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0)
2023(11287)
2022(9745)
2021(8710)
2020(7702)
2019(17487)
2018(17015)
2017(33056)
2016(18400)
2015(19995)
2014(20175)
2013(19995)
2012(18811)
2011(17081)
2010(17025)
2009(15940)
2008(15968)
2007(14536)
2006(12559)
2005(11007)
作者
(58109)
(48831)
(48716)
(46122)
(30766)
(23656)
(22120)
(19252)
(18251)
(17280)
(16626)
(16399)
(15633)
(15419)
(15356)
(15199)
(15193)
(14468)
(14019)
(14015)
(12573)
(11904)
(11890)
(11189)
(11067)
(10814)
(10764)
(10752)
(9900)
(9887)
学科
(74503)
经济(74422)
管理(49665)
(47941)
(37338)
企业(37338)
方法(36113)
数学(32080)
数学方法(31758)
(22443)
(19029)
(18764)
中国(17909)
地方(15963)
业经(15707)
农业(15067)
(14895)
贸易(14893)
(14453)
(13172)
环境(12075)
(11697)
财务(11674)
财务管理(11645)
(11293)
银行(11224)
(11158)
金融(11155)
企业财务(11033)
技术(11024)
机构
大学(270875)
学院(268876)
(106968)
经济(104747)
管理(99916)
研究(94515)
理学(87386)
理学院(86304)
管理学(84546)
管理学院(84069)
中国(68820)
科学(64287)
(60712)
(56970)
(50780)
业大(49871)
农业(48624)
研究所(47084)
(46832)
中心(43623)
(41051)
财经(38105)
(35180)
北京(34841)
师范(34636)
(34545)
(33172)
经济学(32844)
农业大学(32484)
(31987)
基金
项目(188217)
科学(145923)
基金(136195)
研究(126938)
(123087)
国家(122084)
科学基金(102038)
社会(80054)
(76503)
社会科(75812)
社会科学(75782)
基金项目(73307)
自然(69578)
自然科(67963)
自然科学(67932)
自然科学基金(66737)
(64302)
教育(58311)
资助(55292)
编号(49341)
重点(43431)
(40778)
(40721)
成果(39090)
(38994)
计划(38835)
科研(37351)
创新(36631)
科技(34612)
课题(34480)
期刊
(111274)
经济(111274)
研究(70115)
学报(55974)
(54078)
中国(48781)
科学(47225)
大学(40122)
学学(38345)
农业(36412)
(35754)
管理(32717)
教育(22853)
技术(21567)
(21330)
金融(21330)
(19536)
业经(18772)
财经(18392)
经济研究(18137)
(16082)
(15718)
业大(15506)
问题(15367)
科技(13883)
技术经济(13659)
资源(13396)
农业大学(13127)
统计(12546)
商业(12387)
共检索到381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明  沈镭  张艳  刘立涛  薛静静  陈枫楠  
基于影响能源供需的9个因素,应用C-D生产函数和STIRPAT方程,构建了能源供给稳定性模型。通过对陕西省1990—2011年的数据分析,得到:能源投资(0.8293)、碳排放强度(-0.2373)、人均GDP(-0.2876)、产业结构(-2.1336)、人口规模(-2.4144)是影响陕西省能源供给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能源投资增加将提高现阶段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但影响长期能源供给的稳定性。而人口规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等四因素则会降低能源供给系统的稳定性。人均GDP是降低陕西省能源供给系统稳定性的主导因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高(55%),也是降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鑫铖  
经济增长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国民福利水平有重要影响。本文在评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稳定性主要受产出缺口、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者所有制结构等四大因素的影响,当产出缺口增加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降低0.97个点;当需求结构(最终消费率)提高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上升0.79个点;当产业结构提高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上升1.47个点;当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占比)上升1%,经济增长稳定指数降低0.62个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颖宁  
本文根据欧元运行一年以来对美元汇率的一路走低 ,从理论上探讨货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稳定。作者从外来冲击、政策因素、金融系统风险、政治联盟和退出障碍等方面 ,对欧元稳定性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 ,当前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还处在转换期 ,还不完全排除成员国退出的可能性 ,这对欧元的稳定是潜在的威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长江  晁伟鹏  
在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就业时间"和"劳动合同签订"两个维度对"就业稳定性"进行了界定,利用样本调研数据对影响南疆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个体特征、就业特征、雇主特征三大类13个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汉族、城镇组、已婚有子女组、35~44岁组、月收入7000~7999元组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较高,而"租住房"组、"农户"组、"中外合资"组、"与当地居民相处一般"组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较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喜军  武玉英  
