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20)
2023(4243)
2022(3578)
2021(3415)
2020(2783)
2019(6035)
2018(6136)
2017(10893)
2016(6101)
2015(6859)
2014(7214)
2013(6705)
2012(6086)
2011(5533)
2010(5673)
2009(5327)
2008(5106)
2007(4791)
2006(4336)
2005(3949)
作者
(19026)
(15933)
(15753)
(14759)
(9792)
(7554)
(7151)
(6183)
(5951)
(5656)
(5585)
(5306)
(5296)
(5053)
(4880)
(4789)
(4702)
(4657)
(4657)
(4549)
(4055)
(3880)
(3859)
(3655)
(3603)
(3581)
(3454)
(3422)
(3295)
(3280)
学科
(19818)
经济(19790)
管理(14298)
(11301)
(9093)
企业(9093)
方法(6709)
理论(6559)
(6429)
(6168)
(5997)
中国(5976)
(5795)
地方(5182)
业经(5103)
(4399)
农业(4348)
数学(4234)
数学方法(4141)
教学(3897)
教育(3885)
(3786)
银行(3771)
(3754)
金融(3747)
(3691)
体制(3516)
(3304)
贸易(3303)
(3204)
机构
学院(87893)
大学(85062)
研究(31197)
管理(29074)
(27047)
经济(26134)
理学(24048)
理学院(23682)
中国(23037)
管理学(23027)
管理学院(22848)
科学(20800)
(19068)
(16270)
(16142)
(14973)
师范(14717)
研究所(14717)
(14563)
(14125)
中心(14045)
业大(13021)
农业(12460)
北京(12295)
技术(12277)
(11847)
师范大学(11703)
(11656)
财经(10629)
(10583)
基金
项目(56836)
科学(43104)
研究(41451)
基金(38413)
(34297)
国家(34003)
科学基金(28158)
(24250)
社会(23915)
社会科(22531)
社会科学(22527)
基金项目(20562)
教育(19806)
(19727)
自然(18453)
自然科(17963)
自然科学(17954)
自然科学基金(17584)
编号(17376)
资助(16467)
成果(14263)
课题(13305)
(12964)
重点(12819)
(11257)
(11240)
(11077)
计划(10888)
(10793)
科研(10763)
期刊
(37367)
经济(37367)
研究(24345)
中国(20408)
学报(16165)
(15389)
科学(14166)
教育(13715)
大学(12014)
管理(11590)
学学(11202)
(10566)
农业(10443)
技术(8748)
业经(7307)
(6910)
(6563)
旅游(6563)
(6563)
(6414)
金融(6414)
经济研究(5469)
学刊(5285)
旅游学(5274)
游学(5274)
(5224)
(4958)
图书(4910)
财经(4708)
问题(4672)
共检索到137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贾百俊  王旭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楚义芳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国家或国家中区域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仰赖于五大基本因素:旅游资源条件的好坏;经济竞争能力的高低;基础设施的水平和通达性的高低;市场推销是否强劲有力;以及政府的旅游政策是否主动积极。就国际旅游而言,如果把国际旅游者从入境到出境之间所消费的一切视为“旅游产品”,则这种产品实际上是上述五大因素有机综合的结果。从旅行社的角度来看,“旅游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尚意  李淑方  张江雪  
行为地理学在研究人们的空间行为时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旅游产品消费过程得到的效用满足也是以个体来衡量的。由于旅游线路是旅游产品之一 ,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是设计更多的旅游线路产品 ,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需要。本文以苏州游客调查资料为基础 ,并设计了显示旅游群体线路选择差异性的指标TRDI,通过计算苏州城市旅游中 ,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人群的TRDI,分析不同群体旅游线路选择的多样性差异。而后提出中观尺度上旅游线路设计的基本理念及评价方法 ,从而为旅游业经营单位设计旅游线路和旅游者选择适当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鄢志武  丁午阳  管园苹  赵孟莹  
本文对游客从某个固定景点出发,途经各个景点最终到达固定终点的最佳游览路线进行设计。文中以山西省5A级景区游览为例,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将其变为求解闭合回路的多旅行商问题(TSP)。本文利用lingo软件求解了在多约束条件下最合理的游览路线,以保证游客自驾游一次性参观所有的5A级景区的旅游路线最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玉成  
旅游风景区旅游线路的创新设计应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 游生产力建设以及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 托,以效益为中心。旅游线路的创新设计对旅游风景区的发展有着非常 重要的影响,并直接影响旅游效果。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凯  
旅游线路设计问题是旅游规划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把运筹学的方法引入旅游研究,探讨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问题。基于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认识,本文重点是展示运筹学方法、图论方法的应用潜力,而没有着力于具体的技术细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镇  黄秋云  
