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2)
- 2023(15288)
- 2022(12944)
- 2021(11670)
- 2020(9829)
- 2019(22137)
- 2018(21665)
- 2017(40999)
- 2016(22350)
- 2015(24943)
- 2014(25111)
- 2013(25063)
- 2012(24038)
- 2011(22076)
- 2010(22370)
- 2009(20691)
- 2008(20334)
- 2007(18544)
- 2006(16540)
- 2005(15191)
- 学科
- 济(113228)
- 经济(113127)
- 管理(61505)
- 业(61051)
- 企(46345)
- 企业(46345)
- 方法(41065)
- 数学(36049)
- 数学方法(35787)
- 农(30130)
- 中国(30019)
- 地方(29743)
- 学(24044)
- 业经(23295)
- 财(22149)
- 农业(20974)
- 贸(19558)
- 贸易(19548)
- 技术(19043)
- 易(18860)
- 制(17913)
- 地方经济(16989)
- 环境(16900)
- 融(16178)
- 金融(16176)
- 银(16040)
- 银行(15966)
- 行(15373)
- 和(14777)
- 发(14634)
- 机构
- 学院(335317)
- 大学(333533)
- 济(146043)
- 经济(143110)
- 研究(126077)
- 管理(122041)
- 理学(104116)
- 理学院(102777)
- 管理学(101082)
- 管理学院(100453)
- 中国(93503)
- 科学(80279)
- 京(71879)
- 农(69289)
- 所(67624)
- 财(62386)
- 研究所(61631)
- 中心(56417)
- 业大(55394)
- 农业(54700)
- 江(52956)
- 财经(49217)
- 北京(45553)
- 经济学(45254)
- 范(44637)
- 院(44473)
- 经(44455)
- 师范(44062)
- 省(42166)
- 州(41462)
- 基金
- 项目(220744)
- 科学(171416)
- 基金(157540)
- 研究(154736)
- 家(140741)
- 国家(139524)
- 科学基金(116565)
- 社会(98704)
- 社会科(93531)
- 社会科学(93501)
- 省(89528)
- 基金项目(83930)
- 自然(75957)
- 划(74712)
- 自然科(74142)
- 自然科学(74116)
- 自然科学基金(72772)
- 教育(69339)
- 资助(63775)
- 编号(60948)
- 发(53702)
- 重点(50973)
- 成果(48529)
- 部(47683)
- 创(46166)
- 课题(43393)
- 创新(43389)
- 计划(42852)
- 科研(42433)
- 发展(42114)
- 期刊
- 济(170270)
- 经济(170270)
- 研究(99642)
- 中国(70917)
- 农(63675)
- 学报(60813)
- 科学(54115)
- 财(47302)
- 管理(44374)
- 大学(43910)
- 农业(43049)
- 学学(41881)
- 教育(31940)
- 融(31679)
- 金融(31679)
- 技术(30147)
- 经济研究(27913)
- 业经(27467)
- 财经(24819)
- 业(23230)
- 问题(22345)
- 经(21503)
- 技术经济(19239)
- 贸(17692)
- 科技(17230)
- 版(16780)
- 资源(16406)
- 世界(16388)
- 商业(16217)
- 国际(15531)
共检索到515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垣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技术对经济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并已出现于不少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但是,在分析技术变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程度,以及技术变化对不同产业部门影响效果的度量方面仍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料合理分析技术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 义,王建荣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人口承载力有限,加上西部地区是许多内外流河的发源地,因而其生态环境状况不但影响和制约着自身的经济发展,也影响到东中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定的度量标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相互关系阶段,其近期变动趋势如何,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量化的分析,这对于我们正确选择西部地区开发战略是极为不利的。有鉴于此,本文希望能通过对陕西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在这一领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勇 高宏霞
陕西省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促进本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论述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征及陕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陕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举措,从建设和规划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绿色循环旅游",开发共性和实用技术,完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发展循环经济四大主体等角度针对陕西省的现状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
陕西省 循环经济 举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夏四友 文琦 赵媛 宋永永 许昕
基于DEA模型、熵权TOPSIS法、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指数,研究2005—2015年陕西省榆林市能源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15年,榆林市能源总体效率呈上升趋势。神木县、靖边县、定边县一直处于DEA有效,但DEA有效的县域数量少于规模报酬递增县域的数量。(2)榆林市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均值呈现先回落后回升态势,且变化幅度较大;南六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北六县的经济发展水平。(3)榆林市绝大部分县域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耦合关系属于低协调分离阶段,但正在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玉春 唐娟莉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公共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内在关系,认为农村教育、电力、道路、水利和通讯设施对农业生产、非农生产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具有显著影响,农村公共服务也发挥了显著作用。陕西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合理选择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全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立华
利用2004-2008年陕西省农村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投入和经济发展相关指标的统计数据,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农村电子政务外网门户的投入、农村信息服务站的投入以及电子农民的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农民的投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农村电子政务外网门户的投入影响居中,而农村信息服务站的投入影响最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彦龙 李同昇 李梦雪 陈云莎 王昭 赵新政
探讨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构建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区域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9—2014年,西安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处于陕西省首位,其他地市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较西安有较大的差距,且区域创新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陕西省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整体耦合处于磨合阶段,耦合协调水平为中度协调耦合,区域差异明显;陕西省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由2009年的"一极两强"空间格局发展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陕西省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孙海鹰
本文从知识经济的概念、特点入手,研究了处于工业化阶段的陕西怎样抓住知识经济发展的机遇,做好科技工作,加快陕西的发展步伐。从领导者和管理者思想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知识化与信息化转变、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培养人才、教育制度改革、发展教育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加快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陕西 发展 知识经济 对策 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卫海燕 黄静
文章借用气候突变原理,采用Mann-Kendall方法判定了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从四个主题出发,构建了包含37个指标的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主题层内部采用权重积(WP)方法构建四个主题子指数,采用欧式距离法计算研究区1989~2006年的综合环境生态指数并对其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导可持续发展变化的主导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效应是研究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人类胁迫和社会响应通过间接的作用对研究区可持续能力造成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涑贤 唐贤伟 张利娟
以陕西省现代服务业为视角,首先确定了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评价指标;其次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验证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及金融业对产业结构的正向影响显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现代服务业从业水平对就业结构存在正向的显著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金融业对消费结构有负向影响,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劳动生产率对投资结构存在较大的正向影响。最后,提出如何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陕西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陕西省 现代服务业 经济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珏 冯宗宪
本研究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煤炭价格波动对资源资源富集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经济增长变量的分层次指标选取与对数化回归分析,本研究得出了资源资源价格波动对陕西经济影响的主要渠道,进而通过与其他资源资源型大省的横向对比分析。结合煤炭价格变动趋势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预测情况,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煤炭价格 资源型地区 对数线性回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莉 张金锁
在回顾和分析陕西科技和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概念和内涵的研究,结合1978-2008年陕西省经济、资本、劳动力等相关数据,运用索洛余值法,以1979-1988、1989-1999和2000-2008为不同阶段,对陕西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度,并以此为依据,从科技角度对陕西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杰
对陕西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法和路径,并从政策调控、产业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化、社会责任履行以及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鹏
2010年12月25日,由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陕西省首届村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深化‘一村一品’,发展村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研讨会论文评委、获奖论文作者代表、陕西省相关政府机构与省市两级农业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研讨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路
陕西省能源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高,节能减耗压力大,治理污染任务重。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其内涵和目标决定了它可以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当结合陕西的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通过加强科学规划、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低碳经济试点、改善土地利用、加快人才培养与自身能力建设,大力推进陕西低碳经济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