供应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否直接影响系统功能实现和绩效的优化。在梳理影响供应网络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因素基础上,建立了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层次分布,探讨了因素之间的作用路径,得出了影响供应网络系统稳定性运行的"六层次三链条"作用机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西林  
主要研究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把它们分为内生不稳定性影响因素和外生不稳定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影响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因素重点控制,以减小农产品供应链运作的风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长江  晁伟鹏  
在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就业时间"和"劳动合同签订"两个维度对"就业稳定性"进行了界定,利用样本调研数据对影响南疆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个体特征、就业特征、雇主特征三大类13个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汉族、城镇组、已婚有子女组、3544岁组、月收入70007999元组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较高,而"租住房"组、"农户"组、"中外合资"组、"与当地居民相处一般"组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较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沙金  郑斯斯  
为明确供应链相关参数对于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managed inventory, VMI)合作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模型分析方法,建立考虑需求放大、订货及库存成本变动的VMI收益模型,将正交试验原理引入多参数灵敏度分析,证实不同游段、不同特质企业在参与VMI合作时存在的不同倾向。研究表明:供应链下游企业有意愿参与VMI合作,其意愿强度与其库存管理水平负相关,但运营水平优秀者更易找到合作伙伴;而供应链上游企业对VMI态度谨慎,运营水平越高,参与VMI合作的可能性越小,VMI合作稳定性越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忠民  王树斌  姚宇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笔者以陕西省的能源消费为个案,研究其1999年~2009年间能源消费的增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强度效应是抑制陕西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导力量,结构效应的影响作用未见显现;就行业的情况而言,总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工业部门;第三产业中出其他产业在分析中占据第二影响力的位置,但其影响作用的发挥较之工业部门弱得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婷  苏秦  张艳  
以投入产出理论为基础构建服务业自我循环效应分析模型。该模型将服务业的自我循环效应和制造业服务需求进行区分、比较,并且运用结构分解技术分析服务业自我循环变动的根源及各基本因素的影响程度。对陕西省的实证研究表明,陕西省服务业具有较强的自我循环效应,但产业分工仍处于初级水平。推进生产服务的外部化、专业化是促进服务业发展关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锦墉  徐磊  
文章基于"农超对接"的"SSCP范式"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江西省农民合作社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对接关系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首先,采用生存分析法,分析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对接关系稳定性情况;然后,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对接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主营水产的合作社、示范合作社、政府领办的合作社"农超对接"对接关系稳定性更强;政府政策实施效果、合作社能力是影响合作社"农超对接"对接关系稳定性的最显著因素。因此,政府应该分类指导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各级政府保障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合作社加强自身能力提升,平衡与超市间的对接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锦墉  徐磊  
文章基于"农超对接"的"SSCP范式"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江西省农民合作社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对接关系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首先,采用生存分析法,分析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对接关系稳定性情况;然后,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对接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主营水产的合作社、示范合作社、政府领办的合作社"农超对接"对接关系稳定性更强;政府政策实施效果、合作社能力是影响合作社"农超对接"对接关系稳定性的最显著因素。因此,政府应该分类指导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文振,徐安琪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婚姻稳定性的微观解释框架,然后通过对1996年4省市6000多个已婚男女的问卷抽查资料的路径分析,评估中国婚姻的稳定状况和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要稳定中国婚姻就要坚持质量导向,努力提高现存婚姻生活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