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5)
- 2023(16891)
- 2022(14527)
- 2021(13684)
- 2020(11522)
- 2019(26561)
- 2018(26282)
- 2017(49386)
- 2016(27844)
- 2015(31775)
- 2014(32149)
- 2013(31048)
- 2012(28686)
- 2011(26185)
- 2010(26612)
- 2009(24256)
- 2008(23646)
- 2007(20948)
- 2006(18567)
- 2005(16866)
- 学科
- 济(109246)
- 经济(109106)
- 管理(78624)
- 业(72306)
- 企(60016)
- 企业(60016)
- 方法(46180)
- 数学(39843)
- 数学方法(39212)
- 中国(34609)
- 农(28932)
- 财(26764)
- 地方(26053)
- 业经(25194)
- 制(23199)
- 学(23152)
- 理论(20392)
- 农业(19275)
- 贸(18592)
- 贸易(18576)
- 技术(18343)
- 银(18240)
- 银行(18196)
- 教育(18130)
- 易(17961)
- 融(17720)
- 金融(17717)
- 环境(17497)
- 行(17468)
- 和(17429)
- 机构
- 大学(388911)
- 学院(387632)
- 济(149195)
- 管理(147501)
- 经济(145668)
- 研究(133898)
- 理学(126473)
- 理学院(124931)
- 管理学(122364)
- 管理学院(121652)
- 中国(98248)
- 京(84839)
- 科学(82351)
- 财(71093)
- 所(68033)
- 农(61476)
- 研究所(61421)
- 中心(59507)
- 江(59187)
- 业大(56453)
- 范(56212)
- 师范(55720)
- 财经(55411)
- 北京(54597)
- 经(50197)
- 院(48626)
- 州(48017)
- 农业(47716)
- 技术(45469)
- 师范大学(44776)
- 基金
- 项目(257304)
- 科学(202527)
- 研究(193136)
- 基金(182741)
- 家(158051)
- 国家(156637)
- 科学基金(134132)
- 社会(118756)
- 社会科(112355)
- 社会科学(112328)
- 省(102905)
- 基金项目(96094)
- 教育(93147)
- 划(86901)
- 自然(86173)
- 自然科(84138)
- 自然科学(84123)
- 自然科学基金(82533)
- 编号(81231)
- 资助(76008)
- 成果(67605)
- 课题(58573)
- 重点(58464)
- 发(57573)
- 部(56985)
- 创(53541)
- 创新(49683)
- 项目编号(49585)
- 教育部(49191)
- 大学(49049)
- 期刊
- 济(171040)
- 经济(171040)
- 研究(120953)
- 中国(86384)
- 教育(64218)
- 学报(59867)
- 农(56869)
- 管理(56435)
- 科学(54592)
- 财(53441)
- 大学(46586)
- 学学(42275)
- 农业(39496)
- 技术(38860)
- 融(35134)
- 金融(35134)
- 业经(28263)
- 财经(26960)
- 经济研究(26471)
- 经(22980)
- 图书(22691)
- 问题(21897)
- 业(20388)
- 职业(20211)
- 科技(18811)
- 理论(18231)
- 坛(18189)
- 论坛(18189)
- 技术经济(18140)
- 版(17192)
共检索到594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学术职业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也受到研究型大学各种院校制度的影响与制约。学术职业的内涵随着研究型大学职能的演变而变化,研究型大学在对学术职业人员的学术职责进行规范的同时也赋予其一定的学术权利。研究型大学中特有的关于学术职业人员的职责和权利的制度,以及保证学术职业人员学术自治的一些院校制度等对学术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院校制度 美国 研究型大学 学术职业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叶菊艳
本文以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近亲繁殖"防范制度的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演变过程及运行特点进行分析以探寻学术界内部的运行逻辑,并为我国大学建立防范学术"近亲繁殖"制度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学术“近亲繁殖” 制度 美国 大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本文从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职业的萌芽与初期发展、学术职业的形成和确立、学术职业的巩固与繁荣、学术职业的困境与新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分析,说明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职业的特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晓明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大学分类的"中间群体",这类大学的组织属性决定其组织活动需要配置学术权力,并具有配置学术权力的相应组织要素。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权力配置体现了管理重心下移、学术决策事务增多的特性。因此,可以从立法、组织体系、文化支持、保障激励机制以及打造学术本位型组织五个方面来进行学术权力制度建构。
关键词:
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术权力 权力配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贾永堂 李洁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须致力于组织创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组织内部结构及能动性因素,更取决于外部环境尤其是制度环境与大学的相互塑造。结合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与组织创新理论,构建新知识生产条件下新型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大学组织创新空间构建与突破性组织系统创新构成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以知识生产方式变革为中介条件影响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打破结构惯性、战略与认知惯性,确立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独特身份是进行组织创新的前提。实现基于知识-试验进路的突破性组织系统创新路径包括: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优化制度环境,构建组织创新空间,从而促进高效的组织试验和有效的知识积累,以推动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创新与持续发展。大学组织要加强识读制度环境和创新空间的能力,一是确定性空间,二是客观存在的可能的自主探索空间,三是专门的特殊试验空间,从而形成制度环境与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共生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俞蕖 刘波
