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3)
2023(8731)
2022(7188)
2021(6431)
2020(4954)
2019(11282)
2018(10752)
2017(20198)
2016(10802)
2015(11717)
2014(11783)
2013(11876)
2012(11502)
2011(10715)
2010(10818)
2009(9722)
2008(9483)
2007(8457)
2006(7925)
2005(7429)
作者
(33340)
(27740)
(27677)
(25941)
(17548)
(13373)
(12510)
(10807)
(10719)
(9813)
(9532)
(9425)
(9113)
(8954)
(8753)
(8707)
(8286)
(7973)
(7930)
(7790)
(7077)
(6937)
(6694)
(6442)
(6300)
(6221)
(6179)
(6132)
(5742)
(5483)
学科
(56049)
经济(56003)
管理(25271)
(24547)
地方(23468)
中国(19297)
(16630)
(16409)
企业(16409)
方法(14617)
业经(13332)
地方经济(13301)
数学(12342)
数学方法(12205)
农业(12012)
(11085)
(10604)
环境(10165)
(9922)
金融(9919)
(9212)
银行(9201)
(9088)
(8529)
(8277)
(8070)
贸易(8056)
发展(8017)
(7993)
(7789)
机构
学院(157468)
大学(155014)
(65678)
经济(64111)
研究(63152)
管理(55766)
中国(47556)
理学(46941)
理学院(46193)
管理学(45301)
管理学院(44998)
科学(39771)
(35202)
(32783)
研究所(29644)
(28605)
(28604)
中心(28221)
(25922)
(25326)
师范(25088)
(23367)
北京(22816)
业大(22565)
农业(21783)
财经(21620)
(20887)
(20774)
师范大学(20426)
经济学(19629)
基金
项目(104444)
科学(83243)
研究(76933)
基金(74276)
(65310)
国家(64752)
科学基金(55246)
社会(49691)
社会科(47196)
社会科学(47187)
(42799)
基金项目(39778)
(35862)
自然(34262)
教育(33645)
自然科(33423)
自然科学(33417)
自然科学基金(32749)
编号(30971)
(30024)
资助(28629)
成果(24636)
发展(24383)
重点(24355)
(23977)
课题(22825)
(21664)
(21622)
国家社会(20749)
创新(20329)
期刊
(84153)
经济(84153)
研究(51625)
中国(39130)
(27466)
科学(23967)
学报(23502)
管理(21518)
教育(20205)
农业(19024)
(18949)
大学(17547)
(17198)
金融(17198)
学学(16408)
业经(15132)
技术(14291)
经济研究(13123)
问题(10760)
资源(10273)
(9939)
财经(9789)
(8843)
(8475)
科技(8321)
商业(8219)
图书(8109)
技术经济(7766)
现代(7557)
(7459)
共检索到256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杜辉  李同昇  哈斯巴根  杨卫丽  
以陕西省8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GIS技术以及灰色关联模型对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格局、结构特征及其机理做了定量化评价与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分异,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均衡而局域不均衡,呈现出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等、中低水平相对集中的"凸型"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南—北方向递增,东—西方向"U型"分布,各类别县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位趋同性;空间形态基本呈"轴带"、"集聚区"、"轴带—集聚区"的型式分布,具有明显的等级分布特征。内部要素以及外部要素影响是造成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天颖  刘刚  刘程军  
文章根据文献和统计数据,研究重构了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创新水平、生态环境是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六个主要因子,其中经济发展是主导因子。通过空间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浙江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集聚的现象,整体水平呈现东北方向上高于西南方向上的趋势,并形成以杭州-宁波连线的热点聚集区,衢州-苍南连线的冷点集聚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永杰  米文宝  赵莹  
基于2013年统计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改进TOPSIS模型与障碍度模型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县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宁夏绿色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明显,其中北部的西夏区、兴庆区、金凤区以及原州区的绿色水平贴近度远优于其他地区;中部的红寺堡区、盐池县和同心县的贴近度最差,绿色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制约宁夏县域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具有地域差异性,黄河沿岸各县(区)、宁夏中部干旱各县(区)、南部六盘山各县(区)的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各有不同,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发展途径与对策,为研究区的绿色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米文宝  宋永永  米楠  仲俊涛  杨美玲  樊新刚  
以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为研究区,在以乡镇为单元的主体功能区细分方案基础上,集成熵权TOPSIS法、三维趋势分析、PCA、OLS和GWR模型,借助GIS技术和SPSS18.0软件,分析乡镇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分异规律,探究四类细分单元(禁止开发区、强限制开发区、中限制开发区和弱限制开发区)的区域发展机理。结果表明:(1)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经济、社会、生态及综合发展水平总体表现为"中部地区低、南北两翼高"的空间格局,空间上呈现"U"型曲线的分异形态。(2)各乡镇单元经济、社会、生态及综合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明显,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琴  程英翠  郭常莲  王学萌  
进入"十一五"以来,山西省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其内部结构和县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中部6省中步伐缓慢,是该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该文运用灰评估方法对山西县域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山西县域经济对资源及能源工业的依存度较大,表现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第一产业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文升  王晓芳  李诚固  
