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3)
- 2023(7589)
- 2022(6487)
- 2021(5754)
- 2020(4689)
- 2019(10845)
- 2018(10410)
- 2017(19913)
- 2016(9812)
- 2015(11102)
- 2014(10707)
- 2013(10644)
- 2012(10432)
- 2011(9632)
- 2010(9850)
- 2009(9108)
- 2008(8569)
- 2007(7604)
- 2006(7114)
- 2005(6599)
- 学科
- 济(70908)
- 经济(70862)
- 贸(23183)
- 贸易(23172)
- 易(22511)
- 管理(22052)
- 地方(21355)
- 方法(20870)
- 业(20247)
- 数学(18323)
- 数学方法(18247)
- 农(14636)
- 中国(14401)
- 企(14040)
- 企业(14040)
- 出(13560)
- 地方经济(13337)
- 业经(11694)
- 学(11169)
- 关系(10552)
- 口(10194)
- 出口(10186)
- 出口贸易(10186)
- 农业(9793)
- 财(9203)
- 环境(8850)
- 融(7890)
- 金融(7890)
- 经济学(7654)
- 制(7516)
- 机构
- 学院(149574)
- 大学(148952)
- 济(83622)
- 经济(82380)
- 研究(58916)
- 管理(53912)
- 理学(45937)
- 理学院(45384)
- 管理学(44860)
- 管理学院(44588)
- 中国(42748)
- 财(32732)
- 科学(31542)
- 京(29902)
- 所(29118)
- 经济学(28166)
- 研究所(26251)
- 财经(26065)
- 中心(25501)
- 经济学院(25314)
- 经(23566)
- 江(23498)
- 农(22361)
- 院(21169)
- 范(19354)
- 师范(19237)
- 财经大学(18991)
- 业大(18903)
- 贸(18503)
- 北京(18415)
- 基金
- 项目(96979)
- 科学(77110)
- 研究(72647)
- 基金(71766)
- 家(62408)
- 国家(61520)
- 科学基金(52174)
- 社会(50730)
- 社会科(48339)
- 社会科学(48326)
- 省(39041)
- 基金项目(37502)
- 教育(30833)
- 自然(30398)
- 划(30083)
- 自然科(29635)
- 自然科学(29626)
- 资助(29150)
- 自然科学基金(29038)
- 编号(27220)
- 发(23933)
- 重点(22084)
- 部(22073)
- 国家社会(21975)
- 成果(21314)
- 发展(20459)
- 展(20185)
- 创(19723)
- 济(19364)
- 人文(19357)
共检索到242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二虎 陈瑛 李芬英
采用位序变动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出口依存度,分析2000—2016年陕西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出口格局及出口依存度的变化。结果显示:(1)陕西省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速较快,主要集中在西亚(中东)地区,其他地区占比较小;(2)陕西省对沿线国家的出口位次中,蒙俄、中亚国家位次整体有了较大的提升,西亚(中东)位次整体较为稳定,中东欧除部分国家位次持续靠前外,大多数国家的位次则处于靠后位置;(3)陕西省对沿线国家出口格局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集聚效果并不显著;(4)陕西省对沿线国家的出口依存度以及资源和市场的利用率都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翟荣花 张庆萍
[目的]文章分析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以挖掘贸易潜力,推进双边畜产品贸易发展和畜牧产业合作。[方法]运用2001年-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度中国对沿线国家畜产品贸易效率及潜力,并对经济规模、对外投资、地理位置等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对外投资、是否加入WTO都对中国畜产品出口沿线国家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沿线国家的政治稳定程度和畜牧业发展水平则对中国畜产品出口该地区有抑制作用;[结论]中国对沿线国家畜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极不平衡,对亚欧经济带国家的出口效率远高于中亚及环中亚经济带;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从高到依次为环中亚经济带、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其中,对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等中西亚国家的畜产品市场潜力极大。我国应积极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完善自身贸易环境,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提高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释放贸易潜力,推动双边贸易的有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晶荣 蔡燕林 高颖 王瑞 李书彦
本文采用2000—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额相对较低、规模偏小,主要产品和市场集中在欧洲国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空间距离、收入差距、人口、开放水平、政策等是影响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建议今后广泛开展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做好相互间贸易标准等方面的协调,在继续稳定重点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中亚经济带和环中亚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开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天博 孙平军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木质林产品方面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和广泛的合作空间,据此基于2001—2019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7个主要出口对象国家的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其出口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7个国家木质林产品的出口贸易效率整体水平一般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性,但未来出口贸易潜力与提升空间巨大;未来贸易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双边经济规模的发展和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改善,以及加快中国木质林产品转型升级。从提升与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推动国内林产工业的转型、加大政府对木质林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等3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婧
本文以贸易便利化为主线,选取2011-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贸易伙伴国(地区)相关数据,分析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在引力模型中引入不同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运用其他相关解释变量对引力模型作出扩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口规模、地理距离、我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投资流量对双边贸易也具有促进作用;且通过对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分类,发现随着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会逐渐变得不显著。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便利化 双边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喻春娇 阮琪
