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3)
- 2023(17987)
- 2022(15680)
- 2021(14809)
- 2020(12363)
- 2019(28351)
- 2018(27804)
- 2017(53415)
- 2016(29533)
- 2015(33638)
- 2014(33656)
- 2013(32393)
- 2012(29725)
- 2011(26677)
- 2010(26841)
- 2009(24348)
- 2008(23730)
- 2007(20716)
- 2006(18186)
- 2005(16030)
- 学科
- 济(109171)
- 经济(109020)
- 管理(87681)
- 业(80668)
- 企(67697)
- 企业(67697)
- 方法(50110)
- 数学(43669)
- 数学方法(43022)
- 财(32254)
- 农(31020)
- 中国(30928)
- 制(25830)
- 业经(25426)
- 学(22060)
- 地方(21651)
- 理论(21114)
- 农业(20287)
- 务(20097)
- 财务(20013)
- 财务管理(19970)
- 贸(19809)
- 贸易(19800)
- 易(19269)
- 企业财务(18942)
- 技术(18283)
- 银(17987)
- 银行(17942)
- 环境(17543)
- 教育(17418)
- 机构
- 大学(409837)
- 学院(409273)
- 管理(160280)
- 济(160054)
- 经济(156299)
- 理学(138738)
- 理学院(137213)
- 管理学(134594)
- 管理学院(133825)
- 研究(133041)
- 中国(97854)
- 京(86355)
- 科学(80638)
- 财(77694)
- 所(65198)
- 农(62836)
- 江(61339)
- 财经(61240)
- 中心(60949)
- 业大(59386)
- 研究所(58805)
- 范(55744)
- 经(55687)
- 师范(55266)
- 北京(54320)
- 院(49053)
- 州(48999)
- 农业(48738)
- 经济学(47846)
- 财经大学(45509)
- 基金
- 项目(278677)
- 科学(219730)
- 研究(209004)
- 基金(199907)
- 家(172368)
- 国家(170875)
- 科学基金(147973)
- 社会(129892)
- 社会科(123014)
- 社会科学(122985)
- 省(110420)
- 基金项目(105566)
- 教育(99877)
- 自然(95431)
- 自然科(93190)
- 自然科学(93167)
- 划(92295)
- 自然科学基金(91463)
- 编号(87214)
- 资助(82572)
- 成果(71829)
- 重点(62571)
- 部(62177)
- 课题(61343)
- 发(58950)
- 创(58194)
- 创新(54076)
- 大学(54048)
- 教育部(53980)
- 制(53552)
- 期刊
- 济(175111)
- 经济(175111)
- 研究(123677)
- 中国(83830)
- 学报(61646)
- 财(60332)
- 教育(60143)
- 管理(59024)
- 农(56928)
- 科学(56131)
- 大学(49136)
- 学学(45052)
- 农业(39209)
- 技术(38897)
- 融(35575)
- 金融(35575)
- 财经(29797)
- 业经(28858)
- 经济研究(27052)
- 经(25466)
- 问题(22423)
- 图书(21114)
- 业(19385)
- 科技(19135)
- 理论(19079)
- 版(18808)
- 技术经济(18632)
- 现代(17693)
- 职业(17650)
- 实践(17405)
共检索到602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玲 韩婷芷
在影响本科生专业选择的众多因素中,院校政策的规制效应尚未得到深入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38所高水平大学的115个专业选择政策文本分析结果,编制并发放1 160份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院校政策通过设定学生专业选择的程序、范围、时间、机会以及限制条件规制本科生专业选择行为;院校政策空间对学生专业选择的规制经由学生对院校政策的感知实现。故院校应当继续完善以转专业为主的各项专业选择政策,拓展专业选择范围、简化专业选择程序、减少专业选择时间与机会限制、降低专业选择限制条件,拓展学生专业选择政策空间,提升学生政策评价、认同与感知水平,以增强学生专业承诺与专业归属感。
关键词:
院校政策 本科生 专业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世平 乐乐 郭素森 李海燕
依据政策的位阶(地位),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党中央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国企改革的重要论断是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总政策,国务院关于探索发展、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原则要求是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基本政策,而相关部委、地方政府推进职教混改的行动准则,则是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具体政策。当前,从政策供给、政策运用和政策形成等不同视角看,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存在"条块不全"、按就近原则"借用"、政策创新难度巨大等问题。要推进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政策创新,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桎梏,为政策创新释放动力;积极推动混改试点,为政策创新开辟道路;灵活运用政策工具,为政策创新提供抓手;聚焦混改关键领域,为政策创新破解难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混合所有制办学 办学政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陈正江
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基点,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政策演进和举措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政策体现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不同侧重点,但也有其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实施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背景及特征,指出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是高水平学校建设的题中之意,据此提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背景下高水平专业建设的主要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亚婷 王雅
疫情背景下,如何有效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善双线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基于探究社区理论,利用某"双一流"建设高校1 116名本科生的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此明确如何在疫情期及后疫情时代的混合教学实践中改善学生的混合学习成效。研究发现,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中学生感知的教学临场感、认知临场感、社会临场感能直接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也能通过混合课程满意度、学习态度的独立中介作用和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学习投入,且总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在三个特定间接效应中,课程满意度的独立间接效应最大。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应继续提供制度技术支撑,完善混合教学环境;构建学习探究社区,推进高质量深度混合学习;改善学习体验、课程满意度与学习态度,注重混合学习反馈;关注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改进混合教学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高会
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是新时代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保障。通过对2014-2018年38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主要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在制定上存在政策主体协同深度、均衡度有待提升,行业企业行政主管部门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在政策工具选择上存在自愿性、混合型工具应用不足,社会组织政策工具使用过少等问题。未来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制定中,建议完善部际协作机制,跨界整合资源;加大行业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力度,强化主导作用;加大自愿性、混合型工具使用力度,建立内外双驱联动机制;完善"四位一体"体系构建,重视社会组织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世平 谢盈盈 滕谦谦 张政 郭素森
