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9)
2023(10628)
2022(9295)
2021(8804)
2020(7590)
2019(17390)
2018(17027)
2017(33544)
2016(18638)
2015(20932)
2014(21032)
2013(20992)
2012(19935)
2011(17780)
2010(18167)
2009(17116)
2008(17412)
2007(15890)
2006(14018)
2005(12488)
作者
(53685)
(44852)
(44699)
(43119)
(28553)
(21406)
(20432)
(17354)
(16667)
(16422)
(15234)
(14884)
(14231)
(14226)
(14132)
(14018)
(13876)
(13233)
(12904)
(12812)
(11321)
(11140)
(10856)
(10293)
(10204)
(10132)
(10088)
(9826)
(9069)
(9038)
学科
(72522)
经济(72457)
管理(59316)
(52199)
(41503)
企业(41503)
(34829)
方法(32231)
数学(28615)
数学方法(28298)
(23865)
(22041)
税收(20577)
(20401)
中国(19572)
地方(19309)
环境(18487)
(17190)
财务(17164)
财务管理(17113)
(16637)
企业财务(16257)
财政(15875)
(15528)
农业(15276)
业经(14887)
(14324)
贸易(14320)
(13896)
(13187)
机构
学院(263379)
大学(260038)
(108803)
经济(106335)
管理(99591)
研究(89444)
理学(85004)
理学院(84074)
管理学(82684)
管理学院(82194)
中国(69081)
(62573)
科学(55933)
(54230)
(46736)
(46483)
财经(44656)
(43094)
中心(41819)
研究所(41721)
(40072)
业大(39148)
农业(36229)
北京(34052)
(33628)
师范(33338)
(33233)
经济学(33081)
(32349)
财经大学(32228)
基金
项目(169050)
科学(131777)
研究(124601)
基金(120907)
(104527)
国家(103650)
科学基金(88275)
社会(77837)
社会科(73780)
社会科学(73754)
(68787)
基金项目(64106)
自然(56410)
(56063)
教育(55847)
自然科(54868)
自然科学(54849)
自然科学基金(53790)
编号(51833)
资助(50145)
成果(43006)
重点(38255)
(37323)
(37217)
课题(35479)
(34405)
科研(32742)
(32714)
创新(32288)
国家社会(31601)
期刊
(123626)
经济(123626)
研究(81790)
(52593)
中国(51398)
(41518)
学报(40688)
科学(35817)
管理(32363)
大学(29972)
学学(28472)
农业(27829)
(24415)
金融(24415)
教育(23123)
财经(21479)
技术(20572)
业经(20386)
经济研究(19495)
(18362)
(18283)
问题(16604)
(16105)
(14781)
税务(14330)
(13833)
资源(13478)
财会(13457)
(13160)
技术经济(12751)
共检索到404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育红  李忠民  张强  
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陕西省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关键地区,然而,正处建设西部强省"战略机遇期"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陕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基于陕西省各市的生态环保工作的数据,通过选取5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对各市的生态综合排名,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找出各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差距,提出实现陕西省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财税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昊  南灵  李世平  
引入面板数据聚类分析法对2008—2014年陕西省各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西安市,第二层次包括商洛、汉中和安康市,第三层次包括宝鸡、咸阳、榆林、渭南、铜川和延安市。3个层次存在明显的区域内相似性和区域间分异性;经济发展和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之间较为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关系,其中西安市可能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拐点",陕南各地处于该曲线的"起点",其余地区则位于"起点"和"拐点"之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军民  唐伊娟  郑建栋  
适宜的人居环境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榆林市米脂窑洞古城为例,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根据米脂窑洞古城保护规划的实践,总结提炼传统聚落人居环境保护对策,探索对传统聚落进行科学保护的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沈明  沈镭  张超  刘立涛  钟帅  
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战略基地和大西北生态脆弱区,陕西省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能力关乎国家能源和生态安全,探究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发展(3E)的协调性及关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能源供给为切入点对陕西省3E现状进行定性分析,推断能源供给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支撑作用。选取25个指标构建3E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及各子系统之间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省能源供给、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间具有较高的协调性;(2)陕西省能源供给、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关系波动大;(3)能源供给、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度对能源供给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荐华  马子红  
云南省正处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时期,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云南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水土流失面积大,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损失重;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存在矛盾;城乡发展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九大高原湖泊的污染整治任务艰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积极应对上述严峻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鲍文前  
本文基于安徽省情况,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政策实施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如下建议:(1)建立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加快构建财政补偿政策措施;(3)着力强化财政激励引导政策功能;(4)创新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5)充分发挥投资项目持续效应;(6)不断提高财政政策资金使用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安锦  
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财税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理论研究来证明财政介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因此,相应地在财税政策领域也并没有系统的对环境保护的政策出台。本文详尽地阐述了财税政策介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基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博弈理论等,并认为在环境保护问题上,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并不是最有效的,政府的财税政策介入是必然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金荣  
能源过度消耗引起的环境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瓶颈。本文评价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政策,指出其存在财政政策运用不到位、税收政策对环境保护不充分、排污权交易制度发展缓慢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增加环保财政收入、完善税收政策、创新价格机制及发挥政府采购作用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 义,王建荣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人口承载力有限,加上西部地区是许多内外流河的发源地,因而其生态环境状况不但影响和制约着自身的经济发展,也影响到东中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定的度量标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相互关系阶段,其近期变动趋势如何,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量化的分析,这对于我们正确选择西部地区开发战略是极为不利的。有鉴于此,本文希望能通过对陕西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在这一领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卫铭  
水资源税与环境保护税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税收举措。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不仅抑制了污水排放总量,而且提高了污水减排效率;而环境保护税的污水减排效应不显著;但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与环境保护税同时实施的地区,污水减排效应显著,且其效应大于水资源税的污水减排效应。因此,应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提高水资源税税率和环境保护税应税水污染物税率,促进水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晓波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看,生态、资源和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平衡和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政府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辽宁是一个老工业基地,长期超负荷的生产和开发使其生态和环境问题尤为严重,甚至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合理利用财政和税收政策,促进辽宁生态和环境改良已经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本文通过对辽宁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近期解决辽宁生态和环境问题可行的财政税收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爱琴  吕泓沅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如何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成为当今时代需要深思与解决的问题。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与世界园艺博览会提出绿色发展的"五个追求",结合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分别从河长制与山长制、生态补偿机制、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系统监测、落实最严格的追责与生态红线制度,公众参与环境权救济等方面提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法律对策,改善饮用水水生态系统的格局,为区域与流域性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亚楠  佟光霁  
城镇化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城镇化建设也有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然而,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遭受着巨大挑战。因此,只有在剖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同时提出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才能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锦  郝晋珉  陈爱琪  王楠  
为定量研究天津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状况,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基于其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依据P-S-R模型构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按照主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方法,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对天津市2000—2014年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生态环境承载力隶属度值呈上升趋势,承载力等级从超载状态上升到可承载状态。其中,压力层、响应层生态环境承载力等级稳步上升,分别在2009和2010年达到可承载状态;状态层生态环境承载力等级呈波浪式变动,虽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但也有所好转,这说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是制约生态环境承载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