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1)
- 2023(7036)
- 2022(5896)
- 2021(5205)
- 2020(3965)
- 2019(9322)
- 2018(9025)
- 2017(16964)
- 2016(9292)
- 2015(10289)
- 2014(10482)
- 2013(10513)
- 2012(10155)
- 2011(9462)
- 2010(9694)
- 2009(8904)
- 2008(8708)
- 2007(7914)
- 2006(7366)
- 2005(6838)
- 学科
- 济(49726)
- 经济(49684)
- 管理(22771)
- 业(22025)
- 地方(20170)
- 中国(19639)
- 企(15269)
- 企业(15269)
- 农(13571)
- 方法(12872)
- 业经(11401)
- 数学(11020)
- 数学方法(10891)
- 地方经济(10676)
- 发(10532)
- 农业(9755)
- 环境(9124)
- 学(8217)
- 融(8114)
- 金融(8114)
- 银(7914)
- 银行(7905)
- 行(7765)
- 发展(7337)
- 展(7315)
- 制(7032)
- 城市(6984)
- 技术(6979)
- 财(6976)
- 和(6854)
- 机构
- 学院(136740)
- 大学(133691)
- 济(56795)
- 经济(55308)
- 研究(54291)
- 管理(49715)
- 理学(41057)
- 中国(40568)
- 理学院(40467)
- 管理学(39832)
- 管理学院(39575)
- 科学(33646)
- 京(31179)
- 所(28030)
- 研究所(25150)
- 财(24661)
- 中心(24046)
- 农(24021)
- 江(22327)
- 范(21398)
- 师范(21223)
- 北京(20460)
- 院(20204)
- 业大(19299)
- 州(18603)
- 财经(18582)
- 农业(18140)
- 省(17717)
- 师范大学(17073)
- 科学院(16664)
- 基金
- 项目(87501)
- 科学(68777)
- 研究(65226)
- 基金(60097)
- 家(52048)
- 国家(51563)
- 科学基金(43976)
- 社会(41370)
- 社会科(39236)
- 社会科学(39222)
- 省(36614)
- 基金项目(32018)
- 划(30202)
- 教育(28481)
- 自然(26753)
- 编号(26512)
- 自然科(26088)
- 自然科学(26083)
- 发(25985)
- 自然科学基金(25517)
- 资助(23775)
- 成果(21363)
- 发展(21149)
- 展(20756)
- 课题(20134)
- 重点(20035)
- 部(17984)
- 创(17734)
- 创新(16678)
- 国家社会(16589)
共检索到225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婧 李强 周渊
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入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陕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西部大开发以来3个时期(初期的2001年、中期的2005年和近期的2009年),对陕西省10个地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关中地区最高、陕北地区次之、陕南地区最弱的地域差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地域差异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可持续发展水平与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揭示出不同城市因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面临不同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差异。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陕西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静 任志远
以陕西省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2,2014年两个时间点,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5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泰尔指数法、系统协调性等方法分析了陕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1)从时间上看,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各子系统发展能力均增强,但不等于协调性增加。(2)从空间上看,宝鸡、西安、铜川城市可持续协调性处于良好协调发展,其他城市协调性较弱。(3)从驱动力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大主要是由于人口、资源、环境子系统的空间发展差异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磊 杨世琦 刘宏元
为准确把握陕西省渭北苹果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基于欧氏距离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对陕西渭北苹果主产区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选取洛川、旬邑和白水县2007—2016 10年间的19项指标展开分析,诊断限制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陕西省渭北苹果主产区总体处于中可持续发展状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洛川县>旬邑县>白水县。2)限制陕西省渭北苹果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施肥量不适宜、土壤肥力低、人均粮食产量低、人均土地面积少、自然灾害频发和劳动力文化水平低,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提高秸秆、畜禽粪便还田率提高土肥力;适量施用化肥;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当地人民文化素质等措施,推动当地农业走上高可持续发展道路。3)基于欧氏距离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能够基本反映农业发展现状,洛川、旬邑和白水3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ASDI)分别是[0.65,0.77]、[0.63,0.67]和[0.58,0.63],除白水2015和2016年处于低持续状态外其余呈现中持续发展状态。
关键词:
陕西省 苹果主产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 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梁鹏 曹敏杰
城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论文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陕西省2001~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反映了陕西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并认为陕西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还处于很低的水平,原因在于社会、资源与环境问题严峻。最后,文章对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提出了改变产业结构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熵值法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银峰 石培基
以甘肃省12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五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以及协调发展度等方法构造了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给定了评价区间标准。结果表明:甘肃省12个城市间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12个城市均属于协调发展,其中,兰州市、白银市、武威市属于良好协调发展,并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嘉峪关市属于初级协调发展,其他8个城市为中级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玉松
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从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多维度、多层次角度出发,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所辖13个城市的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比较和评价,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江苏省城市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区域人力资源 可持续发展 因子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
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是一项战略决策,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信息系统是保证科学决策的前提。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信息系统的必要性,从系统的构建目标、结构框架、功能模块等几方面就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信息系统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系统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订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可持续发展 评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庆东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关心的重要课题,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也得到各界的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便是其中之一。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我们论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玲花 韦国燕
主成分分析法(PCA)以其理论和实践的简洁性,所得结果的客观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科教等领域中众多对象的综合评价,成为最常用的评价排序方法之一。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专家T.L.Satty于本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是一种可对人的主观判断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晓波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互相协调发展。本文根据持续发展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原理,建立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提出了定量描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型,系统的论述了城市生态化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城市生态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自然 张平 刘霞辉 王钰 黄志钢
为了探讨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情况,本文提出了一套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增长可持续性、环境质量、政府效率和人民生活五个部分,通过产出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产出消耗、增长潜力、居住环境、环境质量、政府运行效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42个具体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地级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264个地级市1990~2011年间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排名。
关键词:
城市 可持续发展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凌亢,赵旭,姚学峰
本文在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基础与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采用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的结构模式构建了城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此体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凤峥
对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从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 4大层次入手 ,应用 4 1个指标 ,重点测度城市可持续发展度、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在此基础上 ,提出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指标 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雪铭 姜斌 杨波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通过对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实地调查 ,运用Fuzzy方法对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分析 ,确定了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阶段 ;根据评价结果 ,结合大连市人居环境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大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卫民 安景文 韩朝
本文提出应用熵值法进行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评价了北京市1990年~2000年社会子系统,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结果进行了复核,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熵值法 城市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