目前,河北、山东、江西和浙江台州等地方政府出台了支持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政策,对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通过对其举办方式、登记方式、收益分配、资源投入、资产评估、治理和治理结构、用人管理和薪酬管理、支持政策等内容的详细比较发现,四个政策文本存在按就近原则借用而成、相互间重复现象较多、操作性不够强等问题。必须强化政策工具对政策创新的抓手作用,发挥混改试点对政策创新的探路作用,突出关键问题解决对政策创新的攻坚作用。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职业教育 混合所有制 政策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韦庆昱 吴玉剑
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政策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选取江苏省22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为研究样本,系统了解高职院校提前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政策的实施成效及面临的现实困境,着眼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逻辑起点,探索构建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招生选拔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徐东华
本文在对高等教育成本相关原理与现实进行评述的基础上 ,探讨了在收费政策下的本科生教育成本的内涵、项目与核算问题 ,目的是为我国本科生教育收费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成本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二榕 张熙 刘天子
在"申请-考核"制迅速扩散于国内高校的背景下,作为人才选拔基本单位的系科如何实施该制度尚未得到深入研究,且改革成效仍有争议。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一所典型高校博士生导师的视角,系统地探讨不同学科的"申请-考核"招生实践及其异同,分析不同招生实践下的改革效果。研究发现,由于学科知识认识论和共识度等学科文化的不同,各学科在笔试、面试和导师安排等环节的具体实践存在差异;在取消笔试、将导师个体权力与导师组权力有机结合的情况下,博导对"申请-考核"制的效果评价更高。据此建议,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应维护集体共治,尊重学科文化,平衡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彭虹斌 袁慧芳
就近入学是发达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初期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在这些国家给予家长一定的学校选择权后,就近入学政策仍得以保留。学校选择权作为受教育权有进一步延伸的趋势。具体到我国,中央政府在对待民间择校的问题,可以继续坚持就近入学为本,但可将学校选择权交由部分地方试点。
关键词:
就近入学 学校选择权 受教育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金顶兵
专业选择是大学本科教育中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本科生的专业选择在学生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确定,结果很多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大学所学专业不能很好地匹配。本文对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的专业选择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专业选择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大学本科教育应该承担指导学生选择专业的责任,我国高校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专业选择的良性机制,使得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大学的学科专业特点较好地匹配起来。
关键词:
专业选择 世界一流大学 本科教育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志兵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入推进办学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只有全面理解国家政策内涵,准确掌握政策导向,明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体对象、厘清四种实现形式、把握投入要素和定位,形成参与各方相互的认同、理念的相同、目标的趋同、行动的协同、责任的共同,才能探索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发展之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混合所有制 逻辑 内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墨涵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协商民主为视角探讨了教育改革政策衔接与利益相关者协商民主的内在契合关系,运用质性研究法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对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衔接诉求话语,提出以协商民主为基础的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衔接策略,即衔接好国家到地方政府的政策传导,处理好地方政府到职能部门的政策落实,协调好主管部门到高职院校的政策沟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晖 李晶
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是国家重点大学政策的延伸和发展,其实质是在省域高等教育中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目的是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原则是坚持扶优扶强,路径是重点大学培育发展计划。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坚持效率优先、自上而下、多元发展的价值选择,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施过程中,高水平大学遴选标准的缺失,建设的目标悖论,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建设的统一以及发展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历史演进 价值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文远 杨琴
在包含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混合寡占市场下,分析政府通过环境税进行环境规制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所采取的产品生产策略和污染治理R&D投资策略的最优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只进行生产决策、不进行污染治理R&D投资决策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面临环境税政策时降低产品生产总量,致使民营企业在市场上处于劣势,但环境规制的加强会削弱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生产优势;当企业同时进行生产决策和污染治理R&D投资决策时,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会抑制民营企业的产品生产,污染治理R&D投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而国有企业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一流大学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及其增值——基于对全国83所高校本科生能力测评的实证分析
工科本科生数字能力生成路径研究——基于研究型大学制造类专业的fsQCA组态分析
环境规制与企业最优决策:基于混合寡占模型的研究
中国高水平大学教育国际化表达现状研究——基于84所教育部核准的大学章程文本分析
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参与的特征分析——基于12所中外研究型大学调查资料的比较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研究——基于56份“双高计划”学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的文本分析
农业院校本科生生源质量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以S大学57个专业为例
通识课程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现状研究——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通识课程的文本分析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电气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高等院校布局环境因素研究——基于300所世界高水平大学布局环境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