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7)
2023(15643)
2022(13216)
2021(12174)
2020(10379)
2019(23531)
2018(23456)
2017(45655)
2016(24811)
2015(27415)
2014(27235)
2013(27386)
2012(25030)
2011(22120)
2010(22066)
2009(20440)
2008(20258)
2007(17816)
2006(15661)
2005(13934)
作者
(71734)
(59655)
(59241)
(56340)
(38158)
(28582)
(26938)
(23308)
(22549)
(21442)
(20464)
(20248)
(18990)
(18877)
(18396)
(18153)
(17923)
(17693)
(17055)
(17053)
(14880)
(14623)
(14414)
(13634)
(13342)
(13335)
(13242)
(13180)
(11976)
(11919)
学科
(103380)
经济(103259)
(94487)
(83162)
企业(83162)
管理(82874)
方法(46968)
数学(37472)
数学方法(37092)
(33244)
业经(31574)
(31161)
中国(25363)
农业(23769)
地方(22821)
(22641)
财务(22577)
财务管理(22550)
企业财务(21413)
技术(20382)
(20132)
(19925)
(18750)
理论(18714)
(17597)
贸易(17587)
(17039)
(16730)
(15720)
环境(15326)
机构
学院(352361)
大学(349688)
管理(145044)
(140573)
经济(137521)
理学(125481)
理学院(124120)
管理学(122249)
管理学院(121591)
研究(113605)
中国(85776)
(74186)
科学(71655)
(64349)
(61805)
(57073)
业大(54394)
(53153)
中心(52130)
研究所(51986)
财经(51647)
农业(48389)
(46989)
北京(46155)
(44859)
师范(44466)
(42845)
(41143)
经济学(40867)
商学(38600)
基金
项目(241740)
科学(191150)
研究(176975)
基金(175881)
(152857)
国家(151506)
科学基金(131486)
社会(111973)
社会科(106049)
社会科学(106017)
(96510)
基金项目(94172)
自然(86150)
自然科(84172)
自然科学(84150)
自然科学基金(82668)
教育(79572)
(79095)
编号(72519)
资助(71380)
成果(57303)
重点(53359)
(52673)
(52042)
(51779)
课题(48637)
创新(47957)
(46351)
科研(46252)
国家社会(45579)
期刊
(157252)
经济(157252)
研究(100861)
中国(65144)
(57198)
管理(55058)
学报(55030)
科学(51657)
(50882)
大学(41667)
农业(39775)
学学(39250)
教育(35084)
技术(31161)
(29059)
金融(29059)
业经(28336)
财经(25065)
经济研究(23651)
(22470)
(21462)
问题(20390)
图书(20198)
技术经济(18868)
科技(17362)
现代(17226)
理论(16482)
(16382)
商业(16160)
资源(15853)
共检索到514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涑贤  赵帆  王秀果  
本文首先以区域人均现代服务业产值的标准差为考察对象,对陕西省地区现代服务业绝对差距水平进行衡量;然后基于区域差异理论,对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区域性差异进行了收敛性分析,进一步分析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的原因,提出缩小区域差异、促进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涑贤  何汉东  
为对陕西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选取8个服务业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综合评价了陕西省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并以因子分析结果中的主公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为指标,对陕西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了聚类分析。同时结合当地经济情况分析了各类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为有效推动各类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提高全省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滕泽伟  胡宗彪  蒋西艳  
研究目标: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变动的差异及收敛性。研究方法: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对20042013年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提升服务业碳生产率的作用,利用效率的改善来提高服务业碳生产率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此外,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并没有呈现显著的σ收敛,而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模型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分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滕泽伟  胡宗彪  蒋西艳  
研究目标: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变动的差异及收敛性。研究方法: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对2004~2013年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提升服务业碳生产率的作用,利用效率的改善来提高服务业碳生产率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此外,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并没有呈现显著的σ收敛,而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模型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分行业间的碳生产率总体差异正在逐步缩小。研究创新:将碳生产率的测算及收敛性研究延伸到服务业领域。研究价值:有利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服务业碳生产率的提升和节能减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涑贤  唐贤伟  张利娟  
以陕西省现代服务业为视角,首先确定了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评价指标;其次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验证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及金融业对产业结构的正向影响显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现代服务业从业水平对就业结构存在正向的显著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金融业对消费结构有负向影响,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劳动生产率对投资结构存在较大的正向影响。最后,提出如何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陕西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媛  应瑞瑶  杨向阳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服务业增长质量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1978~2006年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现状,并采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考察了其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呈稳定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基本无差异,且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在分别考虑了截距项、时间趋势、时间特殊效应、省份特殊效应、省份时间效应与序列相关等因素的影响后,我国各省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内部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均存在条件性β收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霄伟  姚永玲  
