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6)
2023(10022)
2022(8221)
2021(7425)
2020(6426)
2019(14299)
2018(14091)
2017(27094)
2016(14416)
2015(15763)
2014(15799)
2013(15958)
2012(14594)
2011(12885)
2010(13138)
2009(12629)
2008(12781)
2007(11727)
2006(10694)
2005(9525)
作者
(41669)
(35228)
(34893)
(32685)
(22076)
(17027)
(15786)
(13972)
(13283)
(12598)
(11865)
(11757)
(11146)
(10930)
(10712)
(10518)
(10432)
(10185)
(9988)
(9925)
(8842)
(8665)
(8543)
(8166)
(8111)
(7917)
(7817)
(7740)
(7066)
(6986)
学科
(83381)
(68189)
经济(68096)
(66561)
企业(66561)
管理(54795)
(45690)
农业(30656)
业经(28342)
方法(27241)
(22371)
数学(19712)
数学方法(19530)
(17406)
财务(17380)
财务管理(17365)
技术(16548)
企业财务(16440)
中国(16159)
(14810)
地方(14473)
(14322)
(12657)
(12606)
(12063)
理论(11583)
企业经济(10779)
经营(10645)
(10489)
贸易(10483)
机构
学院(215567)
大学(204612)
(94229)
管理(93305)
经济(92490)
理学(80444)
理学院(79783)
管理学(78849)
管理学院(78465)
研究(65396)
中国(54486)
(51220)
(41776)
(41272)
科学(38982)
农业(38508)
业大(36602)
(35329)
(32463)
财经(32354)
中心(32133)
(29177)
研究所(28946)
经济管理(28502)
(27002)
经济学(25946)
北京(25316)
(25269)
商学(24635)
商学院(24429)
基金
项目(140533)
科学(113008)
研究(106998)
基金(101501)
(86011)
国家(85034)
科学基金(75818)
社会(70330)
社会科(66353)
社会科学(66331)
(61079)
基金项目(54978)
自然(47257)
(46227)
自然科(46174)
自然科学(46159)
教育(45852)
自然科学基金(45371)
编号(44451)
资助(39336)
(35129)
成果(33027)
(32972)
(32215)
(30675)
重点(30244)
创新(29948)
(29627)
课题(29066)
(29004)
期刊
(117357)
经济(117357)
研究(58266)
(55044)
中国(44747)
农业(37254)
管理(35719)
(33922)
科学(29505)
业经(27584)
学报(27189)
大学(22344)
技术(21770)
学学(21669)
(20977)
金融(20977)
(19423)
问题(15530)
财经(15174)
经济研究(14938)
教育(14616)
技术经济(14551)
农村(14071)
(14071)
农业经济(13947)
(13095)
科技(12397)
世界(11880)
经济问题(11346)
现代(11309)
共检索到325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玲  钟琼林  
通过对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及效益评价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陕西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陕西7个农业科技园区综合效益进行了对比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农业科技园区整体处于发育成长阶段,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是杨凌农业科技园区,其他依次为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安康、榆林。最后根据7个园区各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伟  
农业科技园区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北京市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本文运用DEA中的C2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13个县区农业科技园区投入产出效益进行评价,对各区县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进行排序,分析其规模效益情况和优化投入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和平  孙炜琳  
为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健康发展 ,本文提出一套综合评价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并应用该指标体系对北京朝来农艺园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然  张哲婧  
[目的]农业科技园区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是其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农业科技园区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法对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整理分析,为研究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基础,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政府管理、园区发展、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带动能力及人才资源6个方面共20个指标对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生态环境(0.7314)和社会效益(0.7321)的权重值较大;且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雷玲  脱潇潇  
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关键在于创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出发,以含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运用熵权法与TOPSIS相结合的模型和Matlab软件,对所选取样本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计算与评价,并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以期提高陕西省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创新发展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艳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过渡,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示范窗口的农业科技园区应运而生,并呈快速发展的势头。与传统农业不同,农业科技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它不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冬贺  索志林  赵媛媛  
农业科技园区的迅速崛起,在提高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在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参考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模型建立的程序进行了讨论,进而建立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园区的发展水平会随着经济、技术及农业投入等因子的增加而有所提高;但由于某一特殊时期资金投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农业生产设备及农田水利发展水平等指标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丽娜  李松柏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为了及时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动态,使农业现代化能够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必要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定量综合评价。基于2007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统计数据,采用德尔菲法与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农业现代化在4项准则指标,13项具体指标下的发展动态及其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陕西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和短板。结果表明,2015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基本实现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翟虎渠  曾希柏  沈贵银  蒋和平  
根据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对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程序、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指标权重的确定等进行了相应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指标的变化设计了相应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体系可用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欧  吴文良  
农业科技园区由于其发展历史很短 ,且又以超常规的速度向前发展 ,正在出现或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与日俱增。因此 ,开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对促进园区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 ,构建了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权重 ,建立了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最后选取十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灿   廖婷   谭力铭   雷筱娱   石琳  
文章从创新研发、创新服务、创新带动、创新驱动4个维度选取18个要素指标,构建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农科园”)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子加权综合评价法、GIS空间分析法、K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42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空间布局和分层分类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农科园的创新发展能力呈现出以长株潭为核心、各市(州)国家级农科园为散点的“一核多点”式布局特征,全省农科园整体创新带动能力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相对较弱。(2)湖南省42家农科园可分为三类,其中13家国家农科园为创新发展引领类农科园,浏阳、祁东等21家农科园为创新发展稳健类农科园,临湘、南县等8家农科园为创新发展起步类农科园。建议湖南省对照国家农科园“333”布局,加大农科园培育力度,完善层次分明的农科园体系;提升农科园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建立常态化的全省农科园创新发展能力监测评价与服务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岩磊  
运用参数估计、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的多维评价(极化效应、扩散效应以及两者综合效应)体系,从空间分析视角考察园区地理布局与增长极效应的关系,估算增长极效应程度,并对长三角区域1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成效进行评价。结果发现:(1)长三角区域的农业科技园区总体极化效应系数高于临界值,在整体上很好地发挥了要素集聚作用;(2)浦东、常熟、南京等10家园区扩散效应显著,已逐步发挥创新能力辐射的功能;(3)园区形成增长极的过程伴随着内在的发生规律,增长极的形成过程就是逐步突破空间地理限制,跨区域发挥平台作用的过程。建议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为农业科技园区创造成为区域农业经济增长极的条件;短期聚焦国家级科技园区同层次间的极化效应,长期聚焦国家级园区向次级园区的扩散效应,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发挥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外溢等效益,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目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华强,邹弈星,刘长柱,冯文帅,王敬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昌昌  
本文是在《综合国力的测定及实证分析》课题组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区综合实力概念和测定方法,据此,利用实际统计资料对陕西省综合实力,从经济、自然资源与科技教育、人口素质以及精神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增强陕西综合实力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