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7)
2023(5960)
2022(5386)
2021(4972)
2020(4582)
2019(10806)
2018(10689)
2017(20595)
2016(11724)
2015(13527)
2014(13769)
2013(14012)
2012(13444)
2011(12243)
2010(12271)
2009(11440)
2008(11600)
2007(10671)
2006(9070)
2005(8016)
作者
(38726)
(32506)
(32465)
(31042)
(20657)
(15937)
(14904)
(12899)
(12298)
(11693)
(11020)
(10962)
(10657)
(10424)
(10392)
(10260)
(10162)
(9493)
(9458)
(9302)
(8518)
(8120)
(8050)
(7479)
(7409)
(7340)
(7332)
(7158)
(6714)
(6714)
学科
(51068)
经济(51026)
(27834)
管理(27356)
方法(24708)
数学(22305)
数学方法(22107)
(19810)
企业(19810)
(16442)
地方(15051)
(14100)
(11361)
农业(11168)
中国(11110)
(10092)
贸易(10088)
(9726)
业经(9387)
环境(8006)
(8005)
(7878)
地方经济(7349)
(6539)
财务(6525)
(6508)
财务管理(6504)
金融(6504)
(6240)
银行(6198)
机构
学院(175228)
大学(174716)
(67737)
经济(66113)
研究(63613)
管理(62089)
理学(53416)
理学院(52687)
管理学(51522)
管理学院(51211)
中国(45606)
科学(45257)
(43985)
(37250)
(35398)
农业(34878)
业大(34568)
研究所(32690)
中心(29577)
(29280)
(28212)
(24166)
财经(23382)
(23208)
农业大学(23042)
北京(22966)
师范(22908)
(22287)
(21981)
(20975)
基金
项目(120200)
科学(90874)
基金(84047)
研究(80544)
(75689)
国家(75094)
科学基金(61578)
(51178)
社会(47840)
基金项目(45611)
社会科(45087)
社会科学(45066)
自然(42701)
(41827)
自然科(41530)
自然科学(41505)
自然科学基金(40713)
教育(36608)
资助(35035)
编号(32594)
重点(28046)
(27146)
成果(25950)
计划(25730)
(25418)
科技(24113)
(24069)
科研(23977)
课题(23289)
创新(22732)
期刊
(74037)
经济(74037)
研究(45133)
(39884)
学报(38346)
中国(32784)
科学(31482)
大学(27206)
农业(26671)
学学(26163)
(22617)
管理(18666)
(14631)
技术(14207)
教育(14057)
(13154)
金融(13154)
业经(12742)
(11257)
财经(11034)
经济研究(10996)
业大(10801)
问题(10698)
资源(10360)
(9432)
科技(9165)
农业大学(8977)
技术经济(8828)
林业(8743)
统计(8397)
共检索到253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振  余仲东  唐明  侯璐  
Thirty one isolates of Colletotrichum spp. from different woody plants in Shaanxi province were collected and identified b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y among the 31 isola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sequence analysis based on the rDNA-ITS sequence variation,and compare...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晓倩  祁建民  陈玉森  陈绵才  陈美霞  刘伟  方平平  林荔辉  陶爱芬  
【目的】明确中国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种类。【方法】从河南、安徽、浙江、福建4省红麻主产区采集红麻炭疽病病原菌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16个菌株,在致病性测定及形态学特征鉴定的基础之上,从中选取AH、HN、ZJ、FJ 4个典型病原菌菌株,对rDNA-ITS区域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AH、HN、ZJ与FJ炭疽病菌株在形态特征及致病力有明显差异;rDNA-ITS序列实际长度分别为541、545、541、535 bp,AH、HN、ZJ与FJ炭疽病菌株同源性达90%—91%,而AH、HN和ZJ 3个菌株的同源性达96%—98%。【结论】从分子水平上对中国麻区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分析,证实中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潞滨  胡陶  唐征  庄彩云  刘振静  杨凯  彭镇华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analysis(rDNA ITS)was used to study diversity of 12 representative mycorrhizal Rhizoctonia strains,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Chinese orchids(Cymbidium)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sites and belonged to different ecologic types.The Bla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these st...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惠哲  邓强  曹明明  杨瑞环  李淑菊  