通过选取15个副省级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和法,测出1997—2003间各城市年度区域城市化综合水平。比较综合水平空间差异得出,东部发展持续领先于中西部城市,但中西部城市之间差异并不明显;由南至北的梯度差异格局显著,中部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城市群间差异较为突出。通过比较城市化子系统水平空间差异及其变化,发现城市化空间集聚水平与综合水平差异较为一致,经济增长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空间差异较为突出,但社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较小。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城市化历史基础、全球化的区域响应、制度创新的地区差异以及城乡与区域管理体制是空间差异形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曾群  王麟麟  曹梦凡  
从基础设施、资源利用、财政支出、民众受益4个方面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对30个省(除西藏)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省域公共图书馆发展在地理上存在东、中、西阶梯分布状态。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图书馆发展水平高值集聚,在这个高值集聚中心以南、以西形成以福建和四川为中心的异质性突出的区域。在我国西部地区,形成以甘肃、宁夏、新疆为中心的低值集聚中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迎新  
梅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文章选取了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等7项指标,采取量图分析法,将梅州市8个县级行政区分为先进、中等、落后三种类型,其中,梅江区等3个县(区)属先进类型,兴宁市等3个县(市)属中等类型,丰顺县等2个县属落后类型。今后扶贫重点地区为五华县、丰顺县和大埔县。同时提出县域经济发展开发与利用的方向及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等主要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书成  濮励杰  孟爱云  
以新兴边贸城市崇左市为研究对象,采用Theil系数法和量图分析法分析了1985年以来崇左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演变及空间差异现状。通过研究发现:(1)1985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变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1985~1992年为差异逐渐增加且增加速度逐渐加快的阶段;1993~1997年为差异逐渐增加但增加速度有所降低的阶段;1998~2000为差异程度相对稳定阶段;但到2001年出现急剧增加达到整个研究期县域差异程度最大值后进入逐步降低阶段。(2)可以将崇左市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成3种类型。江州区、凭祥市和扶绥县属于先进类型,龙州县为中等类型,大新、天等和宁明县属于落后类型。最后根据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克昊  刘艳芳  谭荣辉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已被社会各界所接收,并逐步深入到社会发展计划及区域政策制定中。以区域差异分析为基础的区域格局优化是促进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人口与公共服务和科技创新等5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其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有助于认清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发展格局形成的过程,出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区域调控政策,这对于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及推进中部崛起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5年和2011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7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借助SPSS、GIS软件,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分析其综合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香玲  李小建  朱纪广  史焱文  
以河南省108个县市单元为依据,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但其差异逐渐减弱。(2)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的基础上,部分县市发展水平下降。(3)各县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步调不一,导致部分地区不同年份发展水平差距变大。(4)各县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存在高值集聚现象,且呈逐渐弱化趋势。(5)热点区和冷点区逐渐减少,次热点区和次冷点区相对增加,农业现代化发展极化趋弱;热点区与次热点区、冷点区与次冷点区呈核心-外围模式分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孝君  杨青山  张郁  王小艳  陈长瑶  
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模型,采用系统分析与综合指数评价法,测度2008和2013年我国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我国经济社会分系统发展水平、综合度、耦合度、协调度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西北、西南等地区发展水平较低;2008—2013年经济社会分系统及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均逐渐提高,区域空间差异逐渐缩小。(2)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呈现"级差化"分异特征,总体处于中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香玲  李小建  朱纪广  史焱文  
以河南省108个县市单元为依据,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但其差异逐渐减弱。(2)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的基础上,部分县市发展水平下降。(3)各县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步调不一,导致部分地区不同年份发展水平差距变大。(4)各县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存在高值集聚现象,且呈逐渐弱化趋势。(5)热点区和冷点区逐渐减少,次热点区和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孝君  杨青山  张郁  王小艳  陈长瑶  
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模型,采用系统分析与综合指数评价法,测度2008和2013年我国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我国经济社会分系统发展水平、综合度、耦合度、协调度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西北、西南等地区发展水平较低;2008—2013年经济社会分系统及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均逐渐提高,区域空间差异逐渐缩小。(2)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呈现"级差化"分异特征,总体处于中级协调状态;呈现"梯度化"分异特征,经济社会综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呈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格局;呈现"集群化"分异特征,城市群区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其它区域。(3)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城市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壮大城市发展规模、提升经济发展实力是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从提升经济社会分系统发展水平、强化系统间相互作用,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策,优化经济社会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