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3)
- 2023(14917)
- 2022(12945)
- 2021(11904)
- 2020(10107)
- 2019(22824)
- 2018(22426)
- 2017(42828)
- 2016(23933)
- 2015(26428)
- 2014(26375)
- 2013(26121)
- 2012(23975)
- 2011(21765)
- 2010(21533)
- 2009(19554)
- 2008(19070)
- 2007(16533)
- 2006(14430)
- 2005(12301)
- 学科
- 济(94252)
- 经济(94152)
- 管理(64638)
- 业(60255)
- 企(48271)
- 企业(48271)
- 方法(43315)
- 数学(37634)
- 数学方法(37170)
- 农(26902)
- 学(25105)
- 地方(23407)
- 中国(22847)
- 业经(20914)
- 财(20865)
- 农业(18510)
- 环境(18281)
- 贸(16534)
- 贸易(16529)
- 易(15985)
- 和(15425)
- 理论(15135)
- 技术(14589)
- 制(14358)
- 划(13601)
- 务(12875)
- 财务(12814)
- 财务管理(12794)
- 地方经济(12560)
- 融(12402)
- 机构
- 大学(342533)
- 学院(340716)
- 管理(131692)
- 济(127154)
- 经济(124331)
- 研究(118891)
- 理学(115742)
- 理学院(114311)
- 管理学(111932)
- 管理学院(111354)
- 中国(83441)
- 科学(82025)
- 京(72998)
- 农(69545)
- 所(62511)
- 业大(61178)
- 研究所(58338)
- 农业(55073)
- 财(54251)
- 中心(52776)
- 江(49739)
- 范(46717)
- 师范(46132)
- 北京(45217)
- 财经(44885)
- 院(43156)
- 经(40826)
- 州(40070)
- 省(38115)
- 师范大学(37536)
- 基金
- 项目(248441)
- 科学(192887)
- 基金(178383)
- 研究(171957)
- 家(160229)
- 国家(158937)
- 科学基金(133678)
- 社会(106445)
- 社会科(100665)
- 社会科学(100634)
- 省(100160)
- 基金项目(96121)
- 自然(90998)
- 自然科(88771)
- 自然科学(88739)
- 自然科学基金(87098)
- 划(84545)
- 教育(78317)
- 资助(72840)
- 编号(68493)
- 重点(56784)
- 成果(53956)
- 发(53754)
- 部(52988)
- 创(51332)
- 计划(49199)
- 科研(48438)
- 创新(48031)
- 课题(47872)
- 大学(44305)
- 期刊
- 济(134111)
- 经济(134111)
- 研究(91667)
- 学报(68513)
- 农(62425)
- 中国(60240)
- 科学(59266)
- 大学(49498)
- 学学(47129)
- 管理(44084)
- 农业(43282)
- 财(37466)
- 教育(35438)
- 技术(26593)
- 业经(23447)
- 融(23101)
- 金融(23101)
- 业(22024)
- 经济研究(20771)
- 财经(20420)
- 业大(19349)
- 科技(19305)
- 版(18890)
- 资源(18021)
- 问题(17664)
- 经(17344)
- 图书(17282)
- 林业(16497)
- 技术经济(15622)
- 农业大学(15493)
共检索到474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窦宏涛
在陕西省不同海拔高度地区试种椒样薄荷,研究温度、光照等生态因素对椒样薄荷精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陕西省较低纬度(33~°37°)、较高海拔(1 000~1 500 m)地区,如陕北、渭北和秦岭北麓是椒样薄荷的适生区,该区种植的椒样薄荷生产的精油品质达到国际优质标准,产油量平均达93.3 kg/hm2。
关键词:
椒样薄荷 适种区域 生态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文洁 李明
【目的】比较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与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轮作及广藿香连作对广藿香品质及其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为缓解广藿香连作障碍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藿香扦插苗和薄荷苗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共设3个处理:广藿香连作组(连续2年种植广藿香)、薄荷-广藿香轮作组(第1年种植薄荷,采收后第2年种植广藿香)、对照组(第1年不种植作物,采收后第2年在同一块地种植广藿香),在广藿香不同生长时期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百秋李醇含量、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结果】广藿香植株生长180 d时,轮作组广藿香其主要农艺性状(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及百秋李醇含量均显著高于连作组(P<0.05)。