从出口产品结构变动角度考察2001-2014年期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国家出口增长的源泉,研究发现:从国别层面看,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多数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对少数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等的出口增长依赖于扩展边际。从行业层面看,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如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出口扩张主要呈现出"老产品、老市场"的特征,同时显示出"新产品、新市场"的"增量"发展趋势,表明双边贸易存在巨大潜力。从影响二元边际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喻春娇 阮琪
从出口产品结构变动角度考察2001-2014年期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国家出口增长的源泉,研究发现:从国别层面看,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多数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对少数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等的出口增长依赖于扩展边际。从行业层面看,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如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出口扩张主要呈现出"老产品、老市场"的特征,同时显示出"新产品、新市场"的"增量"发展趋势,表明双边贸易存在巨大潜力。从影响二元边际的因素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进口国与中国的收入差距、多边贸易阻力因素对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正向影响,而距离因素则对出口增长构成阻碍。中国与贸易伙伴国是否都加入区域合作组织对中国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有正向作用,对中国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的正向作用尚未显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张嘉敏
利用2005年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7个国家的煤炭贸易数据构建煤炭贸易网络,对网络密度分布、强度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了国家间煤炭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炭贸易网络较为不均衡,仅存在少数几个贸易大国贸易中具有"引领"作用,其中俄罗斯对外出口联系最多,中国在2009年以后成为煤炭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煤炭贸易流量呈现显著负相关;两国是否均为WTO成员国和是否存在陆地接壤同煤炭贸易水平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各国人口数量差值、替代能源比重差值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丝绸之路经济带 煤炭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张嘉敏
利用2005年~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7个国家的煤炭贸易数据构建煤炭贸易网络,对网络密度分布、强度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了国家间煤炭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炭贸易网络较为不均衡,仅存在少数几个贸易大国贸易中具有"引领"作用,其中俄罗斯对外出口联系最多,中国在2009年以后成为煤炭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煤炭贸易流量呈现显著负相关;两国是否均为WTO成员国和是否存在陆地接壤同煤炭贸易水平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各国人口数量差值、替代能源比重差值以及是否使用同种语言和煤炭贸易的关系并不显著。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丝绸之路经济带 煤炭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雷会妨
利用2006年~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8个国家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数据构建二模网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贸易二模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二模网络密度为0.9167,即28个国家已形成密切的能源贸易关系。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网络中心度较高,隶属于网络核心位置,而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中心度较低,位于国家-能源网络边缘位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的进出口水平差异性较大,贸易集团化不明显,不平衡的非互惠性贸易模式在整个贸易中普遍存在。二模网络具有一定脆弱性,并不是完整的网络。中国在贸易网络中扮演着进口发起国和核心国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
二模网络 丝绸之路经济带 能源贸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瑞 王永龙
本文在分析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农产品进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均GDP、人口规模对农产品进口贸易促进作用远超伙伴国,距离因素仍是阻碍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税负面影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国货币、金融自由度越高反而降低了贸易效率。坚持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提高海洋运输效率,出口国政治局势稳定都有助于提高贸易潜力。另外,通过对比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瑞 王永龙
本文在分析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农产品进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均GDP、人口规模对农产品进口贸易促进作用远超伙伴国,距离因素仍是阻碍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税负面影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国货币、金融自由度越高反而降低了贸易效率。坚持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提高海洋运输效率,出口国政治局势稳定都有助于提高贸易潜力。另外,通过对比发现印度、意大利、土耳其等一些国家的贸易潜力值得挖掘。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吾斯曼·吾木尔 布娲鹣·阿布拉 丁世豪
借助贸易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对2001-2012年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贸易互补性质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吻合度都较高,产业内互补与产业间互补并存;双边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先增强,再下降,后又增强的趋势,占领国际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双边应谋求在加强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学武 顾成军
本文选取20012015年中国及35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相关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进口、出口贸易的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提升空间。研究结果显示实际贸易和贸易潜力间存在的差额主要是由于人为贸易非效率因素的影响。进口和出口贸易非效率的阻碍效应分别递减和递增。经济规模和上海合作组织对进口、出口贸易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俄白哈关税同盟具有负向阻碍作用或竞争效应。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负向作用;从是否与中国接壤看,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了"距离悖论"效应。清廉指数反映了权力寻租或腐败对进口、出口贸易的抑制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