方法(33556)
数学(28532)
数学方法(28128)
(18787)
(18016)
中国(17979)
(17944)
业经(15297)
地方(13702)
理论(12932)
(12600)
贸易(12593)
农业(12294)
(12227)
(12148)
(12111)
(11880)
财务(11816)
财务管理(11792)
技术(11310)
企业财务(11150)
环境(10914)
教育(10603)
(10220)
机构
大学(266248)
学院(263148)
管理(104521)
(96309)
经济(93966)
理学(90943)
理学院(89839)
研究(88315)
管理学(88058)
管理学院(87611)
中国(63470)
科学(59062)
(57675)
(47024)
(45644)
(43532)
业大(43462)
研究所(41833)
中心(39842)
(37657)
农业(37138)
北京(36397)
(35438)
财经(35287)
师范(35033)
(32036)
(31880)
(30910)
技术(29661)
师范大学(28363)
基金
项目(184690)
科学(142761)
基金(132340)
研究(131755)
(117158)
国家(115866)
科学基金(97969)
社会(79759)
社会科(75314)
社会科学(75291)
(72519)
基金项目(70975)
自然(66016)
自然科(64433)
自然科学(64412)
自然科学基金(63229)
(61312)
教育(60313)
资助(55078)
编号(54125)
成果(44287)
重点(40908)
(39761)
(38435)
(38071)
课题(36995)
科研(35766)
创新(35472)
计划(34517)
大学(34304)
期刊
(105034)
经济(105034)
研究(74589)
学报(49189)
中国(48951)
(43247)
科学(42716)
管理(38013)
大学(36491)
学学(34318)
(33166)
教育(30985)
农业(30640)
技术(22259)
(18626)
金融(18626)
业经(16670)
财经(16520)
图书(16339)
经济研究(15624)
(15469)
科技(14160)
(14099)
(13936)
业大(13704)
理论(13491)
问题(13359)
实践(12609)
(12609)
技术经济(12292)
共检索到378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华  秦清军  谷洁  李鸣雷  张亚健  
 以自行分离筛选的混合菌株作为除臭菌剂,进行鸡粪堆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除臭菌剂的处理 比对照提早20d消除臭味,其0~10d的氨气释放平均浓度比加入发酵菌曲及对照处理的分别低21%和46%,同时硫化氢释放浓度在堆制过程中始终低于对照,达到了较好的除臭效果;除臭菌剂使堆料温度≥60℃的时间达到10d,在堆制各时期NH+4-N含量顺序为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维炯  倪永珍  
为了解决畜禽粪便因恶臭得不到很好利用而且严重影响城乡环境的问题,作者引进研究了日本EM有效做生物技术对畜禽粪便的除臭效果。表明:EM技术能有效地去除畜禽粪便的恶臭,总除氨率为42.12%~69.7%。经EM技术处理的饲料,营养成分显著提高,17种氨基酸总量提高28%;其兼有促进畜禽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产量的作用。应用微生态工程技术净化养殖场环境投资少、设备简单、无任何污染物产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成钢  安玉玲  夏莹  田娟  陈宇婷  崔京珍  高珍珍  赵铭  
【目的】本试验明确了蚯蚓粪对不同畜禽粪便除臭效果,以提高蚓粪利用率。【方法】试验采用瓶装腐熟发酵法,在羊粪、牛粪、猪粪和鸡粪4种粪便中分别添加5%、10%、15%的新鲜蚓粪,每个处理重复3瓶,在(20±3)℃条件下,对各瓶中NH_3和H_2S 2种气体分别在1,3,5和7 d进行收集。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各处理瓶中NH_3和H_2S含量。以添加等量锯末和活性炭为阳性对照,以不添加任何蚓粪的新鲜4类畜禽粪便为空白对照,比较分析蚓粪对4种畜禽粪便中NH_3和H_2S的吸收除臭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不同比例的蚓粪对4种畜禽粪便在不同发酵阶段中的NH_3和H_2S气体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对NH_3和H_2S气体去除率与阳性对照活性炭和锯末效果相当,且随着蚓粪添加量的增加除臭效果增强;牛粪中添加15%蚓粪后1~5 d,对NH_3的除臭率高于相同处理的羊粪、猪粪和鸡粪;羊粪中添加15%蚓粪后1~7 d,对H_2S的除臭率较其它类型粪便高。【结论】蚓粪对4种粪便中NH_3和H_2S气体均有明显的除臭效果,且牛、羊粪中的NH_(3 )和H_2S气体除臭效果高于鸡粪和猪粪。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舒畅  乔娟  
为探讨养殖保险政策挂钩的实施效果,本文采用2015年北京养殖场户调查数据和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购买养殖保险对养殖场户病死畜禽处理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购买养殖保险,绝大多数养殖场户均能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未购买养殖保险的养殖场户多选择掩埋、焚烧等简易无害化处理;购买养殖保险显著正向影响养殖场户选择生物发酵等资源化处理,还可使其选择简易无害化处理和丢弃、出售等不规范处理的概率减少。建议尽快实现养殖保险政策全覆盖并强化养殖保险政策挂钩、实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级与补贴水平挂钩并尽快实现全覆盖、推进适度规模养殖并鼓励以养殖场户为单元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娟  刘增金  
