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0)
2023(9144)
2022(7573)
2021(6697)
2020(5256)
2019(11870)
2018(11423)
2017(21880)
2016(11648)
2015(12878)
2014(12973)
2013(12922)
2012(12542)
2011(11621)
2010(11854)
2009(10749)
2008(10616)
2007(9702)
2006(8951)
2005(8336)
作者
(35557)
(29581)
(29493)
(27574)
(18753)
(14062)
(13314)
(11552)
(11130)
(10553)
(10031)
(9846)
(9556)
(9500)
(9330)
(9080)
(8836)
(8473)
(8435)
(8262)
(7635)
(7393)
(7268)
(6742)
(6700)
(6658)
(6613)
(6493)
(6036)
(5880)
学科
(62170)
经济(62131)
(31611)
管理(29617)
地方(24209)
(23448)
企业(23448)
中国(19792)
(18626)
方法(16249)
业经(16238)
地方经济(14572)
数学(13347)
数学方法(13225)
农业(12730)
产业(11606)
(11525)
(10417)
环境(10224)
(9980)
金融(9979)
技术(9967)
(9876)
贸易(9864)
(9686)
银行(9676)
(9536)
(9535)
(9412)
(8897)
机构
学院(173361)
大学(168042)
(75105)
经济(73547)
研究(67371)
管理(63601)
理学(53595)
理学院(52873)
管理学(52020)
管理学院(51667)
中国(50527)
科学(40861)
(37468)
(34900)
研究所(31571)
(31196)
(30713)
中心(29509)
(28411)
(26115)
师范(25891)
(24523)
北京(24176)
业大(24039)
农业(23752)
财经(23686)
(23124)
经济学(21913)
(21239)
(21151)
基金
项目(111963)
科学(89162)
研究(84538)
基金(78578)
(68593)
国家(67998)
科学基金(57794)
社会(54000)
社会科(51445)
社会科学(51438)
(46345)
基金项目(41204)
(38226)
教育(36723)
自然(35028)
编号(34837)
自然科(34131)
自然科学(34127)
自然科学基金(33492)
(32550)
资助(30852)
成果(27610)
发展(26773)
(26306)
重点(26281)
课题(25576)
(23904)
(23321)
创新(22383)
国家社会(22148)
期刊
(95141)
经济(95141)
研究(54276)
中国(41344)
(30520)
管理(26080)
科学(25127)
学报(23748)
教育(21469)
农业(21338)
(20616)
业经(18392)
(18033)
金融(18033)
大学(17954)
学学(16810)
技术(16346)
经济研究(14557)
问题(12576)
(11727)
财经(11165)
资源(9991)
(9887)
商业(9778)
(9316)
技术经济(9275)
科技(9207)
(9037)
论坛(9037)
世界(8990)
共检索到280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科  曹裕  王学春  李军  
通过生产典型调研、统计数据与农业资源条件分析,总结了渭北旱塬粮食、畜牧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适合渭北旱塬粮食、畜牧发展的区划与"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发展战略。结果表明,渭北旱塬粮食种植区可分为中西部残塬沟壑粮食主产区、中北部山地沟壑粮食自给区、北部高原沟壑粮食发展区和东部台塬沟壑粮食主产区4个区域;畜牧生产区可分为西部畜牧产业优势区、中部畜牧产业发展区、北部畜牧产业新兴区和东部畜牧产业优势区4个区域。"十二五"期间渭北旱塬粮食产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种植区域布局,推进优质小麦和专用玉米产业化发展;畜牧产业发展重点是突出渭北养殖业的地方特色优势,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权东计  朱海霞  王震  刘瑞龙  
汉杜陵是西安主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区域功能和空间发展战略对西安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充分阐述区域自然环境条件、文物遗址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区位条件,借助于SWOT分析法,构筑了SWOT矩阵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汉杜陵区域的功能定位与空间战略布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晶晶  
区域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联系紧密,区域发展战略是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的原始动力和行动指南,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为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布局提出了具有区域特色、时代特色的要求,建议职业教育空间布局应以区域发展战略为总体引领,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契机,形成区域内"一盘棋"、区域间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强化服务属性、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各级政府与学校要精心设计、科学谋划,形成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的合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尹虹潘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接续演变的三个阶段,各类国家级战略平台的重要作用贯穿始终且呈现显著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中央单向主导的开放平台渐进式布局支撑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的战略意图。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通过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推动以主题性综合改革为重点的各类战略平台相对平衡布局服务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了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阶段,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突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引领,将中央推动和地方全面贯彻结合,用新发展理念指引各类战略平台加快布局,全方位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未来各类战略平台将功能更完善、布局更优化,助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贡生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最早出现于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改革开放后,陆大道先生提出点—轴开发理论和"T型战略"。受这一思想影响,学界先后提出"点—轴—集聚区"开发模式,"一个半重点","开"字型发展战略,"勿"字形模式,"弗"字形网络布局,"四类六区"型的发展战略,菱形发展战略,"丰"字型发展战略和"三纵四横"的经济增长布局。尽管这些战略各有所短,但站在十二五规划前期,如果政府能够博取众长,以"交通为实业之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本,合理规划一、二、三类经济区和一、二、三类经济带,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再一次实现腾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评析 ,作者从 6个方面对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及布局调整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新的发展观 ;(2 )新的区域经济布局 ;(3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4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5 )打造区域经济区 ,在西部主要是打造成渝经济区 ;(6)向东南亚、南亚、中亚进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爱林  包纪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屈宝香  刘丽军  周旭英  张华  
