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
2023(14)
2022(6)
2021(10)
2020(7)
2019(23)
2018(27)
2017(75)
2016(25)
2015(23)
2014(38)
2013(28)
2012(40)
2011(25)
2010(24)
2009(21)
2008(24)
2007(20)
2006(17)
2005(11)
作者
(85)
(66)
(60)
(54)
(43)
(42)
(39)
(34)
(30)
(27)
(24)
(24)
(23)
(21)
(21)
(21)
(19)
(18)
(18)
(18)
(17)
(16)
(16)
(16)
(16)
(15)
(15)
(15)
(14)
(14)
学科
(186)
经济(186)
地方(162)
地方经济(77)
(66)
(60)
农业(53)
城市(48)
中国(46)
城市经济(43)
方城(41)
业经(33)
管理(33)
(32)
企业(32)
方法(30)
数学(29)
数学方法(29)
技术(27)
农业经济(26)
(24)
新技术(24)
高新(24)
高新技术(24)
人口(20)
农业人口(18)
农业劳动(18)
动力(18)
(18)
劳动(18)
机构
学院(338)
大学(324)
(145)
经济(145)
管理(136)
研究(122)
陕西(107)
理学(105)
管理学(105)
理学院(104)
管理学院(104)
西安(104)
科技(96)
西北(82)
科技大(81)
科技大学(81)
科学(78)
中国(76)
(74)
(61)
研究所(54)
(53)
经济管理(53)
中心(51)
(51)
社会(51)
(51)
师范(50)
农林(49)
(49)
基金
项目(250)
科学(202)
研究(181)
基金(174)
国家(141)
(141)
科学基金(131)
社会(127)
社会科(119)
社会科学(119)
(114)
(101)
陕西(98)
基金项目(93)
陕西省(85)
(83)
编号(79)
发展(70)
(69)
自然(68)
计划(66)
教育(65)
自然科(64)
自然科学(64)
自然科学基金(60)
(55)
创新(54)
重点(53)
(52)
资助(51)
期刊
(159)
经济(159)
研究(112)
科学(85)
(84)
中国(75)
学报(63)
科技(55)
(49)
大学(48)
学学(48)
城市(46)
(42)
农业(37)
社会(34)
科技大(33)
科技大学(33)
农林(32)
(32)
管理(32)
西北(32)
技术(31)
社会科(31)
社会科学(31)
发展(29)
(29)
教育(28)
现代(27)
问题(23)
业经(22)
共检索到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之间,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区内现有人口约90万,包括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组团。西咸新区是陕西省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尤帅  郑强  高姣  
基于陕西省1993-2014年对外贸易总额和货物周转量的数据指标,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对陕西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陕西省对外贸易水平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原因,而现阶段物流业的发展对对外贸易却没有明显的促进关系。因此陕西省着力打造西安"国际港务区"应建立在对外贸易水平提升的基础上,没有贸易水平增长的支撑,单纯的港务区基础建设只会变成"废港"。最后结合当前宏观战略规划、陕西独特城市优势、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指出如何提升贸易水平、促进贸易增长,希望为陕西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展军  
针对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现状,指出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科技资源的创新协同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在探讨西安市发展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现有主要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分析了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在扶持政策体系、制度建设、产业园区增长能力、民口企业"民进军"以及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制度完善、发展规划、破解资金瓶颈、完善军民融合的机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西安市发展"军民融合"装备制造业的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佳骏  
国外典型大都市区新城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能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镜鉴。雄安新区规划应从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着眼雄安未来城市功能与形态开发,集中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打造主导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利用集约高效、产城有机融合、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同时,推动居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功能同步规划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强社  樊志民  
探索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是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文章根据陕西咸阳的"三化"发展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与分析,采用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0~2011年该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三化"互动关系的相关结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洪世键  张京祥  
1990年代以来,"区域主义"在西方学术界重新得到重视和发展,并且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主流。本文通过新区域主义这一视角,阐述"没有郊区的政府"、"城市区域"和"区域同盟"等新的大都市区管治理念与模式,进而分析新区域主义在中国大都市区管治中的应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冉淑青  刘晓惠  冯煜雯  
