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0)
2023(9571)
2022(7646)
2021(6697)
2020(5773)
2019(13294)
2018(13304)
2017(25749)
2016(14629)
2015(16731)
2014(17342)
2013(17106)
2012(15965)
2011(14418)
2010(14789)
2009(14033)
2008(14170)
2007(13070)
2006(11596)
2005(10717)
作者
(44438)
(37063)
(37015)
(35641)
(23526)
(17750)
(17084)
(14503)
(13998)
(13257)
(12532)
(12374)
(11812)
(11800)
(11735)
(11585)
(11570)
(10971)
(10800)
(10776)
(9300)
(9211)
(9129)
(8504)
(8495)
(8472)
(8362)
(8215)
(7566)
(7515)
学科
(66007)
经济(65931)
管理(39438)
(37463)
(28440)
企业(28440)
方法(27462)
数学(24240)
数学方法(24014)
中国(21210)
(19595)
地方(16249)
(15275)
业经(14226)
(13296)
农业(12941)
(12907)
(11106)
贸易(11099)
(10692)
(10331)
银行(10306)
(9792)
理论(9394)
(9302)
金融(9300)
(9287)
环境(9232)
(9200)
(8832)
机构
大学(216940)
学院(215270)
(88366)
经济(86182)
管理(79211)
研究(75197)
理学(67090)
理学院(66267)
管理学(65025)
管理学院(64614)
中国(56984)
(46973)
科学(46610)
(41103)
(39867)
(38668)
中心(35752)
(35403)
研究所(34950)
业大(32727)
财经(32205)
农业(31228)
(30153)
师范(29874)
北京(29585)
(28960)
(27926)
经济学(27767)
(26786)
经济学院(25208)
基金
项目(138408)
科学(108025)
研究(100399)
基金(99114)
(86172)
国家(85447)
科学基金(72581)
社会(63765)
社会科(60322)
社会科学(60302)
(54649)
基金项目(52537)
教育(46327)
(46007)
自然(45940)
自然科(44863)
自然科学(44850)
自然科学基金(44011)
编号(41429)
资助(40005)
成果(34532)
重点(31474)
(30803)
(30332)
课题(29119)
(27581)
科研(26504)
国家社会(26341)
创新(25953)
教育部(25697)
期刊
(100700)
经济(100700)
研究(66151)
中国(43627)
(36590)
学报(34594)
(32516)
科学(31361)
管理(27023)
大学(25721)
教育(24165)
学学(23909)
农业(23810)
(21263)
金融(21263)
技术(18659)
业经(16567)
财经(15956)
问题(15782)
经济研究(15585)
(13758)
(12860)
图书(12047)
(11221)
技术经济(11063)
(10606)
理论(10605)
统计(10397)
现代(10163)
商业(10093)
共检索到328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侯远志  曾孝威  张风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安周  李英俊  卫海燕  陈晓红  孙兴泽  
以陕西省为例,构建了城市化与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了其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耦合关系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1990-2009年,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②1990-2009年,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低度协调耦合、中度协调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3个状态;③陕西省各地市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关中地区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于陕北和陕南地区;④陕西省各地市的耦合协调度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卫海燕  赵安周  白凯  
本文从人口、经济、社会、地域景观四个方面,构建陕西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陕西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同时,构建资源压力指数对陕西省城市资源压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其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①1990~2009年期间陕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持续提高;②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与城市化综合水平及其分指数之间存在均衡的关系;③城市化综合水平、人口城市化、社会城市化是城市资源压力的Granger原因,城市资源压力是经济城市化的Granger原因,地域景观城市化和城市资源压力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明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王霄  何维炜  陈跃  
城市化过程不仅仅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更重要的是城市化质量的提高,而城市化质量如何评价,则是城市化研究中极少涉及的领域。本文在其他学者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对陕西省十个地级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分析,其中借助了SPSS统计软件,并尝试性的采用了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简化指标体系结构,最后得出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和排名情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生  张晓棠  宋元梁  
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建立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1978年以来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到2003年尚处于中低水平的结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云南省属于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推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始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提高城市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也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人口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如何测算城市化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等问题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娟文,刘耀彬,白淑军  