为有效解决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本文基于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对北京市生猪产业链各环节利益主体和相关政府部门调研获得的数据资料,分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研究发现,北京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病死猪被丢弃和病死猪肉流入市场等隐患,其主要原因是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和生猪保险补贴的覆盖面有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发放效率低以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不完善。本文从健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角度提出从整体上有效解决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娟  刘增金  
为有效解决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本文基于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对北京市生猪产业链各环节利益主体和相关政府部门调研获得的数据资料,分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研究发现:北京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病死猪被丢弃和病死猪肉流入市场的隐患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和生猪保险补贴的覆盖面有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发放效率低以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不完善。最后从健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角度提出从整体上有效解决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艾平  张衍林  袁巧霞  何丽红  翟红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厌氧干发酵处理畜禽粪便过程中,发酵温度、发酵原料的C/N比值和操作方法(有无搅拌)3个因素的改变对发酵前后物料的全氮绝对损失率和沼气总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厌氧干发酵处理畜禽粪便过程中速效氮、pH和总固体含量的变化,得到了厌氧干发酵处理的优化工艺条件:发酵温度为55℃,C/N为12.5,有搅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鲁佳  胡峥峥  阎巧娟  刘依  刘颖芳  
介绍了粪污计、电导仪、氨电极、粪污氮含量计量仪、反射计、快速在线畜禽粪便肥料成分检测系统等6种畜禽粪便肥料成分快速测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阐述了上述各种快速测定装置的精度及适用范围 ,就各种方法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比较。与传统实验室法相比 ,6种快速测定方法简便、快速 ,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其中粪污计和电导笔成本较低 ,可完成氮、磷、钾和铵态氮含量的测定 ;快速在线畜禽粪便肥料成分检测系统能够较准确地测定粪便中铵态氮和磷的含量 ,但检测钾的准确度不高 ,且仪器设备昂贵 ,对运行环境要求高 ,稳定性差 ,对于固体粪便的检测能力较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  秦文杰  曹秀芳  后德家  江洪  
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会产生约38亿t畜禽粪便,造成了畜禽粪便的累积和环境污染,是构成我国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我国饲料蛋白原料严重短缺,80%以上依赖进口,年进口价值超过2 000亿元,是全球蛋白原料最大进口国。昆虫可高效转化畜禽粪便,同时消减温室气体排放,并产生优异的虫体蛋白、脂肪和虫沙,实现养分流动循环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以黑水虻为代表的昆虫生物转化畜禽粪便具有低耗能、低排放及良好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将是治理畜禽粪便污染、解决这一困境的最有潜力的策略之一。近年来,黑水虻转化畜禽粪便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及资源问题、黑水虻生物转化产生的有益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发展黑水虻转化畜禽粪便这一低碳畜牧产业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司瑞石  陆迁  张淑霞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是实现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关键,而技术供给模式决定着技术采用、扩散和效果程度。病死畜禽属于畜禽养殖废弃物,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技术为例,发现当前技术供给模式主要表现为自我供给、组织供给与政府供给的强制或半强制供给模式,无害化处理技术存在采用效率低、扩散范围窄、技术效果差等问题。创新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供给模式,从强制或半强制供给模式转向契约供给模式,充分发挥行政契约、民事契约与集体公约的实效,对于促进养殖业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可持续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娟  舒畅  
为了解养殖场户选择病死猪无害化乃至资源化处理行为的制约因素,应对国家资源化利用病死猪的政策方针。本研究基于2013年4月—2014年8月对北京郊区养猪场户问卷调查获得的428份养殖场户有效调查数据,在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处理样本选择性偏误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养殖场户是否进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养殖场户能无害化处理病死猪,以简易无害化处理方式为主,其中获得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文化程度高、养殖年限长会促使养殖场户进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获得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光群  韩鲁佳  樊霞  杨增玲  
