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
- 2023(968)
- 2022(856)
- 2021(903)
- 2020(709)
- 2019(1733)
- 2018(1742)
- 2017(3458)
- 2016(1891)
- 2015(2181)
- 2014(2257)
- 2013(2156)
- 2012(2011)
- 2011(1899)
- 2010(1870)
- 2009(1753)
- 2008(1593)
- 2007(1440)
- 2006(1363)
- 2005(1234)
- 学科
- 农(8093)
- 济(7674)
- 经济(7659)
- 业(7604)
- 农业(6131)
- 管理(4049)
- 人口(3009)
- 劳(2742)
- 劳动(2742)
- 动力(2619)
- 农业劳动(2611)
- 劳动力(2607)
- 收入(2587)
- 农业人口(2565)
- 体(2502)
- 方法(2411)
- 分配(2295)
- 企(2284)
- 企业(2284)
- 数学(2227)
- 财(2198)
- 数学方法(2192)
- 中国(2119)
- 学(2057)
- 制(2031)
- 地方(1937)
- 财政(1641)
- 业经(1557)
- 制度(1370)
- 度(1370)
- 机构
- 大学(26787)
- 学院(26406)
- 济(10837)
- 经济(10610)
- 管理(10438)
- 研究(9262)
- 理学(9107)
- 理学院(9013)
- 管理学(8859)
- 管理学院(8821)
- 农(7067)
- 中国(6945)
- 科学(5658)
- 京(5277)
- 农业(4905)
- 业大(4699)
- 所(4669)
- 中心(4668)
- 财(4580)
- 研究所(4294)
- 江(4010)
- 范(3931)
- 师范(3904)
- 财经(3455)
- 农业大学(3378)
- 经济学(3239)
- 北京(3170)
- 州(3168)
- 省(3158)
- 经济管理(3129)
共检索到39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世居
陕西大荔,古称同州,境内黄渭洛三河汇流。1956年7月,国家决定修建三门峡水库,几十万大荔群众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举家搬迁,背井离乡,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中央制定了生活困难移民回乡返库安置的政策,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让移民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这一组照片从改革开放后移民返库开始,陆续记载了大荔移民返库的30多年生活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黄河滩返库移民区的防洪、交通道路、人畜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茂福,张明义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库移民返迁的基本情况,从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出发,分析了环境在中国水库移民返迁中的推拉作用。本文对认识中国水库移民返迁的原因及人口迁移“推拉”理论都有一定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茂福,罗天莹
本文在回顾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水库移民返迁与其社会关系二者间关系的研究假设。通过对丹江口水库708位移民的调查发现,水库移民在安置地及水库周边的社会关系状况是制约其是否返迁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外迁水库移民安置“稳得住”的目标,我们必须重视水库移民在安置地的社会关系的重建。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还就人口迁移发生的动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阿江 冯燕
陆山水库返迁移民自1977年返库以来,历经30余年的"黑户"生活。未得到政府允许的返迁移民在库区成为无户口、无宅基地、无耕地的"三无"群体。返库初期,凭借着亲缘关系网络的支持得以在库区落脚;返迁移民耕种库区的消落地、开荒地而无须缴纳税费,加之以手艺从事建筑行业或做生意,在库区逐渐稳定下来;返迁移民不受库区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三孩及以上家庭占70%。国家对农村从"多取少予"到"多予少取"的转变时,返迁移民被排除在农村公共福利之外,身份合法化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惠娟
从客家独特的移民历史 ,通过客家文化的历史成因 ,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探讨移民行为与客家文化特色的因果关系 ,探讨作为一种移民类型的客家文化的历史经验 ;从客家文化的发展情况上 ,看人口迁徙与文化的生存环境的关系 ,以及文化方面不断产生创新机制。
关键词:
客家 移民 文化演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云彦 徐映梅 胡静 黄瑞芹
社会变迁对个体生活历程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中普遍存在着因为工程建设而形成的大量非自愿移民,包括水库移民、生态移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城市拆迁失地移民等,他们都经历着直接的职业、环境等多方位的改变,并承受着因为社会政策和外来力量的介入导致的失业、贫困等问题。本文以南水北调库区湖北和河南三县的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描述了库区移民贫困的基本状况,以此为案例,将介入型贫困作为一个新分析框架,探讨社会变迁背景下移民的贫困问题,认为社会变迁通过影响正规和非正规人力资本失效、致使移民人群能力受损、进而导致介入型贫困。相应的,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应该高度注意影响人群的能力再造,...
