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1)
- 2023(3448)
- 2022(2997)
- 2021(2858)
- 2020(2583)
- 2019(5780)
- 2018(5604)
- 2017(10445)
- 2016(6093)
- 2015(6807)
- 2014(6660)
- 2013(6770)
- 2012(6666)
- 2011(6232)
- 2010(6097)
- 2009(5682)
- 2008(5476)
- 2007(4972)
- 2006(4451)
- 2005(4108)
- 学科
- 济(23390)
- 经济(23365)
- 学(11786)
- 业(11681)
- 管理(10984)
- 农(9674)
- 方法(8363)
- 地方(8034)
- 企(7218)
- 企业(7218)
- 数学(7095)
- 数学方法(7000)
- 农业(6619)
- 中国(5920)
- 业经(4768)
- 财(4248)
- 制(4136)
- 经济学(3737)
- 理论(3685)
- 教育(3635)
- 环境(3532)
- 地方经济(3351)
- 和(3177)
- 融(3105)
- 金融(3103)
- 贸(2913)
- 贸易(2910)
- 及其(2809)
- 易(2767)
- 体(2762)
- 机构
- 大学(88663)
- 学院(86282)
- 研究(38210)
- 济(31184)
- 经济(30357)
- 农(30177)
- 科学(28147)
- 管理(27248)
- 中国(26248)
- 农业(24240)
- 理学(22878)
- 理学院(22499)
- 所(22297)
- 管理学(21888)
- 管理学院(21753)
- 业大(20944)
- 研究所(20645)
- 京(20209)
- 省(17844)
- 中心(17641)
- 江(16236)
- 农业大学(15908)
- 院(13132)
- 范(12921)
- 室(12802)
- 业(12743)
- 财(12687)
- 科学院(12646)
- 师范(12643)
- 北京(12139)
- 基金
- 项目(61842)
- 科学(46090)
- 基金(42508)
- 家(40099)
- 国家(39719)
- 研究(39464)
- 科学基金(31441)
- 省(28737)
- 自然(22858)
- 划(22804)
- 社会(22714)
- 基金项目(22361)
- 自然科(22254)
- 自然科学(22236)
- 自然科学基金(21834)
- 社会科(21110)
- 社会科学(21100)
- 教育(18229)
- 资助(17969)
- 编号(15411)
- 重点(14909)
- 计划(14896)
- 科技(14393)
- 发(14289)
- 农(14099)
- 成果(13202)
- 部(12774)
- 创(12580)
- 科研(12450)
- 课题(12152)
共检索到138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艳芬 杨增岐 祝卫国 王旭荣 田小艳 王清爱
应用gE-EL ISA法对陕西省部分地区6个集约化猪场的187份猪血清进行了伪狂犬病毒(P seu-dorab ies v irus,PRV)野毒感染检测,并对疑似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内脏及脑组织进行了病毒分离鉴定。结果显示,陕西省猪PRV野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8.76%,最高为48.98%,最低为0;分离毒株可致PK-15细胞出现典型的圆缩、集聚,脱落等细胞病变,连续传代后,CPE出现的时间稳定在20 h左右;细胞培养物和病料混悬液接种家兔均出现典型奇痒症状,PCR反应扩增出PRV gE基因中长度为612 bp的特异性片段。表明本试验分离的病毒为PRV,并将其命名为PRV W G株。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和鉴定 流行病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毅 刘棋 盘龙波 王雯 罗廷荣 朱伟 韦友传 陆专灵 郭建刚 李华明
自2000年起从广西各地采集1563份犬脑、4份发病牛脑、1份发病猪脑和1份猫脑组织,通过对这些动物脑组织进行PCR检测及用小白鼠脑内接种试验分离出42株狂犬病毒株,并对N基因3’端455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根据核苷酸同源性及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广西狂犬病流行毒株可分成4个群,Ⅰ群有GX01、GX08、GX09、GX014、GX019、GX091、GX123、GX173、GX174、GX195、GX260、GX443、GX 452、GX510、GX520、GX BS、GXSL、GXGG、GXLA、GXHX、GXGL、GXNn iu、GXWXp共23株,它们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7.6%~1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显成 吴异健 陈家祥 姚金水 吴宝成