城市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空间规律。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经济、人口、空间相互作用力的推动下,城市不同区位具有各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文章选取2004—2011年西安各区县的人口、经济、空间发展指标,通过对各指标增量之间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经济发展对人口增加的推动作用中,核心城区由于人口饱和,人口对于经济发展的敏感性低于周边城区,远郊区受主城区极化作用的影响,人口敏感性低于离主城区更远的郊县;在经济发展对于空间建设的推动作用中,受整体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城区和周边城区空间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静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中高速增长及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发展需求,这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基于此,首先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研究和实践状况、西咸新区科技创新机遇,进一步通过对西咸新区"互联网+"科技创新现状及其SWOT的分析,提出西咸新区"互联网+"科技创新的建设实施路径。研究表明:激发创新活力,打响"创业在西咸新区"的品牌;注重对创新核心要素扶持,实现创新领军人才集聚;积极与行业协会对接,打造两类内生型创新企业;修炼高级生产要素能力,"有力度"但"有选择"设计招商政策的四大建设路径,能够更好地发挥西咸新区自身资源优势,把握好发展机遇,能够让"互联网+"为西咸新区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强社  陈遇春  
本文以咸阳为例,阐述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实施统筹城乡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在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应从规划、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村三个文明等六个方面的路径抓起,并要抓住树立城乡一体化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创新体制机制三个关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颖  孙平军  李诚固  宋云婷  
以长春大都市区内的长德新区为例,探析城乡共建新区这一新型地理空间框架推进大都市区城乡空间统筹的基本模式与内在机理。基于长春大都市区城乡空间开发隔离、产业空间布局不均衡、中心地体系不完善与基本公共服务失衡等问题,在城乡共建新区的视角下,从相关主体空间利益关系协调、产业空间关联网络构建、大都市边缘新城的诱导三个层次,深入分析了长德新区推动城乡空间统筹的总体效应,进一步提炼"利益协调—产业融合—服务均衡"的城乡共建新区推动城乡空间互动的基本模式,最后深入探讨了城乡共建新区成功推动大都市区城乡统筹的机理,以期为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颖  孙平军  李诚固  宋云婷  
以长春大都市区内的长德新区为例,探析城乡共建新区这一新型地理空间框架推进大都市区城乡空间统筹的基本模式与内在机理。基于长春大都市区城乡空间开发隔离、产业空间布局不均衡、中心地体系不完善与基本公共服务失衡等问题,在城乡共建新区的视角下,从相关主体空间利益关系协调、产业空间关联网络构建、大都市边缘新城的诱导三个层次,深入分析了长德新区推动城乡空间统筹的总体效应,进一步提炼"利益协调—产业融合—服务均衡"的城乡共建新区推动城乡空间互动的基本模式,最后深入探讨了城乡共建新区成功推动大都市区城乡统筹的机理,以期为大都市区地域城乡空间统筹实践总结经验、提供指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水金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素有移民城市之美誉,其海纳百川的胸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和活力,造就了上海历史上的辉煌。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效应的进一步积聚,浦东对海内外各类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也成为全国务工女性的首选地之一。50余万处于劳动年龄段的青壮年女性的流入,为新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新区外来女性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行职业分布等展开较详尽地分析,以企能为新区政府制定人口规划和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跃平  马晶晶  
在近300家企业创业者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分层回归法检验了创业者对创业公共政策知晓度及公共服务程序、公共服务态度、服务人员素质对政策满意度的作用,以及政策知晓度在政府公共服务与政策满意度之间的调节效应。同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政策满意度在政府公共服务与创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政策知晓度、公共服务程序、服务人员素质显著正向影响政策满意度,政策知晓度正向调节公共服务程序与政策满意度间关系、公共服务态度与政策满意度间关系,政策满意度在政府公共服务与创业绩效间具有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瑛  
90年代,广西投入巨资建设西南出海通道,为广西现代经济的成长和区域经济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但通道建设的 经济绩效不理想,表现为:通道经济效益不高,广西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并没有突破性进展。本文对通道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进行分析,为今后广西发展通道经济找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吉涛  方创琳  宋吉强  班茂盛  刘海燕  刘晓丽  
本文在阐明开展大都市边缘区乡镇土地集约利用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背景与目标的基础上,确立了构建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思路与评价方法,着重讨论了最理想的指标体系与实际确定的指标体系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当前乡镇一级行政地域单元在指标统计上的新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指标权重的调整来提高现有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按研究思路,本文根据数据的实际获得情况,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西北旺镇、苏家坨镇、温泉镇和上庄镇4个镇为例,确立了经济协调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社会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友好指标在内的4个二级指标,包括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土地利用强度、生态适宜等在内的15个三级指标和66个四级指标。评价结果显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