为了分析不同地区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种内分化,能够准确地鉴定该病菌,以服务于黄瓜抗病育种,对2007-2014年采集的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多主棒孢经单孢纯化获得34个菌株。利用公开发表的特异性引物CCF/CCR对其进行了PCR分子鉴定,结果表明:34个菌株均扩增得到了预期272 bp的特异片段,说明均为多主棒孢菌。应用真菌核糖体rDNA区通用引物ITS1和ITS4分别扩增各个菌株的r 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经测序并比对分析,34个菌株均扩增得到了559 bp的特异片段,其中32个从黄瓜上分离的多主棒孢病菌菌株碱基序列完全一致,2个从番茄上分离的菌株碱基序列完全一致,二者的差异在于2个SNP位点T-...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新龙  李建洪  彭德良  
用PCR方法扩增了16个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上根结线虫群体的ITS片段,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分析和比对。结果表明:采自北京密云苦瓜和豇豆、北京通州月季以及山东胶州、烟台、潍坊花生上的6个根结线虫群体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其ITS片段大小为772 bp;来自云南番茄、成都黄瓜和海南石榴上的3个根结线虫群体为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其ITS片段大小为767 bp;来自河北廊坊番茄、北京海淀番茄和浙江黄瓜上的3个根结线虫则属于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其ITS片段大小为768 bp;而安徽和县、宿州的番茄以及太和桔梗上的3个根结线虫则属于南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爱莉  雷玉山  孙翔宇  高贵田  赵金梅  谷留杰  
【目的】对陕西省周至县猕猴桃主栽品种‘华优’、‘海沃德’及‘秦美’贮藏期霉烂果实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分析比较病原菌rDNA-ITS序列的差异和种内与种间群体分化状况,确定优势菌,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菌形态鉴定与rDNA-ITS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引起猕猴桃霉烂的病原菌种类;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病原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从贮藏期霉烂的猕猴桃果实中共分离出30株病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毛霉属(Mucor)、拟青霉属(Simplicillium)等5个属。其中青霉属(Pe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娜  马雅军  代光辉  王喆之  
为了应用分子特征确定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扩增、测定了上海地区黄瓜霜霉病菌和白粉病菌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依据rDNA-ITS序列特征分析了两种病原菌种类,以及与近缘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黄瓜霜霉病菌的rDNA-ITS1和rDNA-ITS2长度分别为141和406 bp,rDNA-ITS1 GC含量为41.13%,rDNA-ITS2 GC含量为46.80%(闵行区株和金山区株)或46.55%(浦东新区株),rDNA-ITS序列在种内保守性很高,种间差异性与亲缘关系呈正相关,分子特征证实研究的黄瓜霜霉病病原菌为古巴拟霜霉菌;黄瓜白粉病菌的rDNA-ITS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玲敏  谢潮添  陈昌生  纪德华  
为探讨DNA序列标记技术在坛紫菜种质鉴定中的应用,对10个野生坛紫菜种质材料的5.8S 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扩增的片段长度在1208~1219bp之间,可以分为ITS1区,5.8S区和ITS2区3个部分,其中5.8S区片段的长度完全一致,均为160bp;ITS1区和ITS2区片段的长度也非常接近,只有几个碱基的差异。多重序列比对发现10个种质材料的ITS区(包括ITS1和ITS2)序列都存在一定差异,序列同源性在95.82%~99.73%之间,而5.8S区序列则完全一致,但与其它种紫菜的5.8S区序列有很大差异,序列同源性在79.7%~95.0%之间。由此认为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振  赵洋  杨培迪  成杨  刘本英  李游勇  杨阳  