轮作组的广藿香叶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连作组的分别升高54.23%(P<0.05)、115.71%(P<0.05)。轮作组的广藿香根际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有效磷、水解性氮、速效钾)均显著高于连作组;轮作组的土壤细菌数和放线菌数较连作组分别增加98.95%(P<0.05)、71.61%(P<0.05),而轮作组的土壤真菌数量较连作组降低48.86%(P<0.05);轮作组的土壤过氧化物酶、脲酶活性较连作组分别增加827.66%(P<0.05)、655.00%(P<0.05),轮作组的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较连作组分别降低44.49%(P<0.05)、28.99%(P<0.05)。【结论】广藿香与薄荷轮作的广藿香农艺性状、百秋李醇含量及土壤微生态指标总体优于广藿香连作的相同指标。
关键词:
广藿香 薄荷 轮作 连作 连作障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朔 李世平 罗列
研究目的:对陕西省1990—2008年期间耕地利用效率变化状况及其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采用DEA-Tobit两步法,运用BCC模型对陕西省耕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通过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各地区间的耕地利用效率存在很大差异,咸阳、延安、汉中、安康4市和杨凌示范区耕地利用效率常年处于有效或高效状态。(2)耕地利用效率的变化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引起的。(3)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率、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政策虚拟变量等因素对陕西省耕地利用效率影响显著。研究结论:1990—2008年陕西省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史恒通 赵敏娟
基于对陕西省渭河流域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进行测算,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其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渭河流域居民的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为249.27元/(户·年);居民社会地位和居民环境认知程度对其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访者年龄和是否为农村居民对其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男性受访者与女性受访者相比具有显著更高的支付意愿,而居民家庭收入状况对其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解和 杨怡 姜佳慧 吴彤彤 苏湘湘 陶海升
为探究不同光照条件和喹诺酮类(QNs)抗生素胁迫下美国薄荷(Monarda didyma L.)种子萌发生长的响应及植物的耐受性情况,采用恒温保湿培养法,研究典型QNs抗生素环丙沙星(CIP)和诺氟沙星(NOR)在光照12 h/d和黑暗24 h/d条件下对美国薄荷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美国薄荷的耐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低浓度CIP对发芽率有一定促进作用,高浓度NOR有抑制作用。活力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和鲜重与抗生素浓度显著负相关(P < 0.05),胚根长对抗生素的毒性最敏感。CIP和NOR分别对萌发和幼苗形态指标的抑制作用更强,光照12 h/d NOR胁迫下美国薄荷的耐受性最强。美国薄荷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和鲜重与耐受性显著负相关(P<0.05),可作为QNs抗生素耐受性的关键指标。本研究可为抗生素的植物生态毒性及植物对抗生素的抗逆性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建军 师光禄 谷继成 王建文 王有年
研究经2mg.mL~-1薄荷活性成分处理后朱砂叶螨的症状表现和处理24h后的透射电镜亚细胞结构,采用生化方法测定薄荷活性成分对朱砂叶螨体内的单胺氧化酶(MA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荷提取物处理朱砂叶螨后,成螨经历了静止、活跃、痉挛和死亡4个时期。与对照组相比,处理后螨体内MAO活性增强,12h和24h时活性差异显著(P<0.05);GSTS亦被激活,24h内酶活性呈上升趋势;AchE活性受抑制,处理后12h时酶活性最低,处理组与对照组酶活性24h内变化趋势相同;蛋白酶活性整体处于被抑制状态。薄荷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有毒害作用,...
