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0)
2023(7308)
2022(6092)
2021(5515)
2020(4296)
2019(9834)
2018(9668)
2017(17822)
2016(10013)
2015(11105)
2014(11192)
2013(11305)
2012(11238)
2011(10655)
2010(11087)
2009(10157)
2008(10174)
2007(9224)
2006(8617)
2005(8091)
作者
(33517)
(28029)
(27991)
(26172)
(18133)
(13485)
(12428)
(10922)
(10824)
(10420)
(9982)
(9539)
(9334)
(9262)
(9098)
(8531)
(8291)
(8268)
(8211)
(8202)
(7333)
(7090)
(7011)
(6508)
(6435)
(6331)
(6317)
(6215)
(5928)
(5673)
学科
(48152)
经济(48105)
管理(24816)
(23554)
地方(18188)
中国(16915)
(16274)
企业(16274)
(15056)
方法(11977)
业经(11831)
(11400)
(10781)
农业(10677)
地方经济(10307)
数学(9647)
数学方法(9507)
环境(9266)
(9011)
金融(9009)
资源(8704)
(8613)
银行(8591)
(8486)
(8396)
(7938)
(7487)
贸易(7476)
技术(7277)
发展(7184)
机构
学院(152842)
大学(151286)
研究(63959)
(59153)
经济(57757)
管理(51719)
中国(47212)
理学(42837)
科学(42331)
理学院(42158)
管理学(41245)
管理学院(40967)
(35724)
(35634)
(35242)
研究所(32593)
农业(27782)
中心(27496)
(26597)
(26295)
业大(25464)
(24156)
师范(23884)
北京(22983)
(22498)
(22438)
科学院(21306)
(21081)
财经(20096)
师范大学(19184)
基金
项目(98392)
科学(75799)
研究(69921)
基金(68115)
(61802)
国家(61261)
科学基金(49844)
社会(42555)
(40673)
社会科(40244)
社会科学(40231)
基金项目(35677)
(34533)
自然(32198)
自然科(31254)
自然科学(31242)
教育(30903)
自然科学基金(30647)
编号(28723)
(28414)
资助(27451)
成果(24105)
重点(23394)
发展(22136)
(21725)
课题(21436)
(20630)
(20086)
计划(19642)
创新(18914)
期刊
(77590)
经济(77590)
研究(47297)
中国(40093)
(34330)
学报(29744)
科学(26933)
农业(24413)
大学(20644)
管理(20114)
教育(19756)
学学(19164)
(17973)
(15995)
金融(15995)
业经(14141)
(12974)
技术(12735)
经济研究(11509)
资源(11416)
图书(10346)
问题(10056)
财经(9517)
业大(8273)
(8271)
(8213)
(7934)
科技(7755)
世界(7708)
书馆(7699)
共检索到252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新生  吴升华  
以黑稻种植与加工为代表的陕西特种稻行业,经过近10a的努力,已建立起了以洋县、城固、汉中为核心的黑稻种植基地和以洋县、城固为基地,以秦洋、朱黑米酒集团为骨干的黑米食品加工业。1992年全省种植面积已达1×104hm2,总产量已超过4×104t,开发的产品种类有黑米酒、饮料及小食品三大类80多个品种(牌),产值已过亿元大关。至此,陕西黑米产业的雏形已经形成。但与全国特种稻行业相比,陕西在黑稻种植基地建设及现有黑米加工业改造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故认真分析黑米产业现状,研究其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对于推动黑米产业的发展,促进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于凤霞  
论述了过刊文献资源的优势和作用 ,提出了开发利用过刊文献资料的七种途径和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媛,赵慧  
本文阐述了太阳能在能源发展中的优势及我国太阳能的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构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毅萍  
目前全国超过 2 73种报纸已上网供阅览。图书馆界面临如何开发利用这一新的重要的信息资源的新课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新生  甘志瑞  周耀军  
1996年4—6月,我们在资料检索、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陕西西乡樱桃产业做了初步考察。结果表明,地处秦岭巴山之间的西乡县是全国少有的樱桃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大、集中成片的地区之一。国内已有记载的野生樱桃种类大部分均有分布,如中国樱桃、崖樱桃、毛樱桃等。栽培种以驯化了的中国樱桃当地种为主,习惯上按照果实颜色分为西乡红樱桃和西乡黄樱桃两个品系。红、黄樱桃又按果实形状果柄长短、酸甜比等差异各分为2个品种。目前栽培面积3475hm2,产量已达3000t,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的杨营、杨河、二郎、三郎等地。其中红樱桃品种(系)面积较大,约为2667hm2。开发的产品有罐头、浓缩汁、果茶、果酱、果...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美华  
尽管书目被人们喻为“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茫茫书海的导航仪”……然而书目的利用率却不尽人意,甚至有些书目长期放在书架上未被人使用过。据笔者对一所高校读者的调查表明,经常利用书目(包括索引)的读者仅占被调查对象的17.3%;一次也没有使用过书目的读者占22.4%;大部分读者则很少使用书目。事实上这种状况并不是某一所高校的特殊现象,书目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是目前大部分图书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问题还在于书目资源的开发利用迄今为止未引起图书馆界应有的重视。许多图书馆一方面呼喊图书的流通率和利用率低下,但另一方面却不注意对书目资源的开发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志远  岳大鹏  郭彩玲  
