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7)
- 2023(10428)
- 2022(9000)
- 2021(8055)
- 2020(6832)
- 2019(15924)
- 2018(15680)
- 2017(30524)
- 2016(16679)
- 2015(19048)
- 2014(19425)
- 2013(19536)
- 2012(18972)
- 2011(17425)
- 2010(17692)
- 2009(16507)
- 2008(16532)
- 2007(15286)
- 2006(13483)
- 2005(12577)
- 学科
- 济(82955)
- 经济(82885)
- 业(44066)
- 管理(42671)
- 企(32807)
- 企业(32807)
- 方法(31153)
- 数学(27187)
- 数学方法(26981)
- 地方(24534)
- 农(24168)
- 中国(23882)
- 业经(18898)
- 农业(16323)
- 财(16169)
- 学(15565)
- 贸(14915)
- 贸易(14905)
- 易(14337)
- 地方经济(14051)
- 制(14027)
- 银(13021)
- 银行(12989)
- 融(12824)
- 金融(12822)
- 行(12578)
- 产业(12465)
- 发(12459)
- 环境(12416)
- 技术(12091)
- 机构
- 学院(250735)
- 大学(248409)
- 济(108475)
- 经济(106173)
- 研究(92439)
- 管理(91956)
- 理学(77687)
- 理学院(76716)
- 管理学(75451)
- 管理学院(74970)
- 中国(69490)
- 科学(56773)
- 京(54243)
- 所(48909)
- 农(47847)
- 财(47479)
- 研究所(44196)
- 中心(42108)
- 江(40293)
- 业大(38105)
- 农业(37355)
- 财经(36999)
- 北京(34955)
- 范(34745)
- 师范(34398)
- 经济学(33401)
- 经(33308)
- 院(32661)
- 州(32283)
- 经济学院(30216)
- 基金
- 项目(159431)
- 科学(124045)
- 研究(117754)
- 基金(111959)
- 家(97369)
- 国家(96488)
- 科学基金(81118)
- 社会(73706)
- 社会科(69902)
- 社会科学(69882)
- 省(65054)
- 基金项目(59146)
- 划(53980)
- 教育(53063)
- 自然(50366)
- 自然科(49115)
- 自然科学(49101)
- 编号(48605)
- 自然科学基金(48203)
- 资助(46105)
- 发(41512)
- 成果(39879)
- 重点(36605)
- 部(34883)
- 课题(34737)
- 发展(33655)
- 创(33199)
- 展(33097)
- 创新(31104)
- 科研(30066)
- 期刊
- 济(128410)
- 经济(128410)
- 研究(76397)
- 中国(54587)
- 农(45131)
- 学报(39242)
- 科学(36393)
- 财(35857)
- 管理(33599)
- 农业(30465)
- 大学(28936)
- 教育(28162)
- 学学(27166)
- 融(25538)
- 金融(25538)
- 技术(22917)
- 业经(22835)
- 经济研究(20249)
- 财经(18244)
- 问题(17533)
- 业(16490)
- 经(15885)
- 技术经济(13989)
- 贸(13441)
- 商业(12980)
- 统计(12272)
- 世界(12102)
- 科技(11914)
- 图书(11833)
- 版(11716)
共检索到391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倩肖
陕西支柱产业作为陕西产业系统的主体和骨骼、作为陕西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 ?和其他地区的同类产业相比 ,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能否带动陕西实现工业强省战略。本文以 1998- 2 0 0 2年陕西八个支柱产业所涉及的 2 2个大类行业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变化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偏离份额技术 ,分析陕西支柱产业的发展现状。结果显示 ,陕西八个工业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基本趋于合理 ,但总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整体产业竞争力较差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竞争力 ,产业带动力不强 ,严重影响了陕西工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支柱产业 偏离份额技术 产业结构 产业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缓 李浩 努尔麦麦提·吾布力 阿米娜木·买买提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本文选取了新疆33个工业部门,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1997-2001年和2002-2009年两个时段的工业结构体系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各部门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偏离分量等指标的计算,并结合新疆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新疆工业部门整体结构较好,但竞争力偏低,主导产业不明确,朝阳产业不突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①采用新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部门竞争力;②确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③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朝阳产业,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法 工业结构 新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永萍 任青丝
工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新疆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全国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分析了工业内部问题所在,以探讨新疆工业发展的重点,并结合实际为新疆工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工业 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结构 竞争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巍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由于外部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台湾岛内发展环境的限制,未来台湾的支柱产业将延续向岛外寻求发展机遇的趋势。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根据台湾支柱产业外移的趋势特点,大陆应有针对性地吸引台湾支柱产业继续向大陆转移。
关键词:
台湾 支柱产业 转移 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冉陆荣 吕杰
本研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辽宁及中国2003年至2007年林业产业产值数据进行处理,分集体林改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对比,详细分析集体林改前后辽宁林业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结果表明:集体林权改革加快了辽宁林业的发展,改革前辽宁林业产业发展落后于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改革后则快于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林权改革使辽宁林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的优势产业大部分保持了改革前的优势地位,改革后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但依然存在衰退的、增长慢的产业部门,林业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辽宁林业产业区域竞争能力很强,产业部门种类较多,它们发展迅速、竞争能力很强、地位不断上升,尤其是在林权改革后,这种势头就更加的明...