采集福州郊区病仔猪的鼻腔黏液、脑、脾脏、肾脏、淋巴结等组织病料,研磨上清接种到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和狗肾(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对分离病毒株进行形态学、血清学、荧光抗体试验、动物接种试验、PCR试验等鉴定,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命名为PRV-FZ株.根据GenBank收录的PRV gD基因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约1579 bp的目的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CAGGS载体进行酶切鉴定、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目的片段包含一个120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0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GenBank中有代表性的5株参考毒株相应基因序列比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真真 张华伟 郝根喜 罗修鑫 宋文博 周明光 陈焕春 徐高原
为获得安全性良好、免疫原性高的变异株弱毒苗,采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传代培养的方法对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毒株JS18株进行传代,最终获得JS18-150株,随后通过PCR鉴定、测序、致病力试验和免疫效力试验对JS18-150株体外生长特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初步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CEF上连续传代后,JS18株的gI、gE、US9基因缺失,获得的JS18-150株毒力已致弱,在CEF上适应性显著提高,与JS18株生长动力学相似;将JS18-150株以10~(7.0)TCID_(50)/mL接种仔猪,所有仔猪均未观察到任何临床症状,且体温均未超过40.5℃;JS18-150株以10~6TCID_(50)接种仔猪后能保护仔猪有效抵御JS18株和HBZL05株的攻击。结果表明,JS18-150株对仔猪安全性良好,可作为PRV弱毒疫苗研制的候选毒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晓云 顾阳 潘鑫龙 郭小参 崔保安 陈红英
为了确定河南部分地区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缺失苗的猪场是否发生了PRV野毒感染,了解新流行株的主要毒力基因g E是否发生变异,利用PCR方法,对南阳、周口、巩义、济源、漯河、原阳等地采集的疑似PRV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对PCR检测为阳性的病料接种猪睾丸细胞,传至6代,分离出9株PRV,克隆其g E全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9株PRV均能扩增出1 862 bp的g E基因,且彼此之间同源性为99.9%~100%,与其他PRV毒株同源性为97.5%~99.6%。9株分离株处于一大分支上,且均含有2个氨基酸插入,在448位和510位均发生氨基酸置换。结果表明,分离株均...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g E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颜其贵 郭万柱 余光开 王琴 娄高明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oI消化含有伪狂犬病病毒(PRV) Fa株Bam HI-7片段的质粒PBB7,以低融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 经连接并转化E.coliDH5a, 获得缺失了gI和部分gp63基因的重组质粒PPB7-1。将PRVFa与PPB7-1DNA共同转染PK15单层细胞,待出现50% 以上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 并以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株, 命名为PFDI/D63。小鼠试验证实, 缺失株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基因缺失 重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平 简中友 马志勇 蔡宝祥 张振兴
中国某地区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毒分离姜平简中友马志勇蔡宝祥张振兴(南京农业大学畜禽传染病研究室,南京210095)EPIZOOTIOLOGYANDVIRUSISOLATIONOF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钟相 吴绍强 胡孝忠
1997年11月,作者选取山东省内不同地理位置,养牛较集中的7个县、市的规模化牛场(或肥育小区)及养牛村,现场调查了牛痒螨病的发病时间、发病率、体表病变面积比、用药史及危害情况.调查发现,牛痒螨病在山东省的发生有以下特点:①本病发生有极强的季节性,自1997年10月中旬开始发生至翌年3月中旬结束;②本病的发生与牛的品种及年龄间有一定的关系,外来引进品种对本病抵抗力较差,发病率高且危害严重,而山东地方品种鲁西黄牛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在年龄方面,一岁以内犊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琚春梅 陈焕春 郗鑫 刘正飞 曹胜波
