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5)
- 2023(6806)
- 2022(6075)
- 2021(5425)
- 2020(4896)
- 2019(11446)
- 2018(11218)
- 2017(22284)
- 2016(12208)
- 2015(13835)
- 2014(14038)
- 2013(14088)
- 2012(13436)
- 2011(12139)
- 2010(12111)
- 2009(11407)
- 2008(11450)
- 2007(10494)
- 2006(8955)
- 2005(7908)
- 学科
- 济(56366)
- 经济(56319)
- 管理(35401)
- 业(33380)
- 方法(28395)
- 数学(25616)
- 企(25439)
- 企业(25439)
- 数学方法(25434)
- 农(16747)
- 财(14102)
- 地方(13775)
- 环境(13242)
- 中国(12427)
- 学(11767)
- 农业(11186)
- 贸(10673)
- 贸易(10672)
- 业经(10632)
- 易(10333)
- 划(8970)
- 制(8837)
- 务(8467)
- 财务(8454)
- 财务管理(8432)
- 和(8412)
- 企业财务(7984)
- 融(7486)
- 金融(7484)
- 技术(7270)
- 机构
- 学院(182245)
- 大学(182195)
- 济(78236)
- 经济(76620)
- 管理(70791)
- 理学(61670)
- 理学院(61003)
- 研究(60121)
- 管理学(60030)
- 管理学院(59698)
- 中国(44301)
- 科学(38400)
- 京(37175)
- 农(35110)
- 财(34392)
- 所(31305)
- 业大(29717)
- 中心(28931)
- 研究所(28706)
- 江(28202)
- 财经(27979)
- 农业(27732)
- 经(25299)
- 经济学(24794)
- 范(23660)
- 师范(23438)
- 经济学院(22877)
- 北京(22607)
- 州(21724)
- 院(21025)
- 基金
- 项目(124045)
- 科学(97256)
- 基金(89891)
- 研究(88745)
- 家(78142)
- 国家(77513)
- 科学基金(66278)
- 社会(57120)
- 社会科(54151)
- 社会科学(54128)
- 省(51380)
- 基金项目(48714)
- 自然(42920)
- 自然科(41857)
- 自然科学(41841)
- 划(41428)
- 自然科学基金(41076)
- 教育(40340)
- 资助(36688)
- 编号(35736)
- 成果(28028)
- 重点(27978)
- 部(27915)
- 发(27489)
- 创(25557)
- 科研(24456)
- 课题(24210)
- 创新(24020)
- 教育部(23616)
- 国家社会(23394)
共检索到257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珏 李哲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化的今天日益突出,对于处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陕西省,其突出的资源优势所决定的利用这一优势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将更加严重。本文对陕西省FDI环境效应的研究表明:FDI与陕西环境污染的变化关系表现为FDI有导致陕西省环境污染指标上升的趋势,FDI与检验的污染指标间的关系基本都为"U型"("N"型的后半部分也为"U"型)。而且从各曲线的转折点来看,大都与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一致。总之,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FDI与陕西省环境的趋势关系是"U型"还是"N型"。因此,要从结构上引导FDI的投资流向,从环境政策上控制其对陕西环境的影响,使FDI成为...
关键词:
陕西省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效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佳佳
"污染天堂假说"在我国是否成立不仅要考察引进外资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要深入分析其与当地市场化水平的直接关系。在我国近十几年来市场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以碳排放为对象,从我国地区间的市场经济环境异质性程度,即市场化水平为切入点,考察FDI对我国各地碳排放的影响。系统构建包括FDI和市场化水平的碳排放理论模型,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FDI、碳排放、市场化水平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看,FDI显著促进了我国各地区的人均碳排放和单位GDP碳排放。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个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越高,FDI对碳排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章良
文章通过浙江省1985—2010年FDI和工业"三废"排放量相关数据,利用Eviews5.0对浙江省FDI和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FDI与浙江环境污染的变化关系表现为FDI有导致环境污染指标上升的趋势,即浙江FDI的增加是引起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加的原因,而全省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排放物增加并不是浙江省FDI增加的原因;经检验,浙江FDI与检验的污染指标间的关系基本都为"U型"。文章认为,从结构上引导FDI的投资方向,从环境政策上控制其对浙江环境的负面影响,使F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效应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海霞 曲福田 诸培新
工业化快速进程中,工业污染作为工业生产在所难免的附属产物,占全国总污染负荷的70%,对资源环境构成巨大压力。经济发达地区工业产值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使得工业结构与布局成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本文首先以江苏省为例,分析重污染行业结构与工业布局变动对环境效应的实际效果,得出重要结论:自1990年以来工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不利于环境污染控制。从生产效应和社会效应两个方面,分析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影响机理,通过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工业结构与布局是现阶段影响环境污染的重要变量,重污染行业结构是环境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着力于从工业结构调整和...