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玉昆 黄显乔 朱震锋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林业为参照,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及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随着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天保工程的实施以来,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总体趋于合理方向转变;国有林区三次产业在增长率、结构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竞争力较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竞争力水平;第一、第三产业受到的由木材大量调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通过发展替代产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增长压力,而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受到了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的增长。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国有林区产业结构优化应加大扶持以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维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增长,推动第二产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支持林区多种经营共同发展。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 国有林区 产业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良 张悠
文章针对山东省枣庄市面临的城市煤炭资源枯竭的实际问题,通过区位熵法和偏离—份额法(SSM)分别了分析枣庄市的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发现枣庄市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失衡,现有主导产业经济产值逐年萎缩,续接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和效益,经济发展后劲乏力等问题。在比较分析枣庄市各产业经济效益和第二产业各行业发展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寻找接续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第一产业特色发展,加速第二产业转型发展,保证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产业结构 产业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强 李旭超 王翔
对北京服务贸易规模与结构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表明,竞争力分量下降是考察期内年度总增量在波动中下降及总偏离分量由正变负的主要原因。此外,北京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增长更依赖于份额分量,新兴服务贸易项目中竞争力分量作用较为明显。这意味着:相对于全国服务贸易发展而言,北京服务贸易增长仍然较快,但主要驱动力量是规模,竞争力逐渐下降导致北京服务贸易发展相对增长率逐年走低。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偏离—份额 竞争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品慧 潘若愚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0-2005年间安徽省的35个工业部门的行业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按各行业的区域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三大指标的不同状况,把研究的35个部门分为六大类,汇总分析结果可知安徽省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但总体增长力不强,竞争力较差,应针对各行业的具体状况来制定发展规划,才能切实起到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蒋昭侠
在产业结构中,支柱产业是核心。对支柱产业选择的研究,尤其是支柱产业选择量化标准的确立,有助于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判别和认定,有助于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
支柱产业 选择标准 苏北 发展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健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北方最大和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核心区,文章以京津冀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采用偏离—份额技术,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工业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结果显示,京津冀都市圈工业的产业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但总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整体产业竞争力较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竞争力,影响了京津冀都市圈工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都市圈 偏离—份额分析法 工业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新
文章立足山西省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借鉴当今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生态化、知识化、一体化和特色化的经验,提出了山西资源型省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支柱产业的选择。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产业发展 支柱产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洪爱梅 成长春
由于产业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某产业部门的产值增长会受到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文章针对传统偏离份额模型未能考虑产业间的相互作用,难以全面分析地区经济总量变动与产业间关联关系的问题,通过投入产出表在分析各产业间关联关系的基础上,对传统偏离份额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建立了部门偏离份额模型,从产业间相互作用的新视角提出了研究经济总量变动的方法。部门偏离份额模型将经济总量的变动分解为部门国家效应、部门结构效应和部门竞争力效应三个分量,并选取江苏海洋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产业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是有效和合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武军 黄炳南
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呈现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发展速度低于西部的"塌陷"危机。笔者运用偏离—份额法及其空间与时间拓展模型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面临产业升级压力,区域协调能力有待加强,产业结构演进需要政策的强力引导。据此,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应制定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引导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载体建设,推动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海岚 付长辉 陈宏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西部大开发前后十年①(1990-2009年)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及地域差异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期,各省市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西部地区产业份额和产业竞争力呈分离态势,增长型产业比重不大,产业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结合西部地区实情,提出简要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