目的以伪狂犬病病毒为载体,构建表达猪2型圆环病毒ORF2基因的重组病毒,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猪2型圆环病毒ORF2基因插入到伪狂犬病病毒gG缺失通用转移载体中,构建猪2型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重组中间转移质粒,然后将该质粒与伪狂犬病病毒TK-/gG-/LacZ+基因组共转染IBRS-2细胞,待发生细胞病变后收集病毒液进行重组病毒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利用检测PCV2ORF2基因和LacZ基因的PCR方法筛选到重组病毒TK-/gG-/ORF2+,同时用Southernblotting证实外源基因PCV2ORF2已成功插入到TK-/gG-/LacZ+亲本株的基因组中。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焱 张常印 黄伟坚 陈溥言
在伪狂犬病病毒 (PRV)上海株gI和gE基因克隆鉴定的基础上 ,用BamHⅠ +BstpⅠ去掉gE基因的 5′端 36 3bp ,在缺失位置插入绿色荧光蛋白 (GFP)和LacZ基因 ,构建含双报告基因的PRV SH转移载体pgEI GFPZ。将pgEI GFPZ转染PRV SH的BHK 2 1细胞 ,待出现 80 %病变后收获病毒 ,并以蚀斑法得到纯化的含LacZ和GFP两种筛选标记的缺失了gE/gI的重组病毒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 崔保安 文英会 陈红英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伪狂犬病毒(PRV)的gH基因和猪细小病毒(PPV)的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引物,分别建立了PRV和PPV的单项PCR诊断方法,通过优化PCR条件最终成功地建立了PRV和PPV的复合PCR诊断方法。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对PRV的检测可以达到10-10.5/100μL TCID50、对PPV的检测可以达到10-9.5/100μL TCID50。对20头份病、死猪的血清、淋巴结、肺、肝等组织进行检测,结果5头份PRV阳性,3头份PPV阳性,其中3头份PRV和PPV同时为阳性,其余猪为阴性,健康猪对照样品全部阴性。结果表明,PRV和PPV复合PCR诊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萌 吕亚辉 杜谦 时乐 黄勇 童德文
【目的】调查陕西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猪圆环病毒病提供参考。【方法】于2010-2012年采集陕西西安、咸阳、宝鸡、榆林和延安等地区发病猪群中的141份样品。首先,采用PCR检测样品中PCV2感染情况;然后,通过基因型特异的PCR,检测PCV2阳性样品中PCV2a和PCV2b亚型的感染情况;最后,扩增、克隆和测序PCV2 ORF2基因编码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统计分析所获得基因序列的进化情况。【结果】141份样品中,117份检测为PCV2阳性,阳性率达82.9%,其中的33份病死猪样品中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有全 彭欲率 刘志杰 关贵全 杨吉飞 陈泽 牛庆丽 罗建勋 殷宏
【目的】调查近年来中国羊泰勒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对其分离株进行分子分类学鉴定。【方法】对分离自2005—2011年间的羊血液基因组以及蜱基因组,依次用吕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阳性样品进行18S rRNA基因的特异扩增和测序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对所有羊血液基因组和蜱基因组的PCR扩增表明,在中国所调查的4省9县市,羊泰勒虫病的流行存在明显差异。甘肃省羊泰勒虫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较高,主要呈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混合感染,现场调查危害比较严重。新疆喀什仅存在绵羊泰勒虫,调查没有见到临床发病病例。在湖北样品中检测到吕氏泰勒虫,但未发现临床上发病病例。在云南...
关键词:
泰勒虫病 调查 鉴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新明
本文主要综述了流行病学转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重点介绍了流行病学转变理论的四个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转变与人口和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 ,流行病学转变的机理 ,流行病学转变的影响因素及其在转变中的作用
关键词:
流行病学转变 死亡率 人口健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苗得园 杨兵 李富强 张培君 龚玉梅 李永清 付磊 高配亮
在伪狂犬病病毒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该病毒抗原的单抗夹心LAB -ELISA方法。结果表明 ,该方法不与其他常见病原体产生交叉反应 ,抗原的最低检出含量为 8 9μg/mL。检测时最佳采样部位是猪脑及扁桃体。对人工感染兔、自然感染猪以及临床可疑病猪的检出率分别为 75% ,75%及 72 7% ,因此本方法是一种具有良好特异性及较好敏感性的诊断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