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3)
2023(11793)
2022(10384)
2021(9921)
2020(8141)
2019(18910)
2018(18921)
2017(36603)
2016(19667)
2015(22135)
2014(22138)
2013(22127)
2012(19983)
2011(18115)
2010(18056)
2009(16435)
2008(15724)
2007(13879)
2006(12357)
2005(10482)
作者
(56842)
(47797)
(47028)
(44653)
(29679)
(22846)
(21175)
(18860)
(17878)
(16648)
(16113)
(15884)
(14771)
(14764)
(14373)
(14338)
(14262)
(13903)
(13530)
(13249)
(11876)
(11631)
(11448)
(10967)
(10721)
(10674)
(10513)
(10391)
(9586)
(9453)
学科
(81449)
经济(81358)
(61191)
(51982)
管理(49768)
(38127)
企业(38127)
农业(35087)
方法(33600)
数学(29336)
数学方法(29019)
业经(22917)
中国(20182)
地方(18135)
(16801)
(16349)
(15572)
(13348)
(13188)
贸易(13182)
(12798)
技术(12757)
农业经济(12558)
环境(11747)
理论(11706)
(11584)
(11197)
(10698)
发展(10672)
(10668)
机构
学院(278167)
大学(275226)
管理(114200)
(109980)
经济(107476)
理学(100065)
理学院(99038)
管理学(97394)
管理学院(96915)
研究(92469)
中国(68622)
(65625)
科学(58475)
(57835)
农业(49858)
业大(49799)
(45946)
(45353)
中心(43239)
研究所(42068)
(40040)
(36682)
财经(36653)
师范(36384)
北京(35910)
(33520)
(32734)
(32467)
经济管理(32103)
农业大学(31506)
基金
项目(196453)
科学(153868)
研究(146131)
基金(141479)
(122799)
国家(121662)
科学基金(104407)
社会(91134)
社会科(85802)
社会科学(85779)
(78336)
基金项目(76561)
自然(67349)
自然科(65714)
自然科学(65698)
教育(64994)
自然科学基金(64502)
(64204)
编号(62011)
资助(56620)
成果(49325)
重点(43044)
(43020)
(42720)
课题(40925)
(40678)
创新(37866)
科研(37157)
国家社会(36763)
教育部(36271)
期刊
(126033)
经济(126033)
研究(76860)
(69466)
中国(54907)
农业(47472)
学报(46184)
科学(43046)
管理(36042)
大学(35883)
学学(34131)
(30760)
教育(29364)
业经(26697)
(23834)
金融(23834)
技术(23358)
(20986)
问题(17487)
(16241)
经济研究(16239)
财经(16195)
农业经济(15248)
科技(14784)
农村(14609)
(14609)
图书(14319)
业大(14277)
理论(13676)
(13581)
共检索到398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闫菊娥  高建民  周忠良  
目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目标进行评估,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入户询问的方法对样本人口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参保人群在医疗费用补偿前后贫困指标的变化;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降低参保人群贫困发生广度和深度的效果较好,但对住院人群缓贫效果更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资金对缓解住院人群"因病致贫"有较大的贡献。结论:应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力度、提高住院补偿比例、扩大补偿范围、规范医疗服务机构行为,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效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雅丽  李亚青  吴联灿  
本文将衡量金融风险的思想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实践中,将农民的因病致贫看作一种风险加以防范,提出一种直观、可靠、易于操作的单一评价指标——新农合缓解因病致贫效果指数,并利用广东省五个地区微观调研数据,对这一评价指标进行了实证检验。因为满足因果关联性、预测性和普遍适用性要求,这一指数有利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在不同地区的横向比较,并对决策者调整政策参数以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建民  周忠良  
目的: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互助医疗2种医疗保障制度在缓解卫生服务利用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的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2005年11月对陕西省镇安县高峰镇和铁厂镇的入户调查数据和样本人群医疗服务利用报表数据,贫困测量指标选用贫困发生率、贫困距指数、收入差距比率、森的贫困指数、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供给率。结果:农村互助医疗制度缓解卫生服务利用人群"因病致贫"的效果好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消门诊个人账户,对住院和门诊服务利用均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迎春,徐锡武,王蓉,张宏涛,吴妮娜,王莉阳,罗五金,汪早立  
通过贫困缺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效果进行研究,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缓解因病致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基金使用效率较高,但有效供给率较低。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调整补偿方案,同时与特困医疗救助相结合,提高对贫困人群的补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润龙  叶真  曾国经  陈瑜  郭清  李春芳  蔡琳  罗力  宋明山  崔欣  潘迎冰  郝模  
目的:评价浙江省样本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方案对因病致贫问题的解决能力。方法:应用调查数据,分析因病致贫的普遍程度、严重程度以及新农合对因病致贫的解决能力和缓解程度。结果:秀洲区、开化县和常山县因病致贫率分别为1.0%、0.2%和0.7%;因病致贫人群超过就医风险临界线的医药费用占总医药费用的比例分别为46.3%、34.9%和44.2%;解决参合人群因病致贫的能力分别为72.7%、75.0%和54.5%;因病致贫问题缓解程度分别为34.0%、64.9%和39.0%。结论:比较秀洲区和开化县新农合试点地区和对照县——常山县的情况,可以认为,新农合的实施对解决因病致贫问题有较好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华  李志鹏  
利用CHARLS2011、2013、2015三年追踪数据,实证分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改善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的政策效应和医保扶贫的瞄准效果。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这一旨在改善医保公平的重要举措显著降低了农村居民6.57%的因病致贫发生率;对健康较差、患慢性病、中低消费和高医疗费用支出弱势群体的医保扶贫瞄准效果更为显著(7.95%、7.14%、9.23%和7.51%);显著降低了参保人46.57%实际住院自付费用(过去一年最后一次住院),但对高消费群体、门诊和自我治疗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证实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有利于促进医保公平目标实现,建议加强老龄化背景下高患病率的大病慢病患者门诊保障;预防众多亚健康、中等消费和医疗费用支出的准弱势家庭陷入因病致贫境地的风险,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医保质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飞  王文杰  李琛  罗密  彭宏宇  孙杨  毛宗福  冯友梅  