关键词:
薄荷 朱砂叶螨 酶活性 亚细胞结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婷 苏秦 张艳
以投入产出理论为基础构建服务业自我循环效应分析模型。该模型将服务业的自我循环效应和制造业服务需求进行区分、比较,并且运用结构分解技术分析服务业自我循环变动的根源及各基本因素的影响程度。对陕西省的实证研究表明,陕西省服务业具有较强的自我循环效应,但产业分工仍处于初级水平。推进生产服务的外部化、专业化是促进服务业发展关键。
关键词:
服务业 自我循环 结构分解技术 陕西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明 沈镭 张艳 刘立涛 薛静静 陈枫楠
基于影响能源供需的9个因素,应用C-D生产函数和STIRPAT方程,构建了能源供给稳定性模型。通过对陕西省1990—2011年的数据分析,得到:能源投资(0.8293)、碳排放强度(-0.2373)、人均GDP(-0.2876)、产业结构(-2.1336)、人口规模(-2.4144)是影响陕西省能源供给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能源投资增加将提高现阶段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但影响长期能源供给的稳定性。而人口规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等四因素则会降低能源供给系统的稳定性。人均GDP是降低陕西省能源供给系统稳定性的主导因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高(55%),也是降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能源供给 稳定性 影响因素 陕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万林
文章通过构建基于基尼系数的生态公平系数,度量了我国2003—2015年的生态公平度,并对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生态公平进行了比较,发现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生态也逐渐趋于公平;东部地区经济公平系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中部地区基本呈一直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又上升趋势。通过寻找影响生态公平的因素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污染治理投入所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越大,生态越公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大,生态越不公平;污染密集度越大,生态越不公平;对外开放程度越大,生态越公平;贫富差距对生态公平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公平 基尼系数 污染治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忠民 王树斌 姚宇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笔者以陕西省的能源消费为个案,研究其1999年~2009年间能源消费的增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强度效应是抑制陕西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导力量,结构效应的影响作用未见显现;就行业的情况而言,总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工业部门;第三产业中出其他产业在分析中占据第二影响力的位置,但其影响作用的发挥较之工业部门弱得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总量增长 指数分解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奕华 刘波 彭瑾
中试环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也是瓶颈环节,需要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等众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以网络化治理理论为基础,将多主体间协同合作对中试效果的影响纳入考量范围,运用扎根理论构建涵盖内部激励、外部激励、跨组织激励3个维度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效果影响因素框架,采用SEM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除合作能力外,3个维度影响因素均得到验证。表明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效果具有促进作用,而跨组织激励则对中试效果提升具有深刻影响。但是,跨组织激励中的合作能力要素对中试效果的影响并未得到验证。最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畅 李立敏 田起军
[目的]以484个陕西省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陕西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识别,以期对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振兴传统村落起到重要作用。[方法] 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借助ArcGIS、SPSS,分析其空间密度、空间关联性、空间分布均衡性,以及影响因素与其空间分布的相关性、异质性。[结果]研究得出:(1)陕西传统村落的地理集中指数G为18.582,不平衡指数S为0.688,表明传统村落在107个市(区)县中分布较集中,但具有不均衡性;(2)具体表现为“东部聚集,向中、西部圈层扩散”,主要集中在汉滨、绥德、米脂、合阳、旬阳等区县;(3)陕北东部无定河流域、关中东部渭河流域、陕南中部汉江流域为高密度的三大核心区,泾河、嘉陵江为两个次级分布核心区;(4)传统村落的莫兰指数为0.63,Z值为5.2,空间正相关性显著;(5)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分布具有低海拔、小坡度、近河流、欠发达、远交通、低人密的空间指向性。[结论]自然环境因素(高程、坡度、河流)是陕西省传统村落生成的源动力,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人口)是陕西省传统村落构成和演变的制约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若焰 陈儒 王秀娟 姜志德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利用调研所获取的陕西省烟草农业393个分散农户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低碳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烟农住址距乡镇距离对其低碳生产意愿呈负向显著影响,烟农对施用化肥、农药、农膜污染的认知对低碳生产意愿呈正向显著影响,农技员和示范户对低碳生产的态度对其低碳生产意愿呈正向显著影响,烟农对政策补贴的满意程度和低碳行为保护环境的感知对其低碳生产意愿呈正向显著影响。因此,提高烟农对绿色环保行为的认知水平、促进低碳技术的良好示范与推广以及低碳政策的有效落实与引导将有助于烟农更积极地选择参与低碳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时鹏 余劲
采用陕西省安康市256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户生态移民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特征中,家庭人口数量、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年人均纯收入对农户生态移民意愿产生重要影响;原有居住条件中,原有房屋居住位置、房屋材质、原住地离集镇距离、原住地聚集户数对农户生态意愿影响显著;社会压力方面,亲邻态度、村干部态度会对农户的搬迁行为产生影响;此外,是否具有退耕地及退耕面积的大小也是影响农户搬迁意愿的重要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长春 夏念和
以莲瓣兰为母本,大花蕙兰"黄金薄荷"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杂种胚进行无菌萌发。成功建立了该杂交组合的组培快繁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其种质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