针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畜禽粪便堆肥组分含量测定及其品质评价中的应用问题,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原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对畜禽粪便堆肥产品的含水率、粗灰分、碳素、氮素、钾、纤维素等组分进行定量分析,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尚存在诸如相关研究多局限于科研院所、缺乏广泛的在线应用、非专业人员适用性较差等问题,有待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对该技术的深入应用进行系统研究与完善,并制定统一的测定标准,以指导和规范我国正在兴起的生物有机肥行业的生产过程监控及该行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芳  雍会  
文章基于新疆昌吉州牛粪管理方式微观调研数据,采用IPCC(2006)推荐的畜禽粪便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方法,对牛粪管理方式改进前后CH_4和N_2O的综合排放因子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原有养殖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改进牛粪管理方式后,甲烷综合排放因子由17.13降为8.86,二氧化氮综合排放因子由0.99降为0.46,总体达到596.6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潜力。要综合考虑养殖规模、养殖户经济能力、政府环评规制及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因素改进牛粪管理方式,采取差异化减排策略,建议山区散养以草地自然消解为主,平原大中规模养殖户加强沼气工程管建,小规模养殖户规范牛粪堆肥操作,以期达到较好的减排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启航   冯瑶   王晓醒   朱宏岗   方昭   李兆君  
【目的】筛选新型除臭菌,解决以鸡粪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厂的臭气排放问题,为好氧堆肥生物除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以鸡粪为筛菌样品,利用定性初筛、驯化富集、分离纯化、定量复筛、拮抗试验以及耐药性试验筛选能够满足多重目标的除臭菌,并通过形态观察与16S rDNA测序鉴定菌株。将筛选获得的除臭菌株制成复合菌剂BH并应用于鸡粪堆肥,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原料中不添加菌剂)、DT1(原料中添加1%除臭菌剂BH)、DT2(原料中添加1%的市售商品除臭菌剂)。在堆肥不同时期,分析测定堆体温度、pH、电导率(EC)、庆大霉素(GM)含量以及NH3排放量等指标,探讨耐药性除臭菌剂BH对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初步筛选分离获得15株细菌,命名为BH1—BH15,未筛选到真菌;经复筛发现,菌株BH2、BH5、BH9、BH11、BH12和BH15对NH3的去除率较高,分别为48.8%、49.4%、45.8%、48.3%、51.0%和51.8%,且各菌株间无拮抗作用。对除臭菌株耐药性研究发现,菌株BH11和BH12对庆大霉素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经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BH11为Bordetella sp.,BH12为Weeksella massiliensis。将菌株BH11和BH12制成复合菌剂BH,其除臭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菌剂,NH3去除率高达65.8%。堆肥试验中,各处理高温期均持续9 d以上,实现了鸡粪的无害化处理;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pH稳定在8.4左右,处于5.5—8.5之间,EC在2.73—3.43 mS·cm-1之间,低于4 mS·cm-1,表明物料可用作植物肥料且符合有机肥标准。研究发现,DT2处理的GM降解效率显著高于CK处理,表明商品菌剂能够促进庆大霉素降解。此外,堆肥过程中NH3的排放主要发生在堆肥升温期与高温期,且高温期的排放量高于升温期;与CK处理相比,菌剂BH显著抑制升温期NH3的排放,且除臭效果优于商品菌剂;而进入高温期后,商品菌剂除臭效果优于菌剂BH。【结论】筛选获得2株耐药性除臭菌,对NH3的去除率分别为48.3%(BH11)和51.0%(BH12),制成的复合菌剂BH对NH3的去除率高达65.8%。将菌剂BH应用于鸡粪堆肥,可以有效减少堆肥过程中NH3的排放,且各指标均符合堆肥腐熟标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美丽  王立志  闫天海  杨营  徐琴  王继文  郭伟  
为研究林麝粪便细菌的结构与组成,选取6只2~3岁的圈养条件相同且健康的公林麝,饲喂精粗比为2∶8的饲粮,收集其新鲜粪便,提取其总DNA,然后用16SrrNA细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用IllumINA mISeq250Pe测序平台,对扩增子进行mISeq双端测序。结果显示:1)借助IllumINA mISeq250Pe测序平台对样品进行测序,共获得85 091条有效序列,5 133个有效OTu。2)所得OTu经物种注释被归类为23个门,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51.1%±19.9%)、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35.6%±15.5%)、变形菌门(PrOTeOB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