目的:调查了解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数据,分析其费用负担和补偿受益情况,为医疗保险政策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分层抽样法抽取陕西省41个县,调查数据来源于样本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填报数据,数据整理后采用SPSS统计描述分析。结果: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推进,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与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参合率在2009年及以后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参合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报销比重稳步提升,平均保持在50%,但次均住院费用快速增加,加上不合理的住院人次和基金的流向,削弱了参合农民补偿受益。结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革,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渐提高,总体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结构不合理,报销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风华  王健  王海立  孙经杰  逯延华  
目的:2003年,山东省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9年人口覆盖率达90.00%以上。但是,仍有一些因素限制了全覆盖目标的实现。文章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的角度,为决策者提供资金来源、资金使用和受益等信息,以完善政策设计。方法:使用卫生总费用的技术方法,测算山东省2003—2009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情况,分析其对全覆盖的影响。资料来源于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报数据库。结果:研究发现:(1)OOP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的筹资来源,从2003年的72.56%降为2009年的65.36%;(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广义政府卫生支出,从2003年的24.90元增加到2009年的103.14元;③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和住院费用分别占73.41%和22.31%,而健康查体等预防性支出不足10.00%。结论"降低OOP比重、提高政府补助以及引导资金合理使用",对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毛瑛  王美娟  张仁吉  陈正权  杨昌国  陈其明  汪浩  赵峰  石崇孝  
搜集2008年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在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数据,构建住院费用损失分布模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年度平衡模型以及不同补偿方式下住院费用次均补偿额期望值测算模型,确定2010—2012年不同补偿方式下住院费用人均筹资额,并建议从控制住院费用过快增长、控制不合理住院、合理引导病人就诊流向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筹资机制等4个方面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良书  
本文使用2003~2006年覆盖全国30个省区的微观面板数据,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减贫、增收和再分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新农合的减贫效果明显,不仅能在农户层面上显著降低贫困发生概率,而且能在省区层面上显著降低贫困率;新农合能显著促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农民增收,但需要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作为支持条件;新农合能显著降低村庄内部的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但对省区范围内的农民收入分配状况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恒  梁民琳  赵荣章  谭振宇  王璟涛  高蕾  
目的:探索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医保支付效果及存在问题。方法:针对60个地区合管办负责人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门诊支付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分类;采用t检验对分类后各项目得分进行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对不同地区医保支付效果和存在问题得分比较。结果:支付效果分为服务质量和费用控制效果,存在问题分为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并且其得分差异(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的农民年均收入各项得分、不同支付方式地区的各项得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加强医保支付的费用控制,提高农民实际受益水平;改善经办机构条件,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调动定点医疗机构的积极性,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丽月  潘文利  林颖  季海英  赵锋  杨莉  
目的: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参合农民乡镇住院"限费医疗"政策对住院利用、就诊流向、患者经济负担及农合资金分配的影响,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农合报表、医院统计报表和住院病历等资料,评价指标主要选取住院人次、次均住院费用以及次均自付费用、农合资金分配比等。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倍差法模型,并结合访谈资料对定量研究结果进行补充和解释。结果:该政策可能增加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次数,对促进患者留在乡镇卫生院的作用有限;乡镇卫生院全病种次均住院费用和自付费用均下降;实施了限费医疗政策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林贵,杨金侠,李士雪  
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和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水平测算方法,并对山东省6个试点县进行了调查和测算。其中,崂山、招远、广饶和五莲4县人均标准筹资和个人标准筹资平均高出人均实际筹资和个人实际筹资5-10元,而青州和临邑2县标准筹资与实际筹资水平基本一致。建议在明确动态费率的基础上,根据筹资水平和政策导向合理确定实施方案;并以筹资水平为基础,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实际筹资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玉娟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推出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竞吾  张伟  陈田园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三期数据,从灾难性医疗支出以及贫困脆弱性入手,采用OLS模型、Probit模型和PSM-DID模型,分别考察了基本医疗保险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于因病致贫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初期,虽然有效减轻了患病居民的贫困脆弱性,但对于减轻灾难性医疗支出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在基本医疗保险的成熟期,由于医疗费用的不断地增长,居民自付的医疗费用占总收入的比重提升,因病致贫没有得到更有效的缓解;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其减贫效果大幅提升,住院行为的发生不再显著降低个体的贫困脆弱性。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将基本医疗保险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精确识别贫困脆弱性较高的居民,并提前予以补贴帮助,避免发生因病致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