【目的】DNA序列分析在物种系统进化、分类和鉴定等方面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方法】本研究对来源于cpDNA、rDNA ITS和mtDNA序列的15对引物在茶组植物的5种2变种共16份资源中进行了种间关系研究。【结果】在15对引物中,来自cpDNA的6对引物有5对完成了扩增与测序,来自rDNA ITS的3对引物均未得到单一目的片度,来自mtDNA序列的6对引物中,共有4对完成了扩增与测序。对在种间存在位点差异的8对引物序列比对:序列长度最长的为390F-1326R(859 bp),最短的为orf25(44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璐  高增贵  庄敬华  张硕  高金欣  
对采自辽宁省部分地区的45份玉米顶腐病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89株镰孢菌,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4个种,分别为:亚粘团镰孢菌(Fusarium subglutinans)、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层生镰孢菌(F.proliferatum)和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经EF-1a基因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将顶腐镰孢菌分为4个组。用5条通用引物经UP-PCR扩增后,扩增出5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3条,占总条带数的93.0%。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当相似系数0.626时,可将24个菌株划分为4个组,EF-1a基因序列与UP-PCR和I...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芝娜  李杰  张银杰  
【目的】对30株中国兰属植物菌根真菌进行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兰属植物与其菌根真菌的专一性。【方法】以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分离自云南6种兰属植物的30株菌根真菌的rD-NA ITS序列,再与GenBank中的菌株rDNA ITS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rDNA ITS序列Blast比对结果显示,分离的30株菌根真菌分别隶属于镰刀菌属、毛壳菌属、柱孢霉属和瘤菌根菌属,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菌根真菌ITS1-5.8S-ITS2序列总长429~563bp,GC含量为41.67%~58.06%,其中ITS1长9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凯歌  陈龙清  
该文旨在探讨适合于扩增蜡梅科植物ITS序列的PCR反应条件。试验中设计了2个新引物来扩增整个核糖体RNA基因(nrDNA)的ITS序列,进行了4种引物组合、2种扩增程序、7种Mg~(2+)浓度、4种dNTP浓度和3种二甲基亚砜浓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中Mg~(2+)浓度为1.8 mmol/L,dNTP为2 mmol/L,含5%二甲基亚砜,扩增时先进行两步预扩增,反应效果最好。文中还对引物的设计进行了探讨,认为当所选用的植物可能有寄生真菌时,最好不用与真菌同源的引物。最后提出了几点引物设计的注意事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翠霞  徐金茹  习雨琳  白雪菲  温晓蕾  段会军  
采用镰刀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扩增冬瓜枯萎病菌核糖体基因ITS区,并对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利用Mega 4.1软件对序列及GeneBank中以葫芦科为寄主的镰刀菌不同专化型ITS序列进行聚类。冬瓜枯萎病菌ITS全长1 063 bp,其中包括18S rDNA一部分序列,5.8S rDNA,ITS1和ITS2全部序列及28S rD-NA部分序列。聚类结果将15个菌株ITS序列划分为2个类群,类群I包括4个菌株,分别为2个西瓜枯萎病菌株和2个甜瓜枯萎病菌株;类群II包括11个菌株,其中冬瓜枯萎病菌株就在该类群中,其余为甜瓜枯萎病菌株5个、西瓜枯萎病菌株3个、黄瓜枯萎病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文同  
根据对北京地区木本植物属的统计分析,结果可划分为14种土理分布类型,以温带分布为主,占区系成分属数的71.7%,其中以北温带分布类型占主导地位;与热带植物区系有一定联系,占区系成分的24.5%;与各大洲植物区系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青  兰波  孙强  陈洪凡  余建  张顺梁  李湘民  
为准确鉴定芦笋枯萎病致病菌并确定其分类地位,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区(rDNA ITS)序列比对方法,对该病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比较其与近缘真菌rDNA ITS序列的差异,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芦笋枯萎病的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天门冬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asparagi。芦笋枯萎病菌F.oxysporumf.sp.asparagi及其同属近缘种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和变红镰刀菌F.incarnatum的rDNA ITS序列比对结果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