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09)
2023(2713)
2022(2518)
2021(2310)
2020(2083)
2019(4880)
2018(4843)
2017(8872)
2016(5372)
2015(5963)
2014(6061)
2013(6068)
2012(5882)
2011(5115)
2010(5163)
2009(4776)
2008(4678)
2007(4411)
2006(3869)
2005(3430)
作者
(17317)
(14577)
(14479)
(13790)
(9025)
(7329)
(6658)
(6048)
(5654)
(5323)
(5072)
(5025)
(4765)
(4665)
(4588)
(4581)
(4516)
(4259)
(4237)
(4172)
(3834)
(3713)
(3598)
(3459)
(3442)
(3323)
(3197)
(3197)
(3180)
(3167)
学科
(20500)
经济(20490)
管理(11845)
(11804)
(8647)
地方(8613)
方法(8220)
(8010)
企业(8010)
数学(7470)
数学方法(7342)
农业(6090)
业经(4872)
中国(4839)
(4304)
(4042)
环境(3998)
地方经济(3654)
(3461)
(3178)
资源(3130)
技术(2754)
(2726)
(2674)
贸易(2672)
(2613)
农业经济(2569)
(2535)
土地(2480)
生态(2433)
机构
学院(72340)
大学(70408)
研究(28053)
管理(27130)
(25507)
经济(24654)
理学(22696)
理学院(22423)
管理学(21943)
管理学院(21843)
(21321)
科学(20271)
中国(19742)
农业(16823)
(16091)
业大(16076)
(15786)
研究所(14900)
(14423)
中心(13539)
(13460)
农业大学(10700)
(10581)
(10569)
师范(10452)
(10183)
(9951)
北京(9676)
科学院(9604)
技术(9509)
基金
项目(51634)
科学(38317)
研究(36228)
基金(33002)
(30179)
国家(29870)
(25739)
科学基金(23878)
社会(20269)
(19670)
社会科(19044)
社会科学(19030)
基金项目(18024)
自然(16292)
教育(16203)
自然科(15833)
自然科学(15821)
自然科学基金(15456)
编号(15445)
资助(13690)
(12642)
重点(12238)
成果(12004)
计划(11969)
科技(11911)
课题(11895)
(10743)
(10547)
(10293)
科研(9960)
期刊
(31797)
经济(31797)
(19791)
中国(19207)
研究(18262)
学报(15547)
农业(13849)
科学(12697)
大学(10606)
学学(10041)
教育(9351)
管理(8145)
(8114)
(7740)
技术(7554)
资源(5948)
业经(5798)
(5179)
金融(5179)
业大(4587)
科技(4584)
(4414)
技术经济(4150)
统计(4038)
中国农业(3975)
农业大学(3946)
问题(3935)
林业(3794)
(3781)
图书(3625)
共检索到112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同延安  Ove Emteryd  张树兰  梁东丽  
对陕西省3个不同生态区、17个市、县的1500多位农户近年来粮食作物产量、肥料施用量及施肥时期进行了现状调查,同时在5个示范村示范和推广了小麦、玉米和水稻平衡施肥技术。结果表明,粮食作物生产中氮肥用量和变幅都很大,一季作物氮施用量范围为106-636 kg·ha-1;与试验结果和推荐量比较,过量施氮在陕北川道地灌溉玉米为128 kg·ha-1,陕南水稻21 kg·ha-1、关中小麦55 kg·ha-1、玉米56 kg·ha-1。按照这个结果陕西省每年可能损失的化肥氮为1 2.2万t。因此,平衡施肥在陕北和关中主要是减氮增磷补钾,同时与灌溉技术相结合,达到少量多次施肥与灌溉;在陕南要大力补充钾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长明  秦道珠  陈福兴  刘更另  
为探明湘南地区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 ,对湘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泥田、紫泥田、冷浸田、冬闲田和绿肥田进行了水稻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水稻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因土壤、季节等因素而不同 .总的原则是 :当土温较低、秧苗幼小、根系不发达 ,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弱时 ,氮肥宜迟施 ,如早稻和冷浸田施氮的适宜时期为插秧后 5 0 d左右 .反之 ,当秧苗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强时 ,则应早施氮肥 ,如晚稻和红泥田、紫泥田施氮的适宜时期应为插秧后 10~ 15 d.2 )水稻最佳施氮量也因土壤条件和施氮方法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中等肥力的冬闲田 ,施氮量可达 2 10 kg/ hm2 ,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史常亮  郭焱  朱俊峰  
通过大量施用化肥获得高产是当前中国粮食生产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基于2004-2013年省级农成品成本收益面板数据,对我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进行测算,并实证分析造成化肥施用过量的原因。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已经超过了其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无论是小麦、水稻还是玉米均存在过量施肥的现象;玉米生产中的过量施肥程度平均达到50.74%;小麦和水稻生产中的过量施肥程度相对较轻,分别为27.26%和24.67%。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自然灾害和上一年粮食价格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前"咨询与经营相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户对化肥的过量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俊英  赵同科  许永利  