为了推动湖北省城市化进程,以更好地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以全国和湖北省1952年以来各年城市化率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湖北省城市化的总体水平、空间差异和发展特征。并根据湖北省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发展阶段性,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1986-1994和1995-2000两个时间段,对湖北省近15年来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是:区域经济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的高低一直是湖北省城市化发展重要而且稳定的影响因素;工业化对湖北省城市化的影响最为重要,目前由于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其地位相对来说略有下降;第三产业、农村非农产业也是影响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其作用还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是城市化发展不可忽视的支持因素,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城市化同步进行。相对而言,湖北省经济外向度、民众投资、消费能力尚不够强,交通、医疗业尚未形成优势,所以这些因素对湖北省的城市化的影响尚不明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献松  
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实证了陕西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并利用因素分解模型定量测算出陕西城市化对能源消费变动的贡献份额。结果表明,陕西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这种长期均衡的短期调整幅度不大;现阶段城市化对陕西能源需求的贡献作用尚比较小,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能源需求不会成为制约陕西省城市化进程中的瓶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文峰  孟德友  贺振  
根据城市化的内涵构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决策TOPSIS法结合信息熵赋权法,对河南2001-2009年各地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继而采用ESDA-GIS方法,对河南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地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河南各地市城市化综合水平虽然自2001年以来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地市间城市化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拉大趋势;城市化热点地区在空间上表现出由集中分布向随机分布的演变态势,但整体上仍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地区为核心的热点区和以外围地市为冷点区的核心—边缘型空间格局,由此认为着力推进边缘化传统农区的城市化进程是实现河南城市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刘莹  胡观敏  
城市化需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找到一个城市化适宜水平对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文章在梳理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状况的基础上,通过纳入城市化均衡模型和引用Logistic方程,测算并分析1979—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适宜水平。研究发现:由于不同原因,江苏省城市化适宜水平总体上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该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江苏省适宜城市化水平与现实水平存在明显偏差,两者轨迹几乎不存在长时间重合,但二者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就江苏省城市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都沁军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卫南  
本文认为,四川省的城市化进程受到了地理、交通、经济、政策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对此,作者提出了加快四川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方向:(1)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城市化的核心;(2)重点发展大中城市,激活区域经济,培养城市化的骨干;(3)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搞活乡镇企业,打好城市化的基础;(4)调整落实各项政策,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供城市化的保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宇峰  原志华  郭玲霞  封建民  孔伟  党晨萌  
绿色增长是实现人地协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区域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以陕西省为例,在系统梳理绿色增长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增长系统作用机制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灰色关联分析、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2008—2017年城市绿色增长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陕西省城市绿色增长水平总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N"型波动上升变化过程。(2)空间分布上,城市绿色增长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空间演化上,地区内差异略呈下降趋势,而地区间差异上升趋势明显。(3)区域生态环境(X_3)、生活质量环境(X_4)和政策支持环境(X_5)是制约陕西省绿色增长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且不同准则层在城市间的障碍作用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4)全省层面上,对城市绿色增长水平阻碍作用最大的5个因子依次是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X43、单位GDP能耗下降率X31、科研和技术服务从业人员数X_(5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_(49)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X_(42);在城市层面上,X_(54)的阻碍作用最强,其次是X_(43)、X_(31)、每万人拥有公交车和出租车辆数X_(48)以及人均GDP X_(21)。(5)外部环境驱动方面,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能力两个要素对陕西绿色增长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贸易水平、市场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密度。据此,从构建多元化能源结构体系、完善绿色增长相关政策制度、优化外部环境条件等五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朱云杰  孙林岩  李明富  
本文介绍了陕西省高等学校房产资源用途结构与办学条件的变化 ,阐述了陕西省大学生公寓资金筹集以及运作的模式 ,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变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角度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爽英  
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在界定信息化和城市化内涵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并针对目前湖南省城市化现状,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推进城市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