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0)
- 2023(7521)
- 2022(6230)
- 2021(5967)
- 2020(4961)
- 2019(11399)
- 2018(10909)
- 2017(20588)
- 2016(11380)
- 2015(12545)
- 2014(11955)
- 2013(11713)
- 2012(11115)
- 2011(10235)
- 2010(10252)
- 2009(9132)
- 2008(8905)
- 2007(8316)
- 2006(7564)
- 2005(6747)
- 学科
- 农(47110)
- 济(44354)
- 经济(44301)
- 业(35702)
- 农业(31976)
- 管理(20045)
- 中国(15478)
- 贸(14687)
- 贸易(14685)
- 易(14546)
- 业经(14067)
- 方法(13769)
- 企(12837)
- 企业(12837)
- 数学(12578)
- 数学方法(12438)
- 出(11531)
- 财(10130)
- 农业经济(10033)
- 收入(9667)
- 制(9345)
- 地方(9268)
- 村(9134)
- 农村(9128)
- 发(9024)
- 口(8344)
- 出口(8339)
- 出口贸易(8339)
- 学(8298)
- 分配(8113)
- 机构
- 学院(154137)
- 大学(146374)
- 济(65234)
- 经济(63925)
- 研究(57266)
- 管理(53006)
- 农(52302)
- 理学(45689)
- 理学院(45216)
- 管理学(44385)
- 管理学院(44154)
- 中国(43721)
- 农业(40113)
- 科学(34932)
- 业大(31924)
- 京(30693)
- 所(30421)
- 研究所(27468)
- 财(27288)
- 中心(27019)
- 江(25388)
- 农业大学(24570)
- 范(21460)
- 师范(21199)
- 省(21034)
- 财经(20767)
- 业(20210)
- 技术(20076)
- 院(19705)
- 经济学(19417)
- 基金
- 项目(103484)
- 科学(80951)
- 研究(79515)
- 基金(73021)
- 家(64876)
- 国家(64143)
- 科学基金(52905)
- 社会(49475)
- 社会科(46338)
- 社会科学(46327)
- 省(42863)
- 基金项目(38011)
- 教育(37417)
- 划(35686)
- 编号(34840)
- 自然(32295)
- 自然科(31500)
- 自然科学(31489)
- 自然科学基金(30921)
- 农(30635)
- 资助(29111)
- 成果(26959)
- 发(25069)
- 课题(24791)
- 部(24008)
- 重点(23922)
- 创(21488)
- 业(21215)
- 性(20964)
- 制(20724)
共检索到243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晓军
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该省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当前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劳动力质量、业务能力等无法完全适应所在行业对劳动力素质的需要,不能切实助力精准脱贫工作的顺利实施。针对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职业培训有效性亟须提升、多方合作协调性亟待强化、内生动力贫弱性需要改变等诸多问题,要以多元化培训活动增强培训实效、以多主体互动有效助力精准脱贫、以综合化措施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等多种出路,帮助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步出当前困境,顺利实现精准扶贫的工作安排和任务部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戈艳霞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与绝对贫困相比,解决相对贫困更加强调提高贫困户的发展能力,这要求我国的职业技能扶贫必须进入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的发展轨道。然而,当前职业技能扶贫存在政策措施落实缺乏精准系统性、培训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阻碍了职业技能扶贫的发展。建议制订长期职业技能扶贫计划,通过构建精准化、系统化、长效化的培训制度,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效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友林 杨指榜 李发明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与贫困做斗争的历史,从1949年开始,我国农村就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脱贫斗争,从"漫灌"式粗放扶贫到"滴灌"式精准扶贫,从"输血"到"造血",我国农村扶贫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从根本上实现脱贫战争的伟大胜利。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我国农村脱贫的指导纲领,为我国农村脱贫指明了出路,这必将带领我国实现2020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创造历史性成就。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做出分析,以期取得攻坚扶贫最后一战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
农村 精准扶贫 困境 脱贫 全面小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健
参与政治是我国每个公民的权利,是表达自己意愿和为自己争取权利的重要手段。我国农民工人数占比非常大,是我国主要的群众基础,对于我国实现城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农民工参与政治的程度也可以反映出国家政治建设的程度。但是,农民工参与政治的实行还存在着许多现实的问题,例如经济收益低、社会地位低、参与感不强等,为了改变这些现状,需要对个人和社会进行教育,协调好政府和农民工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晓红
职业教育的自身特性与精准扶贫具有较强的内在契合度。在我国扶贫攻坚背景下,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落实教育扶贫工作的关键之举。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运行过程中遇到多重困境,如职业教育扶贫对象的识别精准度有待加强、精准扶贫机制不健全、精准扶贫投入不足等。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纵深发展,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成效,应加快健全贫困对象分类识别办法,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强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健全贫困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加大职业教育扶贫投入力度,完善教育资源配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依据 困境 出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明 方翰青
文章主要就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角色认同、职业适应性、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职业价值诉求、职业期望、职业选择、职业满意感和抗压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从成人心理教育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为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解决其职业问题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家鹏