综述了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与同化过程 ,氮素对环境作用以及提高氮素利用率的策略。主要讨论了氮素的生理功能、氮素的吸收和同化机理、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作新  廖文华  刘建玲  郝小雨  
采用土柱培养的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磷水平土壤上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测试磷、土壤磷渗漏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磷水平土壤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后,土壤CaCl2-P、Olsen-P和土壤渗漏液中可溶性磷均显著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土壤各形态磷量随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各形态磷量也逐渐增大,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土壤磷的最大吸磷量(Qm)和土壤磷吸持指数(PSI)逐渐减少,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DPS)逐渐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的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随着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泽敏  王维金  蔡明历  陈国兴  卢碧林  朱永桂  
通过连续 3a的试验发现 :齐穗期喷施尿素溶液能改善稻米加工品质 ,适当提高直链淀粉含量 ,延长胶稠度 ,但对垩白发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早稻早季种植形成较优米质的最佳氮肥用量大于晚季种植 ,增氮的同时应注意选择垩白小的品种 ,以扬其改善加工、蒸煮、营养品质之长 ,避增加垩白之短。重施基肥吻合早季种植水稻生育期短、灌浆快的特点 ,使其尽早吸收、充分利用氮素营养 ,故能形成较优的米质 ,而重施穗肥吻合晚季种植水稻生育期长、灌浆平缓的特点 ,在生育后期集中向籽粒供氮 ,利于优良米质的形成。施氮时期及施氮量调控优质稻米的形成与适应不同类型品种或不同季节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关 ,但伴随加工、蒸煮、营养等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纪月清  张惠  陆五一  刘华  
本文从化肥市场差异性与农户信息不完全的视角,采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就农户"过量"施用化肥行为予以解释。我国化肥市场差异化使农户难以通过经验积累正确的施肥知识,加之信息获取成本较高,进而导致一些"理性无知"的农民在购买高质量化肥后仍按照过去经验或其他农户的一般做法施肥,因此造成了过量。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化肥投入存在经济过量;农户所购买化肥的差异化程度对此有显著影响,存在"买高质(高价)则施用强度大、过量程度大"的事实。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规范化肥市场和提供施肥培训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焕广  栾昊  李瑾  汪阳洁  
化肥施用在提高中国农业产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威胁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四省农户调查数据,测算了中国化肥过量施用的程度,并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导致农户过量施肥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四省玉米种植农户的化肥施用折纯量平均达到27.0公斤/亩,其中,过量施用量达到10.4公斤/亩,化肥过量施用量占总施用量的38.5%。进一步的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户风险规避是导致化肥过量施用的重要原因,农户风险规避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施用更多化肥以避免潜在的产量损失。此外,劳动力机会成本、户主受教育程度、土地质量等也是影响农户过量施肥行为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微微  何在中  徐雪高  
中国化肥施用量已超过其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基于固定观察点2003-2012年粮食连续种植的农户面板数据,对江苏省小麦和稻谷生产中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进行评价,并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小麦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为14.13%,稻谷为44.15%。其中,受教育水平、劳动力非农转移和土地租入比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化肥的过量施用,而家庭人均收入、农业技术培训和耕地规模效应则对化肥过量施用起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上一年粮价也会对化肥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应从施肥观念、施肥技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及粮食市场体制等方面做出完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微微  何在中  徐雪高  
