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3)
- 2023(4232)
- 2022(3698)
- 2021(3387)
- 2020(2954)
- 2019(6862)
- 2018(6703)
- 2017(12460)
- 2016(6915)
- 2015(7770)
- 2014(7848)
- 2013(7933)
- 2012(7553)
- 2011(6872)
- 2010(6806)
- 2009(6300)
- 2008(6259)
- 2007(5777)
- 2006(5213)
- 2005(4522)
- 学科
- 济(30196)
- 经济(30174)
- 管理(18425)
- 业(16301)
- 企(12468)
- 企业(12468)
- 方法(11470)
- 地方(10705)
- 农(9966)
- 数学(9656)
- 数学方法(9486)
- 中国(7660)
- 业经(7273)
- 农业(7183)
- 资源(6687)
- 和(6377)
- 学(6245)
- 环境(6111)
- 理论(5336)
- 地方经济(4987)
- 发(4973)
- 制(4858)
- 财(4801)
- 划(4338)
- 贸(4032)
- 贸易(4029)
- 技术(3878)
- 易(3849)
- 生态(3739)
- 策(3676)
- 机构
- 学院(97586)
- 大学(97234)
- 管理(39543)
- 济(38210)
- 研究(37316)
- 经济(37159)
- 理学(33358)
- 理学院(32983)
- 管理学(32360)
- 管理学院(32189)
- 中国(27747)
- 科学(24594)
- 京(22056)
- 农(19923)
- 所(19833)
- 研究所(18162)
- 中心(17593)
- 业大(16817)
- 江(16477)
- 财(15372)
- 农业(15331)
- 省(14565)
- 范(14439)
- 师范(14320)
- 北京(13903)
- 院(13812)
- 州(12838)
- 科学院(11792)
- 财经(11758)
- 师范大学(11534)
- 基金
- 项目(67826)
- 科学(52515)
- 研究(49618)
- 基金(46200)
- 家(40591)
- 国家(40234)
- 科学基金(34241)
- 省(30985)
- 社会(29376)
- 社会科(27746)
- 社会科学(27730)
- 基金项目(25070)
- 划(23661)
- 自然(22637)
- 教育(22187)
- 自然科(21908)
- 自然科学(21899)
- 自然科学基金(21443)
- 编号(20969)
- 资助(18855)
- 成果(16295)
- 发(15886)
- 重点(15588)
- 课题(14928)
- 部(14164)
- 创(13653)
- 计划(13171)
- 创新(12812)
- 科研(12569)
- 科技(12422)
共检索到154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永 黄文政 黄强 刘招 张洪波 吴成国
本文结合陕西省内南水北调工程,针对规划水平年2020年和2030年,从仅有当地供水系统供水和南水北调供水系统供水两个方面,以缺水率和缺水指数为评估指标进行研究。对南水北调供水系统,分别考虑建立当仅有三河口水库单独供水、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两种方案,当采用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时,以南水北调可调水量限制条件分情景一:可调水量10亿m3;情景二:可调水量15.5亿m3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仅有当地供水系统供水时,受水区内水资源供需紧张;当以南水北调供水系统仅考虑三河口水库供水时,受水区内缺水状况依然存在,当以可调水量10亿m3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时,年缺水指数由20...