有效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水平和就业能力是当前城镇化发展中持续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面对的重要课题。利用陕西西安、咸阳、杨凌务工的389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研数据,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2.24%的被调查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愿意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打工年限、月收入、有无培训经历对其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比较显著,其中月收入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意愿呈正向关系;受教育程度、打工年限、有无培训经历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意愿呈负向关系;性别、婚姻状况和年龄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生代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是建设新时代的中流砥柱。当前,校企合作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面临着诸多矛盾,既有职业学校办学理念滞后、师资力量不强的短板,也有企业热情不高、目光短浅的不足,还有重视不够、统筹不力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要确保校企合作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质量效果,必须疗"痛点"、克"难点"、疏"堵点",职业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提升培训质量上下功夫;企业要强化主体意识,在助推校企融合上下功夫;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在健全保障机制上下功夫。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技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友得 范晓莉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于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综合素质能力偏低、缺乏竞争力的职业技能以及文化冲突和心理排斥等原因使其陷入可行能力贫困。基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视角,在明确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三位一体"学历职业教育、"二技相长"职业技能培训、"一体互融"社区融合性教育的三层次全覆盖职业教育体系。为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元治理"的核心主体作用,构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新生代农民工可行能力提升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陆文荣 何雪松 段瑶
本文通过对江浙沪7个城市劳工生产与生活状况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发展遭遇如下困境:职业发展的内卷化、生产与生活的双重异化、生命历程的"钟摆效应"、身份认同的模糊化。基于此本文提出破除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困境的政策建议:赋予其完整的就业权利,逐步纳入流入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调查 农民工群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当下,这一命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由于贫困政策递减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传统的扶贫思路亟需转变成供给侧改革理念,以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机制和激发新动力。本文通过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内涵,结合以往扶贫教训和贫困地区资源独特优势,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忽视"供给侧"质效并偏离需求的困境,解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精准扶贫成功实践的两大模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入手,借助供给侧改革提高扶贫精准度,这是完成扶贫攻坚重大任务、补齐"三农"工作短板、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当下,这一命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由于贫困政策递减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传统的扶贫思路亟需转变成供给侧改革理念,以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机制和激发新动力。本文通过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内涵,结合以往扶贫教训和贫困地区资源独特优势,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忽视"供给侧"质效并偏离需求的困境,解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瑞荣 卢福财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困境是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原生型和外生型特征分析框架出发,探讨中国当前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两种职业困境:内生困境与外生困境,并从二元城乡管理制度、后续培训教育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提出改进新生代农民工状况,促进中国经济、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爱翔 李黎丹 陈文平
职业技能开发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成长的基础。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以其职业成长为逻辑主线,进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开发支持的多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在职业技能开发的支持和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成长呈现跨越上升型、锯齿上升型和稳步上升型三种形态;(2)在职业成长的起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开发来源和技能类型具有强地域偏向性的特征;进入职业成长初期,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通过参与企业端技能培训开发获取经验技能;在职业成长过程中,聚焦于特定岗位方向的持续技能投入更有助于应对技能碎片化和去技能化的挑战;为获得职业进阶,提升就业质量,可利用多渠道进行职业技能的深度开发;为适应环境动态性挑战,应加大对新技能的识别、习得和迁移,以提升个体就业韧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国梁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其职业发展直接关乎"中国创造"战略转型的实现。然而,政府的职业发展干预策略在促进其职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却陷入了干预策略"碎片化"、培训供需错位、干预指导框架缺失的策略困境。要破解当前这种策略困局,需要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干预框架,以整合、协调各项策略行动;改革培训供给机制,以平衡成本-收益来激发培训投资动机;创新与拓展干预服务项目、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干预的系统性、连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