中国化肥施用量已超过其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基于固定观察点2003-2012年粮食连续种植的农户面板数据,对江苏省小麦和稻谷生产中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进行评价,并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小麦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为14.13%,稻谷为44.15%。其中,受教育水平、劳动力非农转移和土地租入比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化肥的过量施用,而家庭人均收入、农业技术培训和耕地规模效应则对化肥过量施用起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上一年粮价也会对化肥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应从施肥观念、施肥技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土地流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新卫  鲁耀雄  龙世平  陈山  范海珊  彭福元  
为了探明中南丘陵区茄子高效优质栽培的施肥新技术,以早红茄1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控制总施氮量135 kg/hm2前提下,有机氮肥与无机氮肥不同比例配施及氮肥运筹对茄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75 d时以25%有机氮肥+75%无机氮肥处理苗高、茎直径均最高,且该处理实测产量和茄果数量高于其他处理;由"施肥量-产量"模型分析,发现25.8%有机氮肥+74.2%无机氮肥配施,可使模型达到最高产量,而19%有机氮肥+81%无机氮肥配施,不仅可获取最佳经济效益,而且无明显减产;无机肥梯度增施或采收期追肥,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茄果中可溶性糖、Vc含量,而增加亚硝酸盐含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长明  秦道珠  高菊生  陈福兴  
为探明水稻氮素营养水平及其临界值的定量指标 ,1997年在湘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冬闲田、冬泡田、冷浸田、绿肥田、蔬菜田和油菜田中 ,对水稻品种湘早籼 12号进行了穗期施肥及氮肥用量试验 .结果表明 :1)幼穗分化期最新完全叶 C/ N是水稻生长前期氮素营养状况的综合反映 ,可作为水稻看苗施肥的诊断指标 .2 )早稻中熟品种湘早籼 12号适宜施穗肥的叶片 C/ N临界值为 11.5 (颖花分化中期 ) .若 C/ N高于此临界值 ,施穗肥可增产 .若 C/ N低于此临界值 ,则不宜再施氮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诚  乐群芬  孙斌  丁立成  郭小梅  陈云峰  乔艳  刘东海  李双来  
【目的】探求小麦氮肥最佳用量与合理施用方法。【方法】本文开展了减少氮肥用量与不同施用方法对土壤养分及小麦生长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在小麦苗期土壤02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并不显著减少,对小麦苗期土壤的有效磷与速效钾影响不明显;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对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对小麦生长氮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减少了小麦籽粒与秸杆的氮含量,对磷、钾的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从经济与环境的角度综合考虑,减施20%氮肥是可行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王成根  盛良学  乔德良  罗建国  
以南方双季稻田改种春玉米杂交晚稻这一新型水旱轮作制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稻田春玉米不同施肥水平、不同追肥次数及不同追肥时间的效果。结果表明 :稻田春玉米最佳施氮量为 30 0 kg/ hm2 左右 ,以二次肥 (即基肥和穗肥各占一半 )较为省工。穗肥以 9— 10叶全展时施用增产效果较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科延  戴平安  
为了探明控释氮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 ,在不同肥力水平稻田进行控释氮肥、等氮量尿素、倍氮量尿素和不施尿素等处理 ,测定早稻各生育期干物质、成熟期经济性状及产量 .结果表明 :在较低、中等和较高肥力稻田上 ,施用控释氮肥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依次递减 ;施用控释氮肥 (施纯氮 90kg/hm2 )比等氮量尿素分别增产 9.6 % ,8.0 % ,5 .6 % ,比无氮区分别增产 74 .5 % ,70 .8% ,4 9.5 % .施用该肥后促进了早稻生育中、后期对氮的吸收 ,氮素利用率达到 72 .6 %~ 86 .9% ,比等氮量尿素平均高 4 1.7% .干物质日生产量也高于等氮量尿素 .经济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