关键词:
陕西省 南水北调 引汉济渭工程 供水情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卫国 郑垂勇 徐增标
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是商品,完整的南水北调工程水价要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南水北调工程水价可以通过调节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价格弹性,以正确引导商品水的消费模式和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受水区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南水北调工程良性运行,实现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春林 郑垂勇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文章在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首先运用ANP方法确定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有关指标以及各分水口门的权重;其次利用相关统计资料计算得出了有关指标,确定了相关参数;最后运用有关软件,对优化配置模型进行了求解和具体分析。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水资源 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骏 郑垂勇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特大型调水工程,合理评价其受水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状况,有助于该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调度,充分发挥该工程的效益,促进受水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在界定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内涵基础上,构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并对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典型城市进行了评价,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内涵,以水资源作为投入,社会经济作为产出,结合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典型城市实际,选择供水量、人均GDP等指标,构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东线受水区济南、天津等8个城市及中线受水区石家庄、北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平 郑垂勇
本文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该区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模型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参数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资源 优化配置 南水北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昌昌
本文是在《综合国力的测定及实证分析》课题组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区综合实力概念和测定方法,据此,利用实际统计资料对陕西省综合实力,从经济、自然资源与科技教育、人口素质以及精神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增强陕西综合实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任怡 王义民 畅建霞 黄强
识别区域的干旱时空特征对于防旱抗旱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采用两种方法研究了陕西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其一,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干旱的影响,采用基于水资源供水和需水平衡的陕西省社会经济干旱指标(水资源供求指数);其二,结合SPI、PDSI和SPEI的特点,运用模糊综合法建立了综合干旱指数。结果表明:陕西省干旱发生频率很高,南北多发生轻微干旱,中部多发生中重度干旱。陕西省干旱在空间上分布差异大,两种方法均表明咸阳、西安、渭南和铜川地区旱情最为严重。在水资源量存在巨大差异的地区,如商洛与榆林,仅用一种类型的干旱指标无法全面体现实际情况,两种方法的结论存在差异:综合干旱指数表明榆林干旱较重,但供求指数为轻旱;商洛供水可满足需水,但综合干旱指数为轻旱。气象干旱指数,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或自然生态系统中,结果更贴近于实际;社会经济干旱指数——水资源供求指数,更适宜用于水资源极其丰富且供水能力强的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任怡 王义民 畅建霞 黄强
识别区域的干旱时空特征对于防旱抗旱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采用两种方法研究了陕西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其一,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干旱的影响,采用基于水资源供水和需水平衡的陕西省社会经济干旱指标(水资源供求指数);其二,结合SPI、PDSI和SPEI的特点,运用模糊综合法建立了综合干旱指数。结果表明:陕西省干旱发生频率很高,南北多发生轻微干旱,中部多发生中重度干旱。陕西省干旱在空间上分布差异大,两种方法均表明咸阳、西安、渭南和铜川地区旱情最为严重。在水资源量存在巨大差异的地区,如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中才 张杰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及发展最基础性的资源。保护、节约和合理开发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前提。为此,探索有利于保护、节约和合理开发水资源的有效措施和对策,是实现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实施水资源费政策的情况入手,研究改革和完善我国水资源费形成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平 赵敏 郑垂勇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缓解受水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及促进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受水区的特点,将其划分为3个子区5、个用水部门,选用国内生产总值最大、区域总缺水量最小、区域重要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以水源可供水量、水源至用户的输水能力、用户需水量、区域协调发展等为约束条件,结合水源供水次序系数、用户用水公平系数、需水量、水源供水量等参数,共同构成了该区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2010年和2030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水区的各用水部门中,生活、环境、航运、工业用水都可以满足,只有农业用...
关键词:
水资源 优化配置 南水北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润芳 鲁玲
为了对陕西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将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对陕西省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含5个因素的准则层和含18个指标的指标层。结果表明:陕西省投资环境界于“中”与“良好”之间,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培育与改善。
关键词:
投资环境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莹 郭晨星
[目的]通过探索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方法,对陕西省10个城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时空分析。[方法]利用PSR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结果](1) 2016年较2006年陕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提升显著,且整个研究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呈现良性发展趋势;(2)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地域特征,总体上由高到低依次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陕北地区;(3)陕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偏低,区域发展水平不够均衡。[结论]基于PSR模型评价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状况,可以充分反映人地关系的重要意义,解释指标体系的协调度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的关系,揭示出陕西省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王霄 何维炜 陈跃
城市化过程不仅仅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更重要的是城市化质量的提高,而城市化质量如何评价,则是城市化研究中极少涉及的领域。本文在其他学者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对陕西省十个地级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分析,其中借助了SPSS统计软件,并尝试性的采用了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简化指标体系结构,最后得出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和排名情况。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因子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海云 高太忠 高京 黄群贤
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优化配置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区域水资源供需状况相对平衡,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和南水北调河北省受水区的具体情况,以有限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考虑水源可供水量、用户需水量和水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等约束,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线性规划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对模型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主要参数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用该模型进行了南水北调河北省受水区2005年和2010年95%保证率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并对求解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及展望。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能够解决河北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华旺 魏凤
近年来,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普及和国家对农村医疗事业投入的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保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对陕西省687户参合农民的调研表明,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保障能力整体评价较高,总体评价为具有"较强"和"很强"的就医保障能力的合计达65.37%。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新农合医疗保障能力评价体系,结合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利用模糊评价法对陕西地区新农合保障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就医保障能力整体评价为较强水平,定点医疗机构的保障能力评价为"较差",地方政府机构和新农
关键词:
农户 新农合 保障能力 综合评价 陕西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