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1)
2023(8749)
2022(7114)
2021(6408)
2020(4830)
2019(11101)
2018(10781)
2017(19698)
2016(10640)
2015(11985)
2014(12221)
2013(12215)
2012(11655)
2011(10892)
2010(11236)
2009(10412)
2008(10223)
2007(9684)
2006(9019)
2005(8221)
作者
(32241)
(26989)
(26642)
(25274)
(17010)
(12929)
(11984)
(10447)
(10445)
(9841)
(9268)
(9032)
(8798)
(8604)
(8317)
(8209)
(7817)
(7720)
(7644)
(7513)
(6949)
(6642)
(6578)
(6319)
(6269)
(6089)
(6086)
(5997)
(5653)
(5530)
学科
(53108)
经济(53057)
(28396)
(27845)
管理(23472)
地方(22306)
中国(21157)
农业(19231)
业经(16064)
(15615)
企业(15615)
(13997)
方法(11483)
发展(11133)
(11112)
地方经济(10653)
(10267)
(9809)
金融(9808)
(9757)
银行(9747)
(9598)
数学(9170)
数学方法(9114)
农业经济(9111)
环境(8987)
(8774)
(8304)
贸易(8289)
(8074)
机构
学院(155800)
大学(149781)
(64311)
经济(62667)
研究(60664)
管理(54696)
中国(47310)
理学(44747)
理学院(44147)
管理学(43458)
管理学院(43154)
科学(35928)
(33801)
(32994)
(30793)
(28842)
中心(28164)
研究所(27364)
(27183)
(24534)
师范(24328)
农业(24003)
业大(22863)
(22179)
北京(22114)
(22083)
(21848)
财经(21021)
(19173)
师范大学(19065)
基金
项目(96497)
研究(76647)
科学(75115)
基金(65078)
(55781)
国家(55115)
社会(48481)
科学基金(46334)
社会科(45546)
社会科学(45540)
(41393)
基金项目(34151)
教育(33650)
编号(33113)
(32919)
(28771)
成果(27771)
自然(25792)
资助(25184)
自然科(25089)
自然科学(25085)
课题(24745)
自然科学基金(24562)
发展(23894)
(23433)
重点(22039)
(20149)
(20015)
(19770)
国家社会(19446)
期刊
(91193)
经济(91193)
研究(51769)
中国(45081)
(37703)
农业(24959)
教育(24065)
科学(22610)
学报(22311)
管理(20930)
(20021)
金融(20021)
(19537)
业经(19292)
大学(17899)
学学(16481)
技术(14986)
经济研究(12649)
问题(11927)
(10892)
农业经济(10339)
财经(9835)
农村(9662)
(9662)
图书(9203)
(8612)
(8570)
(8461)
经济问题(8432)
资源(8425)
共检索到267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魏向群  王建智  
陕西省澄城县积极实施美丽镇村·幸福家园工程建设,通过县级财政配套、一事一议、民间资本参与等途径加大投资,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整治力度大、效果好的镇村予以奖励补助,极大调动了试点镇村积极性,全县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观。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4100余万元,整修主干道和村庄道路300余公里,农村改厕2000余户,改建垃圾填埋场6个,配置垃圾转运机动车175辆,垃圾筒(果皮箱)1520个。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周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推进,极大地丰富了商品供给,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国家实力,然而也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为了纠正这个偏差,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曼  
豫南传统村落是当地的地理气候、自然形态、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阐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豫南传统村落的政策解析,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将豫南106个不同级别的传统村落分为西南部、东部和北部3部分进行现状分析和问题梳理,总结出豫南传统村落保护定位和保护等级、批次,提出豫南传统村落要秉承传统村落+制度、科学规划、文化、众创、公益等一体化模式的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似乎是与城镇化发展相对立的"另一片天地":乡村建设美丽了,村民留下了,又何须城镇化呢?然而,细细琢磨,却也不难悟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其实也是一个乡村贴近城镇的"类化"而不"同质"的过程。怎样才算"美丽乡村"?简单地说,至少得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坚实的产业支撑,包括现代农业产业或其他特色产业——贫穷的乡村不可能保持真正的美丽;二要有优良的生态环境——脏乱的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清秀  
产业生态化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科学有效的整合自然、产业、社会各种不同的资源,以此达到消除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作用,实现资源、产业、社会三者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描述了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了产业生态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探讨二者之间的共性和互利性,说明了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互动发展对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丽芳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传统生态文化的精髓,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就是要深刻认识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高效低耗地利用资源,营造自然与人文相和谐的环境,促进农业生态转型,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付阳柳  姚世民  成斌  刘聪  
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境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绵阳市北川县。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羌寨的保护与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扼要阐述了羌族传统村落的特征;其次,从羌族村寨的地域性、生态性等方面对其所具有的可继承性进行探讨;最后,本文以老木卡羌寨为例指出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舒雅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力图解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美丽乡村"奋斗目标的提出正式这些政策的体现。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已形成了一些特色模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旅游发展为导向,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重视乡村文化的传承;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三个方面入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品冬  
随着新型城镇化理念和"美丽中国"构想的相断提出,美丽乡村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演变和空间功能转换为主要特征,因而美丽乡村建设应摒弃过往的城乡差别化发展模式,通过完善建设规划、壮大农村经济、彰显文化特色和强化环境治理等路径,最终实现城乡的二元统一和共同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翔  
[目的]新型城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探讨两者的协调发展有利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在评价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其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结果](1) 2008—2017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度介于0. 2~0. 6之间,从中度失调衰退发展到勉强协调发展,其中2008—2010年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失调衰退,2011—2012年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衰退,2013—2016年耦合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发展,2017年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协调发展;(2)不同市区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度介于0. 2~0. 6之间,其中郑州市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周口市、驻马店市和南阳市等3市区的耦合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发展阶段,开封市、洛阳市、安阳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商丘市、信阳市和济源市等10市区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衰退阶段,平顶山市、鹤壁市、漯河市和三门峡市等4市区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失调衰退阶段。[结论]目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各市区发展不平衡,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喜平  孙贺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重大战略工程。应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维度综合定位美丽乡村建设,扭转和克服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规划误区、模式误区和试点误区。坚持系统性思维和顶层设计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农村社会建设的整体框架。统筹兼顾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的逻辑关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转换。理顺政府与农民的行为边界,走内生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婷婷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美丽乡村建设日益引起国家农业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全国农业会议多次强调,要推动农村的绿色发展,打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因此要将美丽乡村建设放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对待。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突破。但从实践过程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及认知误区,比如定位不明确、推进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这就要求必须深入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过程和执行方法,实现乡村建设和谐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十九大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生态宜居,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这是因为,我国目前还有40%以上的人口常住在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同时,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建设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好底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可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各地的试验示范及实践在积累了有益经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的同时,存在着与农村实际结合不够、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产业培育不够、投入力度不够、管理重视不够等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从农村实际出发、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强化产业培育、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管理等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素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在建设美丽中国这个大课题中,必须关注农村生态。当今,在环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的同时,广大的农村却存在着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意识淡薄,环保价值观的缺失等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环境不仅影响我国环境状况的总体质量,关系到数亿农民的生产生活,更关系我国能否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本文探讨了我国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