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3)
2023(14127)
2022(11415)
2021(10433)
2020(8563)
2019(18939)
2018(18635)
2017(35509)
2016(19507)
2015(21544)
2014(21527)
2013(21496)
2012(20162)
2011(18178)
2010(18818)
2009(17700)
2008(17980)
2007(16652)
2006(15125)
2005(14270)
作者
(57239)
(48197)
(47729)
(44916)
(30511)
(23184)
(21557)
(18653)
(18147)
(17354)
(16472)
(16037)
(15642)
(15460)
(15094)
(14588)
(14137)
(14011)
(13975)
(13725)
(12193)
(12154)
(11692)
(11270)
(10984)
(10886)
(10693)
(10686)
(9829)
(9612)
学科
(89746)
经济(89622)
(89400)
(71369)
企业(71369)
管理(65890)
(47157)
农业(31658)
业经(31646)
方法(30711)
中国(27015)
(26628)
地方(22672)
数学(22409)
数学方法(22209)
(20744)
(18961)
技术(18941)
财务(18936)
财务管理(18906)
企业财务(17944)
(16611)
(15517)
银行(15500)
(15472)
(15343)
理论(15139)
(15087)
贸易(15070)
(15061)
机构
学院(287281)
大学(278265)
(122534)
经济(120081)
管理(111773)
研究(97949)
理学(94597)
理学院(93620)
管理学(92390)
管理学院(91851)
中国(78640)
(62622)
(59007)
(57755)
科学(57439)
(49942)
(48113)
农业(47579)
中心(45863)
业大(45079)
研究所(44430)
财经(44314)
(39977)
(37937)
北京(37105)
(36717)
师范(36374)
经济学(35626)
(34583)
(34321)
基金
项目(179753)
科学(143432)
研究(135653)
基金(129658)
(111681)
国家(110457)
科学基金(95997)
社会(88624)
社会科(83674)
社会科学(83654)
(73786)
基金项目(68179)
教育(60282)
自然(59523)
(59380)
自然科(58157)
自然科学(58143)
自然科学基金(57149)
编号(55800)
资助(51310)
成果(44721)
(44435)
(40380)
(40240)
重点(40034)
(39515)
课题(38733)
创新(36756)
(36512)
发展(36380)
期刊
(154445)
经济(154445)
研究(87995)
中国(66052)
(65511)
(46913)
管理(44985)
农业(43779)
学报(42161)
科学(41551)
(33991)
金融(33991)
大学(33306)
业经(31940)
学学(31555)
教育(31292)
技术(26636)
(22896)
财经(22382)
经济研究(22055)
问题(20553)
(19337)
技术经济(16390)
世界(15544)
农村(15410)
(15410)
(15230)
农业经济(14854)
商业(14362)
现代(14242)
共检索到459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卫华  
现代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即经济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农业多功能性开发是现代农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陕西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取得初步成效,表现在经济生产功能突出、社会保障功能明显、生态服务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初步显现。但也存在经济要素投入不足、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从科学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拓展现代农业多功能性的广度和深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政府强化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加大陕西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杰  
农业多功能性是农业及其发展的客观属性。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和强化农业的重要战略地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深刻理解农业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坚持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现实国情出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不断巩固、强化和完善农业的经济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新  
人类和农业相伴而生;从农业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农业文明的发展史。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发展,农业的功能也发生了拓展与深化。经济上,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经历和见证了这一过程;就"三农"而言,内容复杂而多样,深刻而尖锐,持续不断而变化多端,不断考验和挑战着人类的智慧。当前,在我国农业的功能深化仍在继续,结合"三农"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当前的困境,从农业的多功能性出发,进行相应分析和探索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健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各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当它们关系协调时,农业多功能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得到和谐发展;反之,农业就会畸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功能由长期定位于经济功能拓展为与非经济功能并重,非经济功能日益彰显。因此,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农业多功能性,对实现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涛  
农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四大功能决定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包括农业生态产业、农业加工产业、农业服务产业和农业创意产业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不断拓展农业的多元功能,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边界。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须注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其在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产业体系,提高金融、物流、营销等服务产业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水平;积极发展农业创意产业,完善农业创意产业体系;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自组织发展的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德娟  周琼  曾玉荣  