大尺度旅游的空间行为复杂,其线路质量的评价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回顾旅游线路质量评价多种视角的基础上开展了3项研究,以欧洲出境观光游为例提出了大尺度旅游线路设计质量的评价体系并进行检验。研究首先借助扎根理论,从旅行社端提取了反映旅游线路设计质量的CEE评价准则。接着,在对热销旅游线路文本挖掘的基础上,提取了游客关心的线路质量关键词,并投影到CEE评价准则中,据此提出旅游线路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及测量标准。最后,在参数区间设定和基于"旅行工匠"设计平台的实验检测两个方面验证了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测评效果。文章设定的质量参数区间以及诊断步骤,为创新传统旅游线路设计方案和监控设计质量提供了新的方法参考,也为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旅游商业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测量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淑敏  杨效忠  
区域旅游整合是发挥区域旅游整体效应的重要途径。文章剖析了区域旅游整合的构成要素,建立了区域旅游向区域大旅游转化的整合路径。以皖江一线旅游区为例,重点探讨了区域旅游整合背景下的旅游线路设计问题,总结出优势组合、主题组合、季节组合、游览时间组合四种旅游线路组合模式,并列出具体设计方案。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珊  王媛  许鑫  冯学钢  
文学旅游是具有鲜明文旅融合特征的旅游类型,但很少有研究探讨文学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本文以上海张爱玲文学为例,从作家生平、文学作品等角度,运用扎根理论识别可供利用的文学旅游吸引物的类型,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根据网络游记分析文学旅游者需求偏好,共同构建主题性文学旅游线路设计模型。文学旅游线路设计模型包含地名景点、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市井生活、文学旅游动机、旅游设施及成本7个维度。文章利用该模型,设计了“张瑛求学记”“梦回半生缘”“文艺大上海”三条以张爱玲为主题的文学旅游线路。研究结果可以丰富和拓宽文学旅游的研究视角,可以为文旅融合模式提供新型的应用方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欢   翟石艳   潘俊业   冯雨柯   闫培雪  
景区旅游线路设计对于提高游客体验和提升景区规划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一直是旅游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基于虚拟地理实验和最大旅游效益原则,以景区演艺节目时间调整为切入点,设计实验场景,采用虚拟行为实验方法,探讨景区旅游线路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清明上河园景区的空间场景及演艺节目为例,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虚拟旅游场景中,游客仍然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和最大的信息收集量的目标;2)演艺节目优化场景下,旅游时间比、节目观看完整度和观看率等指标,均优于实际节目场景;3)虚拟行为实验方法在景区线路设计中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该研究不仅丰富了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方法,同时也拓展了旅游地理学的虚拟空间人地关系研究领域,为旅游地景区规划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实践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法建  章锦河  陈冬冬  
本文采用景区出现率、空间模式理论、旅游线路目的地类型理论、TICI指数对市场上经营的有关皖南旅游区观光旅游线路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皖南各景区在市场线路中的利用现状、角色位置以及不足之处,以期对皖南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产生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家永  楼惠新  
井冈山是江西省,亦是我国著名风景旅游区。为了促进该地区旅游业和农业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该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在井冈山建立旅游生态农业试验区的初步设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渊  丁燕杰  王德  
以人为本的旅游线路设计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旅行时间限制和空间行为特征,这有别于传统的至上而下、依据专家经验判断的旅游路线设计方法,逐渐引起旅游学者的重视。文章提出考虑旅游者时间约束和空间行为特征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法,首先考虑旅游者的旅行时间约束,然后基于GPS数据和社会网络模型分析旅游者对景点的选择特征,再利用GIS分析最优路径,综合构建了一种新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法。以厦门市鼓浪屿为例,对263个旅游者GPS轨迹及其94个选择景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入口上岛旅游者在半天和一天的符合行为特征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尚志,李利锋  
攀西地区跨世纪发展的总体构想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孙尚志,李利锋攀西地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包括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国土面积6.75万km2,人口474.3万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资源高度密集区,尽快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满元  
尽管在旅游线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从优化的角度而言,如何设计出一条能实现出发地与目的地间的最短路径目标,便是其中的最为关键性的一个问题。由于不同的交通方式的不同组合能对应着不同的路程、时间与成本问题,因而,如何通过有效的选择来形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也就有了相当的必要性。此外,在旅游线路设计与安排过程中,旅行社除了要合理安排和规划旅游线路的长度以力求不走回头路、不走冤枉路和形成有效的闭合回路外,还需充分考虑到其中的线路在时间安排上的合理问题;否则,再好的线路安排也会失去其内在的价值与影响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