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确保我国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依据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度合理布局粮食生产,可以更好的发挥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优势,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城乡居民商品粮的安全供应。本文通过对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与调出量等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优势商品粮基地的概念,并对其优势度的分析研究,以及优势商品粮基地建设布局应实施梯级发展战略的观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海明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草地畜牧业大区 ,被列为全国玉米、小麦、大豆、牛羊肉、奶类及毛绒类产品的优势区域。本文通过内蒙古农牧业结构 5 0年变动分析和主要农畜产品的比较优势计算 ,提出基于优势区域的农畜产品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 ,为全区乃至中国北方面临农业新阶段的农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庆  
经济结构调整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产业布局调整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依据重庆市情、劳动地域分工、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要求和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本思路,划分和界定重庆三大产业区,以此作为产业布局调整的一种地域形式,在综合评价三大产业区产业现状和发展优势基础上,对三大产业区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初步探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殿廷  陈启英  楼武林  姜晔  
区域发展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地区究竟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赚钱、赚更多的钱;产业布局问题的实质是某一产业究竟布局在什么地方才能使这个产业赚钱、赚更多的钱。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但如果同时考虑一国或一相对独立的大区内的多个产业的布局、多个地区的发展问题,则二者融为一体,构成耦合关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运筹学和投入产出方法等建立了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简单耦合模型。传统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布局的研究易忽视偏远落后地区,一般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发展的研究则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建设,只有将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合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荣华  朱民强  
本文主要探讨"总体布局"视域下,毛泽东在规划"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宏观的、多位一体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主要包括毛泽东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以及毛泽东又平衡又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等三个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仗侬  
一、天津市商业的由来及发展天津贸易中心是由运输业兴起的,开始是南粮北运和长芦盐的转运。随着南北客商增多,服务业和车船修理业逐渐出现,后来有了商业经营,逐步形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中心城市。可见天津贸易中心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商业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活跃市场等方面曾起过很大作用。由于长期“封闭式”的流通体制以及所有制和流通渠道的单一化,影响了天津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汝国  
一、原料与现状新疆棉花种植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六世纪,吐鲁番已开始种植棉花。解放后,新疆的棉花发展很快,棉区从南疆扩展到北疆。1981年,全疆棉田面积已发展到347.86万亩,总产量227万担,平均单产65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5.9倍、21.4倍和2.21倍,现已基本建成喀什三角洲,和田河流域、塔里木河上、中游、吐鲁番及玛纳斯河流域等六大片集中产棉区。干旱的气候,丰富的热量和灌溉的水源,为新疆棉花生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敬一  
医院生产布局,是指医院生产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形式。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医院生产在区域上的分布及其形成、发展的条件和特征;(二)医院生产诸要素在区域上的具体组合形态,(三)各区域、医院间的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医院生产布局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它既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臆想,又不取决于人们的美好愿望,而是受政治、经济、人口、历史、文化、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依据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研究和制定科学的合乎我国国情的医院生产布局,对于充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各地的卫生资源,增进人民的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