采用1997年和2007年的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经验数据,把动态外部性的理论运用到服务业就业研究中,验证服务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对城市就业增长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传统服务业不仅存在MAR效应,而且Jacobs效应也显著,表明传统服务业的聚集效应就业增长不仅具有正向作用,而且也会从城市其他服务业的多样性中获得好处。此外现代服务业Jacobs效应比MAR效应更为显著,即现代服务业就业增长从多样化中得到的好处要大于从专业化分工中获得的好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涑贤  苏秦  何汉东  
以陕西省为例,对省属各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究全省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对2005—2007年间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平均值进行因子分析,从规模、速度、结构和总体四个方面评价了陕西省各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其次,以规模、速度和结构三方面的评价得分作为聚类指标对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寻求服务业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类别;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国柱  王成勇  
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单元,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以及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等方法,对四川省2002年—2017年旅游经济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四大区域中川南地区的旅游经济差距最小,川中地区的旅游经济差距较大,川南-川东地区以及川南-川中地区旅游经济区域间差距较小,而川东-川西地区区域间差距较大,旅游经济区域差距的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距;四川省旅游经济总体呈现σ收敛,川南地区、川中地区和川西地区σ收敛,川东地区则存在σ发散;四川省旅游经济总体上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显著的条件β收敛,但川西地区不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梁红艳  
研究目标:八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方法:基于2003~2015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八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布动态与区域差异,并利用变异系数与空间面板收敛模型检验其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研究发现:八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都呈现两极或多极分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梯度特征。城市群的总体相对差异呈缓慢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的贡献最低。八大城市群中,仅京津冀、长江中游存在σ收敛;除珠三角外,其他城市群均存在绝对β收敛;八大城市群都存在条件β收敛;三个不同功能等级城市群存在俱乐部收敛。空间外溢只是少数区域β收敛的影响因素,多数区域尚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外溢。提高工业发展水平、降低运输费用、增强知识外溢、优化制度环境对不同城市群区域内差异缩小的作用存在异质性。研究创新:刻画了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布动态,测度了其区域差异及其来源,揭示了其收敛机制以及空间溢出在收敛进程中的作用。研究价值:为分析中国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异提供了依据,也对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晓燕  翟印礼  
在比较我国各省农业生产率的前提下,运用巴罗回归等方法,检验了我国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和形成β收敛的条件。分析结果显示,1985—1991年中国各省的农业生产率呈发散态势,1992—2002年存在条件收敛,其中市场化程度、农村教育、耕地灌溉率对缩小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有显著的影响;长期来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促进因素,短期内改善农村教育、提高耕地灌溉率可能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挺  
针对服务业在我国分地区以及分行业之间的TFP增长率变化进行分析和收敛性检验,在计算TFP规程中加入了劳动者教育水平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总体TFP变迁特征是在样本期内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TFP的发展主要依赖的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上升幅度有限,样本期内生产与生活两种类型服务业TFP的增长都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提升,东部TFP增长率略高于中西部,而且技术效率对TFP增长的贡献高于其他地区,在地区及行业收敛性检验中发现在样本期内我国各省区总体存在着长期收敛趋势,而在地区及两类服务业的分行业之间则基本没有出现这一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辛冲冲  李健  杨春飞  
文章通过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合成单一化指数,刻画各省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计图、Dagum基尼系数对其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地区差异及来源进行探析,借助变异系数法、空间杜宾模型和MLE估计法揭示其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均呈稳步上升态势,但全国与中部区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梯度效应,具有多极和两极分化现象,而东部和西部区域则均不存在明显分化现象。(2)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及区域间差异均呈减弱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占比最大,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贡献占比较小。(3)全国整体与三大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差异演变趋势既存在σ收敛特征,也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且都在β收敛中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江淮  
理论和经验分析表明,经济发展过程在三次产业结构上收敛于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服务业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从制造业和服务业平行发展的第一阶段向制造业占比下降而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的第二阶段过渡的特征。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于技术进步和收入需求弹性这两大因素,即技术革命引发各大产业部门内部各个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出现差异,从而诱致劳动力在各部门间转移和再配置的同时,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引发了更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各国制度和政策差异导致的劳动力部门间配置成本的差异会造成相同技术进步下的产业结构的异质性。服务业发展需要鼓励竞争的市场环境,自由进入、退出的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制度,以及更加开放的服务贸易和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璇  王晓静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200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地区差异、收敛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上升,空间分布呈现“东—西—中”的梯度递减格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总体差异呈现缩小态势,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各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趋势,地区间的绝对差异仍在不断扩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教育财政努力程度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能有效推动地区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