研究型大学是在现代科学研究组织化的过程中崛起的,组织制度是其组织化的主要体现。不同国家的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制度存在差异,以德国和美国为典型代表,从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到20世纪美国成为新的科学中心,大学的组织制度差异对科学中心的转移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岗位制度是其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重点分析了德国和美国两种不同的学术岗位制度,从制度移植和理念变革等方面对研究型大学学术岗位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进而为国内高校的学术岗位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学术岗位制度 变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易红郡
德国柏林大学开创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思想 ,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无疑是最大的受惠国之一。依照本国国情与德国大学的办学模式 ,美国一方面对原有的英式传统学院进行改革 ,增设研究生课程 ;另一方面也尝试着创立新的研究型大学 ,以进行科研和培养研究生为主。1 876年创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真正的研究型大学 ,标志着研究生教育在美国高等学校中的正式确立。霍普金斯大学创办的成功为美国传统大学的变革和其它新型大学的建立树立了榜样。那么 ,美国现代研究型大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 ?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谷贤林
本文对20世纪上半叶影响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1900年成立的美国大学联合会不仅为美国的学术工作提供了标准,对于那些处于发展之中而又希望加入这一团体的高等学校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和示范效应;基金会的资助在为研究型大学发展提供所需经费的同时,也提高了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能力;而欧美学术交流和欧洲学者的流入则拓展了美国学术研究的基础;校友、资金募集运动与政府的支持使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获得了更为稳定的财源。这些不仅促进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对20世纪下半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繁荣也产生了重要的、潜在的影响。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惠琴 彭方雁
首先阐述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等概念;其次,根据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内涵,从资源集中、学科综合、职能多样、文化宽松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的优势;最后,从发展规划、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环境氛围等角度提出了学科团队向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学科团队 集群创新 研究型大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现代科学的发展要求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应运而生。作为现代大学的一种制度创新,跨学科研究中心在推动知识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学创新力的发展。本文从制度创新的视角,对跨学科研究中心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万华
在关于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研究中,人们更多把目光集中在政府的科技政策、经费投入、办学自主权、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这些因素对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专业应用学科的生成和学术研究的多元发展机制。研究型大学之所以能够常盛不衰,与其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总是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捕捉到新的知识增长点,从而把握学术发展前沿,引领社会发展。本文试图从知识生产模式和学术发展机制上探讨研究型大学既能灵活多样又保持自身学术传统的原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斯雄 顾海良 崔延强
论文基于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已有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与重点研究相结合,从整体上把握、厘清其发展、演变脉络,重点分析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内容、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探讨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对当前大学学术评价制度改革的启示。论文分六章。第一章基本理论分析,探讨了学术的内涵和特点,对评价、学术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军仪
20世纪下半叶,部分美国研究型大学突破大学的传统职能,向为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创业型大学转变。美国创业型大学以发展高科技、孵化新产业为目的,以创新和开放的积极姿态与政府、产业界建立新关系,进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分析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内涵、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特征,便于我们了解创业型大学对知识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 创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晓齐 王绽蕊
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这一组织履行其学术职能的核心,是大学各项学术管理制度的最终落脚点,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位。目前,形式多样是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首要特征。学系、研究所代替教研室成为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主体,国家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团队等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不断涌现,教研室进一步瓦解,一些尚存的教研室也大都风光不再,行政职能大大萎缩。加强与政府、产业部门的合作,致力于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建立更为开放、灵活的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成为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基层学术组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冒荣 赵群
科学研究被引入大学的第一次学术革命 ,造就了研究型大学。此后科学研究这一大学(主要是研究型大学 )的社会职能逐步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 ,从“小科学”步入“大科学” ,研究型大学也由此在今天成为新知识与新经济的策源地 ,以致人们提出大学正经历着把经济发展也引为学术使命的第二次学术革命。
关键词:
学术革命 研究型大学 科学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