关键词:
贫困 人力资本 移民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葛承雍
在中国历史上 ,唐代是移民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民族最杂的一个社会 ,虽然这不是完全遵循了“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原则 ,但移民的冲撞、融合给当时社会带来了经济开发、民族交流、南北混合等一系列新的变迁特征。唐代人口迁入的特点是周边各族与各国向内地大量迁移 ,而迁出的特点则是狭乡人口向宽乡迁移 ,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迁移 ,以及时多时少的逃户和动乱时期的南迁。此外 ,还有募民戍边屯垦、配流谪边、灾荒移民就食等官府安置形式 ,而士族官僚的迁移则有中央新贵迁徙京畿、旧士族移贯和士大夫的“寄住”、“讲学习业”等自发迁移。这种迁移不管是自发性的还是强制性的 ,它都影响了人口分布的格局 ,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
关键词:
唐代 移民 社会变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檀学文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移民扶贫,研究对象是有组织移民(主要包括水库移民和扶贫移民)。本文将移民扶贫界定为以移民方式扶贫和扶移民之贫,进而考察移民扶贫的70年变迁,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即移民致贫、开发式移民扶贫、生态移民扶贫和移民脱贫攻坚;然后,本文分析了移民扶贫的政策演变、实施进展和综合效果,总结了移民扶贫的6个特点。研究发现,移民扶贫的对象包括非自愿移民、自愿移民和准自愿移民,这3种情况下都存在导致移民脱贫困难的特定原因,使得移民脱贫滞后于移民搬迁。针对当前移民扶贫及脱贫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延展和加强后期扶持、扩展和强化社会支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实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等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成 李飞
本文以迁移到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滩桥镇的丹江水库移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移民的迁移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最终发现:移民对水库建设持肯定态度,但迁移愿意不高;认识到迁移的各种风险,主要希望政府解决;普遍认为补偿应高于实际经济损失,偏好就地后靠集中安置;对补偿标准和政策落实的满意度偏低,对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满意度较高。由此,移民的迁移态度与转型背景下更加注重个人主义价值观有关,政策设计应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均衡。
关键词:
水库移民 迁移 态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华云 皮蕾 陶丽娜
非自愿移民在承受整个社会转型影响的同时,还受到工程建设带来的被动迁移这一强制性社会变迁的影响。强制性社会变迁迫使非自愿移民离开熟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其人力资本积累中断和能力受损,陷入贫困的境地。文章基于能力失灵的视角,建立了一个理解非自愿移民贫困的分析框架。并利用丹江口水库移民的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证实了强制性社会变迁通过影响非自愿移民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态度而导致其能力受损的这一作用机理。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态度 人力资本 能力再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闵欣伟
利用世界银行全球双边迁移数据库和联合国全球移民存量数据库,对1960~2020年中国周边邻国国际移民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关注邻国国际移民的来华情况,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预判。研究发现,60年间,中国邻国国际移民存量与邻国来华移民存量均呈现先减后增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与此同时,中国邻国国际移民的目的地逐渐向欧美与海湾地区转移,不同邻国国际移民的目的地分布存在差异。在此期间,尽管邻国来华移民在全部在华国际移民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绝大多数邻国国际移民并未将中国大陆视为其主要目的地。结合中国未来发展前景与“一带一路”倡议等战略安排,可以预见中国今后将迎接更大规模的邻国国际移民。当前,需要在学术研究与相关政策制定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沛沛 许佳君
非自愿移民牺牲更多的个人利益而换取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但他们在搬迁安置后存在着陷入生活困顿的现象。以"农转非"进城的自谋职业移民为研究对象,深入展示移民的生活现状,理清诱发移民困顿的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绍军 任毅 卢义桦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水库移民。通过对浯溪口水库S外迁社区的个案研究,对水库移民外迁社区的社会样态进行了分析。水库移民安置过程往往伴随着移民原有村落的空间"脱嵌"以及外迁社区的空间"嵌入"。原有的移民村落是一个在差序格局主导之下的结构完整、关系网络紧密的熟人社会共同体;而在嵌入的外迁社区空间,生成了由水库移民与迁入地原住民组成的"双主体半熟人社会"。首先,"社会样态类型化"是"理想型"研究工具,"双主体半熟人社会"的概念建构是对水库移民外迁社区样态的理论化;其次,水库移民"双主体半熟人社会"的社会样态在结构维度表现为外迁移民和原住民群体组成的"事实"和"心理"同构的"双主体";在关系维度表现为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和以"双主体"间内部"熟人化"为基础的"半熟人社会";最后,基于S外迁社区"双主体半熟人社会"空间重构中经济、社会、政治空间的考察,认为外迁社区的空间治理需理解其社会样态,把握社会样态的内在机制和运作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