日本都市农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都市农户占日本农户总数的25%,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7%,尤其是蔬菜、水果和花卉的种植比例较高。本文从都市农户的结构特征入手,对日本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做法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日本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俊飞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的单一属性逐渐向多功能性拓展,承载了更多的价值与社会职能。本文通过分析欧盟农业多功能性的演进历程,展现了农业多功能性对欧盟农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中国提升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和实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方江涛   白佳飞  
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村产业融合需要满足新时代下城乡居民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充分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对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农业多功能性能够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具体影响,梳理新时期农业产业融合需要,进而分析日本发展多功能农业经验借鉴与启示,进而提出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即以农业多功能性为抓手,衔接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挖掘要素红利,实现产业融合倍增效果;深化农业产业融合,延长升级农业产业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传健  何伦志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它最终来源于土地的多效用性,并由土地资源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土地资源价值量来衡量。农业多功能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它使整个社会受益,但社会并没有为此足额付费。因此,政府应按照WTO规定,通过各种形式的农业补贴,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健  史俊通  
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部门除了生产粮食等农产品以外,农业还承担着日趋重要并不断扩大的经济、生态、环境等社会功能。农业生产的过程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过程,通过农业投入使沙漠变绿洲,旱地变水地,坡地变平地,宜农荒地变良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恢复和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整体的环境和生态效益。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社会性和宏观性,以及农业投资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农业投资不仅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社会效益、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传健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它来源于土地资源的多效用性,并由土地资源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土地资源价值量来衡量。农业多功能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它使整个社会受益,但社会并没有为其足额付费,因而政府应向农业提供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功能由经济功能拓展为与非经济功能并重,且非经济功能日益彰显。农业政策由以农补工政策演变为以工补农、以城补乡。我国新农村建设正是农业多功能性的集中体现,是近年来各种惠农政策的必然归宿。因此,农业多功能性应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发挥指导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文   梅冬   彭建仿  
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日本和中国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两国的研究进展。日本农业多功能性提出具有复杂的国际与国内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资本主义农业恢复时期、基本法农政时期和新基本法农政时期。研究发现:日本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积累了重视粮食安全保障问题、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地域社会的形成与维持、对农业多功能进行直接补贴等实践经验。基于此,中国在坚持粮食安全战略不动摇、推进农业农村法制体系建设、放大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挖掘农业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推行农业多功能直接补贴政策方面获得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钱淼  王伟  郑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化进展,日本农业发生了极大变化,进口农产品激增、国内农产品价格下降、粮食自给率下降和对外依存度增大等。在WTO体制下如何更好保护本国农业,以及如何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维持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日本农业的焦点问题。日本政府在2004年提出了农政改革基本构想,强调农业多功能的发挥,又在2005年正式立法确立了农业多功能性的具体实施思路。本文沿着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演进,日本国内农业多功能建设推进体系,农业多功能性对农业保护的实质作用这样一个路径分析,得出农业多功能性的实质是借农业多功能性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建  赵士权  田璐  刘焱序  刘志聪  
农业多功能性指农业在保证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给的同时,兼具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特性。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与进步的一个必然趋势,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建设"宜居城市"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以北京市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从农业经济、生态及社会3方面筛选相关指标,定量评价2001、2011年北京都市农业综合功能,明晰北京都市农业多功能性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单功能动态来看,研究时段内北京都市农业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整体上呈现减弱趋势;(2)从农业综合功能的变化情况来看,研究区13个涉农区(县)中9个呈现农业综合功能减弱的趋势,唯有平谷、海淀、密云出现增强,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