在以最新TM彩色合成图像为主要信息源编制成的陕西省1∶50×104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对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的八大类型,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现状特征、结构格局和分布规律,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途径。此研究为有关部门决策和制定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志远  郭彩玲  
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对水土资源的加速开发利用,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和水土平衡不断受到破坏,给水分的供需和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增添了新的压力,同时也严重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把水土资源做为一个整体,对陕西关中灌区水土资源的开发进行科学的评估研究,提出进一步开发水土资源潜力的设想,以促使在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按照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匹配与组合,协调水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占存  
1.加大矿产资源开采的步伐,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变成经济优势。(1)着眼区外,调动省内甚至更大范围的力量联合开发矿资源;(2)有水怏流,贯彻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3)国家应对该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优惠扶持政策。2.建立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以下面四个矿产资源开发为重点;(1)小秦岭钼钨金矿区;(2)山阳、镇安、柞水铅锌银铁多金属矿区;(3)凤、太铅锌金矿区;(4)汉江上游滑岸区。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采、选、冶技术水平,扩大资源的综合利用。首先,全面摸清秦巴山区矿资源的家底,并为采矿设计提供完整、准确的地质资料;其次,加强设备和工艺的更新,做到生产高效、产品优质,低消耗,少污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颜亮东  伏洋  李凤霞  周秉荣  
选用最热月(7月)和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作为划分气候大区的一级指标,最冷月的温度指标可分为冬冷(-20℃~-5℃)和冬寒(≤-20℃)两种类型,最热月的温度指标可分为夏热(≥20℃)、温(15℃~20℃)及夏凉(5℃~15℃)3种类型。根据青海青海省温度出现的范围,把青海省划分为冷凉和冷温2个气候大区;再以年≥0℃的积温、年干燥度(年最大可能蒸散量(E)与年降水量(R)的比值)作为二级指标,并结合各地区的自然景观又划分为11个气候区,得出气候类型分区图。为合理地利用这种青藏高原特色的气候资源,针对各气候类型区的地理条件、自然灾害和气候资源的分布特征,评价了各气候分区适宜从事的农、牧业生产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惠进  刘伯根  
我国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Sarg.)具有营养价值高、易栽培、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因受立地环境的控制,仅分布在浙西、皖南的部分地区。本文在介绍山核桃的经济价值、资源的地理分布基础上,分析了立地环境和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市场需求提出了加快山核桃的异地引种、推广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加强山核桃生产的规范化管理、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措施,使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家振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北宽530km,东西长580km。东与安徽、山东接壤,西邻陕西,南接湖北,北连山西和河北。全省土地面积16.7×10~4km~2,占全国土地面积1.74%,居全国省区第18位;人口8000万,为全国省区第二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土地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合3.177亿亩),耕地5,168万亩,其中水田4,042万亩。土地构成大体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占土地总面积49%,丘陵26%,岗地13%,平原7%,湖河水面5%。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16.3%。这些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和湘、资、沅、澧四水及其支流的河谷平原,丘陵和山麓分布较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代合治  
山东矿产资源以能源矿、非金属矿、金矿和铁矿等具优势,常用矿产与优势矿产吻合程度高,主要矿产资源地区匹配关系好,便于综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山东工业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但也存在加工程度低、综合利用效益差、资源浪费重、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在综合分析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构想了山东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基地的布局和发展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正法  梁称福  
依据湖北四湖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 ,将区内野菜的生境分为湖泊、塘渊沟渠、沼泽、河流洲滩、村落和田土等生态系统 ;以二单元分类方法记述了四湖地区 3 4科 5 9属的野菜 79种 ;阐述了区内重要野菜的种类、野菜蕴藏量、利用价值和开发利用现状 ;提出了开展四湖地区重点野菜资源调查研究、制订野菜资源的保护措施、建立野菜商品生产基地及野菜人工驯化栽培等开发利用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