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70)
2023(18922)
2022(15908)
2021(14714)
2020(12281)
2019(27926)
2018(27616)
2017(53056)
2016(28605)
2015(32004)
2014(31998)
2013(31790)
2012(29315)
2011(26400)
2010(26936)
2009(25549)
2008(24756)
2007(22302)
2006(20164)
2005(18535)
作者
(83296)
(68870)
(68542)
(64934)
(44013)
(32890)
(31116)
(26820)
(26246)
(24802)
(23573)
(23425)
(22163)
(21958)
(21401)
(21080)
(20425)
(20078)
(19783)
(19664)
(17321)
(16997)
(16694)
(15851)
(15558)
(15474)
(15432)
(15347)
(13865)
(13592)
学科
(121903)
经济(121737)
(102099)
管理(96105)
(89991)
企业(89991)
方法(48281)
数学(38136)
数学方法(37707)
中国(37450)
(37122)
(36462)
业经(36065)
(29967)
(29495)
金融(29492)
地方(29255)
(28745)
银行(28699)
(27677)
(25631)
财务(25548)
财务管理(25510)
农业(25451)
企业财务(24241)
理论(22421)
技术(22267)
(21940)
(21400)
(20889)
机构
学院(410671)
大学(408309)
(167736)
经济(164041)
管理(162819)
理学(138565)
研究(138017)
理学院(137067)
管理学(135010)
管理学院(134247)
中国(111200)
(88308)
(82485)
科学(82114)
(69349)
(66940)
财经(63990)
中心(63460)
(63364)
研究所(62080)
业大(58130)
(57895)
北京(56437)
(52573)
师范(52099)
农业(51705)
(51364)
(49995)
经济学(49732)
财经大学(47172)
基金
项目(266455)
科学(210302)
研究(199271)
基金(192334)
(165726)
国家(164204)
科学基金(142298)
社会(125912)
社会科(119355)
社会科学(119327)
(105330)
基金项目(101686)
自然(90751)
教育(90464)
自然科(88605)
自然科学(88586)
(87102)
自然科学基金(86998)
编号(81835)
资助(78830)
成果(66915)
(59685)
重点(59244)
(58460)
(57182)
课题(56712)
创新(52810)
(51863)
国家社会(51350)
项目编号(50686)
期刊
(197313)
经济(197313)
研究(128118)
中国(87134)
(66198)
管理(65960)
(63118)
学报(59491)
科学(56807)
(50555)
金融(50555)
大学(46245)
教育(46131)
学学(43520)
农业(42675)
技术(37132)
业经(33767)
财经(32115)
经济研究(29791)
(27467)
问题(25188)
(23498)
技术经济(21233)
现代(20129)
理论(20124)
科技(19477)
图书(19261)
商业(18681)
(18529)
(18175)
共检索到638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展军  
针对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现状,指出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科技资源的创新协同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在探讨西安市发展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现有主要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分析了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在扶持政策体系、制度建设、产业园区增长能力、民口企业"民进军"以及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制度完善、发展规划、破解资金瓶颈、完善军民融合的机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西安市发展"军民融合"装备制造业的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海海  苗龙  
我国目前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打破我国产业军民分割、相互独立的封闭发展模式,率先通过军民融合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军民融合主要通过科技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组织融合、产业融合等,推动信息、技术、人才、设施、服务市场等资源在两大体系之间共享共用和渗透兼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红安  仪少娜  
西部装备制造业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重要产业形态,其转型升级直接影响军民融合产业的深度发展。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与制造业相伴而生的产业,其产业空间集聚对促进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作用日益显著。从产业空间集聚视角,以西部装备制造业为例,基于2003—2014年西部1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1)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空间相关性显著,西部军民融合产业的生产效率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在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智  鲁志国  
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将是未来装备制造业突破自主创新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可通过创新效应、制度效应、配置效应和协同效应等四大机制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对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空间上主要通过直接效应表现出来。邻近地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对本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负向溢出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向的直接效应,这主要与高技术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及发展阶段有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耿松涛  彭建  
旅游产业作为关联带动性强的产业,其融合发展既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亦是新形势下的大势所趋。作为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新兴业态,旅游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发展已逐渐成为企业成长、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的着力点。立足于产业融合这个大背景,在对旅游装备制造业相关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和机理进行了阐述,并研究分析了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了提升其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俊正  付丽丽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两化融合)对支撑装备制造业振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化融合发展测评对国家政策制定、行业管理指导以及企业经营决策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在汲取先前研究方法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战略地图理论的核心思想,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行业价值最大化以及社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内涵,进行了两化融合价值增值逻辑的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测评技术路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  杨瑾  
基于集群视角,结合产业集群和集群共生已有研究成果,运用共生理论,系统分析和研究了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共生关系类型。并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对应的共生关系类型,构建了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总体模式。最后,结合陕西装备制造业的地域分布、产业特点、科研和技术能力等,提出了促进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共生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修国义  许童童  
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制造业的"母体",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文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性金融支持、商业性金融支持、资本市场金融支持、风险投资金融支持4个角度出发,选取了2005~2014年10年的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创新性地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与岭回归分析4项金融支持方式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程度,找出各种金融支持方式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军  
产业融合改变了制造业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组织形态。为此,我国应积极促进科技创新,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推动传统制造业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转变政府观念与职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燕  赵瑞君  佟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如何实现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都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尝试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而不断加深对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燕  赵瑞君  佟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如何实现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都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尝试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而不断加深对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燕  赵瑞君  佟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如何实现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都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尝试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而不断加深对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丰富和完善了二者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相互联系,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选取2013—2019年东北地区数据,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二者的融合发展水平,并用实证分析了其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从轻度失衡发展到中度融合,其中,辽宁的融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最低。同时,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参与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相互联系,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选取2013—2019年东北地区数据,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二者的融合发展水平,并用实证分析了其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从轻度失衡发展到中度融合,其中,辽宁的融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最低。同时,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参与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正向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慰  
浙江省作为加工制造业的强省,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困境一直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但是与加工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浙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却一直被各界所忽视。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对于浙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浙江加工制造业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并严重制约了浙江加工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