关键词:
工业化 工业结构 工业布局 环境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月花 曹娣 薛伟贤
高技术产业集群效应是高技术产业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并表现出强大竞争力的经济学内在机制,也是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本文采用效用值法,结合高技术产业集群表现出的技术、人才、投资集聚效应以及协同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从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经济推动能力和社会促进能力三个方面对陕西高技术产业集群效应做出分析并提出提升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志强 张柏 张树清 王宗明
湿地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引起了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定量分析湿地退化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本文选择吉林省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基于1930年、195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及1986年、1996年、200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ARCGIS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研究了该区湿地从1930年~2000年的时空变化规律,计算了湿地在各个阶段的动态度和湿地的转出贡献率。结果表明,从1930年到2000年的70年间,本区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沼泽湿地面积从1930年的123.7×104hm2,2000年仅为22.8×104hm2,湿地从一种主要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施敏颖
本文首先就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提出了两点假设。并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回归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当地环境规制对FDI的流入有显著影响,两者呈正相关:环境规制强度越大,FDI流入就越多;反之,亦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与污染排放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初始时,随着FDI规模的增加,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固废总量等随之增加;当FDI达到一定规模时,污染总量可能下降。但在当前,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与污染排放量之间主要呈线性关系。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规制 污染排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正松 陈胜东 黄思明
产业结构的变化会改变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文章结合江西省三次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不同类型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现有文献中给出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进行修正,重新确定了各行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利用所构建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IISNE),定量分析了江西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2000—2013年江西省生态环境压力有所增大;因产业结构的差异,各地市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也不尽相同。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以及优化交通布局等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哲 张蕾
以陕西和甘肃两省为例 ,对种植业区域分工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两省种植业区域分工均与本省的农业经济增长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因此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必须以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布局为核心 ,通过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逐步提高各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种植业 区域分工 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琪 潘秋玲 涂纯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评估是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重要内容。基于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梯度格局规律来修正生物多样性维护服务能力指数模型,并探讨该模型在省级、市级和生物多样性优先区三种不同尺度水平的评估响应。结果显示:(1)三种尺度识别的生物多样性极重要区面积和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省级尺度评估的极重要区集中于秦巴山地,市级尺度评估时极重要区分布广泛且布局分散,优先区尺度评估时极重要区与自然保护区重叠面积最大。(2)三种尺度评估识别的精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优先区尺度(19.5%)>省级尺度(11.7%)>市级尺度(11.2%),优先区尺度评估识别的精准度明显高于行政区尺度的评估。(3)优先区尺度评估识别的极重要区面积为28032.3 km2,占陕西省国土面积的13.7%;极重要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和物种重要性综合评估结果优于行政区尺度的评估结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健 焦兵
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富集的油气资源没有推动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长期居于全国中下水平,如何将油气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全国油气资源富集省份—陕西省为例,通过对油气资源开发活动所产生的投入产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油气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分析了西部地区油气资源开发活动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西部油气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完善油气资源开发产业链条以规避“资源诅咒”困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月明 王倩
外商直接投资在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其可能会对我国环境造成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且以东中西部为三个横截面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各个地区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东部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指数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和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指数之间是一个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污染指数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陶源 赵晓颖 刘庆志
[目的]绿色农业技术的环境与经济收益核算,对于推进技术应用、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究竟绿色农业技术有没有顺利实现农户的经济目标与社会的环境目标?现有研究诸多争议与困惑。[方法]文章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基于山东省649份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借助内生转换模型,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结果](1)总体来看,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节肥增收的目的。(2)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样本农户能够节约化肥施用量11.79%~20.98%,提高农产品收入8.15%~9.07%。(3)不同规模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节肥增收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对于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规模户而言,其化肥减量作用强度明显高于小规模农户。与此同时,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只对规模户有明显的农产品增收作用。[结论]注重完善市场流通机制下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使绿色农产品能够获得质量溢价的收益。同时创建有利于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土地规模条件,获得规模化带来的节肥增收效应。推动外部性内部化补偿制度实施,政府对具有正外部性行为的农户给予补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力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国际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而贸易的环境效应所探讨的国际贸易对环境影响是贸易与环境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本文将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区分为六个方面,即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收入效应、产品效应和法规效应,进而分别从理论模型到实证研究不同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关键词:
贸易与环境 环境效应分析 南北贸易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鹃 付京亚
2010开始,我国资源税开始了由"从量计征"到"从价计征"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源税制,充分发挥资源税对环境的杠杆调节作用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本文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我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环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纳入政策虚拟变量,对资源税计征方式改革前后的环境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资源税从价计征方式下,有效地遏制了资源开采快速增长的势头,相比从量计征方式下的环境效应更加突出。但总体上资源税的环境效应的发挥还不够充分,应通过扩大从价计征范围、适度提高税率、设置浮动和差别税率等措施完善我国资源税税制。
关键词:
资源税 从量计征 从价计征 环境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