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2)
2023(12586)
2022(10347)
2021(9713)
2020(7764)
2019(17962)
2018(17959)
2017(34713)
2016(18983)
2015(21355)
2014(21511)
2013(20901)
2012(18660)
2011(16599)
2010(16339)
2009(14726)
2008(14011)
2007(12197)
2006(10660)
2005(9268)
作者
(53719)
(44449)
(44084)
(42115)
(28236)
(21214)
(20007)
(17563)
(16902)
(15686)
(15218)
(14833)
(13951)
(13887)
(13708)
(13403)
(13255)
(13238)
(12636)
(12529)
(11012)
(10840)
(10712)
(10039)
(9964)
(9842)
(9815)
(9801)
(8889)
(8718)
学科
(74250)
经济(74166)
管理(52701)
(50660)
(41589)
企业(41589)
方法(32628)
数学(27904)
数学方法(27596)
(22367)
中国(21447)
业经(18672)
(17076)
地方(16601)
(16043)
农业(15039)
理论(12864)
(12748)
(12214)
贸易(12207)
(12066)
(11819)
技术(11719)
环境(11649)
教育(10894)
(10721)
(10699)
财务(10653)
财务管理(10636)
(10469)
机构
大学(262946)
学院(262893)
管理(106306)
(99760)
经济(97447)
理学(92665)
理学院(91664)
管理学(90045)
管理学院(89586)
研究(85913)
中国(61800)
(56168)
科学(54793)
(44137)
(42261)
(41734)
业大(39989)
研究所(38819)
中心(38467)
(37477)
(36095)
财经(36058)
师范(35794)
北京(35234)
(32769)
农业(32239)
(31693)
(30814)
经济学(28968)
师范大学(28891)
基金
项目(186477)
科学(146336)
研究(138833)
基金(133666)
(115890)
国家(114873)
科学基金(98913)
社会(86057)
社会科(81338)
社会科学(81317)
(73640)
基金项目(71700)
自然(63884)
教育(63321)
自然科(62359)
自然科学(62346)
(61724)
自然科学基金(61181)
编号(58244)
资助(53739)
成果(46860)
重点(41398)
(40191)
(40184)
课题(39802)
(38807)
创新(36059)
项目编号(35839)
科研(35269)
国家社会(34619)
期刊
(109486)
经济(109486)
研究(76203)
中国(47570)
学报(41723)
(39592)
科学(38818)
管理(37749)
教育(32471)
大学(31673)
(31380)
学学(29634)
农业(27536)
技术(22867)
(19967)
金融(19967)
业经(19462)
经济研究(16967)
财经(16455)
图书(15478)
问题(14754)
(13883)
科技(13560)
理论(13285)
(13261)
现代(12401)
实践(12397)
(12397)
(12387)
技术经济(12128)
共检索到372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文雯  史怀昱  石会娟  
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文化脉络、人口资源环境等原因均存在发展基础和发展模式的差异。进一步细化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分区,从不同区域的现状特征、发展动力、面临挑战入手,探讨差异化城镇发展路径,提出分区城镇化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岳国芳  寿纪云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必经之路。过去的城镇化使中国长期保持较高增长率,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城乡二元结构更加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加大、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便是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以陕西省过去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例进行分析,试图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海梅  
一、我国城镇化的三种路径1.大中城市征地型。大中城市征地型即以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道路,是一种典型依靠征地不断发展壮大的城市化路径。这不仅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形式,而且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方式。通过征地,城市获得了满足发展的建设用地,城乡发展的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艳霞  罗恒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但随之而来的生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基于系统耦合视角,以城镇化进程迅速的西部地区陕西省为例,对其2005—2016年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城镇化将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优化了城镇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城镇化发展速度超过生态安全发展速度,两者的不协调趋势呈扩大状态;2005—2016年,陕西省的城镇化系统与区域生态安全系统的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先后经历了不协调衰退、低度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4个阶段。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生态安全的滞后将成为阻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梁鹏  曹敏杰  
城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论文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陕西省2001~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反映了陕西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并认为陕西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还处于很低的水平,原因在于社会、资源与环境问题严峻。最后,文章对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提出了改变产业结构等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艳艳  袁家冬  
以2000年来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05、2010、2015年四个时间节点,从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两方面,对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进行研究。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采用熵值法测定城镇化质量指标权重;通过协调发展模型,对2000—2015年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为:(1)西安市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在省域范围内最高,并且在2000年已达到初级协调;(2)整体上,陕西省城镇化质量高于城镇化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城镇体系分布不合理造成的,省会城市极化作用最大化,涓滴效应未充分体现;(3)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区域差异显著,总体上呈现出西南—东北倒"U"型分布空间分布特点,到2015年渐趋均衡;(4)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等级较低,处于低水平均衡,亟待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磊  韦海民  刘正顺  
本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2.0对陕西省2006-2012年七年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发现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增长趋势,新型城镇化发展好坏与DPSIR模型内部指标的协调性也有关系,即内部各指标呈现出正相关则发展较好,反之则不好。研究还发现制约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能源利用程度不高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小三个方面,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大千  
基于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建立了面板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揭示了城镇化带动消费的四条路径。同时,方差分解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各中间变量对消费贡献度的强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华勇  
低碳城镇化发展模式是兼顾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完成现代化任务的现实选择,实现城镇化的低碳发展需要在发展理念上运用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引领、规划控制上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基底保障、产业支撑上以传统产业的低碳化改造和新兴低碳产业培育来匹配、空间形态将低碳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来发挥集聚集约效应、城乡关系上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来探索符合不同地域的低碳发展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庆春  
本文在剖析我国农村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对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兰  张秀娥  
城镇化可以有效带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合理规划城镇布局,传承历史文化特色,协同发展三次产业,加快推进制度改革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色城市,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兴维  
提升藏区城镇化水平,是缩小藏区发展差距、从根本上改善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局面的必然道路。但由于青藏高原地理生态环境的限制,中国藏区很难通过发展工业、升级农牧业来推高GDP从而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藏区城镇化之路在"中国特色"光照下,势必还有"藏区特色";藏区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会有一些异于内地甚或优于内地之处。最起码的,具有藏区特色的藏区城镇化道路,不会重蹈内地"城镇化=房地产"开发的覆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陆仰渊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要求,之后作出了详细的规划。实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佳路径。该文从分析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当根据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功能、不同性质,有梯度地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雅莉  张明斗  
以民生为根本导向的民生型城镇化,顺应城镇化发展的本质需求,呈现和谐性、高效性、可持续性、绿色性及共享性的基本特征,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对民生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运行框架的全面分析及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城镇化主导力量、推进方式及土地制度方面的比较,认为转换思维模式,回归城镇化本位、优化社会、经济、资源及环境四大系统、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及营造优质的外部环境等成为民生型城镇化的优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